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1

人要有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是在這三尺講臺上。

一、智慧的老師,智慧的學生。

聰明才智也會“傳染”!沒有聰慧的老師,就沒有智慧的學生?

二、作好鋪墊,爲思維的發展提供平臺。

老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引、導二字,又何其簡單呢?冠冕堂皇的話誰都能說,可是在每一次教學中,怎麼引,怎麼導,什麼時候需要引,什麼時候又需要導?學生困難在哪?找準了,墊上一塊墊腳石,收穫得又何止是知識?老師的引導和幫助,爲孩子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平臺!

三、提升自己,讓自己的數學課堂也充滿智慧。

人該做自己喜歡的事!領略課堂帶來的幸福,是成就老師最大的幸福!

教學是一門藝術。可是沒有老師的智慧,談何學生的聰慧?作爲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有中學數學的知識,更應該具有高屋建瓴的數學才能。所以,我想呼籲:看書吧,思考吧,鑽研吧!一個不能提升自己的數學老師,是不可能成爲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個不會研究思考的老師,是不可能領悟到數學內涵;一個不會鑽研的老師,是不可能培養智慧學生的老師!

我想,再好的教學藝術都需要有一位有數學涵養,有數學頭腦,有數學智慧的數學老師,才能演繹精彩的數學,才能展示智慧的課堂!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2

本週進行了大範圍的學校聽評課活動,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考察教師這段時間外出學習(學習長城中學和馬牧池中學)課改的情況;二是爲迎接縣裏年底的視導檢查。實際上每個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老師的精心付出,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

我是在11.29日,星期二參加的講課,課題是“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從課堂的效果看,學生掌握的還是達到了預想的目標,但是還是有一定量的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存在這差距,這需要教師再付出一點的心血。以我個人看來,整節課學生參入的熱情還不夠,小組活動不是很到位,在小組展示和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仍然是個別好學生的展示舞臺,沒有大範圍、全員的參入,這是這節課的失誤之處,從這個問題也反映出:下一步教師的工作的重心和關鍵點。我們要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必須把所謂的“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不的話何談有教育教學(此文來自)質量的提高,更談不上“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所以我的教學任務是“任重而道遠”。這需要我去付出更大的努力。我相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有勞動就會有收穫。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3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1.體驗成功的快樂:一個總是失敗的人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的。既然總是不成功,也就再不去努力了,甚至會自暴自棄。所以,每次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先從簡單的入手。讓自己體會一些成功的欣喜,這對提高你的學習興趣大有裨益。

2.自我激勵:首先爲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激勵自己努力去實現。其次要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要擺脫消極情緒。

3.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必須自己提煉和歸納一些學習上的經驗教訓,並虛心向老師、其他同學請教學習的方法技巧。

4.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不要淪爲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機器。如果只是坐在書桌前,而不管效率如何,那麼學習時間再長也毫無意義。

5.階段性總結:每隔一段時間總結學習上的經驗教訓,找出可取之處,保持下去,對遇到的阻力和困難,找出解決之道,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自信的心理去投入學習之中。

6.別人的興趣從哪裏來: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他們的學習興趣都是怎麼來的,吸收一切可以借鑑的方法。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4

第二年的教學自己也明顯感到從容了許多。一方面,雖然教材的版本又有了變動,但那些相同的內容,上課時就能有比較好的把握,方向也好定位;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把控經過一年的實踐也更有自信了。

過去的一年,其他老師也一直在和我提的一個問題是:說話的語氣是不是太硬了?學生會不會因爲怕你而不喜歡這一門課?一直以來,我也在課堂上提醒自己。現在我的學生形容課堂上的我已經是幽默的。我也相信我的課堂是緊張有序而不失輕鬆的。學生的反映也比較喜歡。

我任教的兩個班級的風格和特點有很大的區別。3班的學生大都比較“乖”,能很認真地聽老師的“說”,也能比較好的完成佈置的作業,但是“貧富”差距比較大,而且優秀的學生思維的開拓度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在3班的課堂上有時講得會相對多一些。而四班喜歡數學數學的學生相對比較多一些,而且基礎弱的學生相對來的少,所以我在4班的課堂上,要求就要高一些,可能同樣的題目在4班我給予的時間就要少一些,有時也會在課堂上放下幾題有些難度的題。

