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幹國祥《故鄉的小路》課堂實錄(本站論壇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故鄉的小路》課堂實錄

幹國祥《故鄉的小路》課堂實錄(本站論壇稿) 教案教學設計

    施教者:浙江省上虞市杜亞泉 幹國祥

    施教班級:浙江省上虞市實驗中學初二(14)班

    施教時間:2002年10月14日上午第三節

教師:大家看過課文了嗎?

學生(齊):沒有。

教師:不是佈置預習了嗎?

學生:剛纔*老師有事。

教師:那這樣吧,沒看過課文不行,老師帶大家一齊讀課文又剝奪了你獨個兒學課文的權利,給大家5-10分鐘,大家把課文看一遍,看的時候請拿起筆,在有疑問的地方作個記號。

(學生默讀課文,默讀中上課鈴聲響起,上課鈴聲響後約5分鐘結束默讀。)

教師:大家看完了。我在來的時候答應大家講個故事,還講不講?好,講!(點擊鼠標,出現多媒體畫面:崔琦的故事)

去年,楊瀾到美國採訪了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崔琦說他出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但是他媽媽很有遠見,咬緊牙關,省吃儉用,在崔琦12歲那年將他送出村,到外面讀書。就這樣,崔琦一步步地到了香港,後來又去了美國。而在湖南老家,崔琦的父母親卻在國家遭受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餓死了。

談到這裏,楊瀾問崔琦:“你12歲那年,如果你媽媽不把你送出去,結果會怎麼樣?”

請你猜一猜,崔琦當時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

(學生紛紛交頭接耳討論起來,教師示意一女生站起來回答。)

一女生:如果我不出來,我的爸爸媽媽就不會餓死。

教師:什麼?你怎麼會這樣回答?!――我真想爲這位同學鼓掌(學生紛紛鼓掌),因爲,她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能不能幹一番事業,而是父母親會怎樣!你的回答和崔琦的回答一模一樣(學生齊聲驚歎)!當時崔琦的回答是:“如果我不出來,三年困難時期我的父母就不會死。”說這話的時候,崔琦後悔得流下了眼淚。

楊瀾也流淚了。她這時多麼希望臨時聘請的美國攝影師能推出近景,來一個特寫鏡頭。可是她跟崔琦是用中文交談的,而美國攝影師又不懂中文。然而讓楊瀾吃驚的是,她看片子的時候卻發現了這個特寫鏡頭,楊瀾問攝影師:“你聽不懂中文,爲什麼會拍下這個感人的場面?”攝影師回答:“你們不是在談論媽媽嗎?在全世界,‘媽媽’這個詞是相同的。”

但是,這個故事留給了我一個疑問:如果當時崔琦的母親預見到幾年之後國家和家庭將要遭受災難,他們一家有可能因此骨肉分離,永不能再見一面的話,她會送崔琦出去闖蕩天下嗎?一邊是生活雖然清貧,但盍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一邊是母子永不能再相見,兒子闖蕩天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她會作出怎樣的選擇?請記住,我們不能以中午吃得飽飽的肚子來作出判斷,我們不要忘記在這個選擇的背後,還有飢餓和死亡啊。

大家一致地認爲應該送崔琦出去!看來大家早上吃得很飽,沒有餓着肚子。不過我還是找了一篇能代表一個普通農村母親的文章,來印證一下“母親”究竟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點擊顯示“故鄉的小路”“作者:賈寶泉”。有學生讀賈寶泉,有學生插嘴:賈寶玉。)

教師:賈寶泉不是賈寶玉的弟弟(衆生笑),他是有名的鄉土散文作家,散文評論家,北京《散文》雜誌的編輯。

教師:課文很長,我們沒有時間能夠好好地把全文朗讀一下,好在剛纔已經靜靜地讀了一遍,我們就用大家自讀課文時發現的問題和懷疑爲鑰匙,來解讀這篇文章。請積極提問,並勇敢地嘗試解答。並請大家拿出筆,我們一起來爲那些一時間不能解決的問題編上序號。好,現在請大家提出問題。

(學生暫時冷場。)

教師:從標點,到語句,到全文結構,到作者的感情思想,都可以啊。

一學生:課文第四段爲什麼要把故鄉小路的方位也寫出來,寫得這樣清晰?

