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彙編十篇

爲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彙編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敘事較強的記敘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記敘的。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拯救白鯨的故事。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熱愛和幫助,反映了人類和動物和諧共處、互相幫助的主題。

教育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1 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續編故事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學習9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課時安排:

2課時

授課時間: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透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簡單瞭解了同學們最喜歡的恐龍,也知道了聰明、可愛的海豚能爲人類服務,那麼今天我們要再認識人類的朋友,它是迄今爲止,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猜猜是什麼? (鯨)

二、檢查預習

1、字詞(重點關注“召、克、拼”的讀音)

2、檢查讀文: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學習前三自然段

1、指讀前3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說到第幾自然段,教師隨機學習“夠、召、克、望”。“夠”字,學生往往把字寫顛倒,可以這樣記:一句話說多了就是“夠”。)

2、具體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要讀出那種頑皮、高興、自由的勁兒。透過多種朗讀方式體會。

3、練習有感情朗讀前3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

選擇前3自然段喜歡的句段讀一讀

二、學習4、5、6、7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話“白鯨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但是冰塊太大了,他們絕望地叫起來。”反覆朗讀。(這句話中關鍵是拼命、撞、絕望這三個詞語,只有準確理解了,才能體會出白鯨身陷絕境那種無奈和絕望。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在透過個性化的朗讀體現出來,以便加深感悟。學習慌和拼,完成書寫

2、第四自然段要讀出遇到寒流後很絕望,很無助的感情。與前兩段的讀法形成比較鮮明的對比。

3、默讀5、6、7自然段,邊讀邊想白鯨是怎樣獲救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抓住“馬上—立刻一動不動擠成羣結隊一邊一邊”等詞語理解)

4、指導朗讀:

5、6自然段要讀出緊張的氣氛。7自然段要讀出白鯨得救後,人們輕鬆、愉悅的心情。

5、感情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能想象一下白鯨得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嗎?(續編故事)

2、讓學生彙報關於鯨的資料。

四、作業

讀課後讀一讀中詞語

五、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偏旁扌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課文掛圖、小黑板、佈置學生觀察晴朗的夜空。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

1、交流觀察晴朗夜空的內容和感受。

2、引入課題:靜夜思(板書)

二、朗讀或試背古詩

1、指名讀古詩。

2、齊讀古詩

3、指名背古詩

三、認記生字

1、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2、認讀生字。

⑴開火車認讀

⑵遊戲:運西瓜

西瓜豐收了,讓我們幫忙把西瓜搬上車,運到城裏去吧!不過,每個西瓜後面都有一個生字,搬瓜者要想辦法記住它。可以用組詞,說一句話,找相近的字進行比較等辦法。

四、精讀古詩

1、分四人組詩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4、請同學來扮演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古詩。

五、指導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導學生說一說,再書寫。

3、學生在課本田字格中書寫後展示、評議。

六、擴展活動

1、學生交流各自會背的古詩:

2、學生去收集有關李白的詩。

【板書設計】

靜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下面我們就來猜幾個。

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

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

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

落在水裏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它們有關的課文,第30課《我是什麼》。

讀課題(板書)。誰能用提問題的語氣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遊戲匯入,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識字,感知內容。

1.這神奇寶貝到底是什麼呢?同學們快開啟課本144頁讀一讀吧。老師提出自讀要求:

(1)把新詞、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順。

(2)圈出文中新詞語,生字,不會的生字可以找書上的樹葉來幫忙或者標記出來。

2、讀詞語。神奇寶貝給我們帶來好多詞語朋友,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請看大屏幕。(領讀,指名讀)

稼,讀四聲,但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相機指出)

3、帶音節學生字:

師:現在我們把書上的樹葉請出來,幫我們讀準每個字。(領讀,指名讀)

請同學們找出:這些字中,那幾個字讀平舌音?(躁,災),那些字是前鼻音?(淹),那些字是後鼻音?(碰)

4、去音節讀生字。這回你們還能讀嗎?(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趣味識字。(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教師伺機引導)

孩子們,有這麼多的字,我們用什麼方法能把他們都能記住呢?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尋找發現識字規律)

換偏旁:躁----操,澡(伸手能做操,有水能洗澡,着急暴躁就跺腳)

熟字加或換偏旁雪-----雹

三點水旁的字大多和水或液體有關如:浮、灌溉、淹(出示課件)

謎語:房中着了火(災)四隻小狗張口吃骨頭(器)

6、鞏固識字:

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們來玩走迷宮遊戲,把它們記得更熟。

(設計意圖:透過自讀課文從總體瞭解課文,再合作探究用各種方法識字,記字,用適當的遊戲增強識字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快樂學習)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品讀課文第1段。

1、同學們,你們剛讀了課文,文中的“我”到底是什麼呢?(生說:水)

2、老師出示水娃娃圖:多麼可愛的水娃娃呀!它還會變魔術呢?就讓我們看看水娃娃都變成了什麼?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1自然段,用筆劃出來。

學生回答,師板書:汽雲

3、水娃娃能有這麼多變化,真神奇!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A、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它要誰的幫忙,才能變呢?)

