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馬》 學案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學習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美的語句。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瞭解對比描寫的作用,並學會運用。

3、瞭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自學提綱

1、本文作者是        國的         ,他是一位        家、        家,他的作品是用了40年寫成的36巨冊的《              》。

2、爲下列加點字詞注音釋義

覷(   )                                  鬣(    )毛:                     

剽悍(   )(   ):                       馴良:

勇毅:                                     窺伺(   ):

迎合:                                     瘡痍(   ):

枉然:                                     闊綽(   ):

觀瞻(   ):                              妍麗(   ):

庇廕(   ):                              遒勁(   ):

獷野(   ):                              畸形(   ):

顎骨(   ):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3、你認爲文中哪些字詞還需注音釋義?

4、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5、請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種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點,並用波浪線勾畫出文中最能說明兩種馬各自特點的詞句。

6、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麼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方面?

7、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8、家馬的馴良有天性嗎?請聯繫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觀後感,並就目前的教育現狀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9、人類對馬的馴化,如果給馬帶來了痛苦,那麼請聯繫人類發展的歷史談談人類該不該馴化動物

10、我們身邊出現的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面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人類究竟該怎樣對待動物?

學習筆記

                                                                                                          

                                                                                                         

                                                                                                         

                                                                                                           

                                                                                                       

                                                                                                            

                                                                                                           

                                                                                                         

                                                                                                          

                                                                                                           

                                                                                                             

                                                                                                               

                                                                                                        

                                                                                                            

                                                                                                               

                                                                                                               

                                                                                                            

                                                                                                      

                                                                                                      

                                                                                                        

課後練習

(一)

1、《馬》的作者     國博物學家、作家 和             ,他用了40年時間寫成了36巨冊的               ,他的同胞              更是窮盡一生研究昆蟲,寫出了十卷             。他們爲我們揭開了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神祕的面紗。

2、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覷(      ) 鬣(      ) 剽悍(    ) 疆場(    )

馴良(    ) 窺伺(    ) 瘡痍(    ) 枉然(    )

闊綽(    ) 觀瞻(    ) 妍麗(    ) 庇廕(    )

遒勁(    ) 獷野(    ) 畸形(    ) 顎骨(    )

慷慨以赴(    )           鞍轡(    )

3、解釋下列詞語。

項鬣:                                              剽悍:

馴良:                                              窺伺: 

瘡痍:                                              闊綽:

觀瞻:                                              妍麗 :

遒勁:                                              獷野: 

畸形: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4、你對課文了解嗎?

(1)人工馴養的馬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                                                         

(2)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_______________                                                          

5、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後呼應的排比句

人生的價值不只在於成就了轟轟烈烈的事業,也在於具體做好了什麼。所以,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無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見到羣芳爭豔的花園,你只需無愧地做花園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雖是一棵,卻能抗擊風雨:雖是一朵,卻能裝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人生也就無悔了。

6、從括號中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句中橫線:

  (1)它的教育以     (喪失   缺乏)自由而開始,以接受     (馴服  束縛)而告終。

  (2)它的面板雖然很     (堅實   堅固),並且滿生着厚密的短毛,卻還是十分      (敏感  敏銳)的。

7、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耀武         威    解脫       絆    意志       邁    有過之而                          以赴 

舍      從        自由                        結隊   相得益                            不捨    

面面相         

8、下列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慷慨   鞍轡    畸形              B、馴養    搏鬥    充沛

C、妒忌   羈絆    駕馭              D、迎和    顎骨    枉然

9、找出運用關聯詞恰當的一項是(    )

            力氣在大多數動物之下,它們        從來不攻擊其他動物;        它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並不屑於和對方搏鬥,僅只把它們趕開或者把它們踏死。

A、雖然  卻    如果                   B、因爲  所以  如果

C、由於  於是  但是                   D、雖然  但是 如果

(二)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你們試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吧:它們行走着,它們奔馳着,它們騰躍着,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流蕩、蹦跳,採食着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提供的新鮮產品;它們既無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別無任何庇廕,因此它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壓縮它們應占的空間而禁閉它們的那些圓頂宮殿裏的空氣,要純潔得多,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妍媚而已。

