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家訪小議

   擔任班主任四年來,每期的家訪工作是必須進行的。而我們通常把後進生作爲家訪的對象,他們或者學習暫時有障礙,或者品行暫時有缺陷,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幾年下來,對家訪工作就有了些許想法。

家訪小議

後進生之所以後進,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對兒童施加影響的過程中的不良或不當因素也不可忽視。因此,轉化後進生工作就必須有賴於家庭、學校和社會幾方面的配合。從班級管理工作的角度講,家訪是聯繫家庭,依靠家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那麼,如何有效地對後進生進行家訪呢?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 瞭解後進生的家庭及“心目中的家”。

對後進生家訪的目的在於進一步瞭解後進生,並全面分析後進生之所以後進的原因,以此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支援與配合,共同尋求轉化後進生的適宜方式,然後在此基礎上採取相應的轉化措施。有鑑於此,要家訪就必須先了解“家”。瞭解“家”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瞭解後進生家裏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結構、家庭關係,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家庭居住環境等;二是瞭解後進生本人對“家”的看法,包括父母關係、鄰里關係、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生活條件等,尤其是後進生對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的看法。前段時間,我組織孩子們以“爸爸媽媽,我想說”爲題寫了作文,文中我讀出了孩子對家長的感謝,也瞭解了大部分孩子對父母關心自己方式的想法。這樣,我家訪時就有了針對性,能夠做到因“家” 施“訪”。

二、 擇家訪最佳時機。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一種互動,主要表現爲雙方的言語交談以及言語交談過程中的情感交流。而對後進生的家訪就更加要求交談雙方開誠佈公,坦誠相見,任何情緒化的交談都無助於對後進生成因的客觀分析。另一方面,家訪是爲了取得家長的支援與配合、有效地轉化後進生,而取得家長支援與配合的前提增進家長對孩子的全面瞭解,增強家長對轉化孩子的信心。以上兩方面都說明對後進生家訪必須選擇最佳時機。這就需要老師改變工作中的思維定勢,不僅看到後進生的“後進點”,更要看到後進生的“先進點”,善於捕捉“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進行家訪。這樣,既可以增強教師和家長對轉化後進生的新信念,也能對後進生起激勵作用。當然,並不排斥在後進生出現某種不良行爲甚至違法行爲時進行家訪。

三、 作好家訪前的準備工作。

家訪前的準備工作包括:

--對後進生某個階段各方面表現的總結,包括學習狀態、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狀況,人際關係以及其他日常行爲表現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堅持做跟蹤記錄,這樣,孩子的變化情況就一目瞭然,而且連續性強,家訪時就不愁無話可說或是無關痛癢地泛泛而談了。

--家訪主題及所要談及的主要問題。每次家訪中,主題不一定一致,主要根據家訪的次數的多少以及對家長情況的瞭解程度而定。在確定家訪主題後,還應根據主題設計好幾個問題,以便使家訪始終圍繞主題而又不侷限主題。

--攜帶何種材料,包括口頭和書面的。這些材料既要反映後進生“後進”、“需教”的一面,又要反映後進生“先進”、“可教”的一面,以便更好地增加家長對孩子的全面瞭解,增強他們對教育孩子的信心。我班有一個孩子叫賀楊輝,他着實讓人頭痛,學習習慣、行爲習慣都不好,更痛心的是屢次偷拿別人的東西卻無悔改之意。家長知道這個情況,灰心至極。但我仍然堅持給孩子找優點,比如:按時來校上課、不打罵同學等,讓家長也看到希望。

四、 把握家訪進程,取得家訪實效。

家訪是以教師爲主導的一種活動,整個家訪進程主要由老師把握。把握家訪進程總的要求是:教師有意識地匯出話題並引導家長始終圍繞家訪主題交談,交談還要注意藝術性,除一般的談話技巧外,應注意“四忌”:

一忌“獨白”。家訪以教師爲主導並非教師一人唱“獨角戲”,交談是雙向的,不僅是與家長交談,更多的時候應讓孩子也參與其中。“獨白”只能阻塞雙方情感交流的渠道。

二忌“揭短”。後進生有很多“後進點”,加上情感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如果在介紹後進生的情況時過多關注其“後進點”,而忽視“先進點”甚至“閃光點”,將使家長和後進生感到“不可救藥”,失去信心。即使“揭短”,也應採取客觀的態度和婉轉的方式。新生劉俊是我班學習最差的一位,平時家長過問較少,家訪時,我委婉的向家長打聽:“不知孩子以前的學習狀況如何呢?”知道也是“一塌糊塗”後,我仍然只是說“孩子的學習的確不夠理想”,而把其他孩子的優異也娓娓道來,家長自然就知道孩子的具體情況了。

三忌“教訓”。將後進生的不良表現歸咎於家長或後進生,繼而教訓家長和後進生,只能擴大與家長和後進生的心理距離。溺愛孩子的家長,出於對孩子的袒護和對自己尊嚴的維護將從此對家訪反感;而對孩子過於苛求的家長,則會積鬱而對孩子產生更多的不滿情緒。

四忌“就事論事”。交談過程中就事論事,不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情作全面分析,不給家長提供建議,意義是不大的。

五、 家訪後的完善工作。

每次家訪一定能有所發現,有所收穫,老師應及時總結情況,積極觀察被家訪孩子的動向,以此更好地開展工作。

總之,家訪工作是教師更好地瞭解孩子、教育孩子的途徑,我們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次與家長的交流,與之更好地幫助孩子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