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9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中發現課本上關於我換牙了的情境圖與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況不符,爲此在課下先向學生了解他們的換牙情況,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再設計教學。我設計了收集學生換4、5、6、7顆牙的人數,至於沒有換牙的或換其他顆牙數的情況不列入統計範圍。

一個班60個人要是統計所有人的換牙情況一是佔用時間多二是不便畫統計圖,爲此,統計了兩個大組學生的換牙情況。你有什麼辦法統計?在學生思考後總結出,可以透過畫○、打√、畫△等方式記錄。我和學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數據,他們在親身經歷中知道了收集數據的方法是多種的,一個符號可以代表一個人、一棵樹、一個蘋果等等。

在繪製統計圖的時候,學生的手不夠靈活,一開始就畫斜線他們手忙腳亂,於是第一節課讓他們先知道要從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數,一格代表“1”,在格子裏畫○或 △。第二節課再教他們畫斜線問題就簡單多了。當學生出現從上往下塗的時候要讓他們知道從下往上是1、2、3、4……數越大豎條也越長。

收集數據看似簡單,但數錯的情況卻非常多,要讓學生說一說怎麼數才能保證數對,數錯了的要說說爲什麼數錯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數據的正確方法。

“你發現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這類問題容易和提問題混淆。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發現是告訴別人自己知道的資訊,這樣就容易區分了。

在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學生藉助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統計的結果,然後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去體會、比較、選擇優化。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在體驗中積累,形成初步的統計活動經驗,從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滲透培養數據分析的初步意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型:自主閱讀課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讀本課生字詞,瞭解課本課所講的內容

2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 德育目標;體會作者對童年往事的懷念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想象課文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1 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說說你對桂花的印象。

2 板書課題《桂花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將對桂花有更深刻的瞭解。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 默讀閱讀提示,思考: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3 指人回答,明確:出示課件

4 分同桌輪讀,評議

5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記述了童年時候與母親一起搖桂花的事情)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 你喜歡哪幾句話?你能想象當時的情景嗎?合作學習。

2 彙報交流:如桂花樹的樣子,母親送桂花的情景,搖桂花的情景等。

3 出示課件:師範讀。學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下,我可樂壞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 默讀課文,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了作者懷念家鄉,懷念童年生活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

六、作業

1 寫一寫童年的趣事。

2 畫一幅表現童年生活的畫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抱樹 使勁搖 懷念家鄉

滿頭滿身 好香 懷念童年生活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資訊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佈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於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裏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慾望,)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裏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麼?你在陽光下有什麼感覺?回到課內交流,揭示課題。)

(大自然的奧祕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並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話平臺

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文字美,與大自然的美互相呼應。)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培養學生邊看書邊動手、動口的習慣,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困難。)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識字要有一個過程,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循序漸進。)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5、遊戲:猜猜猜。(看老師的口形,猜猜發的是什麼音,看誰的生字卡片舉得快,猜得對。)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彙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後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彙報讀:指名讀、組內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以讀爲本,以學生爲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指導認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彙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麼不同。

4、教師範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儘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爲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儘量寫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維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文章採用故事的形式,藉助於曲折的情節,生動地向讀者介紹了維生素C的有關知識。

 學情分析

本文爲略讀課文,學生只要能讀順讀通,理解內容,弄清維生素C對保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課堂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課內外延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老師每天都給同學們一顆維生素C,你們知道維生素C嗎?

2、那維生素C是怎樣被發現的,又是被誰發現的呢?

3、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維生素C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質疑(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海上凶神”這種怪病有什麼症狀?

病重的船員是怎麼對哥倫布說的?他們爲什麼要這麼說?

病重的船員爲什麼在荒島上能轉危爲安?“海上凶神”這種怪病的原因是什麼?

病重的船員在荒島上是靠什麼維持生命的?

3、疏理學生質疑,佈置學習活動:

①動筆讀書:讀讀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員:文中有許多感人的話,請你找出你覺得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