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讓作文在學生的筆下鮮活起來 中考複習(九年級)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對寫作提的第一點要求是:能寫記敘文。那麼,我們對記敘文的訓練應該作爲訓練的重點,確立階段性和有序性。按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或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我想以本人自己的教學經驗說說如何讓作文在學生的筆下鮮活起來。

      剛接手七年級,最頭痛的是學生的作文字數。初中要求600字,可班上學生500字都難完成,這個階段我狠抓的是細節描寫。開學不久必定會給他們上的一課是“一枚錢幣落在地板上”,短短九個字,在反覆的拋灑中讓他們體會錢幣落地的聲音、弧線、光澤、滾動......不同人拋灑時帶來的喜悅、驚奇、懊惱、沮喪......不同的人看到時的不同反應。讓學生扮演不同的人物來讓這枚錢幣落在地板上,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枚錢幣落在地板上,讓學生動,讓學生說,讓學生寫,600字的要求達到了。

      可這時千萬別以爲字數的要求就沒問題了,這段時間都得繃着,見人寫人,見月寫月,見花寫花,逮着機會就寫片段練習。老師要有很好的心態,不管作文寫的好壞,就是字數一定卡死。學生也怕被逼,他們想方設法也會拼湊出東西來交給你,堅持一段時間,學生會給你驚喜,你會發現學生的字數不是那麼讓你頭疼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美文訓練了。

      我發現有些學生爲了湊字數會在一篇文章中寫幾件事。600字的作文能講清楚一件事已經不錯了,講幾件事肯定每件事都沒說清,這時,要求學生做到一事一議。可這時,學生再逼也逼不出來了,比喻,排比等等修辭方式學生都已用在文中了,他們仰着小臉看我,眼中滿是迷茫。那就教他們寫作手法吧。

       以小寫大是必須教他們的寫法。他們的作文最讓我害怕的是他們和我講“道理”,他們把父母、老師、書本、媒體教的道理都發泄到了給我的作文裏,看得我自己都搞不清我是老師還是學生,這是堅決要阻止的。這時,給他們講,我要喝水,問他們怎麼辦,他們回答我,端杯水給我,再問,爲什麼不把水缸端過來給我?答,喝不了那麼多,也沒力氣端得起水缸。這時,給他們講寫作的載體,這時的水就是文章的思想,就是文章的靈魂,而杯子是把思想表現出來的道具,也就是文章中具體的事件,再給他們講,作文和水、杯子、缸一樣的道理,不要寫那些假、大、空的東西給我,寫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比如,母愛,沒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可能就是媽媽爲你燒的一碗家常菜,給你買的一件新衣,陪你一起的玩耍,點滴的生活更讓我們感念,把這些點滴的喜悅用細節描寫寫出來,就是好文章了。這時,前一段狠抓的細節描寫起到了作用,就要求他們用細節描寫寫生活中的小事,越細膩越好。他們好像懂了,道理給我講的少了,事情講的多了。

      借景抒情是很好的寫法,可學生眼中,寫景就是寫景,和感情沒法聯繫起來,如何在文章中恰當的插入景物描寫是困難的。那就回到課本吧。七年級有一篇課文《羚羊木雕》裏面有一句話:“月亮出來了,冷冷的。”反覆分析是月亮冷,還是心冷,遇到課文中的景物描寫反覆提及,《記承天寺夜遊》雖寫景卻更多的是寫作者被貶的心情,《小石潭記》到底是景還是情讓作者感到悽神寒骨.....學生也就慢慢有了感覺。他們開始欣賞文章中的景物描寫,他們的文章中也開始出現一些簡短的既寫景也寫情的句子。

      對比、襯托、正面、側面描寫幾乎可以用到每篇文章中去,讓學生有意識地大膽使用,頻繁使用。班上一個學生寫的作文《課堂驚魂》,寫上課時教室飛進了一隻大黃蜂,先寫同學的反應,他們的眼光隨着黃蜂飛上飛下,再寫老師,一而再的要把學生是心思收回,用了乾咳、提高聲音的方式,再寫黃蜂落到了自己身上,自己的心理活動,同學對自己的同情,好不容易黃蜂飛走時,響在耳畔的關窗聲,當真寫出了課堂上飛進黃蜂的驚心動魄,嚴厲的老師,偷偷樂着的同學,不安的自己,讓人忍俊不禁。