這種動物的天性絕不兇猛,它們只是豪邁而獷野。雖然力氣在大多數動物之上,它們卻從來不攻擊其他動物;如果它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並不屑於和對方搏鬥,僅只把它們趕開或者把它們踏死。它們也是成羣結隊而行的,它們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純粹是爲着羣居之樂。因爲,它們一無所畏,原不需要團結禦侮,但是它們互相眷戀,依依不捨。由於草木足夠作它們的食糧,由於它們有充分的東西來滿足它們的食慾,又由於它們對動物的肉毫無興趣,所以它們絕不對其他動物作戰,也絕不互相作戰,也不互相爭奪生存資料。它們從來不發生追捕一隻小獸或向同類劫奪一點東西的事件,而這類事件正是其他食肉類動物通常互爭互斗的根源:所以馬總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們的慾望既平凡又簡單,而且有足夠的生活資源使它們無需互相妒忌。

1、給加粗的字注音。

不羈(    )            遒勁(    )

2、請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試用三個詞語概括出大自然自由狀態中的馬的特點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根據課文內容,談一談作者爲什麼認爲“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野馬爲什麼要比家馬更美麗些)?(用原文語句回答)

 

5、課文第五段在描繪野馬的外形時,還寫到了其他一些動物。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三)

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因爲,如果我們拿它和比它高一級或低一級的動物相比,就發現驢子長得太醜,獅子頭太大,牛腿太細太短,與它的粗大的身軀不相稱;駱駝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動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說只是些未定型的肉團。顎骨過分伸長本是獸類頭顱不同於人頭顱的主要一點,也是所有動物最卑賤的標誌;然而,馬的顎骨雖然很長,它卻沒有如驢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由於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1)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它頸部的美(2)。馬一擡頭,就彷彿想要超出它那四足獸的地位。在這樣的高貴姿態中,它和人面對面地相覷着;它的眼睛閃閃有光,並且目光手法(3);它的耳朵也長得好,並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驢耳太長;它的鬣毛正好襯着它的頭,裝飾着它的項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3)的模樣;它那下垂而(4)的尾巴覆蓋着、並且美觀地結束着它的身軀的末端: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驢、駱駝、犀牛等的禿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長的鬃毛構成的,彷彿這些鬃毛就直接從屁股上生長出來,因爲長出鬃毛的那個小肉樁子很短。它不能和獅子一樣翹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雖然是垂着的,卻於它很適合。因爲它能使尾巴兩邊擺動,所以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來驅趕着蒼蠅,這些蒼蠅很使它苦惱,因爲它的面板雖然很堅實,並且滿生着厚密的短毛,卻還是十分敏感的。

1、根據對課文的理解,選詞填空。

A、豪邁     B、輕捷     C、堅實     D、相得益彰     E、茂盛     F、坦率

(1)        (2)        (3)        (4)        (5)        (6)       

2、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麼?

3、閱讀選段,看看選段分別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馬的外形?

4、布封的另一篇說明文《松鼠》一文中有這樣一句:“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對松鼠進行了小小的讚揚,而在本文中,也有類似的一句話,把它找出來,寫在下面橫線上,並用本文中的一個詞爲這句話作註釋。

(1)這句話是:                                                                 

(2)這個詞是:                               

5、本語段在描繪野馬的外形時,還寫到了其他一些動物。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6、選段在介紹馬的美麗,爲什麼卻花了大量筆墨詳細介紹馬過分伸長的“顎骨”?

(四)

布封是那麼熱情地讚美野馬。

他寫到:“它們行走着,它們奔馳着,它們騰躍着,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絆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遊蕩、蹦跳……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我知道是野馬就難免會被獅子捕食了。

在我享受了野馬那一種自由之後,我認野馬不幸落入獅口那一種命。

做不成野馬,做戰馬也行。

因爲在戰場上,戰馬和戰士的關係,使人和動物的關係,上升到了一種幾乎完全平等的程度。一切動物中,只有戰馬能做到這一點。它和人一樣出生入死,表現出絲毫也不遜於人的勇敢無畏的犧牲精神。“不會說話的戰友”--除了對戰馬,沒有另外的任何動物,能使人以“戰友”相視。人對動物,再也沒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當然,軍犬也被人視爲“戰友”。獵人對獵犬也很倚賴。但軍犬何曾經歷過戰馬所經歷的那一種槍林彈雨、炮火硝煙?再大的狩獵場面,又豈能與大戰役那一種排山倒海般的悲壯相提並論?

不能如野馬般自由地生,何妨像戰馬似的豪邁地死!

                                            (節選自《如果我爲馬》樑曉聲)

1、“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馬”時爲什麼首選做一匹野馬?

