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淺談對新課標的認識 (人教版)

近幾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實施和發展,《新課標》在很大程度上指導着教師們的工作,而研究《新課標》也是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搞好一線工作的前提。所以,我認真研讀了初中語文《新課標》,也有一些了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新課標》首先指出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它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必然結果。現代社會需要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但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所以我們必須得進行課程的改革,以推進素質教育。

而要推進課程改革,那麼我們就必須對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有個全面的認識。對於語文而言,它的學科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源於語文的交際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於語文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學生“應學什麼、怎麼學”,人文性則重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以及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由此看來,要真正使學生永久性發展,就必須培養其語文素養,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在提高素養方面,《新課標》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轉變。根據課標所提到的這幾個觀念的轉變,我也認識到語文學習主要不是靠傳授知識、揭示規律,而是靠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育要重聽說讀寫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薰陶,在反覆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而作爲一名新教師新,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注意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體現。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透過自己兩年來的教學,我也認識到在具體教學時,我們要學會用課程意識來整合教材;在學生自主學習時,不是教師跟着學生走,而是在老師控制下有效展開;在探究時,應選擇適當內容;在合作時,應注意形式和效果的統一;而活動,不僅僅是課堂遊戲;多媒體,只是輔助不能替代所有。

    對於初中語文新課標第四階段的學習要求,識字和寫字能力是基礎。而對於閱讀,我看到了這樣的轉變:新課程要求由原來的以文字爲主轉到以學科課程發展爲主,以理解內容爲主轉到語文能力發展爲主。以前的語文閱讀基本上是靜態的分析和訓練爲主,結果必然導致無效重複,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轉到動態的體驗感受爲主逐步達到個性化鑑賞,動態的四個層次:沉浸--體驗--感悟--思辯。對於寫作,我認爲提高作文能力必須和閱讀能力結合在一起,達到聽、說、讀、寫一體化,必須注意到要和口語表達能力結合在一起,曾經記得有專家說過:“學生書面語的發展總是有一個由羅嗦到簡潔的過程,從多寫到精練的過程。”對於口語交際,我認爲首先要有良好的口頭表達交際氛圍。學生口語交際的最佳氛圍是“輕鬆、活潑、融洽、自然”。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高下,不僅僅是語言表達本身的問題,同時也是人的思維能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諸多能力的綜合。語文教師應把口語交際教學作爲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切不可忽視,應聯繫實際,積極探索,把口語交際訓練同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對於綜合學習,我們老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的能力,引導他們關心國內外大事,探討一些學習和生活中有意義的問題,透過查閱資料加以拓展學習。

以上就是我在認真閱讀了初中語文《新課標》後的一些所思所感。由於我教學經驗不足,因此對《新課標》的認識肯定不全面,誠懇地希望老師給我以指正,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漸進步。

 

 

戴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