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被累名言佳句,瞭解對偶句的特點。

2蓖ü互動平臺,瞭解聯想與想象的作用。

3蓖ü口語交際提高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迸嘌學生的欣賞能力,並能將欣賞的對象真實地寫下來。

教學準備

1毖生蒐集一些感興趣的對聯。

2彼鴨抒發愛國豪情的名人名言。

3閉駒“欣賞”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人、事或景物。

一、溫故知新

1弊雜啥輛渥印R求:讀準字音,邊讀邊想。

2敝該讀,糾正字音。

3逼攵粒你發現些什麼?

4苯淌結合句子講解對偶句的特點。如: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水”對“大渡橋”(名詞),“拍”對“橫”(動詞),“雲崖”對“鐵索”(名詞),“暖”對“寒”(形容詞)。

5彼卸了母鍪句。

二、語海拾貝

1弊雜啥輛渥印

2敝該讀,注意字音。

3敝該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加以補充。)

4苯渙餮生蒐集的名人名言,並把它記錄下來。

5逼攵潦檣系暮退鴨到的名人名言。

三、互動平臺

1弊雜啥琳舛味曰埃想一想:這段對話告訴了我們什麼?

2蓖桌分角色朗讀,並同桌交流討論對聯想和想象有什麼感受?

3敝該全班交流對聯想和想象的認識。

4苯淌ψ芙幔毫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發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動的結果,所不同的是: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內容比較單薄,一般不出現具體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寫,有的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如:由“指揮棒的舞動”聯想到“巨浪”和“浪花”。想象,雖然也是由具體事物引起的,但設想(假想)出來的內容比較豐富,一般都有具體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寫,而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卻又合情合理的。如:由“樂聲”想象到“衝出閘門的洪水”。

四、口語交際

1貝瓷棖榫埃引出話題。(教師介紹口語交際的內容。)

2弊約核伎跡耗愣悅芷蹌紗理這件事情的行爲有什麼看法?

3斃∽樘致郟憾悅芷蹌傻男形的看法,並找出充分的理由作好發言。

4比班分成兩組進行辯論。

持肯定意見的一組,持否定意見的一組,另請五位同學對辯論雙方的理由、言行、態度、傾聽等進行評價。要求辯論者聲音洪亮,吐字清楚,有條有理,體態大方;傾聽者認真聽,認真思考。評議者要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辯論雙方,肯定別人優點,提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5苯渙鰨喝綣你是密契納,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說說自己的理由。

6苯淌π〗幔和學們,尊重長輩是一種美德,在此,我欣賞密契納對一位普通小學老師的尊重與懷念,更欣賞同學們出色的表現。正如同學們剛纔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一樣,這就是一種尊重。如果我們每個人時時學會尊重,那我們的集體、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五、習作百花園

1彼擔孩僂桌相互說自己欣賞到的人、事或景。

②討論並相互補充。

③指名交流欣賞到的人、事或景。有條理有重點地說出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教師相機指點。)

2斃矗和ü全班交流和教師指點,取長補短,把最值得自己欣賞的人、事或景有序地記敘下來,在字裏行間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3備模孩儺∽檳詬模涸諦∽檳謐約憾磷約旱奈惱攏同學評議,自己修改。

②小夥伴交叉改:找到自己的學習夥伴,改的時候,作好文中修改、旁批、總評。

③自己改:根據學習夥伴的修改,再讀,感悟,然後重寫。

④教師改:教師把學生重寫的作文進行修改。

4鄙停航淌ρ〕鮒猩銜惱賂骷鈣進行全班評議鑑賞。

六、自主閱讀園地

1碧岢鮃求:《有的人》是臧克家爲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作,細讀這首詩:

①勾出自己難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聯繫上下文試着理解。

②從這首詩的哪些地方有所體會、有所收穫,把體會或悟出的道理批註在詩句的旁邊。

2毖生自讀感悟。師巡視,給有困難的學生以指點。

3敝該全班交流,並有感情地朗讀。

4敝傅佳生朗讀。

5斃〗幔赫饈資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兩種不同的人的思想、表現及結局,讚揚了魯迅爲多數人能更好地活而甘願當牛馬的崇高精神。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2

【課題】:

積累運用四(3.4)

【課型】:

習作課

【教學目標】:

1、背誦古詩《夜書所見》,並在讀背中有所感悟。

2、閱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爲口語交際做準備。

【教學內容】:

(習作指導)

一、激發習作興趣,明確習作要求

這次習作是一次自由習作,爲我們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大家想些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習作提示。

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謝罪想寫的,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屑錯別字。

二、交流想法,開啓思路

1、先自己想一想,你最想寫什麼?

2、小組內進行交流,也可以互相幫助提提建議。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準備寫什麼,打算按怎樣的順序寫。教師鼓勵學生向他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的內容。

三、試寫出稿

教師巡視學生習作,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存在的問題。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組評議,修改習作

1、四人爲一小組,輪流讀自己的習作,組內學生共同進行評議。

2、根據同學的評議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選讀習作,共同評議

1、每組推薦一名學生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全班學生對照習作要求進行評議,發現優點,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

2、每組推薦一篇寫地較好的習作或一些優秀片斷,全班同學共同欣賞。

3、教師提出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引起學生注意。

三、修改謄抄

1、自己再次修改習作。

2、將習作抄寫在作文字上。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熟讀和背誦對子,能夠讀準韻腳,讀出節奏。 2、理解短文內容,瞭解作者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瞭解短文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過程】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一個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現在我們開始積累運用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二、讀讀背背 1、請大家看看今天讀讀背背的內容是什麼?(出示讀讀背背的內容)請你們讀一讀,看看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 2、學生髮言,互相交流。 3、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這些句子有個名字叫做對子。它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每組的前兩對對子:

“來-往,漲-落”都是意思相反的詞。 每組的後三對呢?

