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臨死前的嚴監生》的教學反思

吉老師在指導仉思越老師賽課說課時,首次獨闢蹊徑地提到了以把握課堂教學的“度”的角度來說課。一年級的古詩教學要有度,那麼五年級的名著閱讀課的度在哪裏呢?再聽吉老師執教《臨死前的嚴監生》一課,我對把握課堂教學的“度”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臨死前的嚴監生》的教學反思

一、目標的準度

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一直存在這樣的問題:年段目標不分,單課目標不清,課堂目標不明。目標制定也存在問題,目標泛化、虛化,與語文字身關係遠,與教學過程不一致。

例如:《臨死前的嚴監生》一課,教學參考上的目標是這樣制定的:

1、把握文章主旨,體會嚴監生吝嗇的特點。

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口語表達的能力和資訊處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我們很少會去質疑教學參考,因爲總是認爲教參上的東西一定不會有錯。可是教參畢竟是給全國老師的一個借鑑,範圍這麼大,肯定不太適合某一個老師、某一個班學生的實際。我們再細看這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假目標,因爲目標中的“把握”和“體會”都是內心的一種感覺,所以我們無法去檢測學生已經達到目標了。我們的語文目標一定要有外顯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目標。第二個目標太大了,自主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不僅是我們小學階段,也是初中、高中階段的培養能力目標,而不是我們這堂課的培養目標。資訊處理能力就更大了,不光高中、大學了,連我們成人也都要訓練這種能力。第三個目標太虛了,培養學生課外閱讀有興趣,究竟讀什麼名著?我們要怎麼去做?都沒有說明白。

因此,作了如下的改進:

1、能結合文中的註釋和上下文說出詞語的意思。

這個目標可以結合預習和第一課時來完成,目標中的“說出”就是個外顯的目標,學生能夠說出詞語意思就說明達到目標了。

2、透過品讀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的語句,揣摩嚴監生內心活動,發揮想象,說、寫一段話,並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的內容。

這個目標中“品讀”是一種方法,目的是指導學生揣摩嚴監生的內心活動,“說、寫一段話”是外顯的語文能力的培養,“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的內容”,這些目標都是可檢測的,可操作的。

3、猜一猜嚴日常看似矛盾的行動,激發學生閱讀《儒林外史》的興趣。

一節課下來,短短四十分鐘不到的'時間,學生能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準確、說通順了,也達到了說一段話、寫一段話和把課文最精彩的部分也讀好了的目標,所以課堂教學中把目標定準非常關鍵。

二、達標的梯度

一堂課中,怎麼用創新的方式幫助學生達標,讓全班同學的能力得到提高呢?

1、說課文主要內容的達標

“臨死前的嚴監生怎麼個不可思議的行爲?”第一個同學說“臨死前的嚴監生伸出兩個手指頭”,第二個同學說“嚴監生都快死了還惦記着兩莖燈草”,第三個同學說“臨死前的嚴監生伸着兩個手指頭,他的大侄子以爲他有兩個親人沒有見,二侄子以爲是還有銀子沒有分配,他們家的奶媽以爲還有舅爺沒有見着,只有趙氏知道他惦記了兩莖燈草,隨後挑掉了一莖,嚴監生就嚥了氣。”,第四個同學看着板書把課文內容說到位了,但是是不是一個同學到位了,所有的同學都說到位了呢?不是的,所以要求讓學生學着這個同學的樣子看着板書來練習說一說。最後提示舅爺也是諸親六眷中的一個,把舅爺略去重新說一說。透過這五步的教學,幫助學生達到正確、完整敘說課文主要內容的目標了。

2、朗讀的達標

課前只讀過兩遍課文,今天在課堂上自讀了一遍,聽同學讀了一遍,聽老師範讀了一遍,自己再練習讀自己認爲能讀得好的片段,就達標了嗎?不能,這裏還要有個方法的指導,抓住嚴監生的神情、動作去揣摩才能讀好。所以,朗讀的到位更體現了一個訓練的梯度,先自己讀,再指名班裏最好的一個學生讀讓學生有所感悟,然後老師設定了一個標,這個標就是能不能讀得更好一些?老師透過範讀,給學生引領,如果沒有老師的範讀,達到的效果會比預期的差些,第四步引導學生抓住嚴監生的神情、動作去揣摩,讓人物在孩子心中豐滿起來了,學生們再讀的時候肯定會讀得更好一些。事實上,學生們加上了自己的體會來讀課文,不光讀得到位,而且個個都非常積極地想展示自己的朗讀。

3、揣摩嚴監生內心活動,發揮想象,說、寫一段話的達標

說話訓練的時候,採用的是“舉一反三”的方法。“舉一”的時候,第一位同學只抓住了一個詞來說,第二位同學抓住兩個詞來說,第三位同學抓住了四個詞,那是不是這樣訓練就夠了呢?五年級的孩子只抓住一個詞語來說話是遠遠不夠的,於是老師示範抓住了五個詞語來說,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達到“三”的時候,指導學生開始寫話,但是學生可能仍舊停留在一個點上,因爲他分不清“狠狠搖”和“閉眼搖”的差別,“狠狠搖”說明嚴監生的內心十分地生氣,“閉眼搖”說明嚴臨生的內心十分地絕望,把這兩個說到位了,學生寫就不會偏離了,也就到了老師心中的目標了。

4、激發閱讀興趣的達標

上課伊始同學們閱讀了嚴監生的課文材料,中間補充了嚴監生的日常生活中看似他非常可憐的文字細節,後來又補充了這個吝嗇鬼守財奴在別人身上花錢非常大方看似矛盾的舉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加上結合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學校開展的活動,閱讀名著就成爲了這個學期的閱讀主題,以後還會有更多走進名著的課堂,達到一個引導的目的,真正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讓學生們走向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三、節奏的張弛有度

課堂教學中,把握教學的節奏是非常講究技巧的。回顧我以往的教學,因爲怕在課堂上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有時候甚至在關鍵環節上也是匆匆而過,蜻蜓點水似的。可有經驗老師的課堂則快慢有致,張弛有度,如何開講,如何過渡,何時將氣氛推向高潮等設計合理,他們在教學中不僅把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體現在語速語調上,而且還體現在對時機的把握上。他們對一堂課的知識量,能力訓練點的切割分佈都頗有講究。學生該自己掌握的、透過教師指導能掌握的、將所學知識加以訓練鞏固以形成能力的各佔多少,分配合理。在這堂課上,吉老師不斷地變化着自己聲音的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或輕言細語,讓知識猶如山澗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或慷慨激昂,讓知識在亢奮激越的情緒之中,溶入到每一個學生的血液裏。特別是當學生的回答不能到位的時候,老師也不牽着學生急着完成下面的教學任務,一個不能到位,啓發點撥再請另一位,語言引導,甚至老師示範,學生再練習,直到每個同學都能達標。假如碰到問題匆忙而過,學生肯定來不及思考、咀嚼、消化,教師所講的不能及時鞏固,一陣風似的,如水澆鴨背,教學就沒有實效了。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是要講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處,就是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度”說說是容易明白的,具體把握起來卻又不容易。但一個素質較高的教師在這方面一定會有自己的追求,且愈來愈適度。所以,要想課堂高效率,在課堂教改中,首先要注重一個“度”,尤其是語文這個彈性極大、結構鬆散的課堂教學,更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