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6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並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明確計算功的大小的表達式,以及表達式中每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3.能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實驗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透過觀察和分析,瞭解功的含義,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聯繫生活、生產實際激發求知慾,培養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透過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強自信,樹立自尊、學會合作的意識,追求學生和諧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功》這一節以前,學生已學習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壓強等知識,功是力的另一種效果。學習功是對前面知識的延續和應用,同時也是學習後面功率、機械效率、能等知識的必要知識儲備。本節從日常生活常見的具體實例入手,讓學生分析力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不同效果,從而理解做功的必要條件。然後介紹了功的計算公式、單位以及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力學問題時,如果從能量角度研究,有時會更簡便。研究功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透過做功研究能量的變化,爲研究能量轉化過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礎。對功的概念的認識水平直接影響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關係的建立。

本節內容由“力學中的功”和“功的計算”兩部分構成。其中,“力學中的功”透過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學生認識到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爲功的計算打好基礎。“功的計算”明確了功的計算方法,從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明確力學中功的含義,難點是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可以引導學生透過對生活實例的辨析,對做功有初步的認識。結合實例,區分力是否對物體做功,認識做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強調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一致。要求學生能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重點:明確力學中功的含義。

教學難點: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三、教學策略

學生已學習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識,但對於什麼是做功還沒有直觀的認識。本節課從物體對放在地面上的物體及其光滑水平面上拉動的物體的受力分析,引出物理學中功的含義。接着讓學生對日常生活常見的具體實例入手讓學生分析力作用在物體上後,產生的不同效果,從而理解什麼是功。對於“功的計算”公式的得出、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均採用演示實驗方法,讓學生直觀觀察、思考中使學生總結得出本節所授知識,避免生硬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融入到學習中來學習知識。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5分鐘)

讓學生說一說,含有“功”的成語或詞語,指出其中“功”的含義。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點評:現代漢語中的“功”主要有成效、成功、貢獻的意思,物理學中的“功”吸收了其中“成效”的意思,但它又有特殊的含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力學的“功”。

板書課題:15.1力學中的“功”

學生思考並回答。

將學生的語文知識與物理課堂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

(30分鐘)

一、力學中的功

1.做功的含義

課件展示:

(1)叉車把貨物舉起;(2)小明想把大石頭移開,但沒有搬起。

讓學生討論叉車和小明的工作是否有成效?

引導完成物體的受力分析,明確是哪個力對貨物的移動做出了貢獻,從而初步得出物理學中的功的含義: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並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透過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裏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課件展示:

(1)人把物體提到樓上;(2)工人推着車向前運動;(3)小孩子用力推車,車未動;(4)吊車吊着重物靜止在空中。

讓學生標出物體受到力的方向和物體移動的方向,再說出幾個事例中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處?

引導學生總結出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舉例說明在你的周圍你發現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誰對生活觀察得最仔細?學生可能舉出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機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馬拉車前進等等。教師對正確的例子予以肯定,對錯誤的例子引導改正。

教師引導:下面的幾個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況存在?

例1:起重機吊起重物靜止在空中,問拉力是否做功?貨物的重力是否做功?

例2:起重機吊着貨物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一段距離,拉力對貨物做功了嗎?

例3: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將會怎樣?

學生回答後接着問:假如一個小球在光滑水平冰面上由於慣性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受什麼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引導學生根據以上事例分析,總結物體不做功的情況:(1)有力而沒有距離,不做功;(2)有力,也有距離,但力與距離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不做功。(3)有距離(運動)而沒有力,不做功。

學生思考並回答:叉車的工作有成效,體現在它施了力,並且把貨物舉高了。小明的工作沒有成效,體現在他雖然施了力,但並沒有使大石頭移動。

學生分析並回答。(1)人把物體提到樓上時,人施了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透過一段距離,人做了功;(2)工人推着車向前運動時,工人施了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透過一段距離,工人做了功;(3)小孩子用力推車時,小孩施了力,但車沒有移動,小孩沒做功;(4)吊車吊着重物靜止在空中時,吊車施了力,但重物沒有移動,吊車沒做功。

學生積極思考,並回答問題。

學生分析討論後回答,

有力沒有距離,不做功。

有力,也有距離,但力與距離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不做功。

物體靠慣性運動,有距離(運動)而沒有力,不做功。

運用事例對比進行思考,學生易於接受新知識。

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具體的實例,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對於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特別是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並不完全一致的情況,學生不容易理解,透過對哪幾種情況下,不做功情況的分析,突破了難點,加深了學生對做功的理解與認識。

二、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透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做功不能離開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不做功,那麼我們猜想一下,力學中的功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說出你猜想的依據。

總結出功的計算方法:力學裏規定,功等於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上透過的距離的乘積。

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表達式:W=Fs

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1焦=1牛?米(1J=1N?m)

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例題,引導學生分析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做了功?重力是否做功?爲什麼?

