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十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今晚,到新華書店購買了一本《小學閱讀教學設計方略》,作者是山東省濟南市小學語文教研員江洪春先生,他是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江老師這本書是他30年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成果,由山東教育出版社XX年8月最新出版,對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很有指導作用。江老師說,當廣大教師已經理解並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之後,就會感到一種新的困惑,即用什麼的教學手法、手段去落實,體現這些新的理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說,沒有技術上的支援,會直接影響教學新理念的落實與體現,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江老師認爲,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因爲存在如下五個方面的問題。我對此是非常認同的。

一是教師對教材鑽研不夠重視。

“認真鑽研教材,方法就在其中”這已經是一句老話了。但是現在很多教師沒有通讀全套教材,教研員也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校長抓得也沒有到位,進修學校的培訓也是這樣。當然,關鍵還在於教師自身,如果自己不想鑽研,內需不足,外因再強硬效果也是不好的。蘇霍姆林斯基講的“用一生時間備課”指得就是鑽研教材。我自己對全套教材的研讀也不夠,現在正在彌補,我對自己提出要求,至少三到六年級的教材要做到基本熟悉,努力把握教材的體系。

二是語文味不足。

語文味就是“既得言又得意”,就是“文道結合”,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現在的課堂教學,大都數公開課得意太多,弄得學生淚水漣漣的,學生上課像在聽一個動人的報告似的,真所謂“聽聽激動,想想感動,下課之後一無所獲”。

三是閱讀基本功訓練有所削弱。

前幾年“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這是工具性太強,新課程之後矯枉過正變成“情感課、人文課”,《語文課程標準》中基本找不到“訓練”這個詞語,這就是人文性太強了。要做到恰到好處也許真的不容易,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這是肯定的。按照我的觀點,語文課還是工具性佔60%要好,畢竟語文課的任務不但要掌握“內容”,還要掌握“形式”。這個“形式”還是需要訓練的。

四是教師的引領作用不到位。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樣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新課程實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很多教師就誤以爲“一些以學生爲主體”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削弱了,課堂上只講學生自己能發現的,學生不能發現的東西,即使是教學重點,教師也有意迴避了。這是非常有害的。我詳細分析過國內很多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

我的結論是這些特級教師都是很“強勢”的,整個課堂教學基本上沿着教師的“預案”走,即使出現一些“火花”,教師也會靈活“處理”的。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放棄,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不是學生自學。“教學”的特點一定要把握清楚,教師的主導不能缺位。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90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情感目標: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會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積累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求平均數的方法。根據教材內容特點並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基礎,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爲: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 李明和王小飛兩位同學要進行籃球的定點投籃比賽。

(課件出示)比賽規則:每人各進行3次1分鐘的定點投籃,以每次投中個數爲成績。

(課件出示)比賽成績統計圖:

觀察,你從統計圖中知道了什麼?

問題:誰贏了?爲什麼?

2、 王小飛再投一次,(課件出示成績統計圖)

問題:現在誰贏了?爲什麼?

發現問題:次數不同,比總數不公平。從而引出新課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平均數

1、合作討論

討論問題:次數不同,比總數不公平時,該怎樣比才公平?

2、 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

想一想:(以李明三次投球爲例)能計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績的平均數嗎?

教師適時板書:(7+3+8)÷3

=18÷3

=6(個)

問題:(1)、“6”是哪幾個數的平均數?

(2)、我們是怎樣求出7、3、8這三個數的平均數的?

小結方法:先求和再平分。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1)、引導:不計算,有辦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績的平均數嗎?

小組討論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移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

說一說:根據剛纔以多補少找平均數的過程,說說你對平均數的理解。

想一想:“6”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個球嗎?“6”表示什麼?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認識平均數的特徵。

3、 即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求王小飛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數量。

組織彙報,交流方法

結論:透過比較平均數,誰贏了?

透過這次比賽的經歷,你有什麼感受或體會?

4、 溝通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

想一想: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見過平均數嗎?

三、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1、判斷下列說法正確嗎?爲什麼?

(1)、不會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裏游泳不會有危險。

(2)、小明家去年4個季度的用水量分別是16噸、24噸、35噸、21噸。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16+24+35+21)÷4=24(噸)。

2、你能想辦法求出他的語文成績嗎?

(1)、先估測一下:語文成績可能是多少?

(2)、同桌合作討論。語文成績究竟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我校的舞蹈隊參加市舞蹈比賽,評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一算,我校舞蹈隊的最後所得平均分是多少?

