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說說京劇欣賞

我在這裏,想對不熟悉京劇的朋友,說說京劇的欣賞。

說說京劇欣賞

我以爲,欣賞京劇要有個過程,比如我的老伴,原來對京劇一竅不通,也不喜歡。但長期和我在一起,慢慢就聽進去了。聽京劇就像欣賞交響樂,沒有接觸過的人,起初會聽不進去。入門以後就會有興趣了。京劇不像搖滾樂,乍一聽有些聽不懂。一來是辭藻比較“文”,在加上“上口字”不好懂,須要習慣一段時間就好了。京劇有些劇目以唱爲主,劇情極其簡單,要看情節就沒有意思了。這樣的戲,特點就註定節奏慢,主要是欣賞唱腔和音樂。一些武打戲則主要看武工,也沒有多少情節可看的。

那麼,怎樣欣賞京劇呢?以我幾十年聽戲的經驗來看,欣賞京劇有以下一個主要方面:

一,欣賞唱腔,欣賞京劇音樂。

我以爲這是欣賞京劇中最主要的方面。京劇的唱腔和音樂,有其獨特的韻味和魅力。和其他中國戲曲不同,京劇(包括崑曲)唱腔的變化多,生旦淨醜又各有不同的特色,聽後耐人尋味。京劇的戲迷對唱腔有癮,就是京劇的唱腔耐人品味。同一個戲,久看不厭,同一段唱腔,久聽不厭。這就像聽交響樂一樣。

京劇的唱腔主要有西皮二黃之分,而在其中又分出許多的板式,同一板式又有不同的曲譜的變化。比如二黃原板,不同的戲裏的曲譜有所不同。比如“搜孤救孤”“打棍出箱”“烏盆記”“借東風”“洪羊洞”等許多的老生戲裏,都有二黃原板,而每段的唱腔又根據劇情和人物,大有不同。“搜孤救孤”裏前後有三段二黃原板,第一段是程嬰哀求他的夫人舍子救孤,唱腔裏表示乞求的韻味,而第二段是在白虎大堂上奉命去打公孫,唱腔裏反映出緊張而又矛盾的心情,這兩段的韻味就很是不同。北京人不說看戲而說聽戲,就是因爲北京人要欣賞的是京劇的唱腔。我這裏只能說說,須要聽才能體會。

我們還應當提到,京劇不同流派的韻味有很大的不同。欣賞京劇唱腔的人,往往對某一流派特別喜歡,不如有的人喜歡梅派,有的人喜歡程派,確實韻味大不相同。

除了唱腔之外,欣賞京劇的音樂,主要欣賞是胡琴。別看胡琴很小,音量很大,而且音色美,有獨到的地方。京劇音樂在伴奏是,能加強演唱的效果。尤其是在演唱之間的過門,使得演唱更有魅力。京劇音樂用樂譜是表示不清的,不但演唱的細微處表示不清,胡琴的許多細緻的音的變化,樂譜也表示不了。只有聽的人可以辨認出來。現在有些胡琴獨奏音樂演出,可以展示胡琴的特色。

二,欣賞京劇的道白

京劇的道白,就是劇中的說話,有韻白和京白之分。有的戲,主要不是唱而是說,即一道白爲主。其實道白比唱難,以道白爲主的戲,更不好演。京劇的丑角以道白爲主,沒有點功夫,是演不好的。像蕭長華那樣京白韻白都說的那樣好的,不多。蕭長華演的“連升點”的店主,對窮書生的那分刻薄,用道白表現的活靈活現。全靠一口流利的'京白。再如蕭長華演的蔣幹,全靠一口有滋有味的韻白。馬連良演的“審頭刺湯”,精彩就在和湯秦在大堂上的精彩對話。一大段的道白完了,就贏得滿堂喝彩。

三,欣賞做派

所謂做派,就是表演。這在京劇裏是欣賞的另一個重點。演戲有個演的好與壞的問題。什麼是演的好的,這關鍵就在表演了。在京劇裏生旦淨醜都是在表現不同的人物,演員就要演誰像誰。比如,擊鼓罵曹裏的彌衡,就要演出他的傲氣和不怕權貴的氣勢。演羣英會裏的曹操,就要演出既聰明有奸詐的形象。表演不但體現在身上,更重要的是在臉上,尤其是眼神。袁世海演活曹操,主要是在眼神上。

京劇的表演裏,有許多舞蹈動作。比如霸王別姬裏的舞劍。武生戲裏的“起霸”,是表現武將的威武的程式動作,但要做好也要下不少功夫。

特別是許多花旦戲,以表演爲主。表演不好,整齣戲就沒看頭了。 比如荀慧生的紅娘演得好,就好在他把紅娘那少女幾聰明惠智都表現出來了。小翠花演的坐樓殺惜,把閻惜姣的一雙眼睛演活了,充分表現了她的妖媚刁鑽。我想這方面不需細說了。

四,賞京劇的武打

京劇的武打,是一看便知的。但看武打,也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京劇武打非常講究,如“短打”和“長靠”就很不同。翻跟頭就有許多種翻法,難度也很大。此外還有許多“絕活”,如舞槍,舞劍,舞錘,舞刀等等,都有絕活。我就不多說了。

我上面說的欣賞京劇的唱唸做打,這是欣賞京劇最基本的東西。京劇是雅俗共賞的藝術,但境界的不同,欣賞就有深有淺。京劇本身有很深層次的東西,欣賞京劇的人的水平,會限制他的欣賞。如文化水平的高低,藝術水平的高低,對京劇瞭解的淺深,欣賞的程度就不一樣。

以京劇的“唱”來說,同一齣戲,不同的流派有所不同。同一流派,不同的演員唱的韻味不同。比如梅派,在年青的演員裏,李勝素真是不錯,大方又委婉動聽,大有梅派的味道。不久前。某演員自稱梅派,可演的“別姬”只能說是唱了一遍而已,那有韻味可言,更不要說梅派不梅派了。

其實,對專業演員來說,也有欣賞水平高低的問題。比如,我曾看到,有的演員自以爲不錯,連自己戲裏的毛病也看不出來。我看了某劇團的某位老生唱的“擊鼓罵曹”,“道白”分不清抑揚頓挫。在“罵遼”時不知怎麼還加了幾句詞。在演出時,戲裏的彌衡說道“啊,列位大人你們可知道張遼哇”,然後開始“罵遼”。我看了就覺得這既是畫蛇添足,又不合乎情理。彌衡罵曹是在張遼投降曹操不久,曹操帳下的官員比彌衡更知道張遼。彌衡怎麼會這樣發問?我看多許多名角演此戲,都是在張遼拔劍威嚇彌蘅時,彌衡直接對着張遼說“張遼,你當我不認識你呀”接着就罵遼。沒有他加的這段戲詞。我以爲他唱的水平不高。但聽說這演員還自己得意的很呢。

我以爲,我們行外的人,要培養我們的欣賞能力,提高欣賞水平。專業演員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

標籤: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