我們備課組統一有預習作業,看書時做到“有問必答、有問必提”這八個字。有時也會因爲各種原因學生的預習作業無法完成,我就會在課堂上給他們5分左右的時間看書。因爲我始終覺得學生如果能帶着問題來上課,那效果會好很多,至少他該明白老師上課的內容。我還會根據學生的預習作業的狀況,調整課堂的知識點的安排。比如“代數式的值”這一節課,學生的預習作業做得還可以,加上作業上有要求,我就把“整體代換”的思想加進了課內,一來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思維能力。有時我也會把一些淺顯的例題讓他們觀察解題過程,讓他們自己來談看完之後的體會——要抓住哪幾條重要的資訊。我想久而久之,可以培養學生審題的能力。

在我的課堂上我始終讓學生學會的一件事情是——做完一道題,做一類題。如:這樣的選擇題:兩數相乘,若積爲正數,則兩數爲( )A.都是正數 B.都是負數…C.都是正數或都是負數 D.一個正數一個負數做了這一題,我就引導學生思考:兩數相加和爲正;兩數相減差爲正;兩數相加和爲負;兩數相減差爲負;兩數相乘積爲正;兩數相乘積爲負;兩數相加和爲正、積爲正;兩數相加和爲負、積爲正等等情況下這兩個數的正負性情況。在課堂上我也及時讓學生學生學會總結,哪怕是因爲“粗心”做錯的題也要總結一下,“粗心”的內容是什麼,是因爲不明白 的具體含義,還是計算差錯,都要把自己犯錯的原因記下來。

初一的學生學習數學也會碰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我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也是有意識地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數學是很easy的!只要你稍花些時間和精力下去,你一定會收穫很多。

我覺得最難上的課屬 “試卷分析課”的了。我也一直在探索,怎樣設計好課,才能讓學生有“學有所獲”的感覺。我現在讓學生先把試卷訂正好,訂正的同時還讓學生把做錯的題考的知識點或者自己犯錯的原因寫下來。上課時先給10分鐘時間分小組解決問題,時間一到,一起來探討學生覺得集體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也正因爲是複習課,對於那些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如何讓他們也學有所獲,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控制好課堂的節奏等等,一大堆的問題還有待思考。

我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的方式,角度還不夠多;有時上課的情緒也受學生狀況的影響;在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方面還不夠。

總之:我去認真做了,也盡力去做了,給我以很多的收穫,不足之處也衷心地懇求以批評指正。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5

這周我在編寫教案的時候力求透過富有吸引力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爲教學的主體,以達到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本節課從課前準備到課堂討論、完善實驗計劃直至最後完成實驗、得出結論,都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起到指導、督促的作用,教師角色發生轉變,是由過去的“臺前”走到現在的“幕後”,做一個“導演”,安排好適當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由觀衆變爲實際參與者。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實驗的一般方法與技能,還關注起自己身邊的生活現象,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

2.在教師宏觀調控下,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3.轉變了滿堂灌輸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七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6

在本週三下午第7節,我聽了八年級數學教師高華的一節課(達標課驗收),高華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高華老師本身具有很高的基本功,起點比較高,也能虛心的向老教師學習,所以在授課這方面進步很快。對於數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很快能融會貫通。在聽了高華的這節課,我感受很多,我個人覺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展示了年輕教師的對於學案的使用比較靈活,普通話很好,教態自然,在授課的過程中注重運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很好的達成預學案的目的。但是學生在小組學習上還略顯稚嫩,表現得不夠熱烈、活躍,知識的討論也不夠,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以我個人的觀點,這節課與當前的市教學模式還是比較接近的,要是再把知識的處理系統化、知識點把握的準確的話,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語言要連貫化。語言要更加精煉,這節課會更上一個層次。需要注意的是:一是:知識比較散,連貫性不強。二是:語言要更加精煉。要使板書設計美觀、大方,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三:在問題的處理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發揮的空間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