B、“汽”又是怎樣變成“雲”的呢?誰來讀讀汽變成雲的句子?(指名讀)

(師生問答,一個小水珠能變成雲嗎?它變成汽或雲我們能看見嗎?多麼神奇呀,再讀),引導學生用一什麼就什麼說話。

C、“雲姑娘”又是怎樣打扮自己的,你知道嗎?

生:白衣服,黑衣服,紅衣服

師:那它分別是什麼時候用到這些衣服的呢?欣賞圖片

(晴天時,她穿白衣,下雨的時候,她穿黑,早晨和傍晚,她披紅袍,是誰給雲披紅衣服的呢?對,是陽光讓雲披上了紅袍。)

師:有了這不同的衣服,雲可美麗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漂亮的雲吧!

同學們,你喜歡雲的衣服嗎?自己讀一讀,看誰讀得最美?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相信我們會寫得更棒!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生字。

四、指導寫字:

“衝”字的兩點水,點和提寫時位置要直上直下,寫在橫中線兩邊,右邊“中”的豎要直而長。

“曬”字的書寫:日字旁要寫的窄一些,右邊第五筆是豎彎,沒鉤。

“池”字,注意:“三點水”的“第一點”,與兩點水的位置相當,第二點正好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提”起筆比兩點水的提要低。池字右邊的“橫折鉤”的“橫”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豎”剛好寫在豎中線上,“豎彎鉤”儘量往右邊伸展,鉤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筆。

仿照池的寫法,寫好“浮”字的三點水旁。(學生線描紅後書空)

四、課堂小結:

透過學習課文,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水善變。變成各種雲,多姿多彩。初步瞭解了水的變化。那麼它還會變成什麼呢,他爲人們做了些什麼等內容我們下節課再講。

(設計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圖文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更形象直觀的理解文章內容,懂得水的變化)

五、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思考水還能變成什麼?

2、在生活中找找,水還能變成哪些事物,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壞事。

(設計意圖:透過積累,和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加深對水的認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願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2、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3、在交際互動中,使學生能初步說清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並瞭解別人講話內容;態度大方、有禮貌。

4、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樂於交流,說清觀點,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在交流中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1、自制動畫片《騎驢》。

2、自制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瞭解短文內容及幾個基本觀點

1、看動畫,講故事,感知短文內容。

點評:上課伊始,生動有趣的動畫,繪聲繪色地講解,不知不覺地把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氛圍,學生定會興趣盎然。

2、自由讀故事,瞭解文中對於爺孫倆騎驢的幾種說法。

點評:讀故事是看動畫所無法代替的,這使學生對故事《騎驢》的四種說法逐漸明晰,爲展開交流做好準備。

3、引導學生彙報故事中的四種說法,同時板書:

⑴ 中年人認爲兩個人不能都騎驢。

⑵ 老人認爲應該尊敬老人,讓爺爺騎。

⑶ 孩子認爲應該讓孫子騎。

⑷ 種菜的人認爲有驢不騎,太笨了。

二、搭建平臺,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爺爺應該聽誰的?教師提出:說清自己的想法,並能認真聽對方講話。

2、小組交流,按不同觀點分組:

⑴ 調查分組:

① 同意爺爺騎驢的爲一組。

② 同意孫子騎驢的爲一組。

③ 同意不能都騎的爲一組。

④ 同意不騎太笨的爲一組。

⑤ 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爲一組。

點評:按不同觀點分組,是來自學生自己的觀點,打破了常規分組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使小組學習更具實際意義。另外,對於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爲一組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及教師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⑵ 組內交流。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彙報,互相補充,團結合作,講清組內想法;注重師生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提高交際能力。

點評:能透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抓住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此處教學的不可預測性更強,隨時生成的課程資源很多。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儘量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設計才更有針對性。

4、不同觀點互動交流:

