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吃西瓜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吃西瓜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吃西瓜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吃西瓜的教學設計1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

同學們喜歡吃西瓜嗎?是呀!夏天到了天氣很熱,如果能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該多爽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熊媽媽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好。大熊和小熊是一對很愛勞動的兄弟,一天它們倆一大早起來就幫媽媽收拾屋子,累的滿頭大汗,媽媽爲了獎勵就給它倆切西瓜解解渴。熊媽媽把一個西瓜平均

分成8塊,兄弟倆高興的吃起來。

我們去看看他們“吃西瓜”的情況吧。

同學們請看書中的圖,你從圖中獲得了什麼數學資訊?

(小熊吃兩塊,大熊吃三塊)

你們知道它們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嗎?(2/8、3/8)

2、探索新知

(1)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法運算

根據剛纔的內容你能提出那些和分數有關的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各種問題。

同學們真會提,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幾個問題。

好,先來看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列試呢?自己先列出來。然後同桌說出是怎麼算的?(學生彙報2/8+3/8=5/8)。認真觀察這個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讓學生用紙折一折驗證算式的結果。

(2)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減法算式

“同學們真聰明。”別急,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同學們一起算好嗎?

大熊和小熊誰吃的多,大熊比小熊多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小組合作完成,並說說怎麼算的,學生彙報演示3/8-2/8=1/8)

引導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同桌拿出圖色紙,將紙平均分成若干份,塗出其中的幾份,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塗色的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你們兩個人一共塗了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怎樣算的,比一比,誰塗的大,大幾分之幾?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名彙報學生評價)

(3)學習“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

“你們真棒”老師爲你們的表現而高興,看看最後這個問題誰最先完成。西瓜還剩幾分之幾?

請同學們把算式寫在本子上,並說說是怎麼減的?(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列式解答: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學生彙報後演示)講解指出:把一個物體看作數量“1”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4)找出:上面三道題的相同點(分母都一樣引出分母都一樣的分數叫同分母分數)並板書。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大熊看同學們這麼聰明,他要和我們比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出示教材“練一練”第2題。學生先計算再指名說一說。

(本題是學生已經領悟“兩個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規律,初步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後進行的練習。)

2、自選一道題來做

(1)、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2/7旗用去3/7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一塊布,做衣服用去這塊布的5/6下這塊布的幾分之幾?

(3)、媽媽買回一塊蛋糕,小紅吃了這塊蛋糕的2/5,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1/5,剩下的爸爸吃,爸爸吃了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

(本題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題去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鍛鍊了學生的能力)

三、總結:

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穫,還有什麼疑問?(全班交流)

吃西瓜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會進行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法運算,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學生獲取知識、資訊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1卡片,並說一說分數表示的意義

1/4 3/7 1/2 6/8 4/5 3/43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這個知識就在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裏,你想知道嗎?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這一天,天氣特別熱,師傅就派豬八戒找水喝,沒想到豬八戒找到一個大西瓜,他可高興了!豬八戒實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塊,師徒四人每人兩塊。他很快吃掉自己的兩塊西瓜,可是他還饞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塊西瓜,他只顧自己吃,差點把師傅都忘了。

2.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法運算

(1)豬八戒第一次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第二次又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兩次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同學們,你能幫他算一算嗎?

(學生列出算式,可能計算出結果:2/8+3/8=5/8,也可能有個別學生只會列式,但不能肯定結果是多少。)

師:2/8+3/8等於多少,你是怎麼算的?說說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規律。)

(2)動手操作活動。

①同桌合作商量,將一張畫有圖形的紙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塗出其中的幾份。(一人不能都塗完,要互相謙讓。)

③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塗色的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④你們兩人一共塗了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怎樣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師巡視並提醒如何進行計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彙報。(彙報時,可能出現兩個分數相加剛好等於1,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等於1。)

⑥觀察交流,在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時你發現了什麼?師生共同歸納小結,明確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評析設計這個活動,不僅是爲了讓學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樂趣,同時也是讓學生試着運用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獲得用數學的體驗,最終歸納出計算方法。)

3.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減法運算

(1)師:豬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幾分之幾,你知道嗎?怎麼算呢?