激發認知矛盾:平均分是94分,可評委卻宣佈最後得分是95分。這是爲什麼?

師:請孩子們帶着這個問題下課後自己去尋找答案。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人,太陽爬到人的頭上,人們就會很熱,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現了太陽,就代表早晨來臨,所以就創造了“晨”。)

寒:帶寶字蓋兒的字一般都與“家”有關,下面兩個點的意思是家裏凍冰流下兩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頭,表示與天氣有關。

(3)全包圍結構的字:圓。(邁步遊戲:學生舉字卡“員、圓”站在同一起點,指名組詞,相應字卡向前一步,看誰先到終點。如:生說“隊員”,拿“員”的學生向前一步。)

(4)獨體字:嚴、夕。

猜字謎:亞字長個小尾巴(嚴);多一半(夕)。

設計意圖:低年級識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復現,根據兒童“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當堂抓好多種形式復現和認字顯得尤爲重要。分類玩字詞卡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從而師生交流多種有趣的識字方法,如:猜字謎、編字歌、講故事、形聲字識字法……時間充裕,全體參與,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識字能力。

四、送字迴文,誦讀韻文

1.開火車讀韻文,每人讀一行。分節讀韻文,要求流利。

2.誦讀遊戲:“小手蓋一半”。規則是用手將每行課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後半部分蓋上,進行對對子讀課文。

3.小組每人讀一遍,嘗試背誦。

設計意圖:遊戲中鞏固生字,並藉助遊戲進一步學習生字,採用多種形式讀課文是對文字韻律的體會與理解,也是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環節。

五、書寫漢字,總結全文

1.寫字表中“李、香”兩個字我們應該注意哪筆?(捺要寫舒展)書空、描紅、試寫、對照。

2.語:應注意左小右大。組詞:語文、語言、外語。

3.播放欣賞對子歌歌曲。這篇韻文其實是我國古代對子歌的一小部分,我們可以再蒐集一些有關對子歌的其他內容,積累和背誦。

設計意圖:採用扶放結合的方法,教學寫字,培養學生自主觀察和寫字能力。同時,完成學習任務後,以一首優美的《對子歌》收尾,給整節課畫上句號,同時激發學生主動了解傳統文化的興趣。

板書設計

古對今

古――今 圓――方 嚴寒――酷暑 春暖――秋涼

晨――暮 雪――霜 和風――細雨 朝霞――夕陽

桃――李 柳――楊 鶯歌――燕舞 鳥語――花香

教學反思 《古對今》優秀教案設計|教學設計

本節課力爭摒棄“單純識字”的教學弊端,開創識字教學新視野,使識字教學呈現“趣味性”和“文化味”。

1.從“識字”到“方法”,形態靈活,妙趣橫生。針對本課生字較多的特點,教學中把漢字按照結構分類梳理,採用編字歌、猜字謎、加一加、換一換、編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引領學生遨遊於漢字的美妙世界裏。這樣既使學生習得了識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從“學文”到“傳承”,且學且放且滲透。依據文字的特點,在初讀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每句中都含有“對”字,並以此爲節點,畫出每句中相對的詞。這樣,在師生靈動的交流中,使學生髮現文字特點,並依據特點大膽尋找文中相對的詞語,滲透“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形式,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

4、初步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

2、初步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揭示課題

1、(課件:配樂出現動態荷花池畫面。)師:小朋友們,瞧,這是個美麗的荷花池。(學生繼續欣賞荷花池的美景。)

2、(畫面定格,荷葉特寫。)師指荷葉:這滿湖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荷葉”。

3、這是怎樣的荷葉?(生:圓圓的、綠綠的……)教師板書“圓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荷葉圓圓》這篇課文。(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這麼美的一池荷葉引來了許多的小夥伴,聽聽都有誰?

2、老師範讀

3、你聽出來都有誰了嗎?

學生回答,老師貼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魚兒

請小朋友們藉助拼音,自己把課文讀一讀。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荷葉圓圓的、綠綠的,不僅吸引了小夥伴,還吸引了生字寶寶呢!瞧,它們也出來想跟荷葉一塊遊戲,你們認識它們嗎?