“雨雪-風雷,草舍-柴扉”是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而“暮色-朝暉,窗前-簾外”是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進行配對。 4、指導朗讀:對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有節奏感。請大家試着在相對的詞語處停頓,讀出對子的節奏。 5、背誦:請大家熟讀這兩組對子,看看誰最先把它們背下來。

三、閱讀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一篇短文──《四季的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文章描寫了四季中哪些美麗的景物。 2、學生自讀課文,進行彙報。 3、作者認爲每個季節什麼時候、什麼景物最美?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4、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爲哪個季節最美呢? 5、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短文的敘述順序有什麼特點?可以小組討論後發言。 6、教師總結:短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每一個季節一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並列,每個自然段都是先總寫結論,後分寫原因。 7、同我們學過的課文相比,比如同《高大的皂莢樹》相比,兩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有什麼不同呢? 8、同學發言,教師總結:兩篇文章雖然同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高大的皂莢樹》一文是針對皂莢樹一種景物來寫的,而本文是寫了四季的不同景物。

四、擴展

你認爲哪個季節的什麼景物最美呢?請仿照《四季的美》寫成一段短文。

【板書】 積累·運用四 四季的美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並列 先總後分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並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一、談話匯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境裏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爲美麗的生活環境而努力。透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存環境面臨着很多問題,那麼,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着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境》 2、教師:透過這段錄像,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們的環境,那麼,你能具體地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現象嗎? 3、同學自由發言。 4、老師:是的,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着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因爲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現象也不一樣。那麼,針對你們剛纔說,我們選出幾個急待解決的、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言,大家護評。看哪個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保活動。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境 二、周圍現象:垃圾 污水 噪音 …… 三、怎樣保護:……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溫故知新”,知道一字可以多義。

2、透過學習“語海拾貝”積累名言警句,理解名句的意思。

3、透過“點擊成語”讓學生理解並運用成語,養成積累成語的習慣。

4、透過綜合性學習,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完成習作,寫寫自己的小發明。

6、透過閱讀園地,使學生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積累知識。

2、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3、完成習作。

課時劃分

4課時。

教學設計

一、學習“溫故知新”部分

1、讀這兩組的句子。

2、提問:

句子裏帶點的字是什麼意思?

你發現帶點的字有什麼特點?(生討論)

3、反饋: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意思不一樣。

4、師述:

這就是多義字。或稱爲“一字多義”。

5、你還知道哪些多義字呢?(生自由發言)

6、拓展練習。

二、學習“語海拾貝”

1、全班分組朗讀。

2、學生自主學習。(以小組爲單位)

3、反饋資訊。

你讀懂了什麼?

教師重點指導理解“鍥”(qiè):鏤刻;“舍”:停止;鏤(lòu):雕刻。比喻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4、採取靈活有趣的方法背熟名言。

5、小組合作積累或創作類似的語句。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名言呢?

(生自由發言)

三、學習“點擊成語”

師:成語是人民羣衆長期的習慣運用形成的結構簡潔、意思精闢的固定詞組或短句。在課本中,有許多成語值得我們去理解、應用。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成語樂園,來更好地瞭解它們,運用他們。

1、出示課件或掛圖,抽學生讀《千里鵝毛》的故事。

2、學生討論,理解故事情節。

3、學生理解成語意思。

4、試着運用成語。

5、課外延伸,收集成語。

師:在豐富的詞彙樂園中,成語是一個大家庭,希望同學們走到成語樂園中去,與它們朝夕相處,讓成語成爲我們交際的好工具。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注意積累成語,並把它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佈置學生課外收集成語)

四、學習“綜合性學習”部分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讓我們人人都來當設計師,用五顏六色的彩筆畫出美麗的圖畫,製作出獨特的手工作品。

1、開展繪畫和小製作比賽。

2、展示交流。

(1)小組交流:把自己的繪畫和手工作品向同學介紹。

要求說的同學具體介紹作品是什麼樣子的?具有什麼特徵?

聽的同學認真聽。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提出來,請求給予解答。

(2)組內評議,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提意見和建議。

(3)推選內容和表達俱佳者,小組集體出謀劃策,包裝出本組參加全班競賽的代表。

3、作品現場交流,全班評議提高。

(1)各組代表在全班介紹,注意禮貌用語。

(2)集體評議,評出內容最佳者和表達最佳者。

(3)教師根據活動目標和活動要求點評,提升。

4、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學習“習作百花園”部分

師:上節課,同學們不僅看到了用靈巧的雙手,用五顏六色的彩筆畫出的美麗的圖畫,製作出獨特的手工作品,而且,還聽到了精彩的介紹。今天,我們試着用手中的筆,用語言文字把自己的作品描繪出來,你們願意嗎?

1、準備習作。

(1)自由談習作要求,明確要求。(要寫出自己對作品滿意度)

(2)展示優秀作文。

(3)自由讀文後,說說它好在哪裏。

2、寫作。

(1)根據內容自己擬題。

(2)學生習作。教師巡視,發現亮點,當即鼓勵創新。

(3)同桌交換習作,互相欣賞,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可找自己願意找的同學進行交流。

3、欣賞佳作。

(1)出示好作文。(實物投影)

(2)自由讀文。

(3)說說你認爲作文好在哪裏。

4、自我修改、完善。

六、學習“自主閱讀園地”部分

1、自主選讀短文,選擇合作伙伴和閱讀方法。給出充裕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2、說說,你從短文中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小組交流。

3、學了這篇短文,你能說說你有什麼收穫嗎?(生自由發言,把它寫在書旁)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瞭解有關天氣的諺語,並進行積累。

2.閱讀短文,瞭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

3.以“暑假怎麼過”爲內容進行口語交際,同時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有意義的意識。

4.能按要求編寫科幻故事,做到想象豐官,內容具體。

重難點、關鍵

1.閱讀短文.瞭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

2.能技要求編寫科幻故事,做到想象豐富,內容具體。

課時劃分

4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有關天氣的諺語,並進行積累。

2.閱讀短文,瞭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讀一讀、背一背”和“閱讀”

二、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一)復刁舊知識引入。

1.指名讀背學過的格言,

2.誰會背民間流傳的諺語?

