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如何教育孩子講禮貌

一、如何教育孩子講禮貌

如何教育孩子講禮貌

如果一個孩子的行爲舉止超越了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成熟度,就會開始變得無禮、霸道,這個時候不容易給別人好感。

許多人在看美劇的時候觀察到了裏面的外國小孩都會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但是在中國人教育小孩子的傳統觀念當中,如果我們對長輩直呼其名的話,就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爲。有些家長則鼓勵孩子稱呼自己的名字,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大大讚賞,因爲他們覺得這樣孩子容易形成獨立意識。

孩子之所以會有沒大沒小的行爲方式都是在小的時候來自對大人的模仿,特別是當孩子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對於大人之間的稱呼方式,他們學得很快。如果家長聽到孩子對自己的稱呼,而且還給予反應的話,孩子會覺得很好玩而且不會意識到這樣的稱呼有什麼不當,這在無形當中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強化。

二、那麼當孩子直呼長輩的名字的時候,你要怎麼做呢?

你可以這樣做:如果出現孩子直呼家長姓名的情況,家長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稱呼用語了,告訴寶寶直呼長輩姓名的行爲是不禮貌的,然後引導寶寶稱呼家長要用“爸爸”“媽媽”,叫別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對於孩子有意爲之的呼喊,家長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確稱呼你了,你纔對他做出迴應。

在許多小孩子的眼裏,父母是比較嚴厲的,因此,在父母面前不敢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爺爺奶奶對子孫非常溺愛,所以孩子會毫不停止地對自己的祖輩索取愛,而且認爲這一切都是應得的,久而久之,當孩子有什麼不滿都會撒氣到祖輩的身上,變得很沒有規矩。

如果當你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爲,並且要求孩子道歉,讓他意識到這種不禮貌的行爲。事後,家長還要在孩子冷靜的情況下對他剛剛的行爲作出分析,讓孩子以後在合適的場合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三、孩子的教育注意事項

1、命令般的語氣會令孩子的心情變壞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號施令或指手畫腳。因此,在打算與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處理某事時,記得要婉轉地對其加以勸導,而不是採用強硬的語氣發佈命令,最好能夠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或是建議,使孩子自覺地做出處理。

提示:人的心理有時就是這麼奇妙,如同那隨風搖擺的蘆葦一般,受周邊環境的影響起伏不定,變幻莫測。

2、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媽媽不應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而應首先了解孩子對於什麼事物感興趣,最好帶他進入相關領域體驗一番,從而自然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動力及關注度。須知,強迫孩子學習極有可能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並對學習失去興趣。

提示:首先就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使他們有個穩定的情緒,父母給了他們足夠的愛,他們自然也會爲不辜負父母的信任及期待,做出最大的努力。

3、不要將孩子視爲人生負擔

撫養孩子長大的過程會令你感到疲憊與傷心,但孩子爲你帶來的幸福卻遠勝於它。當然,就經濟方面而言,有了孩子以後定然要比兩人生活時拮据很多,但孩子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一定會讓你感覺這一切都很值得。

4、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他人是非

純真的孩子就如同一面鏡子,他會將無意中自父母身上學來的言行如實反映出來。倘若父母吐露對於保姆的不滿,或是背地裏對孩子的老師肆意謾罵,即便那只是一種無意行爲,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輕視自己的保姆或老師。

提示:母的言行舉止,哪怕只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動作、小習慣也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標籤:教育 講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