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1

這學期開學一個月了,漢語拼音的教學即將結束,下面就漢語拼音教學做一點自己的反思:

1、營造氛圍

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而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無不生活在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裏,爲此,教師竭力創設富有童趣的童話氛圍,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化了兒童學習拼音的濃厚的興趣,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2、編兒歌

兒歌是兒童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淺顯易記,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學習23個聲母時,一些學生容易弄混淆,我利用兒童熟知的事物引導學生自己編成兒歌記憶。

3、形近字母比較記憶。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在教授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可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啓發學生採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可以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學生在邊看、邊說、邊比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兩組字母的記憶。兩個相近字母一目瞭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4、遊戲中學習

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透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俗話說:教無定法。每個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教學,只要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我想,我們都應該去大膽嘗試一下,在探索中求得質的飛躍,爲孩子們的未來奠定紮實的基礎。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2

一個多月的教學讓我深感一年級的小朋友十分好動、注意力無法持久,喜歡聽故事、做遊戲。因此,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設計時,經常嘗試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其中,兒歌、遊戲穿插其間,從課堂上的學生反應來看,應該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起碼在前半節課裏,學生的學習狀態是積極的。

1、自編兒歌學拼音。在第一節拼音課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自己編記憶拼音的小歌謠,這樣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又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再加上激勵和表揚,和適當的引導,“小作家”就如雨後春筍了。瞧,“知了知了,zhzhzh",“日落,日落,r,r,r"“吃飯,吃飯,chchch"小歌謠編得很是押韻呢。

2、同桌合作,互相糾正學拼音

由於智力發展、思維能力等的個性差異,學習漢語拼音時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常快,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別慢,如何做到培優又輔差呢?課堂上我通常採用學生互幫互學的學習方式,同桌互讀,在互讀的過程中引導優生教差生,差生學優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提高了孩子們讀拼音的能力和興趣,何樂不爲呢。

3、色彩鮮明的課件

色彩鮮明的動畫課件,配合聲音和樂曲,動畫拼音能很好的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全神貫注的學習拼音。

4、適時合理運用課中操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維持時間比較短,需要課中操來休息調整。可是課中操即要適用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又要與本課內容緊密聯繫,我選擇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孩子們在心裏能夠接受課中操,並且覺得它很有意思,同時能夠真正的放鬆。達到休息調整相結合的目的。不足

在教學中,爲了趕教學進度,我面對學困生耐心不夠,與學生的互動也不夠多等等,不足之處,尚多。拼音教學是一條漫漫長路,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始終把拼音教學貫穿其中。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3

10月12日,我給孩子們上了最後一節拼音教學課angengingong。自從學習複韻母以後發現孩子們學習起來有些吃力,爲了讓孩子們學習起來更加輕鬆我努力的尋找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以下方法。

1、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g的時候我把它的四個聲調放在一個故事中進行教學:一隻老鷹自以爲自己非常的厲害,總想和小雞比比誰的本領大,可是最後贏的卻是小雞,知道是爲了什麼嗎?原來在比賽的時候老鷹把小雞的影子當成了小雞,所以撲了個空,看來做事情只有硬功夫是不行的,還要有智慧。這樣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ying的四聲。

2、本課的韻母全是後鼻韻母,關鍵在於“ng”的發音,我在教學中對本課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師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後透過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髮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eng、ing、ong、yi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種教學設計,和傳統教學中,教師逐個指導後鼻韻母的發音相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我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無疑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學結束時,我透過摘桃子游戲引導學生說說在書本中在生活中尋找後鼻音的音節,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傢俱、電器、同學的姓名動植物名稱等都藏有後鼻音。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與理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來識字,用它來學習普通話。

到目前爲止已經學完了所有的拼音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和我還是相對比較享受我們的課堂的,最後祝我們的孩子們能夠學的開心,玩的舒心,孩子們加油!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4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aieiui。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複韻母,所以上課開始先請出單韻母aoeiuü這6個老朋友,讓學生說說這是什麼音,發音時要注意什麼,然後引出複韻母,簡單講解複韻母的含義,讓學生對複韻母有個初步的瞭解。

在教學三個複韻母ai,ei,ui時,先看圖說圖意,再找個讀音差不多的字來引入的,比如:ai從姐弟比高矮來引出,隨後讓學生體會a—ai讀音有什麼不同,師總結ai的發音方法,指名正音。接着再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讀,加以鞏固。隨後,我出示了ei和ui,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參照ai的發音方法,讓學生找出發音規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孩子們掌握了複韻母的發音方法。

在教學aieiui的四聲,重點先講解ai的四聲。出示aieiui,問:三個複韻母都是由單韻母組成的,那麼聲調應該標在誰的頭上?重點教了ai的四聲,並講了標調規則:有a別放過,沒a找oe,iu並排標在後,i上標調點去掉。讓學生記憶兒歌並說說是什麼意思。再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讀,加以鞏固。在重點講解ai的四聲後,eiui的四聲就放給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當小老師教給大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平時回答問題聲音小的學生,今天聲音特別洪亮。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整個課時安排學生aieiui的發音、四聲及書寫,在教學aieiui的四聲時,可以把四聲的順序打亂,進行抽讀卡片,還可以在語境中學習讀音,這樣對四聲的鞏固可能會更好,特別是對拼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可惜爲了多讓幾個學生鞏固aieiui讀音(第一次出現複韻母,印象會比較深刻),所以寫字時間沒有把握好。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5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努力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提高併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創設情境,使拼音教學情境化、生活化。