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二)達些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話,但卻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稱這樣的話爲諺語。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幾句這樣的諺語。

1.小黑板出示諺語。

2. 自由讀,讀準字音。

3. 指名逐句讀,正音。

4.全班齊讀,注意讀得正確。

5.自由讀,邊讀邊想它的意思,也可討論。

6.彙報。根據彙報學習各條諺語。

①朝虹雨,夕虹晴:早上時大上出現彩虹,馬上就要下雨了;傍晚出現彩虹,則天將放晴。(朝zhāo;早上。“朝”“夕”是一組反義詞。)

②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山間的霧在快下雨時,像是給山戴了帽子,沒有雨時,霧飄在半山腰。

③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早上有霞就不方便出門了,因爲馬上就要下雨了,傍晚有霞則儘管山門,因爲可以連着放晴好幾天。

④月色朦朧,不是起雨就是起風: “朦朧”:月色模糊,不太清晰。

⑤、⑥句較好理解,可放手讓學生自由談看法。

7.這些諺語都行一定的道理,平時,同學們可根據天氣對照一“廠諺

語,還可自己多觀察,發現比較固定的現象時,也可試着概括出諺語。

8.指導流利地朗讀諺語。

9.背誦諺語。

三、完成“閱讀”部分。

1.揭題,讓我們在本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學習短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2. 自由讀短文.畫出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聯繫上下文或討論理解。

誕(dàn)生:出生。

輻射:從熱源沿直線向四周發散出去。

妙不可言:很奇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3.指名逐節讀文,正音。

4.齊讀短文,邊讀邊想:爲什麼地球所處的位置妙不可言?

(因爲地球在太陽系中,是距太陽由近到遠排序的第三顆行星,這個距離恰到好處。使地球上有液態水存在,而其他行星沒有。液態水的存在使地球擁有了生命,所以說地球所在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

5.聯繫課文《太陽》說說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

6. 啓發學生熱愛我們的家園——地球,爲環保做實事。

四、作業。

1.讀背諺語,補充諺語。

(1)( )虹雨,( )虹晴。

(2)有雨( ),無雨( )。

(3)( )不出門,( )行千里。

(4)月色朦朧,就是( )就是( )。

(5)( ),久雨大霧必晴。

(6)( ),明日必有大雨到。

2.收集諺語。

3.爲環保做實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以“暑假怎麼過”爲內容進行口語交際。

2.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有意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識。

1.指名背上節課學的諺語。

2.說說你課外積累的諺語。

二、完成本節裸的教學任務,進行口語交際。

l. 揭題:暑假怎麼過?

2.讀口語交際要求:

(1)談談自己的打算,

(2)可以借鑑其他小組的想法。

(3)分小組討論後派代表彙報。

(4)注意安排的活動要有意義。

3.師啓發思路:

暑假裏,是自己想去哪兒旅遊,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是讀幾本好

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學一項本領?幫忙社區做有益的事……(允許有

多種活動摻合)

4.分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5.派代表彙報,評評哪一組說得好,安排的活動有意義,

6.如有可能,可讓學生根據發言情況制定一份計劃書。

三、小結。

祝大家過…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假.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作業。

將自己和班上同學的打算說給家長聽,徵求家長意見。針對自己的打算聽取長輩的意見並加以修改。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按要求編寫科幻故事,做到想象豐富,內容具體。

2.能試着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嗎?你自己想象的太空是怎樣的呢?(生談話)

是啊,未來的世界充滿神奇,充滿幻想.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未來世界去遊一遊吧!(板:未來的……)

二、觀看錄像,啓發思維。

1.播放有關科幻錄像。

2.生觀後說說錄像的故事情節中的神奇之處。

3.你還能想出比它更神奇的故事嗎?(比如某個環節)的改編。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學生的發育均應給予肯定。師酌情點撥。

三、讀題.進一步拓展思維。

1.齊讀題。

2.說說題日給我們做了哪些提示(生述師板書)。

(1)太空的奧祕;

(2)海底的寶藏;

(3)未來科技的發展;

3、你還想知道未來的什麼情況?(生髮言)

如;未來的房屋、交通工具、飲食、一天的生活情況;二十年後的服裝……

四、指導寫作思路。

1.先想好情節。

2.確定幾個角色。

3.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

五、分小組討論(共同編故事)。

六、開始寫作,師巡視指導。

七、對先寫好的面批。

八、作業。

繼續作文。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學會修改病文,欣賞佳作。

教學過程

一、師小結習作的大體情況。

二、出示佳作,欣賞、說說好在那兒?

和外星人的一次對話

23世紀的第一天,大雪紛飛,寒風凜冽,我冒着北風住家趕。

忽然,一道刺眼的金光閃過,飛碟發出的強電磁波把我吸進艙內。

我坐穩後,企圖和外星人對話,先用英文,無濟於事;改用日文,毫無反應;德文、法文、拉丁文,都不行。我不耐煩了,用中文抱怨了一句:“真沒勁。”誰知外星人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幽默地說:“勁,我有的是。瞧——”說着,他把我舉起來,旋轉360萬度,也就是10000圈,我被搞得暈頭轉向,但這一轉卻使我掌握了外星人的語言,能夠和他順利對話了。

“請問,您到地球有何貴幹?”

“我想吃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說完,他就向對面的代家樓美食街飄去。

“等一下。”我叫住了他,“您帶夠錢了嗎?”

“我帶了一分錢呢,綽綽有餘。”

“一分錢?太少了!哥兒們,今天我爲您洗塵,奉上100元,請別見外。”

“天哪! 100元可以買下一個星球,我要買多多的國庫券。”

看來,這個外星人還挺愛國的。

“您爲何買那麼多的國庫券?”

“我們的星球上非常缺米,全星球只有一噸米,因此常常鬧饑荒。我們計劃從帝王星引進一項提高大米產量的技術,可這需要十塊錢,對我們那個貧困的星球來說,真是天文數字啊!”