同桌一起讀一讀

誰願意當小老師帶着大家讀一讀生字詞。你願意讀哪個詞就讀哪個詞。(課件出示單獨一屏的帶拼音的生字。)

5、同學們的小老師當得真棒!生字寶寶摘掉了帽子,躲到荷葉上了,你還認識它嗎?(課件出示無拼音的生字詞。)讓我們開火車讀一讀吧!(師指齊讀。)

6、觀察這些生字寶寶,你有什麼發現?(音、形)

7、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些寶寶,跟小組同學說一說

小組交流

8、誰來說說自己的好辦法?

9、你能幫助寶寶找到朋友嗎?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生字詞學得真不錯,老師相信你們課文一定能讀得更好。大家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大家再完整地自由讀一遍課文,讀後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注意要讀正確,讀通順。待會兒我們比賽讀。(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2、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指名分節讀。)

3、學生評議。(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4、齊讀課文。

(四)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師:聽了小朋友優美的朗讀,老師覺得荷花池更美麗了。連一些可愛的小夥伴也忍不住來聚會了。你們定知道他們是誰了吧!(學生自由說: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2、瞧,他們都來了!(播放動畫課件: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唱歌;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師:他們在這一池荷葉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①生自由讀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讀後自由彙報。學生可能會說:我知道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荷葉是小蜻蜓的停機坪……)

②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質疑。)

③小組先討論解疑,再彙報交流:(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例:a、教師用體態語幫助理解荷葉爲什麼是小水珠的搖籃。b、用生活實踐,說一句話理解“透明”。如:生活中除了蜻蜒的翅膀是透明的,還有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等。c用動作理解“躺、立、放聲、捧起”。

④在解疑中穿插朗讀。(如:小水珠多喜愛荷葉啊!誰願意扮演小水珠,用喜愛、高興的語氣讀一讀這一段呢?)

⑤指導朗讀:形式可爲指名讀、挑戰讀、分角色讀等。

(五)拓展內容,實踐感知

1、這麼美的荷花池,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小夥伴。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夥伴會來參加,他們會對荷葉說些什麼呢?(先小組討論說,再個別自由說。)

2、小朋友們一定也喜歡上了荷葉吧,你們要對荷葉說些什麼呢?)

3、面對這麼美的景色,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要保護它。)

(六)總結課文,回味欣賞

(播放課件。)讓我們再來欣賞這滿滿一池美麗的荷葉吧!(動態的滿池荷葉隨風擺動的優美場景配樂播放。)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本課以感情朗讀爲基本任務。能透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能力。

4.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要求:

1.講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中的小動物頭飾、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入課,會唱的同學跟着一起拍手唱起來,體會有媽媽的幸福快樂。有媽媽的孩子多幸福啊,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小蝌蚪的媽媽不在身邊,現在就讓我們來幫小蝌蚪找媽媽吧!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講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讀一遍課題,從這個課題中你們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都在課文當中,請同學們看課件(全篇課文動畫加朗讀)

看完這個動畫,同學們已經有了答案了吧,讓我們再翻開書自己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

師: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呢?課件(第一段的動畫)

師:誰能說說在這個動畫中你都看到了什麼樣的小蝌蚪呢?找2名同學來回答,然後讓大家一起來齊讀。

同學們說一羣快活的黑灰色的,大腦袋,甩着長長的'大尾巴的小蝌蚪在水裏游來游去,那這樣一羣小蝌蚪去找媽媽了,看看他們遇到了誰?課件(第二自然段的動畫)

看完課件,誰來說說小蝌蚪有什麼變化?在路上他們都遇到了誰,是怎樣打的招呼啊?

生回答後,出示幻燈片兩句話“1.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

2.鯉魚鯉魚,我們的媽媽在哪裏?”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遍感覺一下這兩句話有什麼不一樣?學生會說出有禮貌,而且會找出有禮貌的詞語。

師:這樣一羣有禮貌的小蝌蚪問媽媽在哪裏,那鯉魚阿姨是怎樣回答的呢?找一名學生回答,適當的說評價,給學生鼓勵。

小蝌蚪很有禮貌,鯉魚阿姨也非常善良,我們讀的時候一定要把感情讀出來呀,現在誰能把這一段有感情的讀出來,把名讀。

師:小蝌蚪聽了鯉魚的話,去那邊找媽媽,又遇到了誰呢,請看課件(第三到第五段)

先讓學生回憶一下剛纔老師是怎樣提出問題的,請學生回答,然後讓學生自己學習下三段。

剛纔我們已經學習了兩個自然段,老師是怎樣提出問題的,你也能像老師一樣提出問題嗎?下面你們就自主學習下面的三段內容(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讀)

學生提出問題後請提出問題的同學自己找同學來回答。教師適當的點播不準確的地方。

同學們說得真好,也幫助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媽媽了,小蝌蚪經歷了很多的困難才找到了自己的媽媽,我們能從小蝌蚪身上學到什麼呢?生答。(此時滲透小蝌蚪非常有毅力,不怕困難的精神)現在小蝌蚪一定有很多心裏話要對青蛙媽媽說,那現在你們是一羣小蝌蚪,老師作你們的青蛙媽媽,把你們想說的話說給我聽聽吧!