學生認識到:力越大,在力的方向透過的距離越多,做的功越多。所以功與力和在力的方向透過的距離有關。

學生明確,物體的運動方向是水平的,馬的拉力與物體運動方向一致,因此馬的拉力對物體做功。計算功的大小時應該利用拉力大小800N與水平運動的距離3000m。重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因此重力不做功。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也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功的計算公式及功的單位。

透過例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5分鐘)

透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穫?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麼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班幹部選舉:

同學們選舉自己心目中的班長(口頭說選誰)並說出爲什麼選他(她)的理由。

二、匯入:

剛纔我們班進行了一次選舉,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選舉有關的課文我選我(板書)。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把同學們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透過學習,讓我們來解開這些問題。

(我選我是什麼意思?我指的是誰?誰選誰?我選我當什麼?爲什麼要我選我?)

三、授課

1、師:下面老師來讀課文,同學們注意教師朗讀的語氣,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範讀,讀後提問。講了一件班上選舉勞動委員的事)

2、下面同學們來分小組讀課文並且在組長的組織下完成兩個任務

①認讀生字,讀準字音,讀流利課文

②討論回答黑板上提出的問題

完後,師出示投影生字,指名生讀音並如何記住這些生字?交流問題的答案

3、下面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誰當老師?誰當王寧?誰當解說者?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注意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感情好不好?

(讀完後,讓同學們說有沒有錯誤,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不好?你會怎樣讀?師適當引導)

(重點詞句:靜悄悄、突然、愣住了、我選我、大家都在想)

4、分小組編話劇我選我並進行排練)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演員?下面給你一個機會,分小組編話劇我選我並進行排練,呆會兒我們請一個小組上臺表演,好不好?

(同學們在組長帶領下,分小組表演)

5、剛纔同學們都當了小演員,我來檢驗一下同學們體會得好不好,課文中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大家可能在想什麼?(結合課前的選舉,說自己當時在想什麼?)一片掌聲說明了什麼?(大家都歡迎)王寧最後當沒當上勞動委員呢?(這樣的班幹部同學們老師肯定都歡迎)

6、哪一組上臺表演?一小組表演或有老師參與。表演得很好,將來一定能做一名好演員

7、剛纔我們班的選舉,有想選自己的嗎?那麼王寧爲什麼敢選自己呢?他想爲同學們服務並且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同學有許多也肯定也想和王寧一樣爲同學們服務,那麼你也可以選自己,不敢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讓得票多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準備怎樣當好班長。

8、下面我們來學習一個句式(投影)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自己舉幾個

四、評價。

透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對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這件事有什麼想法?你認爲王寧能不能當好勞動委員呢?(知識或道理)你認爲自己表現得怎麼樣?我認爲大家表現都非常好。

五、下課

板書

我選我

選舉勞動委員

靜悄悄的

突然

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愣住了

一片掌聲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組織學生在傍晚到柳堤觀察夕陽。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人了美麗的傍晚。課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柳堤欣賞了夕陽,誰能給我們說說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陽是什麼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資訊並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匯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複習。

1.遊戲:摘雲朵

2.合作複習

3.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範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遊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範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透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範讀,能清晰地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爲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柺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麼?

4.指導朗讀。

A: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麼?這時太陽的樣子像什麼?

師:這時的光已經不再刺眼,我們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陽,你看到的和課文裏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呢!真會想象。

師:全班同學一齊讀讀這句話。

B:連綿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陽的餘暉,顯得十分壯麗。

(1)連綿起伏的山是什麼樣的?小手比畫比畫。

(2)大夥評評,到底誰比畫的是連綿起伏的山?爲什麼?