“既然如此,那就請您搬到地球上來,和我們一起居住吧。這裏又有錢又有米。”

不料外星人卻說:“不,我不願意搬到地球上住,你們地球人到處打仗,這個衝突那個爭端,難民不知有多少萬;地球人沒完沒了地試驗覈武器,給整個宇宙公民都帶來了災難;你們的污染也太嚴重了,到處都是塑料袋和紙片,城市就像個巨大的垃圾回收站。宇宙家族中,就數地球最倒黴了。”

外星人邊說邊指了指代家樓美食街:“瞧,那裏飛的是叫蒼蠅的東西嗎?天哪,我只好捱餓了,我可不能把那些可怕的病毒帶到我們的星球上去啊!我們那裏的人平均壽命是900歲,醫院只處理些包包紮扎的事,整個星球都是鳥語花香。”

聽了外星人的話,我心裏難過極了,看來,維護世界和平,保護自然環境,不僅是地球上善良人士的願望,也是外星人的心願啊!

外星人看了看宇宙時空鐘:“啊,該到分別的時候了,我真想和你多呆會兒啊!”

我捏着外星人怪怪的手,依依不捨地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後會有期。”

其實我還有許多話想對他說,最重要的是,等我的:“西橋號”超時空飛船研製成功後,捎500千克無污染大米去看他、並請他到沒有戰爭、沒有污染的地球上來作客。

1.朗讀。

2.從各個角度評佳作。

(1)佈局謀篇。

(2)文章條理。

(3)寫作手法

(4)語句、詞彙。

三、出示病文,指導修改。

1.自由讀病文。

2.說說病文的毛病或不足,應怎麼修改?

3. 讀讀改後的習作。

四、動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作文,師巡視輔導。

五、抄正習作。

六、作業。

繼續抄正習作。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記聲母和韻母。

2 能正確分解、組合音節。

3 會拼讀兒歌。

4 拼讀音節詞、能把它與相應的圖畫連起來。

重難點

能正確分解、組合音節。

教學方法

導讀法做遊戲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讀讀想想”

1 利用聲母卡片,採用“開火車”,分組讀。

2 出示聲母表,齊讀。

3 分類認讀韻母,回憶發音方法幫助認讀。

4 出示韻母表,齊讀。

5 引導分辨幾組易混韻母。

二學習“讀讀連連”

1 引導讀題。

2 以一個音節詞指導讀讀連連。

3 自主練習,同桌交流。

4 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三學習“邊說邊比畫”

1 引導讀題。

2 學生自由讀。

3 自主練習,同桌交流。

4 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四自主識字園地。

板書

b---d t---f q----p

教學後記: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7

【習作內容】

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快樂,增長見識和經驗,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回憶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當時有怎樣的感受。比如,你學會了一項本領,解出了一道難題,做成了一件小製作,取得了一次競賽的勝利。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請從你以往的成功中選擇一次寫下來,要把這次成功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別忘了寫出成功後的感受。

【設計理念】

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鼓勵自由表達”。本次設計重點創設情景,喚起學生的回憶,讓他們抒真情講真話,自由表達,寫出獨特感受和體驗。

【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透過競猜成功事例,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開拓習作思路。

2、充分利用“約稿信”這一資源,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3、珍視學生自由習作心理,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學習環境裏,互幫互學,把習作內容說清楚、說具體。

【課前準備】

1、選取一篇寫成功事例的學生習作

2、約稿信

3、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競賽激趣,體驗“成功”(4分鐘)

1、競猜遊戲。同學們,我們來個競猜有獎遊戲,喜歡嗎?(喜歡)。請聽遊戲規則:猜時兩分鐘;別人猜過的事情不能再猜。能遵守規則嗎?陳老師手上有張《廣東語文報》,裏面刊登了一篇作文《我成功了》。誰能猜猜,裏面寫了怎樣一件成功事呢?

2、學生紛紛猜。(當學生不踊躍時,教師可以提示:這件事情我校、我班很多同學都做過的。是做了小製作嗎?是一次競賽的勝利嗎?是解出一道題嗎?還是其他事情?)

3、揭迷。你們想知道你猜對沒有嗎?(出示文章)誰猜對了?猜對的請舉手!我們對他們的成功表示祝賀!(學生掌聲)

二、約稿增趣,期盼“成功”(3分鐘)

1、讀約稿信,激發興趣。剛纔沒猜中的同學不要緊,又有一個成功的機會來了,想要嗎?

2、讀來信的第一部分(表揚內容)。

3、讀來信的第二部分,明確約稿內容。

4、學生讀“要求”,明確要求。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要求,說說你明白了什麼?

三、拓展思路 回憶“成功”(3分鐘)

1、師:同學們,有信心根據要求寫一篇成功的習作嗎?讓我們一起努力!請看(播放課件:大大小小的成功事)

2、請你閉目一分鐘,想想在你成長的歷程中,有哪些成功的事,好嗎?

3、學生談事例和感受。(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參加大隊幹競選被選上了等等)

四、合作交流 “漫談成功”(8分鐘)

1、組內交流,教師巡看。師:你們真了不起!竟有這麼多成功事!在你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呢?你是怎樣克服的呢?把你們成功背後的故事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2、擇優全班交流,引導說清楚。誰願意把你成功背後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啓發學生把取得成功的歷程說出來,如果說不出來,可問其他學生:對於這件事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3、師:同學們,成功的激動是一瞬間,你們想把一瞬間的激動和愉快變成永恆嗎?那有什麼辦法呢?(錄象?拍照?寫下來?)那就讓我們帶着你成功背後的故事和感受,拿起你智慧的筆,踏上成功的寫作之旅吧!別忘了取個好的題目哦!