同學們都把心裏話說給我聽,說得好極了。

此時,現在我們一家有再來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出示課件(課文的全部動畫加朗讀)

師:誰能說說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的變成青蛙的?

指名來回答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老師彷彿真的看見了一羣小蝌蚪變成了青蛙的過程,那現在誰能把老師手中的這些圖片給擺出來,要按照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來帖啊?(找一名同學板前來帖)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帖的是否正確?(出示課件成長過程)

現在我們分角色來朗讀一下,看看誰讀得最出色。分小組來朗讀:第一組扮演小蝌蚪,第二組扮演青蛙,第三組扮演鯉魚,第四組扮演烏龜,老師當旁白(放無聲音的課文動畫)

同學們讀得太好了!那我們能不能換一種方法把他們表現出來呢?

三.演一演

現在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5分鐘時間)

其中一小組用表演的方法把課文表現出來,另外一小組用《上學歌》改編出來的,用歌聲把小蝌蚪變成青蛙唱出來。

同學們分別戴頭飾來表演。

另一組同學改編的歌詞是“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媽媽,過幾天長後腿,再過幾天就把前腿長。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媽媽,脫黑衣,穿綠衣,最後找到青蛙媽媽了,呱呱呱”

同學們演得非常認真,也特別生動,老師彷彿真的看見了一羣小蝌蚪在游來游去,在池塘裏找自己的媽媽。那這組同學唱得更是動聽,老師真的看見了幾隻小蝌蚪長成了青蛙一樣。

師:那小蝌蚪們長成青蛙後每天都跟着媽媽去做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最後一段,我起頭“不知什麼時候”學生就會跟着讀起來,讀後學生就會回答出來每天他們和媽媽一起去捉害蟲。

青蛙每天能捉很我的害蟲,他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學生會說:愛護它,保護它,從我做起,並且告訴其它人也要愛護青蛙們,做一名愛護青蛙的小衛士。(對學生進行愛護益蟲的教育)

四.設懸念,課外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的做得好,老師想再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你們能完成嗎?

出示幻燈片“小探索”回去查一查資料,看看青蛙每天每隻最多能吃多少隻害蟲害?明天告訴老師和同伴們。

五.小實踐

等到夏天來到的時候,捉幾隻小蝌蚪觀察一下,看看它們是怎樣變成青蛙的。要記得再把青蛙放回去呀!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體會花木蘭愛國愛家的英雄品質。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小朋友們,老師很想知道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能告訴我嗎?指名說。有沒有想過成爲一名英雄?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說。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中國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書:木蘭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木蘭從軍》。

二、品讀課文

1、首先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指名讀。

你讀懂什麼了?指名說。(木蘭是一位女英雄)

思考:文中哪些字、詞、句讓你覺得她是一名英雄?輕輕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劃下來,多讀幾遍。

生自讀課文。

2、彙報交流。(依學生回答隨機進行)

小朋友們,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實,那些大膽發言,勇於說出自己想法的同學就是課堂上的小英雄,誰先來說。

(1)、隨機出示: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在多年征戰中,她爲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讀一讀,想一想,木蘭在渡黃河,過燕山是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從軍很辛苦,路途艱難,但木蘭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往直前。終於來到了戰場。戰場上的木蘭是什麼樣的呢?請看圖,你看到了什麼?還想到了什麼?指名說。

她躍馬提槍,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爲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她是一位真英雄!誰來讀一讀。(適當點評)。齊讀。

(2)、正是在像木蘭一樣英勇的將士的努力下,戰爭結束了。回到家鄉的木蘭有什麼變化呢。指讀第4節。再見木蘭,將士們什麼反應?指名說。

你從哪些詞能讀出驚訝的感覺?(“才”、“竟”)。

想一想,他們爲什麼這麼驚訝?(這更說明木蘭在戰場上表現的英勇,決不遜色於男兒)

將士們僅僅是驚訝嗎?(還有敬佩)自由練讀。指名讀。

(3)這樣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爲什麼要女扮男裝呢?再讀課文,思考。

指名說。

出示:“自己理應爲國爲家分憂。”

“理應”什麼意思。“家憂”是指什麼?“國憂”又指什麼?