教師:喲,這問題好!這一下子……(故意停頓作疑難狀,學生情緒重新活躍起來)誰能解答?不能?那我試着解答一下吧。

我們剛剛說作者現在何處啊?北京!我剛剛說他是北京《散文》雜誌的編輯。他肯定好久不回家了,現在他想回家,就得先尋找故鄉的方向與座標呀,作者遠在北京,一想起故鄉,就要穿越廣袤的空間,好像在心靈的地圖尋找故鄉的座標、故鄉的方向一樣。現在作者就把這種尋找(有學生接“寫成文字”),對,寫成文字。這是作者對故鄉的“空間上的迴歸”(點擊顯示“空間上的迴歸”),與下文(教師停頓,有學生說事情,有學生說時間等等不一),與這空間相對應的是“時間”,與下文“時間上的回溯”相對應(點擊顯示“時間上的回溯”)。接下來作者就寫了自己從時間上對童年和少年時期進行回憶。

這位同學對這樣的回答滿意嗎?好,如果滿意了,我們就繼續提問和解答。

一學生:文章第二和第三段爲什麼反覆寫“唉,母親,小路。//小路,母親。”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一學生(小聲):這是反覆的手法。

教師:對,這也是反覆。這是一種迴環往復的寫法,可爲什麼要這樣寫?難?我們來把它編上(1)。

一女生(剛纔提問的女生):爲什麼第二段有“唉”第三段沒有“唉”?(衆鬨然笑)

教師:嗯,這是同一個問題。

一生:什麼是“三年困難時期”?

教師:這是我們國家在59-61年遭受天災人禍的一段時間,中國餓死了上千萬人,剛纔故事裏崔琦的父母親就是在這段時期中餓死的。

一生:最後作者爲什麼要寫做一個夢?

教師(環視):好,沒同學解答我們就編上(2)。

一女生:這樣的結尾是作者給課文一個美好的結尾,然後,他是希望重新回到母親身邊。

教師:說得很好嘛。還有問題嗎?(又冷場片刻)如果真沒有問題,我來試提一個如何?大家看到這句沒有:“然而,故鄉的小路,我卻被它牽縈得好苦!”這句話有點難懂,誰來幫我解答一下?在第5段,最後一句。

一男生:作者遠在北京,懷念故鄉,“小路”代表了故鄉,是全文的線索。

教師:“小路”是全文的線索?!(視大家贊同,接着說)大家知道線索與文章的中心和事件有關,那麼這個線索串起了什麼?表露的中心又是什麼?

學生(紛紛狀):母愛。

教師:是呀,是母愛。也應是表面在寫(學生:小路),其實寫的是(學生:母愛)。

教師:那麼它串起的又是什麼?

學生:時間。

學生:事件。

學生:我與母親發生的事。

教師:它是按時間順序,依次寫……

學生(衆言):小時候,上學(教師插言:會不會太大了),上小學,中學,大學,結婚……

教師:用一個成語叫?

學生:成家立業。

(教師在同時按學生提供的順序點擊顯示板書:幼時,小學,中學,大學,成家)

教師:有沒有漏掉什麼?

學生:長大。

教師:長大了嗎?

學生:漸漸長大。

教師:兩個字。

學生:漸長。

教師:非常準確(點出中間部分顯示“漸長”二字)。

教師:小路是線索,串起的是我和母親一件一件感人的故事。由於大家對文章還不太熟悉,我們不妨趁此機會梳理一下,究竟有哪些事情?譬如,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學生:我迷路了。

教師:迷路,很準確(點擊出現板書),母親呢?

學生:尋找(教師點擊顯示)。

教師:接下來呢?

學生:找到了。

教師(笑):當然找到了(衆笑)。上小學的時候呢?