我的匯入語:今天在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出示掛圖)你們看,是誰呀?學生的好奇心被老師調動起來,非常積極,對課文的學習有了興趣。

我還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編順口溜的形式也讓學生很感興趣。如:像個2字ZZZ,半個8字SSS,像個半圓CCC,學生自己編,不僅注意到了形象,還有讀音,而且學習自己編出來的順口溜感覺很驕傲的,課堂上始終保持高漲的情緒。

二、使用激勵手段,營造輕鬆、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一年級的孩子很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教師簡單的話語卻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課堂上,我從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讚賞,如:“你真棒!太厲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個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個鼓勵、讚賞的近乎誇張的表情,時時撞擊着學生無拘無束的心靈。在這樣的激勵之下,看到高高舉起的小手,對我來說也是值得高興地事情。

三、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除了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在學習字母的書寫時也把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來說書寫的筆順,要注意的地方等,學生觀察的非常仔細,寫的時候自然也就好些。在以後的課堂上我還要注意關注全體學生,加強課堂常規的訓練,使他們遵守紀律,提高課堂效率。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6

近幾年由於工作的需要,我經常教一年級的學生,對於漢語拼音的教學覺得學生掌握較困難加上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故漢語拼音的教學必須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遊戲、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於樂。

我很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對課堂開始時師生問好、學生的坐姿、起立發言時的站姿、舉手、課堂上的傾聽、發言等常規習慣進行訓練,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學生參與性高,學習積極性也高。

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受:

如j、q、x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我沒有直接去告知,而是讓學生從故事中去領悟出來,發現這個規則,這種學習是一種積極的、自主的。再如區別“b、d、p、q”幾個聲母的教學,我不是一味的去講解它們的不同之處,而是讓學生在動手擺擺的過程中去區分,學生經歷了這種分析、比較的過程之後,“b、d、p、q”的不同之處會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並且以後再碰到這樣的問題,也會動手、動腦去思考。這樣的設計加強了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進行語文的實踐運用。在親身經歷中,使理性的、抽象的認識,變成了形象的,直觀的感知,學生的體驗就很深刻!在親身經歷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

不足之處:

教師心態要調整。作爲一名教師,無論上什麼課,都要做到保持平常心態,切忌“急躁。漢語拼音的讀是聾孩子學習說話的基礎,學生讀得不到位,學生拼讀不夠準確,還應加強技巧易於學生髮音。

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更多的進步,正所謂教無止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借屈原的詩句自勉!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7

一個多月的拼音教學終於結束了,在這一個月中,我一邊組織課堂紀律,一邊領着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我真是感到難度很大。有時一節課學習3個字母都困難。但是漢語拼音是孩子們學習的基礎,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讓學生必須掌握好漢語拼音。爲了使枯燥的拼音教學生動起來,我精心製作了許多漂亮的字母卡片、圖片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運用多種激勵手段發揮孩子的潛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如學習聲母時,爲了學生能夠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讓學生自制聲母卡片,進行玩卡片遊戲,我也親手製作了一豎和半圓卡片,進行變魔術,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在學中玩,玩中學。複韻母和鼻韻母的發音是漢語拼音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步,讓學生"發現——探究———實踐",使學生髮現複韻母的發音和它組成之間的關係,從而掌握複韻母的發音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儘管我在拼音教學中注重寓教於樂,運用各種小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早自習反覆領讀,但拼讀音節仍然是一個難點,拫多學生拼讀音節很困難,我很着急。

不過,從《語文課程標準》關於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來看,漢語拼音的教學目標的完全實現,應該是整個低年段的要求。這就是說,漢語拼音不是一年級的要求,也不是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要求,更不是一年級第一學期上半學期的要求。因此,我們對孩子們現階段出現的還不能夠很好地拼讀等問題不要操之過急,還是要慢慢來。在後面的認一認、識字、課文、練習等的學習中,學生每天都還要大量地重複使用漢語拼音這個工具的,他們會越用越熟的。

期待着,一切都會好的。不僅是老師,家長也要懂得這一點。對孩子保持極大的耐心,極大的期待,不急於求成,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呵護和期待,及時肯定表揚他。多給學生鼓勵與呵護,多給自己耐心的期待。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8

以往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內容能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的最好。這一點是我在教學ai、ei、ui一課時深深體會到的。

我模仿書中的形式直接將複韻母ai、ei、ui及四聲調出示在黑板上,然後範讀──領讀──讓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本以爲學生在長時間的練習下一定能迅速、準確的讀準每個音,可是,事實與其相反,有一大部分學生髮音不準確,記憶十分困難。