正因如此,木蘭決定替父從軍,那麼,她又是這樣說服家人的呢?

先想想,木蘭家裏有哪些人?指名說。小組討論一下,再演一演。

敢於走上講臺的人是最勇敢的,指名演。師生點評。

三、指導背誦:

1、整體感知:說一說:木蘭是 ()的女英雄,因爲她( )。

願意把木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那麼就讓我們把這個故事記下來吧。誰來告訴大家你平時怎樣來背誦的?(學生自由發言)(看圖來背、多讀多背、想意思來背、抓重點來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師爲大家再提供一種背書的方法,動詞串連————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這些動詞連成一條線,就很容易把內容記住。比如,第四段中(木蘭)回鄉,脫、穿上、(將士們)探望、發現。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練習背誦。

A、自由背B、指名背

四、生字教學:

過渡: 真正的英雄不僅要勇敢、堅強,還要學知識,學本領,我們來比一比,誰能把這些字寫正確,寫漂亮。

出示生字,將、病。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 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爲列禦寇的論集。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儲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麼?(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①他們爲什麼爭辯?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依據是什麼?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麼?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複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爲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 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1)對照註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註釋,用現代口語複述故事,並根據學生複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爲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爲什麼爭辯?(太陽是遠是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依據是什麼?(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依據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爲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形狀大小來判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爲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溫度來判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麼?(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爲什麼?(引導學生積極發表看法,保護他們大膽發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於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羣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羣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裏,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裏,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爲什麼?

(1)兩小兒聰明可愛,善於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勇於爭辯。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儘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5.複述故事,熟讀成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現代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3個生字:琴、丁、真。複習筆畫“豎鉤”,瞭解“丁、子”的書寫筆順,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

2、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熟讀成誦。

3、由課文展開想像,說說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想象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三、教學準備:

1、“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韻母“an en in”、音節“yi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的畫面或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拼音

(二)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已學會了拼音,這節課我們要學課文了。出示圖片(小溪);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

生:小溪;

師:誰來讀這個詞語!(小溪)

生:三人;

師:清清的小溪水嘩啦嘩啦地流着,喜歡嗎?跟着老師一同去這條小溪遊一遊好嗎?。

齊讀課題;

(三)、感知內容,學習兒歌

1、聽,整體感知:

1)過渡:師:仔細聽聽課文的錄音,聽後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生聽錄音;

3)生反饋:

4)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說得真好。小溪啊!就像魔術師,神奇極了!

2、二讀課文,熟悉課文

1)師:想讀讀課文嗎?聽清老師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學生指讀自由朗讀;

3)女孩子檢查,男孩子讀正確了嗎?(相互檢查)

4)男孩子做小老師,也來檢查。

5)每組一人朗讀,全班做小老師;(評價)

3、精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出示冬天和春天時兩幅插圖,

問:小朋友,你們喜歡哪一幅畫,爲什麼?

2)生答:並說明原因;(顏色、季節、特點)

3)師:冬天的小溪結冰了,滑溜溜,太陽一照亮晶晶。真美!喜歡冬天小溪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出示詞語:滑溜溜亮晶晶

師:誰會讀這兩個詞語;(生:約三人讀)

出示鵝軟石,這塊鵝軟石怎樣?用手摸一摸。什麼感覺?(生答)

師:這就叫滑溜溜。能用“滑溜溜鵝軟石”說一句完整的話嗎?(適時評價)

出示圖片:看!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我們可以說亮晶晶的露珠;

還有什麼東西也是亮晶晶的?(鑽石、水晶、藍寶石、水滴、星星)

“滑溜溜、亮晶晶”能再說幾個和它們相似的詞語嗎?我會說:明晃晃;

生:綠油油、黃澄澄、白花花、水靈靈、金燦燦、綠瑩瑩

師總結:同學們的詞彙真豐富,表揚自己。讓我們把這兩個詞語送入課文第一小節,誰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齊讀)

4)師過渡:冬去春來,小溪彈琴了,丁冬丁冬,好聽嗎?喜愛春天小溪的同學站起來。

師:讀得真好聽,三個生字寶寶也湊着熱鬧聽你們讀課文了,你認識他們嗎?

