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誰給文言讓路(網友來稿)

吳長青

   近期《中國教育報》(2004年4月22日)《讀書》週刊以“我們該給‘文言’什麼待遇”爲大標題,登載了北京市特級教師韓軍“沒有‘文言’我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和浙江師範大學教授﹑語文教育家王尚文“‘文白並重’是開歷史倒車”兩篇頗有代表性的專論文章。

   這兩篇帶着各自觀點的專論,實質又是一次“白話”與“文言”之爭,觀點分歧之大,是我始料未及。作爲語文教師,我不免也有幾分尷尬。憑心而言,韓老師和王教授在學界都是權威,並且在學術上都是我的老師。筆者以爲,漢語教學關乎到母語的生存與發展,在外語教學日益鼎盛的全球化語境下,必須豁清思路﹑正本清源。因此,敬重之於在此試作贅述幾句,盼望有更多關心語文教育的有識之士發表高見,達成共識,以期語文教學少走彎路,多出效益。

語文教學不僅承擔着傳承母語的使命,還肩負着發展與交流的任務。當下,一方面外語教學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另一方面漢語教學的質量有下降的苗頭。不僅僅表現在中小學,大學語文教學更爲突出,重理輕文早已“成爲一種無言的時尚”,語文正成爲邊緣化學科。可喜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去年在《中華讀書報》發表了題爲《大學語文的教學困擾和改革出路》一文,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一場關於大學語文定位問題的大爭論。短短的一年,迅速引起了各方的迴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王寧聯合北師大文學院其他五位一流教授走進大一年級非中文專業學生的大學語文公共課課堂,進行了爲期一個學期的高等語文課程嘗試。現在“強化母語的人文素質教育課”成爲北師大大學語文的明確定位。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起步於上世紀〈〈北京文學〉〉發起的大討論,目前已進入新課程的實施階段。在處理好外部環境的同時,內部系統的科學勢必影響實踐的效果。“白話”和“文言”是漢語教學繞不開的兩個分支。

作爲教學的載體--教材,在處理“白話”與“文言”的比例上,直接有一個量的劃分,事實存在着編者的傾向性問題。以多少比例爲宜,總該有一個最爲科學的量。以近幾年高考爲例,當然這是個案,由以前的純客觀題到2003年增加5分翻譯題,2004年相繼又增加一道考查題,可以看出文言文的考查要求越來越高,這似乎又在傳遞着一個資訊,國家對中學語文 “文言”的重視程度在提高。

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多年的韓老師,呼籲重視文言更多地是從自己具體的語文實踐中感受到的。作爲中學語文教師我也有切身的體會,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哲學教育不具備的當下,特別是中學生文學鑑賞缺失的情境下,“文言”是無奈的選擇,而且的確具有可操作性。〈〈美文〉〉(少年版2004年第1期)援引〈〈中文自修〉〉文章“北大﹑復旦﹑華師大三位中文系主任爲當前中學語文教育把脈”,文章中三位大學教授也都提到必須加大古文在教材中的份量。以我之見,文言之美,美在思想,也就是文化傳承中的“道”;美在文辭,中國古代文學樣式多樣性,豐富了人的視野。而這些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更強調的是內斂與氣質。中小學生這一特殊的羣體,接受“文言”某種意義上是政治和人自身的雙重需要,那怕這種需要是不自覺的,甚至帶着某種強制性。

現代語文吸收了西方語言的靈動,注重表現。在文學形式上更自由,在表達上更具有個性化,同樣體現出濃厚的`個人色彩與主觀性。我以爲王教授堅持摒棄“文言”是構建純正的現代漢語語法體系的前提,更注重語言的表達形式,或是傾向於語法的規範,語感的培養。從語言本身的基礎出發,符合語言發展的邏輯規律。尤其在文學創作上尤其需要這種獨立。

從漢語的歷史發展進程看,顯然,王教授的觀點符合語言科學的發展觀,必須建立這樣的大語境。問題是語言作爲工具性,有其脆弱的一面。作爲傳遞資訊的功能並不要求語言美,或者說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語言的活潑多樣反而成爲一種優勢。建立規範的語境反而不容易,更多地停留在理論層面。王教授將“文言”列爲現代語文的障礙是有着充足的理由。然而,更多的人會接受這種觀點,但是在實踐中能以實現。因爲接受規範的起始也許比“文言”還要死板,好多人不原學語法,不原學邏輯就是明證。但要漢語上質量,這道坎肯定不能繞。

顯而易見,韓老師和王教授都是立足於各自的語文實踐活動,作爲語文教師面對着成長中的青少年教育其成人成纔是自己的責任與使命,而站在語言這樣專業化的高度之上,也許不會考慮到具體某一個時期某一羣人的具體利益。如此說來,兩人的觀點也無所謂相左或相右了。作爲語文教師我會學着韓老師的做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文言”,畢竟他們要參加高考,況且他們在我手裏最多也只有三年時間,將來會有自己的思考;作爲一個寫作者,我會不遺餘力地淨化語言環境,維護現代語文語言的純潔性。將當代優秀的作品推薦給學生。好在隨着當代政治民主氣氛的日益濃厚,好作品會逐漸浮出水面。

備受海內外華語文學界矚目的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典禮已於200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隆重舉行。《新京報》副總編李多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將同樣致力於傳播漢語文學的價值,推廣母語寫作的光榮,維護大獎獨立、公正、創造的原則。”,這聲音也許會給我們的現代語文帶來幾許清新與信心。這次大賽中獲得“2003年度評論家”的王堯獲獎感言更加讓我難忘。他說,

“餘生也晚,不能及見前賢。作者往矣,但中國文論的學術傳統存於典籍之中。這一傳統根底盤深,枝葉峻茂,花果蔚繁。可惜,我們這一代遠離這一傳統,但我一直嚮往中國文論‘言簡而意繁’的境界,常想‘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

王堯的一席話,也許給韓老師帶來一絲安慰。這也是我面對二位大師不是折中的折中,雖拙劣,但絕不含糊。

通聯:江蘇鹽城四中 (224006)

 作者郵箱: changqing45

標籤:文言 讓路 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