學生:對小路恐懼,母親安慰我。

教師:課本中的一個詞是“害怕”。母親呢,安慰我,鼓勵我。但是,最能體現母愛的是母親“安慰我”嗎?我們用咬文嚼字的方法,或者用心靈來感受一下……

一女生:我認爲應該是“快到村頭了,前面晃動着自己來到世間最先記住了的那個身影”,這說明母親每天來村口接我。

教師:對呀,你讀得很仔細呀,這部分中最能體現出“母愛”的,是母親站在村口的身影啊。

教師:接下來是“漸長”部分,誰來概括?(停頓一會兒,學生流露困難神色),看來這是個難點,那麼我們先放一放。

教師:“中學”從部分從哪裏開始?發生了什麼事?

學生:從第13段開始,母親“送食”,兒子送母親回家。(教師點擊顯示“送糧”“回送”。)

教師:上大學哪一天呢?從哪裏開始?母親做了什麼?

學生:第26段開始,母親補衣,在村口送行。

教師:兒子呢?

學生:告別。

教師:能說個成語嗎?

學生:依依惜別。(教師點擊顯示“惜別”“縫衣”。)

教師:“成家”之後,“我”工作很忙,母親又來爲我……

學生:幫忙。

教師:課本中有詞嗎?

學生:“分憂”。

教師:兒子很孝順,(學生接:挽留),兒子想挽留母親住在城裏(點擊顯示“分憂”“挽留”)。

教師:小路是線索,它串起了一件件一樁樁母子間的深情往事。在這些故事中,哪一件最令你感動呢?

(學生衆說紛紜,主要集中於“上中學”和“上大學”這兩塊。)

教師:我們還是投票決定吧。認爲“上中學”最感人的舉手(近一半人舉手)。認爲“上大學”這部分最感人的舉手(近一半人舉手)。還有其他的嗎(沒有人舉手)?

這就難辦了,這樣吧,我們在分析中來比較一下,看這兩部分哪一部分寫得更好一些。先請認爲“上中學”部分最感人的同學來讀這部分課文,請注意處理好語氣語調。

(部分學生讀“上中學時”至“那牛心轍自然是不屑一顧了”,讀得有些急促。)

教師:感人嗎?

大部分學生(主要是沒讀的部分):不感人。

教師:哦,他們急着回家,把“感情”給丟了。你們在閱讀和聽讀中有問題嗎?沒有?我倒覺得這個母親有點冒失――冒冒失失,有了兩個菜糰子,就巴巴地送去,也不把換洗的衣服帶去,也不找個更好的時間,卻在兒子睡下的時候送去。

(學生紛紛表示否定,但無人直接站起來分辯,在教師鼓勵下,一學生站起。)

學生:這說明母親心裏只想着兒子,想着兒子有沒有餓着。剛纔講到這是三年困難時期,有許多人都餓死了,說明這一點食物是很寶貴的。

教師:嗯,有理。那麼兒子如何報答母親呢?

學生:回送母親。

教師:就這個?

一學生:順從地吃下。

一學生(補充):快點跑回來,讓母親不要再送我。

一學生(補充):流淚。

教師:再嚼一嚼。這兒寫到了兒子在母親面前“撒謊”,在哪裏?

學生:兒子騙母親說回家拿換洗衣服,其實是爲了送母親回去。

學生(補充):兒子明明肚子很餓,卻說“不餓”。

教師:母慈兒孝,確實,這段文字寫得很感人,從事情上來說,這件事可能是最感人的。

(學生紛紛表示贊同,有一兩個學生仍然表示異議。)

教師:但是,我們不妨也來品嚐品嚐“上大學前”的那一部分,我覺得這一段在語言上很有它獨到的地方。你們認爲在剛纔贊同這一部分是最感人的同學中,哪位同學最能把這種母子間依依惜別的感情給讀出來?

(學生推薦一男生,大家鼓掌歡迎。該男生讀課文,速度較快。)

教師:依依不捨了嗎?

學生(笑):沒有!