(3)(手勢表示)對,一個接着一個,一起一落,這就是連綿起伏。

師:我們廣西也是山水之鄉,你在哪兒也見過連綿起伏的山呢?(放課件:廣西連綿起伏的山)

師:一齊讀讀這句話1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並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1.引讀:太陽慢慢地往下沉

2.那麼美的景色,這麼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句式聯繫: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雲染成了、、

火紅的天空十分壯美。被染成五顏六色的雲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發現,並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課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不僅夕陽紅了,爺爺奶奶的臉也紅了,他們的心更紅了呢!(板書:更紅)我們祝願他們的生活也像夕陽一樣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課文裏的這個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麼?

3.迴歸課題,有感情地朗讀課題:《夕陽真美》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滲透德育,教學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夕陽給我們帶來了美麗,夕陽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讚美夕陽,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1

2.自讀全文。

【設計意圖:這麼美的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五)迴歸板書,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迴歸板書,總結全文)日落任從容,餘暉照曉叢。山河多壯麗,人老心更紅。

2.美麗的夕陽,曾令無數人陶醉,進而爲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我們走近夕陽,更多地瞭解它吧!同學們上上網,網上的資料可多了,有你喜歡的資料,可以動手抄寫下來。

3.若有時間,課堂交流展示,若無時間,課後交流。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把收集、處理資訊的指導不失時機地放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尷尬。】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簡介:

這篇精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門爲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水罐裏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裏跳出的七顆鑽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愛心能爲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恆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學情分析:

這個單元課文都是以故事爲主,許多學生都喜歡看,在教學時,重點是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讓學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應該注重語言訓練,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瞭解童話的特點。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童話的美感。

(3)情感目標:在水罐一次一次變化中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巨大力量,培養學生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朗讀感悟, 憑藉對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靈。

(2)難點是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巨大力量,培養學生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的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ppt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出課題

1、 同學們,當我們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時,會看見滿天璀璨的星星,(課件出示星空畫面)看到這幅美麗的畫面時,同學們肯定會有很多遐想,誰來說說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髮揮想象)

2、揭題:《七顆鑽石》(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提示:什麼時間,誰幹什麼,有什麼變化,結果如何。)

2、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災,體會當時萬物對水的渴望,指導朗讀。

三、細讀課文,透過神奇,體會變化

1、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一個動人而又神奇的故事發生了,思考:空木罐發生了哪幾次變化?(生讀後彙報,師板書,)

2、是什麼原因使水罐發生一次又一次的變化?

(一)、體會第一次變化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一片孝心

1、【出示】一天夜裏,一個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門,爲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發揮想象說說夢中的情景。【出示】童話中說: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這時候做了一個夢,她會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呢?

3、得到了水後的小姑娘是怎麼做的呢?【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一想起病中的媽媽,就趕緊抱着水罐往家跑。

4、指導朗讀,讀出小姑娘尋水的艱難、尋到水的驚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讀,評價,齊讀。板書:孝心感天)

(二)、體會水罐的後面幾次變化 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無私、廣博的愛

1、根據我們前面學習水罐第一次變化的方法,自主學習水罐變成銀時、銀水罐變成了金的水罐最後變成七顆鑽石時,分別發生了什麼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自主學習,並討論。)

(1)根據學生彙報相機【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點在手掌裏,小狗把它都舔淨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變成銀的。生談體會。(指名讀這段話:誰能帶上自己的體會讀一讀這句話。師:她的愛心使上帝給了她又一個奇蹟,板書:愛心如銀)

2、【出示】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1)發生了什麼事?你體會到了一顆怎樣的心?媽媽爲什麼不喝水?

(2)生談體會。

師述:是因爲母愛,是母愛讓她本能地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女兒的生命,母愛是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

(3)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讓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一起來體會一下這深深的、偉大的母愛。(齊讀)

小結:是啊,母愛如金子般寶貴,燦爛。(板書:母愛似金)

3、【出示】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1)小姑娘喝到水了嗎?她渴嗎?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再也忍不住、湊上水、嚥了一口唾沫)(這幾個詞變紅色)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說明了什麼?她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2)師述: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給深深感動了,她不僅關心自己的親人(母親),而且也關心毫不相關過路人,甚至關心一隻小動物(小狗),她的心裏裝的全是別人,卻唯獨沒有自己,多麼善良、多麼偉大的小姑娘。上帝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動了,所以(學生齊讀句子)