在進行音節拼讀時,我同樣按着書中的'樣子,把聲母和韻母用射線的形式直接出示在黑板上,讓學生相互試拼──指名拼──對口令拼,可是學生練習並不積極,效果也不夠理想。課後我主動與學生交流,在談話中學生說了這樣一句話:“黑板上的拼音不好看。”後來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想到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應該是一個從言語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對象建立起新的聯繫的過程。

對於剛剛入學的兒童來說,雖然這些字母他們從未見過,但用這些字母標識的語音卻是兒童口語中經常出現的。只要善於藉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學的字母接通就能化難爲易,大大提高學習漢語拼音的效率。於是,我創設了情境、語境,如:藍貓個子高,淘氣個子矮(ai)。他們倆合好了,緊緊的挨在一起。這樣所學內容寓於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寓學於玩,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的品德教育。另外,我想如果將一個個聲母和韻母變成一個可以動來動去的拼音娃娃,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課後,我深感教師應該從教學的點點滴滴去關注學生,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選擇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那樣的課堂學生纔會喜歡,老師纔會輕鬆,大家才都能有各自的收穫。新課程,收益最大的是學生,而提高最快的是老師。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9

透過這堂課的教學,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大的不足,這在以後的教學中是必須要避免的。

反思一:

習慣將伴隨人的一生,如果在孩童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後將難以成才。學生在打鈴五分鐘後還沒作好課前準備,還有一些同學出現遲到的現象。在課堂上,有部分同學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現睡覺的現象。而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反覆停下來進行制止,課堂教學組織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作爲一名剛接手一年級班主任的年輕老師,以後要多吸取其他老師的經驗,在培養常規習慣方面還要狠下功夫。

反思二:

心理素質需要加強。由於有較多的老師來聽課,心裏難免有些緊張,在課堂教學中自由發揮成分比較多,沒有按照課前認真準備的教學設計來教學,造成了教學思路不是很清晰,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最後的遊戲環節中,由於之前的教學失誤,部分同學對本堂課所學習的知識沒有完全掌握,使得透過遊戲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沒有很好的實現。

反思三:

在知識教授方面要進一步落到實處,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基本上是想讓學生自主完成一些他們有能力完成的知識學習,教師作爲一個輔助的角色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但真到了課堂上,又回到了自己不停地向他們灌輸知識這麼一個狀態。整個教學中,讀拼音的環節太少,而且沒有花樣,使學生只是被動地聽,給學習效果打了折扣。

反思四:

需精煉教學用語,說話要清晰,速度要稍慢些。我意識到自己在整個教學中喜歡過多的使用一些與教學無關的詞語,比如:那麼、這樣、好不好、是不是等等。而且由於學生在常規習慣沒有很好的養成,導致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不斷的提醒他們坐好,認真聽講,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顯得整個教學不緊湊。說話速度過快,導致有些學生聽得不是很清楚,自己也講得很累,在以後的教學過程要多注意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10

這是我第三年連續任教一年級,感覺一年級最難教的是拼音,但拼音教學又是如此重要,它是幫助兒童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學好漢語拼音,對於孩子來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讓拼音教學更加有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沒有句子,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號,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應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教學時形式要多種多樣。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乏味的複習鞏固,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猜謎、送信、爬山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拼少寫,既能糾正其發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多采用表揚、鼓勵、獎勵等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的熱情。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個性差異明顯,老師要善於利用這一特點,讓“小老師”發揮起她們的作用。請不要低估“小老師”的作用,他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另外,老師在教學時要隨機應變,依據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11

成功之處:

1、營造課堂教學的“綠色生態環境”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參與,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師生之間的資訊交流渠道保持暢通,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綠色生態環境”。

2、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注意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圖畫和實物,聯繫生活實際識字,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這樣使學生記得住記得老,提高識字效率。

不足之處:

這堂課似乎有條不紊的進行和有效的結束,但在課堂結束後,很多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都被我大意的忽略掉,教學目標和重點沒能突出和體現。

1、首先在新知識匯入方面,運用彩色的教具,雖然直觀形象的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年齡心理,但是我事先沒有跟小朋友範讀和介紹這幾個韻母的讀音,就馬上突兀的全部出示這幾個韻母,小朋友雖然都能讀出來,可是自己對一節課要教給小朋友哪樣的知識點不明確。

2、在指導小朋友們認識ying是個整體音節時,沒有讓小朋友來自我發現說它是由一個聲母y和後鼻韻母ing組成的,直接就告訴小朋友它是整體認讀音節,這樣就沒有達到讓學生自己理解它的組成部分,沒有發揮到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位置。

3、在教讀ng的部分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沒有變換形式的讀書方式讓學生覺得枯燥,在課堂上也開始坐不住了,連帶影響課堂紀律。

4、在教學anen對比時沒有讓學生做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讀音的比較,這樣就又錯失了指導和糾正學生髮音的機會。

5、在學習後鼻韻母之後,沒有讓學生拼讀四聲。沒有把握好課堂的進度,後半段遺漏了讓學生書寫的環節,應該在黑板上範寫,然後讓學生在堂上書寫,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