4、播放音樂,學生動筆作文。

附:板書設計:

體驗成功 享受快樂

想法

過程:清楚、具體(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

感受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8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積累與運用(四) 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瞭解成語形式的多樣性,積累成語;積累歇後語。

2. 能清楚地述說自己碰到的問題,能傾聽別人的述說,並替別人出謀劃策,從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 能看圖展開想象,把事情清楚、有條理、具體地寫下來。

(一)溫故知新

1. 自己讀成語,作比較。

2. 合作交流,發現規律。

3. 總結拓展。

(二)語海拾貝

1. 學生自己朗讀,讀熟歇後語。

2. 課中可鼓勵學生針對歇後語的內容提出問題,師生互動解答。

3. 學生熟讀成誦。

4. 拓展:交流自己積累的歇後語。

(三)點擊成語

1. 藉助工具書,自己閱讀短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 說說“破釜沉舟”這個成語的意思。

小結:有的成語來源於歷史故事。要多讀、多積累成語。

3. 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來源於歷史故事?能講給大家聽聽嗎?

(四)自主閱讀園地

1. 自主學習的方法很多,讓我們看看“自主閱讀園地”給我們介紹了什麼好方法。學生自由讀短文,邊讀邊思考。

2. 討論:讀了短文後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3. 開一個學習方法、經驗交流會。

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或已經掌握的讀書好方法和經驗,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4. 再讀短文,積累好詞佳句,可先勾畫,再摘抄,最後記憶。

(口語交際:小小討論會)

(一)教學目標

1. 能提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並能千方百計地解決。

2. 在與別人的交流中,認真傾聽,能圍繞別人的問題作答。

3. 能熱情、大方地與人交往。

(二)教學準備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遇到了什麼難題?請提前思考。

(三)教學過程

1. 出示本次“口語交際”內容。

透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孫臏、聰明能幹的祿東贊、機智勇敢的小姑娘傑奎琳……他們用智慧解決了種種難題。在生活、學習中,你遇到了什麼困難,告訴大家,請大家爲你出謀劃策。

(1)自讀“口語交際”內容要求。

(2)全班交流: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麼?

2. 學生按要求先在小組交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遇到了什麼難題?

3. 全班交流。

4. 集中學生交流中的二至三個問題,再組織學生在小組交流如何解決問題。

5. 全班交流:如何解決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評價。

6. 小結:透過今天的交流,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習作百花園)

(一)教學目標

1. 按正確的方法觀察多幅圖,準確把握圖意,培養仔細觀察的能力。

2 能圍繞圖中的男孩是怎樣把皮球弄出來的這一中心事件,合理地展開想象。

3. 能口頭表達圖意,再按一定順序、清楚地寫下來。

(二)教學重、難點

1. 能圍繞中心事件合理地展開想象。

2. 準確把握圖意,再按一定順序、清楚地寫下來。

(三)教學準備

1. 帶領孩子們玩皮球。

2. 展開想象把圖中的故事講給媽媽聽,請她給你提提意見。

(四)教學過程

1. 觀察圖畫,把握圖意。

(1)書上一共畫了幾幅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觀察?

(2)每幅圖講了什麼?誰來講給大家聽聽?

2. 展開想象,分組討論。

(1)圖中的小男孩是怎樣把皮球弄出來的呢?

(2)小組討論:把你的方法講給大家聽,看誰的方法巧妙,誰講得清楚,講得生動。

3. 代表彙報,自擬草稿。

(1)仔細傾聽,互相學習。

(2)理清思路,擬出草稿。

4. 習作講評,謄寫草稿。

5. 同桌交換習作,互相欣賞,提出意見和建議。

6. 自我修改完善。

7. 全班賞析成功習作。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解釋一詞多意

2、積累名人名言

3、介紹小發明

4、完成本單元學習——想象作文

6、在讀,借,背中形成積累名言名句的習慣

7、在說,聽,評,議中形成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並理解,一詞多意

2、積累名人名言

3、口語表達能力訓練——介紹小發明

4、進行寫作能力培訓——想象作文

教學準備:

文字資料、小發明

教學課時: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指名分句朗誦

2、你發現了什麼(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裏所表現的不同的意思)

3、自主學習(學生利用工具書進行學習)

4、指名反饋

5、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自由發言)

6、補充學習

(1)①天黑了,星星亮起來了

B:他的面板被太陽曬黑了

(2)A:這朵紅花真漂亮

B:這是媽媽給我的紅包

二、語海拾貝

1、指名分句朗讀

2、生自評朗讀

3、師生共評朗讀

4、小組討論:各句名言的大概意思

5、朗誦名人名言

6、同桌互背

7、師指名背誦

8、你還知道那些名人名言呢?(學生自由發言)

9、師出示文字幻燈,名人名言

(1)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2)書山有路勤爲經,學海無涯苦做舟

(3)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時

……..

10、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進行積累

三、點擊成語

1、自由練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解決文中不認識的字或詞。

2、再讀段文,把讀懂的內容講給同桌聽,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閱讀體會。(成語的意思)

5.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綜合性學習

1、指名讀題

2、題目給大家提出了什麼要求?

(1)把自己的設想介紹給大家

(2)先說想發明什麼東西

(3)再說用了什麼材料、怎麼樣製造、有什麼用等。

3、對於聽衆有要提什麼要求的嗎?

(1)認真聽介紹

(2)對沒聽明白的地方要提問

4、學生自主準備,小組內發言

5、推薦一名同學展示發言

6、師生共聽,共評

7、評出最佳口才,最新發明兩項獎

五、習作百花園

1、指名讀題目

2、小組討論:本次習作的要求?