     還有各種寫作方法,在上課時都會有意識的教學生用到寫作中。慢慢的發現看學生作文不是那麼痛苦的一件事了,裏面有可看的內容了。這時,要求他們有更高層次的寫作,就是在冷靜、客觀的寫作中,委婉含蓄地表達感情;在事件的鋪陳後,水到渠成地流露感情;在不同的角度選擇中,淋漓盡致地宣泄感情。不管一篇文章的寫作技巧如何出色,如果沒有情感在其中,會讓人乏味的。如果學生有了一顆豐富敏感的心靈,有了一個健康多彩的情感世界,那麼他的內心語彙肯定是繽紛的。

     這次的教學抓住了參加全國感恩書信大賽比賽這樣一個很好的契機。

     多媒體教學我覺得不僅可以使用在課堂中,還可以使用在課堂之外。多媒體、網絡已經成爲現代人的“第二生存空間”,它是一種立體的傳播方式,資訊量之大是傳統的印刷文明時代所不可比擬的,因此,開放媒體教學。我在我的QQ上專門設定了學生作文一欄,把他們七年級時獲葉聖陶杯三等獎的《蘋果樹》,獲文心雕龍杯一等獎的《老照片的故事》,三等獎的《尋找生活中的幸福》、《欣雨》,還有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先放了進去,自己的文章誰不喜歡啊,他們開始進入我的空間,看他們的文章。再接下來,我把他們八年級寫的好文章一篇篇放了進去,我空間的點擊率直線上升,甚至他們的家長也進來了,作文不僅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是他們炫耀的資本,他們開始給我寄郵件,發送檔案和我溝通,興趣來了。每一篇放到空間的文章我都寫點評,我覺得“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鼓勵。”學生的作文都是爲了某個中心或某種思想感情,但這種表達不像數學答案是唯一的。由於性格不同、情趣愛好不同、能力有差異,情感的體驗也必然是不同的。應允許學生有獨特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學生會仔細的看我的評價,有時還會和我交流。

    很難想象,一個情感冷漠、枯澀的老師能帶出情感豐盈的學生,“當教師的知識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影響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是情感因素。”因而教師自身是否具備情感素養是重要的條件。感恩必定要提到感情,如果只是喊感謝,學生也知道沒看點,他們要求我和他們一起參賽,點頭答應了他們。我先寫了文章《守望父親》,回憶小時父親給我買的各種各樣的零食,父親的萬般寵愛以零食爲載體鋪陳開來,寫父親生病後自己的無奈,寫對父親的感激之情。真情是能夠打動人的,我喚起了他們心靈中的那份情感體驗,他們開始在文章中宣泄他們的情感。《媽媽,讓我們散步去吧》作者曾抱怨找不到切入點,在文章中她把平淡的生活細緻的描繪了出來,表達對這樣生活的感激:長大後做個像媽媽一樣的人,嫁個像爸爸一樣的丈夫,讓以後的孩子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幸福。作者的表達比我想象的更出色。《我的一天》作者細緻地描繪一天的生活,表達對父親14年照顧的感激之情。《媽媽,你真煩》別出心裁地寫對媽媽的不耐煩,其實是對媽媽發自肺腑的心疼。《媽媽,我們相伴一起走》寫出對單身母親的眷戀和擔憂。《愛如潮水》則寫對後媽的感激,結尾句“願有來世,您還會是我媽,我還會是您最親最親的女兒!”讓人動容。《感謝父愛》作者以小寫大,用兩桶肯德基寫出了父愛。不善言辭的父親表達不出更多的父愛,卻讓我們記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親。《那雙眼睛 那個眼神》寫活了爸爸對自己的關心和影響......孩子們是可愛的,他們極興奮地想要得到我的肯定。這次,不是我要他們寫文章,而是他們寫好了發給我,他們擔心我QQ不在線會接不到他們的文章;擔心自己寫的不夠好,我不選他們的文章。他們嘰嘰喳喳地圍着我,評論每篇文章,笑臉上揚。我一共收了18篇文章,篇篇都是好文章啊,內心滿滿的喜悅。

 

朱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