4、【出示】這時突然從水罐裏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鑽石,接着從裏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小結:看看黑板上一次次變化的原因,其實所有的原因總結起來只有一個詞(生答:愛心)(板書:愛心,並畫出愛心圖案)正是因爲愛心才使得空木罐裝滿了水,正是因爲愛心才使水罐發生一次又一次的神奇變化。

四、拓展延伸,愛心故事大家談

1、愛心故事大家談。

童話中小姑娘的愛心就像鑽石一樣晶瑩剔透,生活中也有許多愛心故事感人至深。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愛心故事?說一說你身邊的愛心故事。(先小組內交流,後彙報)

2、感受生活中的大愛。課件出示:(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圖片並插入《歌曲愛的奉獻》)

五、課堂總結,深化主題

想一想:爲什麼課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變化一罐水等作題目,而用七顆鑽石?

(因爲鑽石閃爍着美麗的光芒,它可以用來表示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在本課中,星星和鑽石一樣,象徵着美好的心靈,象徵着愛心。星星永遠掛在夜空裏,象徵着愛心永恆;它光照人間,還表示愛心普照人間。)

師總結:作者希望愛心象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讓世界萬物都沐浴在愛的柔光裏;同時也希望人人都能擁有一顆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六、板書設計:

愛 心

19、七顆鑽石

空水罐 金水罐(母愛似金)

↘ ↖

裝滿了水的水罐銀水罐(愛心如銀)

(孝心感天) ↘↗

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還是滿滿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①認識5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帶有生字的詞語,並掌握多音字冠率。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③學習作者透過描寫鄉下人家的景物來表達感情的寫法。

④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有關田園風光的圖片、文字。

A案

第一課時

●匯入課題,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瞭解鄉間那充滿溫馨和詩意的田園生活嗎?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走進鄉下人家,去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②同桌互讀課文,並交流生字新詞的讀音。教師重點指導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義。

③指名分段讀文,教師指導朗讀重點句子。想一想,鄉村生活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④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個人感受。

⑤仔細觀察插圖,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爲課文描寫最美的一處鄉村風景,並聯系課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出來。

●教師小結,再現全文

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你想象鄉村生活的畫面,再讀一讀全文吧!

●寫寫生字,記記新詞

cháo shì mì tǎng

1.歸( ) 裝( ) ( )食 ( )若

2.

第二課時

●複習匯入

透過學習,我們知道鄉村生活是多麼淳樸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讓我們一同來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語言

①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a.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裏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羣地從土裏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覺生動、自然)

b.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對比的手法使人感覺別緻生動、親切可愛)

c.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羣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着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運用擬人化的手法,體現了寧靜、和諧的農家生活畫面)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鄉村淳樸、寧靜的生活以及作者樸素自然的表達方法。

③體味語言,感情朗讀。

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試着有感情地朗讀。

④體會課文最後一自然段,進一步深化主題。

a.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怎樣理解這句話?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積累語言

①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邊讀邊想畫面。

②仔細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並把它們背誦下來。

③認真抄寫或默寫你喜歡的部分。

●閱讀連結

①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②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

③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讀,並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佈置綜合性學習任務

B案

第一課時

●看圖引題

①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並思考:圖上畫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哪些風景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試着說一說。

②今天,透過課文學習,老師將和你們一同走進這充滿生機的田園生活。

●看圖讀文

①自學生字新詞,同桌交流,教師指導。

②邊看圖邊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③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畫面,然後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a.鄉村生活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

b.鄉村生活自然親切、優美恬靜。

c.鄉村生活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這濃郁的鄉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場景?

④默讀課文,自由學習,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⑤小組合作交流。

⑥全班交流,教師指導解疑。

●教師吟詩小結

是啊!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不信你聽!

屏幕出示: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閒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學生整體感知

你認爲教師自創的這首小詩怎麼樣?你有什麼感受?發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①可以像老師這樣吟詩。

②可以試着讀讀課文。

③可以作爲導遊向大家介紹鄉下人家。

第二課時

●回顧課文

①我們已經感受了鄉下人家生活的恬靜、自然、親切,誰能把自己的感受透過讀課文,展示給大家聽。

●指名讀文,交流欣賞。

●精讀課文

①自由朗讀課文:你認爲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畫出來,反覆讀,並聯系課文說說自己的理由。

②小組合作交流。

③全班交流,教師指導朗讀並對語言文字進行訓練,體會寫法。

如: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裏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羣地從土裏探出頭來。