3、全班交流:應該怎麼寫?(先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整理出幾個要寫的`部分)

A、文章的開頭很重要。開頭可以採取開門見山的形式,直截了當地點出小發明的有關情況,也可以由其他事物自然的引出發明。

B、這篇記敘式說明文,重在敘述發明的過程。基本上難的地方詳細一點,容易的地方簡略些,但是每個步驟都要求清楚,不能含混不清,讓人看了混亂一團,不知所云。

C、加入適當的心理活動描寫。

4、學生寫草稿作文,老師巡視。

5、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將修改後的作文讀給同桌聽。兩人互相進行修改。老師對作文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指導。

6、抄寫作文。

六、自主閱讀園地

1.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的課文有一個共同點,都與科學有關。今天我們還要一起去學習另一篇段文《奇妙的書》。

2.自讀段文,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夥伴討論解決或請老師幫助。

3.讀了這篇段文你有什麼想法嗎?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自學、背誦古詩。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3、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口語交際。

4、自由寫作,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教學重點:

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蒐集資訊、利用資訊的能力。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健康小常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學、背誦古詩。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古詩

教師大體講解古詩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邯鄲學步》,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着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1)那個青年人學來學去,爲什麼連路都不會走了?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對待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要結合實際,發揚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點,做到學以致用。)

二、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舉例說說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樣做到結合實際學以至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蒐集資訊、利用資訊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向低年級的小朋友介紹健康小常識。

二、要求:

1、注意禮貌用語;年齡特點。

2、語言簡單、明白、生動。

3、小組進行交際,成立健康知識宣傳小分隊。

三、小組彙報

說: 每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彙報。

聽: 同學們認真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

四、總結:

表揚積極參與和有創見的同學,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成宣傳小冊子,由學生自己設計封面、插圖,將小冊子送給低年級的小同學。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標:自由作文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教學過程:

一、 指名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瞭解作文內容。

二、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1、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2、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3、自由交流,說說自己準備寫什麼,怎樣寫。

4、教師舉例說明這次作文的內容和範圍,啓發學生思考和選材。

三、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作文思路,藉以啓發大家。

四、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五、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六、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學生交流作文,

互相學習、批改。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

1、 熟讀、背誦對子歌,豐富語言,增加積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2、閱讀短文《四季的美》,瞭解主要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與過去學過的寫景文章在敘述順序上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對子,課件。

教學過程 :

一、 完成“讀讀背背”

1、 趣聊對子:師講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講得有聲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裏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裏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說:“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一會兒,對出下聯:“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爲他的才華所震驚,極爲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課件出示故事中的對聯)教師解釋“蟾宮)

“對子”也叫“對聯”,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種形式。有人對此很感興趣,我以前有個學生就是這樣的,他學了《狐假虎威》後,就自己做出這樣的對聯:上聯是“老虎雖兇惡,半信半疑該受狐狸騙”,下聯是“狐狸太狡猾,大搖大擺憑藉老虎威”。大家看,多麼有趣!同學們喜歡對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祖先創造的這種世上獨有的“對子”。(課件出示此對子)

2、 教師範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聽老師是怎樣讀出對子的韻味兒的。(教師的範讀要讀出文味,讀出趣味,讀出韻味)

3、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子的美感。

4、 各種形式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讀、師生讀、同位讀等,熟讀成誦。

5、 發現對子規律:讀着讀着,你發現對子的什麼規律嗎?(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數相等等)

6、 交流收集到的對子。

7、小結過渡:大家對對子的學習興致很高,我建議大家多蒐集一些,如有可能,我們將利用秋遊機會,開展對對子比賽,好不好?說到秋遊,有人心花怒放了。來,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四季美景圖片)

二、 完成“閱讀”

1、 看了圖片,你想說什麼?想做什麼?

2、 剛纔我們欣賞了哪幾個季節的美?

3、 自由讀短文,檢查自己昨天預習有沒有要變動的內容。

4、 小組討論交流教材中的問題,訓練一個同學當小組長。

5、 全班反饋:

(1)作者認爲每個季節什麼時候、什麼景物最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顏色的變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螢火蟲的微光在漆黑的夜裏閃爍;

秋天的黃昏,美在風聲、蟲鳴;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與嚴寒的和諧。

(2)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描寫,美美地讀一讀,準備挑戰讀,指名讀。

(3)分春、夏、秋、冬四大組,找志趣相投的夥伴讀最喜歡的一段,爭取背下來。

(4)大家將每段的第一句劃下來,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沒有?

(5)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爲哪個季節最美?仿照書上的內容說一說。

(6)這篇文章按什麼順序寫的?與《高大的皂莢樹》對比。(《高大的皂莢樹》的敘述順序:圍繞皂莢樹這一種景物來寫的,本文寫的是各個季節不同的景物。)

(7)歸納小結:讀文章要弄清文章的敘述順序,這樣可以瞭解作者的思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我們自己寫文章,也要理清思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別人讀了纔會清楚明白。

三、作業 :準備“口語交際”及作文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了解掌握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購物講價。

課前準備:教師:各種商品,商店標牌等。

學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匯入 ,揭示課題。

1、改變身份,引生入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不光來上課,還要向大家推薦我們學校校辦工廠的一種書包,美觀大方,使用方便,原價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學見面,優惠價40元,怎麼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

(點評:透過教師改變身份,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從而激發學生表達慾望,讓學生明白購物講價的重要性。學生當時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2、因勢利導,引出課題。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買的價格不同,問:爲什麼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討價還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本領。師板書課題,生開啟課本。

二、聯繫生活,獲取經驗。

1、聯繫生活。師:剛纔老師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還價的重要性。其實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裏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也可讓學生看課本或從剛纔的情景中領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說。)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爲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於課堂之中。)

2、學生髮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

3、師:老師把大家介紹的方法總結成了還價寶典,請看大屏幕,指名朗讀。

4、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進行實戰演習。

三、自由結合,摸擬訓練。

1、師:在練習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練習的注意事項,指名朗讀。

2、同學們下面我們就把教室當成申泰大市場,把你的課桌當櫃檯,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看誰最會賣,看誰最會買。等一會兒老師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書包就做爲獎品送給他。

(點評:教師再次創設購物情景,使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纔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

3、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身份、講價方法。教師也可讓學生把同類商品合到一塊兒,分成幾個小商店)

四、邊演邊評,鍛鍊能力。

1、師:有句俗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看看到底是賣家精還是買方精。請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表演的同學哪兒演得好,用了什麼方法還價。

2、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點拔。(人物、語言、神態、動作、還價方法,交易情況)

3、學生點評優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鑑,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節,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總結評價,歸納方法。

1、同學們,你們認爲剛纔哪一位同學演得更好?(生不評師評,若有分歧可讓學生舉手表決。)

2、剛纔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它方法嗎?