教師(對剛纔的哪位同學):請你推薦一位最能用聲音表來體現這種依依不捨感情的同學,再來把這段話讀讀。在這位同學讀文章的時候,請其他同學把他所讀的`內容寫成一首詩。

(學生推薦,但被推薦者推卻。)

教師:好吧,那我們就一起來讀。我教給大家一個把“依依不捨”讀出來的祕密,那就是,讀得緩慢一些。剛纔那位同學急着要上大學(笑),走得太快了,也不回頭看看母親了。慢慢走,後邊還有娘呢!(衆笑)

(學生朗讀,從“不久,我考上了大學”至“不禁掬起了一捧土……”,朗讀時感情很到位。)

教師:依依不捨了嗎?

學生:嗯。

教師:詩寫好了嗎?

學生:……

教師:原來剛纔大家都沉浸在依依惜別的感情中,忘了寫詩。剛纔有位同學說有首詩可以借來用,哪首詩?

一學生:《遊子吟》。

教師:我們來背一下這首詩。

(師生一齊背詩。注:浙江版教材此詩安排在初三學習。)

教師:這時候“我”還怕小路嗎?什麼時候不怕的?

學生:漸漸長大。

教師:對,“漸漸長大”這時候開始不怕了。我爲什麼不怕了?

學生:因爲母親陪伴着我。

學生(補充):“我”長大了。

教師:“我”在母親的“陪伴”下“漸漸長大”,開始不再害怕小路,開始以詩意的目光看這條小路,開始憧憬、嚮往小路外面的世界。因此,在這個時候,他開始脫離母親,逐漸地走向外面的世界。(點擊顯示“嚮往/憧憬”“陪伴”。)

教師:寫到這裏,我倒很想知道,這位媽媽,這位母親如果就是崔琦的母親,她會是讓崔琦出去闖蕩還是回家共同度過困難的歲月?

學生:闖蕩。

教師:咳,我們要“以文解文”,要用文章的語句來解讀這個問題纔是啊。就是說,你得從文章中的語句看出她的態度。――認爲她會支援兒子出動闖蕩的舉舉手?(大多數)認爲她會讓兒子回家的舉舉手(極少數)?好,現在兩派意見都有了。我們請“回家派”先來說說。

一生:“上了大學還記得娘嗎” ?“要經常回來看看娘” 。還有“我暗暗下決心,要她留下長住,給她多吃些好的,讓她順心地安度晚年。誰料,在孩子剛能扶着牀沿走路的時候,娘卻要回家了。//‘我想到地裏幹活呢。你要是放心,我把小孫子帶走。’娘和我商量。”

(有學生小聲說“不是”或“最後一句不是”。)

師:你不回來我把小孫子抱走,看你還回不回來!(衆笑)哦,最後一個不是,這是她自己想回去。還有嗎?繼續找。這邊我們請“闖蕩派”也來說說。

(學生急,但找不出。)

教師:“要經常回來看看娘”!大家現在都是“回家派”了吧?

(學生齊聲表示不同意,但聲音低,感到缺乏理由。)

一學生:每個母親都希望子女有所成就,她不會讓兒子回來的,她一定希望兒子外面大有作爲。

教師:你“以心印心”是對的,但是得先看看課文中有沒有依據,理解先得服從於課文的語句,課文中有語句嗎?

一學生:課文中後面寫首:“‘上了大學就是幹了大事,哪能想回來就回來!’長輩們糾正着。//‘嗯,倒也是。’”說明她也知道不該讓兒子回來。(學生紛紛表示贊同。)

教師:哦,課文還真這樣寫。這樣吧,這處證據我們一比一抵消,再找證據。現在雙方一比一。

一學生:我是“回家派”。文章開頭寫道:妹妹來信說,母親的病輕些了,剛能走動,她就讓妹妹把她扶到村西頭上的小路上。她久久地站着,不言不語地向北方張望。妹妹問她幹什麼,開始她沉默着,問得多了,才低聲說:“要是你大哥回來,一定從這條路上走……”這說明母親非常想要我回來。

教師:母親在村頭倚望着兒子的回來。是不是?贊同“回家”吧?