 

2、畫線處文字採用了什麼寫法,請簡析其作用。

 

3、文章結尾的一句話,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如果讓你也做一匹馬,在野馬、戰馬、役馬、觀賞馬、賽馬等角色中,你選擇做哪一種馬?爲什麼?

 

(五)

駱  駝

梁實秋

臺北沒有什麼好去處。我從前常喜歡到動物園走動走動,其中兩個地方對我有誘惑。一個是一家茶館,有高屋建瓴之勢,憑窗遠眺,一片釉綠的田疇,小川蜿蜒其間,頗可使人目曠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隻駱駝了。

有人喜歡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動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簡陋,於是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優越之感,掏一把花生米擲進去。有人喜歡看獅子跳火圈,狗作算學,老虎翻跟頭,覺得有趣。我之看駱駝則是另外一種心情,駱駝扮演的是悲劇的角色。它的檻外是冷清清的,沒有遊人圍繞,所謂檻也只是一根杉木橫着欄在門口。地上是爛糟糟的泥。它臥在那,老遠一看,真像是大塊的毛薑。逼近一看,可真嚇人!一塊塊的毛都在脫落,斑駁的面板上隱隱地露着血跡。嘴張着,下巴垂着,有上氣無下氣地在喘。水汪汪的兩隻大眼睛好像是眼淚撲簌的盼望着能見親人一面似的。腰間的肋骨歷歷可數,頸子又細又長,尾巴像一根破掃帚。駝峯只剩下了幹皮,像是一隻麻袋搭在背上。駱駝爲什麼落到這種悲慘地步呢?難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過如此麼?

我心目中的駱駝不是這樣的。兒時在家鄉,一聽見大銅鈴丁丁當當響,就知道送煤的駱駝隊來了,往往奪門出視。一根細繩繫着好幾只駱駝,有時是十隻九隻的,一順的立在路邊。滿臉煤污的煤商一聲吆喝,駱駝便乖乖地跪下來讓人卸貨。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裏不住地嚼--反芻。有時還跟着一隻小駱駝,幾乎用跑步在後面追隨着。面對這樣龐大而溫順的馱獸,我們不能不驚異地欣賞。但亞熱帶的氣候不適宜駱駝居住,動物園的那兩隻駱駝不久就不見了,標本室也沒有空間容納它們。我從此也不大常去動物園了。我常想:公文書裏罷黜一個人的時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總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下臺的藉口。這駱駝之黯然消逝,也許就是類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長在北方大地上的巨獸,如何能侷促在這樣的小小圈子裏,如何能耐得住這炎方的鬱蒸?它們當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頓以死。我想它們看着身上的毛一塊塊地脫落,真的要變成“有板沒毛”的狀態,蕉風椰雨,晨夕對泣,心裏多麼淒涼!真不知是什麼人惡作劇,把它們運到此間,使得它們嘗受這一段酸辛,使得我們也興起“人何以堪”的感嘆!

其實,駱駝不僅是在這炎蒸之地難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陸,其命運也是在日趣衰微。在運輸事業機械化的時代,誰還肯牽着一串串駱駝招搖過市?沙漠地帶該是駱駝的用武之地了,但聽說現在沙漠裏有現代的交通工具。駱駝是馴獸,自己不復能在野外繁殖謀生。等到爲人類服務的機會完全消失的時候,我不知道它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慘的是,大家都譏笑它是獸類中最蠢的當中的一個;因爲它只會消極忍耐。給它背上馱五百磅的重載,它後跪下來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數哺乳動物所拒絕食用的荊棘苦草,它肯飲用帶鹽味的髒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這並不是因爲它的肚子裏儲藏着水,而是因爲它體內的脂肪氧化可以製造出水。它的駝峯據說是美味,我雖未嘗過,可是想像熊掌的味道,大概也不過爾爾。像這樣的動物若是從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於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世界,大家最喜歡豢養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駱駝這樣的“任重而道遠”的傢伙,恐怕只好由它一聲不響從這世界舞臺上退下去吧!

 

1、給下面詞語中加點的注音。

    ①高屋建瓴:           

 ②豢養:

2、爲什麼作者在寫駱駝之前要寫猴子、獅子、老虎?

 

3、第2段對駱駝的外貌描寫,突出了它什麼特點?你認爲公園裏的駱駝爲什麼會落得這樣悲慘的地步?

 

4、回憶兒時看到馱煤的駱駝,其目的是什麼?

 

5、駱駝的命運日趨衰微的原因是什麼?這裏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任重而道遠”是什麼意思?它出自什麼書?用這一詞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