生:請小朋友自己學習這三個生字。小喇叭準備;

(1)生自學

(2)反饋,

(3)生當小老師帶學。師隨機指導

(4)“琴”——什麼琴?

師:大王和小王,今天來彈琴,聲音真動聽。認識這些琴嗎?(圖片詞語,學生開火車朗讀)

(5)師:“丁冬”——是象聲詞,門鈴響了什麼聲音?

生答:“丁冬”;

師:還有什麼會發出“丁冬”聲音?

生答:

“丁冬丁冬”敲釘子;

敲小碗“丁冬丁冬”,

泉水“丁冬”……)

師:真聰明!象聲詞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水聲:嘩啦;打雷聲:轟隆隆;啄木鳥:篤篤;小雞:唧唧;青蛙:呱呱;)

字形:換部首(訂、盯、釘、頂)

書寫;寫三遍;

(6)“真”——

提醒學生中間部分有三橫。

小明回答問題正確,老師說,小明真棒;

今天氣溫40度,媽媽說:天氣真熱;

得到了一張小獎券,我真開心。

師:春天,小溪彈琴,丁冬丁冬,(生)真好聽。

4、指導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師:這麼美的課文,這麼美的小溪,讓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美美的讀一讀;

2)生自讀;

3)師:讀得真好聽,老師也想讀了。

4)誰還願意來讀;(學生個別表演讀三至四人)(注意小節之間間隔時間稍長)

5)女生表演讀、男生表演讀;

6)全班齊讀;(能背得請背出)

(四)啓發想象,自編兒歌。

1、師:老師陶醉在你們美妙的朗讀聲中,謝謝你們!帶給我美的享受。冬去春來,春去夏至,小溪又是怎麼樣的?看,這是夏秋兩季小溪的部分畫面,它有時平靜安寧、有時活潑調皮、有時愉悅快樂、有時深思遐想,根據她的特點,選擇一個季節,開動你的小腦筋,也編一首兒歌好嗎?

2、小組合作編兒歌;

3、學生交流;

(五)複習鞏固,拓展練習。

(六)、指導書寫。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觀察筆順;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在田字格內範寫;學生口頭書寫。領寫員領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透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訪問了“山裏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種親切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隨着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板書課題:山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解決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劃出優美的句子。

3、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

(雨起、雨中、雨後。)

4、作者爲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在這裏他觀察到了什麼?又傾聽到了什麼呢?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精讀感悟

1、他觀察到了什麼?又傾聽到了什麼呢?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着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我們先隨着作者去感悟山雨的音韻美。找出寫山雨聲音的句子,讀一讀,劃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沙啦啦,沙啦啦──

⑵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⑶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作者把岩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⑷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3、山雨動聽的音樂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而它的綠更是難以忘卻的美。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⑴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裏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⑵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

四、小結

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對話,抓住“喊、驚奇、奇怪”等詞語指導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習用換詞、看圖片和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絢麗多彩、花朵簇簇、懊喪等詞。

3.重點理解“這是多麼美好的禮物啊!”這句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題目入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同時對課文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1.創設情境,理清人物關係。

從前,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有一條長長的小路,小路從森林的這一頭一直延伸到另一頭,小路兩邊分別住着:鼴鼠一家、刺蝟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森林裏還住着一位熱心的郵遞員黃狗

1.學生邊聽教師講故事,邊梳理人物關係?

1.有一天,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課件出示: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2.指導朗讀:“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讀出喊的語氣。

3.聽到郵遞員黃狗的呼喊,鼴鼠先生從郵局領回的包裹裏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默讀課文的第3-5自然段,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默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一個怎樣的包裹?

4.指名彙報,課件出示: 鼴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問松鼠太太:“長頸鹿大叔寄來一個包裹,請您看看,是什麼東西?”

指導學生讀松鼠太太的話,讀出虛心的話氣。

松鼠太太拿過包裹一看,裏面空空的,什麼也沒有。原來,包裹不小心被弄破了,裏面的東西都漏掉啦!鼴鼠先生很懊喪。帶上表情讀出“懊喪”的語氣

二、體會語氣

1、讀句子:郵遞員黃狗在門口喊:“鼴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單。”

2、讀出“喊”的語氣。

3、彙報交流,讀鼴鼠先生的話,讀出虛心的語氣。

4、感受鼴鼠先生的懊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