3、小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

(點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購物講價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育觀。)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口語交際的內容是介紹健康小常識。瞭解一些健康小常識。

2、透過查找資料,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透過介紹可以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在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時,學會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3、習作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寫讀後感都可以,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口語交際和習作。

2、難點是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透過學習,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體會短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於文章內容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應在多讀的基礎上,理解內容。

教學時間: 六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背古詩《夜書所見》和閱讀《邯鄲學步》

教學要求:

1、讀讀背背古詩,瞭解詩意。

2、閱讀《邯鄲學步》,明白成語含意。

教學重點:閱讀短文《邯鄲學步》。

教學過程:

一、讀背古詩:《夜書所見》

1、試讀通全詩。不明白的查查字典。

2、抽讀,集體讀。

3、瞭解含意: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想想:

A:作者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B:你讀後明白了什麼?

4、精析:菊花圍繞着茅舍,好像晉朝陶淵明的家,我繞遍籬笆邊的菊花,一直到日漸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之後沒有其他花開了。

補充: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二、閱讀《邯鄲學步》

1、學生自讀,查字典掃清字詞障礙。

2、通讀短文。抽讀,小組內讀。

3、思考問題:

(1)燕國的那個年輕人學來學去,連路都不會走了?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燕國的那個年輕人今天跟這個人後邊走幾步,明天跟那個人後面走幾步,可學來學去,總是不像,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丟掉了,所以他最後連路都不會走了。作者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機械、簡單地模仿別人,而應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4、說說你的體會。由學生自由講解,教師引導。

三、練習:

1、讀背古詩。

2、講故事《邯鄲學步》,說清成語含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

教學要求:

1、介紹健康小常識,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學知識。

2、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準備:

收集一些有關的健康小常識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示課題,引入。

二、分組介紹:

1、以四人小組介紹,並記一記筆記。

2、小組蒐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紹。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別人介紹時要注意口齒清楚、簡明扼要。

2、聽別人介紹時要認真、有禮,如有不同意見可作適當的補充。

3、因爲每一種“小毛病”都有很多種解決方法,但注意說話要謙虛,不能引起爭吵。

四、練習:

整理你本課瞭解的健康小常識。

補充資料:

①劇烈運動後,不能馬上坐下休息,實在走不動,也應請同學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暈倒,要趕快到陰涼通風處,在太陽穴上塗風油精等。

③上體育課時扭傷了,應先立即用冷水敷,讓血凝固,24小時後再用熱水敷。

④課間不小心擦傷了,要及時用碘酒或雙氧水消毒,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⑤要注意保護視力,課間一定要走出教室向遠處看看,讓眼睛作適當的調節。

⑥流鼻血時,不能仰頭,而應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舉起。

⑦春天的時候不能到外面小攤上亂吃東西,因爲春天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

⑧咳嗽時,可用冰糖、貝母燉梨子湯喝;

⑨黃瓜和西紅柿都很有營養,但兩樣東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習作寫你想寫的內容。

教學要求:

1、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可以是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寫讀後感。

2、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3、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教學過程:

一、讀題目明要求,研討習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別想和別人說的話嗎?這次作文,就請你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人,想對別人訴說的願望、委屈,一次旅遊見到的景物,自己一個奇特的想像……總之,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神話、童話、科幻故事),寫讀後感、觀後感都可以。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問:1、寫什麼內容?

2、要求是什麼?

二、習作準備:教師介紹。

介紹本次習作在命題上沒有任何要求,同學們可以任意寫自己想寫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學們可以各展其能,寫自己特有的想法,寫與衆不同的經歷,寫對你產生很大影響的人或事……關鍵是選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讓人有新鮮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學生習作,教師指導。

四、寫好後認真讀一讀,修改。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評講習作:

教學要求:

1、透過評講,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內容要具體。

2、培養學生修改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問匯入。

教師介紹:

1、有趣就是有趣味。寫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於內心的高興、激動反映出來,做到樂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既要把事情的全過程,即事情是怎樣發生、發展的,結果怎麼樣,一一寫清楚,還要把有意義、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3.要認真修改。文成於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從小要養成認真修改的好習慣,文章是否表現出有意義、有趣,事情經過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都要反覆閱讀,認真修改。

二、抽生讀習作,全班評議。

1、是否通順?完整?

2、內容具體嗎?

3、怎樣改,提出方法。

三、學生修改習作。

四、抽讀優秀習作,共同欣賞。

第五六課時

教學內容:

單元檢測,學生獨立完成本單元測試題。

佳作引路:

一天晚飯後

程方

上個星期六晚飯過後,我們一家三口在院子裏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呼拉圈比賽。

(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比賽開始前,我們先開始抽籤。爸爸第1號,媽媽2號,我第3號。別看爸爸已到中年,性子可急啦。一上場,他就匆匆忙忙地拿起呼拉圈往身上套。準備工作還未做妥,就見他把手用勁一甩,呼拉圈轉動起來,爸爸腆着肚子,彎着腰,越急越轉不下去,越急呼拉圈越不聽使喚。三次,總共只轉了9下。我和媽媽笑得前仰後合,爸爸不服氣地衝着媽媽說:“你比我好不了多少。”(爸爸在呼拉圈比賽中的表現。“腆”“彎”“越……越……”“越……越……”“笑得前仰後合”,寫出了比賽的情趣。)

輪到媽媽了。媽媽雖然不像爸爸那樣急,但也沒有找準竅門,前後左右亂扭身子,呼拉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結果比爸爸稍好一點,共轉了14下。爸爸還取笑媽媽:“我說你不行就不行吧!”媽媽說:“呼拉圈這玩藝兒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不容易,這回我算領教了。”(“領教了”點明媽媽受到教育,表現了比賽的意義。)