如果將探出頭來換成長出來,會是什麼感覺?試着讀一讀,並體會一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品味語言

①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劃分出的段落,邊讀邊想象畫面。

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積累語言

把你認爲寫得最美、最生動的句子抄下來,並試着背誦。

●拓展語言

①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②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

③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佈置綜合性學習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1、形變:物體發生形變是力作用的結果,形變方式有形狀和體積的改變,任何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發生形變,只不過有些形變程度很小,只有透過儀器及實驗手段才能明顯顯示出來,在力的作用下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形變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非彈性形變。

2、彈力: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產生彈力,兩物體必須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兩接觸物體是否發生彈性形變,可用假設法來判斷,若假設接觸的物體間有彈性形變,則有彈力作用,若物體所處的狀態與事實不相符,則假設不成立,無彈力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②.知道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力的方向;

③.知道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①.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②.透過探究彈力的存在,是學生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內容及應用。

2、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授課類型】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

【直觀教具與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問題1:力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題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

問題3:能夠舉出一些外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

——壓縮彈簧、擠壓海綿、用手彎曲直尺、小鳥壓彎枝頭、拉動橡皮筋等。

二、新課教學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問題4:以上例子中各物體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都發生了改變。

結論: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形變都非常明顯,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變非常微小,無法看清。例如書本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的形變;人站在地面上,地面發生的形變。這些形變我們需要透過儀器及實驗手段來判斷。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有大有小。

演示:①.用力擠壓海綿,海綿發生形變,鬆手後恢復原狀;

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斷裂,無法恢復原狀。

總結:物體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後,有些能恢復原狀,如例子中的海綿,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而有些物體由於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從而不能恢復到原狀,這種形變叫做非彈性形變,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任何物體的形變如果超過了彈性限度,將不能恢復到原狀。

演示:①.被彎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筆頭,放手後粉筆頭被彈起;

②.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紙團,放手後小紙團被彈飛。

問題5:爲什麼粉筆頭、小紙團會被彈起?

引導學生回答: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會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就被彈起。我們把這個力叫做彈力。

問題6:如果粉筆頭、小紙團與形變的物體不接觸,會受到彈力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接觸一定不會受到彈力。

總結:彈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直接接觸併發生形變。

(二)幾種彈力

學習了彈力的定義,我們透過幾種常見的彈力進一步來研究彈力的問題。 問題1:課本放在桌面上,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課本和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什麼呢?

——課本多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援力。

問題2:它們是彈力嗎?爲什麼?

——它們是彈力,因爲它們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並且發生形變。

教師精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由於重力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書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於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要恢復原狀,對書產生垂直於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援力。

學生活動:靜止的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有壓力,木板對書有支援力,知道學生畫出力的示意圖,分析壓力和支援力的方向。

物體;支援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支援的物體。

引導學生分析靜止時懸繩對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懸掛物由於重力的作用而拉緊懸繩,使重物、懸繩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重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繩產生豎直向下的彈力F1,這是重物對繩的拉力;懸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重物產生豎直向上的彈力F2,這是懸繩對重物的拉力。

結論:拉力是彈力,方向總是沿着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彈力有無的判斷可以採用假設法。

產生彈力必須要接觸,但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彈力。引導學生分析如圖4中靜止的小球與牆壁之間是否有彈力。

結論:牆壁與小球之間沒有彈力。可以採用假設法,假設牆壁與小球之間存在彈力F,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會靜止,會向右運動,這與題目中小球靜止相矛盾,所以牆壁對小球沒有彈力。

這是判定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有哦彈力的基本方法,說明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發生形變。

(三)胡克定律

結論:壓力、支援力都是彈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而指向被壓的

演示:①.直尺彎曲不同的程度彈射粉筆頭,彎曲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②.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彈射小紙團,拉伸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這是對彈力大小的定性描述。

想要定量描述彈力與形變的關係,一般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係是比較簡單的。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滿足關係式:

F=kx

即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這個式子是由英國科學家胡克首先發現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彈力,x表示彈簧的型變量(既可以是伸長量,也可以使縮短量),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其單位是牛/米,符號是N/m。生活中常說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彈簧的勁度係數不同,彈簧的勁度係數和彈簧的粗細、材料、長度、直徑、繞法等有關,它反映了彈簧的特性。每根彈簧都有其特定的勁度係數。

【佈置作業】 課本56頁問題與練習2、3、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