(部分學生輕聲表示同意,部分學生仍輕聲表示不能同意。)

教師:我們再來把這一段認真讀讀,看看“是不是每一個詞”都在說明母親在盼望着我的回來?(引號中的話重音。)

(學生讀第一段。)

教師:是不是每個詞都在說母親盼望兒子回來?

學生:不是。

教師:誰還敢說不是?就是要“我”“回家”嘛!

一女生:妹妹問她幹什麼,開始她沉默着,問得多了,才低聲說:“要是你大哥回來,一定從這條路上走……”――她開始時“沉默”,說明她並不想說出來。

教師:有點道理,還有嗎?

另一女生:她是“問得多了”,“才低聲說”的。

教師:說明她不想把這個念頭告訴――

學生:女兒。

教師:也就是不想把這個念頭告訴兒子,因爲女兒會寫信給她兒子的。還有嗎?

學生:不言不語!

教師:越來越有理了!你看,我們透過咬文嚼字,嚼出了原來“母親”有兩種感情。從情感上來說,她希望兒子歸來,但從理智上來說,她希望兒子不要因爲她在思念就冒冒然地回家來。從表現了看,母親還是――

學生:不讓“我”回來。

教師:那麼兒子歸來了嗎?

學生:沒有!

教師:讀一下最後一段。

(學生齊讀最後一段。)

教師:回來了嗎?

(學生有說“回來了”,有說“沒回來”的。)

教師:不回來了嗎!夢裏回來了!我終於回去了,我夢裏回到了故鄉,去看望生我養我、想我等我的母親了。大家知道夢裏到一個地方有個特點,就是永遠到不了終點。所以,我一直在“狂奔着”。而作者這篇文章,其實也就是一次用文字來回到故鄉的努力。(點擊顯示下行箭頭――文字上的回鄉)

這是在夢中,而在現實生活中,我終於沒有回去,因爲我依照母親的心願在成就着自己的事業,我必須到更遼闊的天空展翅翱翔,並以此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三春之暉”。所以文字上回鄉的同時,也是作者精神上的一次飛翔過程。(點擊顯示上行箭頭――精神上的飛翔。)

教師:我們總結一下這篇散文帶給我們的思想情感。這就是那一條以母親爲起點的小路--是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從母親那兒開始。這條小路凝聚着一位母親真率的情感之愛和無私的理智之愛,濃縮了一個弱小膽怯的小孩,在母愛的滋潤下漸漸地成長爲事業有成的壯年人的歷程。它讓離家的兒女魂牽夢縈;它把孝順的兒女牽縈得好苦;它讓想念母親思念故土的兒女,在夢中用他們所有的感情,啓程回到他們永久的家鄉。在夢的歸途中,還發出“唉,母親,小路//小路,母親”這愛的呻吟。

限於時間,這篇散文我們只能品味到這裏,謝謝大家。

(掌聲,背景音樂童聲齊讀《遊子吟了》響起。)

[教師補充說明:借班上課,由於事先沒有通知學生,發下文字後又未利用時間通讀,所以學生對文字顯得相當陌生,這使得設計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學生自由提問→自由解答”顯得比較勉強。教學中,教師審時度勢,一是加入了上課前的默讀以彌補課前未能讀文的環節,二是在確實沒有學生提問的情況下加了一個小問題以使課堂的效率得以保證,三是根據當時氣氛和學生實際,把學生的有些問題放到了最後再進行解答――比如說第二三節迴環往復寫和結尾寫夢的問題,一直拖到課堂結束時才進行較完美的解答。這堂課教師原想上成一貫提倡的“問題→問題”模式,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改良了方案,增加教師的“導”的成份。關於多媒體板書,教師採用的是一個可以隨意點擊出現相應文字的軟件,而且文字可以替換,這樣避免了教學跟着課件走,學生跟着板書走的情況。]

附:多媒體板書設計:

“我” (夢中回鄉)

    (成家)   分憂挽留(大學)   送別惜別   (中學)   送糧回送

 (漸長)      陪伴嚮往

(小學)  害怕等候

(幼時)迷路尋找

母親(村頭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