該我上場了。因爲我平時在學校練過,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腰轉動的速度要與呼啦圈的速度同步,所以我不緊張,信心十足。呼拉圈在我身上“唰唰”地飛轉起來,十分有節奏,而且姿勢十分優美,不時贏得爸、媽的叫好聲。爸、媽在一旁數着數,一直數到421。這時,媽媽說:“行了,行了,別轉了,你已經贏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停了下來,歡快地跳到爸、媽中間,一邊一個吻。(“我”在比賽中的表現。“因爲……所以……”再次表現了比賽的意義。)

一家人在歡笑中結束了這次有趣的比賽,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再次寫出了比賽的情趣。)

點評:

《一天晚飯後》是寫家庭呼拉圈比賽的事。寫了爸爸“腆着肚子,彎着腰”轉呼拉圈,逗得“我”和媽媽”笑得前仰後合”;爸爸取笑媽媽。整個比賽都是在“歡笑”聲中進行、結束的。寫媽媽“算領教了”。寫“我”因掌握一定的技巧,所以一直轉到421下,表現了這件事的意義。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都寫得很具體。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認識引號的用法。

2. 讀背描寫秋景的詩句,積累語言。

3. 閱讀成語故事,培養積累、運用成語的習慣。

4. 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議;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並能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虛心採納別人的意見,養成與人平等交流的習慣。

5. 能清楚、明白地介紹活動的過程;能根據別人的意見修改習作,養成修改的好習慣。

一、溫故知新

1. 學生自讀兩個句子,體會每個句子中引號的不同用法。

2. 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歸納出兩個句子中引號的作用:第一句是用於直接引用的部分;第二句中的“威尼斯”是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3. 教師投影出示幾組帶引號的句子,讓學生說說其中的引號分別有什麼作用。

二、語海拾貝

1. 自由讀詩句,注意讀準音。

2. 同桌合作讀,互相指正。

3. 教師抽讀,學生評價。

4. 指導背誦。

5.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景的名詩佳句?背給大家聽聽。

三、點擊成語

1. 自由讀成語故事。

2. 說說你明白了什麼。

3. 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啓示?

4. 把你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口語交際

1. 談話匯入。

同學們,下週我們班將開展一項集體活動——秋遊。這次活動的目的是欣賞秋天的美景,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培養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對於人員的分工、活動的方式和步驟等,你們一定有許多好的建議。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提出自己好的意見和主張。

2. 組織討論。

討論提示:討論時,要把自己的建議考慮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順序表述,提出的建議要切實可行。

(1)現在我們進行第一步:分小組討論。(組長主持:時間10分鐘左右。教師到學習小組中參與討論。)

①每個同學個別發表意見。

②小組商議,使小組同學的建議能形成一致,並推選出小組發言人。

(2)全班討論(推薦一名主持人)。

①各組發言人談本組建議。

②對發言人的建議可以再作補充發言,使建議更可行、完善。

③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班級決定。

3. 組織實施班級決定。

包括人員分工、活動形式、活動步驟、注意事項等。

4. 教師小結。

五、習作百花園

1. 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1)激發學生產生習作願望。

播放近期學校開展的集體活動場面,教師配上熱情洋溢的旁白,讓活動氣氛感染學生,產生寫作的願望。

(2)讀習作題目,瞭解本次習作要寫的內容和習作要求。

①寫發生在校園中的一項集體活動。

②把語句寫通順,把活動情況介紹清楚。

③會根據別人的意見進行修改。

2. 集思廣益,拓展思路。

(1)小組交流: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哪一次活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特別喜歡的,在小組內說給你的同學聽聽。

(2)說完後,大家評一評,達到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的目的。

(3)全班交流:各小組推薦講得好的同學在班上講一講,以開啓思路。

(4)教師提供一篇範文給大家欣賞,透過評說,進一步明確寫作要求。

3. 自主寫文,個別指導。

學生自主完成寫作,教師巡視,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選擇有共性的問題相機指導。

4. 指導修改,相互評議。

(1)找兩篇典型習作,在全班讀一讀,評一評。

(2)把自己的習作念給同學或老師聽,互相評議,作口頭修改。

(3)綜合大家的意見自己進行修改,再抄寫。

5. 賞析美文,激勵表揚。

習作批閱完後,選出在選材、語言等方面較好的習作,供大家評議,教師再點評、總結、表揚。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閱讀《富饒的西沙羣島》,並用你喜歡的讀書符號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2.勾畫出你最欣賞的內容,自由練讀,再大聲地讀給你的同桌聽。

3.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你讀懂了什麼?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4.說說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

5.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可以是背誦、摘抄等。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4

【本學期總第課時】

【本單元第課時】

【課題】積累運用四(1)

【課型】綜合課

【主備人】

【教學目標】:

1、背誦古詩《夜書所見》,並在讀背中有所感悟。

2、閱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重難點關鍵】:

【教具準備】: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爲口語交際做準備。

【教學內容】:

一、完成“讀讀背背”

複習引入。

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已經儲存了許多古詩詞,現在請大家背誦自己讀過的故事,比一比誰背得多。教師對背得多的學生予以表揚。並提出希望;今後能背誦更多的古詩詞。

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是“夜書所見”(板書)。這首詩的作者事葉紹翁。你們還會背誦他地那些詩作?(《遊園不值》等)

1、自讀古詩

(1)輕聲讀幾遍,注意把自己讀準。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氣度。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練習背誦。

(5)自由背誦。

(6)指名背誦。

(7)齊背。

二、閱讀短文

1、自讀短文。

想一想這個古詩主要講了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1)燕國的那個年輕人爲什麼學來學去,連路都不會走了呢?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3、集體交流

要點:(1)這個青年丟掉了個人所長而盲目的模仿他人,對待學生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要結合實際,發揚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點,做到學以致用。

4、講述故事

自己練習——指名講述

三、佈置作業

1、背熟古詩。

2、把《邯鄲學步》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反思】: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