(同桌討論,圍繞用什麼方法算,怎樣算進行交流。)

(評析因爲有了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經驗,針對這部分比較簡單的知識,就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發現知識並理解掌握;同時讓他們把所發現的知識說給大家聽,爲下一步的學習樹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塗色的紙,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寫在紙的背面,並說一說是怎樣減的。

③你在計算時發現了什麼?

(學生彙報交流,小結同分母分數減法的運算方法。在彙報時,有可能出現分子分母都相同的兩個分數相減,教師要及時指導教學。)

(3)師:豬八戒吃了這個西瓜的5/8後,還剩下幾分之幾?留給師傅和師兄夠嗎?

(四人小組討論。)

(學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學生彙報,全班圍繞1-5/8該怎麼樣減進行討論,如果有困難,教師指導學生理解1=8/8,用化未知爲已知的策略解決問題。)

4.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評析在結束以上教學片段,轉入下一個教學活動之前,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質疑的時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心情愉悅,盡情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頁練一練第1題。

(評析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認真審題,看懂線段圖,使學生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中,獨立進行分數加減法計算。)

2.教材第64頁練一練第2題。

(將題做成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練習。)

(評析本題是學生已經領悟兩個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規律,初步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後進行的練習。)

3.一塊餅爸爸吃了2/6,媽媽吃了1/6。

(1)他們一共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

(2)還剩下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

(四)小結

師: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吃西瓜》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以吃西瓜爲情境,學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這也是在學生認識分數及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觀的圖形,讓學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的對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進行運算。

在以上的學習目標中我覺得我在本節課完成得較好。全班同學都能夠掌握好這一知識點。但是在教學用1去減一個分數的時候,部分學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麼,導致學生不會減,透過學生們的自主交流互相幫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義後,也能夠很順利的掌握計算的方法了。在上課快結束的時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如果分數的分母不一樣的時候,還能這樣計算嗎?這說明本節課已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強烈的求知慾。

吃西瓜的教學設計3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3.能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替別人着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大家都看過電視劇《西遊記》,對那個又饞又懶,笑料百出的豬八戒一定記憶猶新。今天,我們再學一篇有關豬八戒的有趣的故事,題目叫《豬八戒吃西瓜》。(板書課題)

二、感知課文內容

想知道這是一件怎樣有趣的事嗎?請大家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出示自學思考題: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課文中哪些地方讀不懂,提出來。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正音)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說。(師生評議)

四、質疑

把讀課文時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節所學內容

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答)這節課,我們繼續閱讀課文。

二、確定閱讀重點

1.哪些自然段寫了豬八戒吃西瓜的經過?(5-9自然段)

其他段寫了什麼?(1-4自然段寫豬八戒吃西瓜的原因。10-14自然段寫豬八戒吃西瓜結果)

2.課文重點是什麼?(5-9自然段,豬八戒吃西瓜的經過。)

三、自學課文

出示思考題,默讀思考:

豬八戒發現西瓜以後四次偷吃西瓜都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結果怎麼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四、反饋

1.討論思考題。(交流)

(從中體會到豬八戒貪得無厭、嘴饞、自私。)

2.朗讀有關自然段。(要讀出豬八戒的可笑、愚蠢、饞相)

五、總結

1.由這個故事你想到什麼?有什麼收穫?(指名說)

(做人要勤奮,應先想到別人,否則不會有好結果。)

2.朗讀全文。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組織學生自學、交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豬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四次跌倒的經過和心理活動;理解孫悟空妙計懲罰豬八戒的情景。對學生進行人要勤勞、先人後己、敬重師長的教育。

探究活動

1.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再傾聽別人的意見。

2.自由組合,根據課文的內容,大膽想象,進行課本劇表演。

標籤:精選 西瓜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