在相同觀點彙報的基礎上,引導不同觀點的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充分說理,說服他人。再次創設情境,使學生交際更深入。

點評:不同觀點的交鋒,讓學生的交流活動昇華,互動性更強,交際情境自然形成。同時,在交流中,經過教師的恰當的引導、點撥,學生會逐漸體會故事所蘊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師生扮演角色,創設交際情境。透過這樣的交流使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見。

點評:這一教學環節設計很巧妙。巧,是因爲師生角色扮演使交際更具實際意義;妙,是因爲交際過程不單是語言交流的過程,更是學生思想受到啓迪,情感得以薰陶、釋放的過程。

四、聯繫實際,拓展交流

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交際空間。使學生逐步感知到交際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

點評:聯繫實際的拓展交流,豐富了交際的內容,把故事《騎驢》所蘊含的哲理內化,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總評】

張老師的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應該聽誰的》,能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段提出的口語交際要求,從二年級學生實際出發,把教學目標準確定位在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敢說、樂說,說清自己的想法,說出新意;指導學生在與人交流中要認真傾聽,態度自然、大方上。教學設計體現了順學而導,在交際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指導思想,及情境中互動,互動中發展學生思維的設計原則。

1、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樂於交際,主動交流:

張老師設計了獨白、小組討論。與老爺爺模擬對話等活動,努力引導每個學生樂於交流,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情境中。

2、努力創設貼近生活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互動:

比如說,上課伊始的一邊播放配樂動畫,一邊講《騎驢》故事,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交際情境中;讓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小組合作交流,爲學生搭建交際平臺;不同觀點進行交鋒,使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碰撞;師生扮演角色,與老爺爺模擬對話,在交流中使學生感悟了故事所蘊含的哲理;拓展交際話題,讓學生尋找自己生活中爲難的事情,把交際情境引向生活實際,使交際更具實際意義。

以上各種交際情境,重視培養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的交際角色意識,構成了真實的課堂交流的學習情境。

3、發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創新:

在教學設計中,張老師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與文中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爲一組的設計,體現了她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及創新精神的培植。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反覆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得出什麼結論,是怎麼得出的。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法布爾的留心觀察和善於思考探索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課前準備:

①電腦課件②師生共同蒐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法布爾爲什麼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2、同學們,我們校園裏有一朵花,它的花瓣與衆不同,是五顏六色的。聽到這件事後,你想說什麼?或做什麼呢?

3、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後是怎麼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出示課件,介紹法布爾。

三、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麼他是怎麼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2、抽生彙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後??最後??”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裏多路放飛蜜蜂)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再在小組裏討論一下。然後全班彙報。(體會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

4、讀到這裏你想對法布爾說些什麼?

5、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麼?爲什麼“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 從這裏你體會到了什麼?(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爲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8、已經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論呢?爲什麼?

9、那作者最後是怎麼得出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論的句子。(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10、誰來讀一讀這一句。並請說一說你這樣讀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的意思。)

11、二十隻蜜蜂中有十七隻飛回來了,能說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了嗎?還有三隻蜜蜂去哪了呢?

四、反覆朗讀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裏,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麼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此時他的心情多麼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 (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佈:(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五、學習最後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爾還得出了什麼結論。(齊讀最後一段)

2、在這個結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無法解釋的是(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3、對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4、根據學生的提問,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並舉例說明。

5、自由讀讀資料袋裏的內容,裏面說的蜜蜂會跳舞,它們就是這樣認路的嗎?怎樣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六、拓展延伸:

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解不開的奧祕。由於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後,有一種研究結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裏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敘述了兩隻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後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童話。

3、學會參與公益勞動,形成良好的社會共德。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複述童話。感悟文字的內涵。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繪畫用品

設計思路:本文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去讀、去想、去問,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質疑中瞭解大自然的生存規律,在想象中體驗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聽故事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質疑。

4、出示教學掛圖,自編故事。

5、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集體認讀、擴詞。

3、默讀課文,把生字標出來、把自然段標上序號。

4、把生字條裏的字指給同學認,互幫互學。

5、檢查識字情況,交流、積累識字方法。

6、聽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段標上記號,把不懂的地方畫個問號吧。

三、品讀課文、感悟文字。

1、展示自己預習的收穫、聽讀課文

(質疑、解惑)

2、品讀課文、談收穫

3、體悟文字的內涵

4、分角色朗讀課文

A、男、女賽讀

B、分角色朗讀

C、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讀。

5、賞讀課文,讀出課文喂兒

四、複述課文

1、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談感受

3、向文中的小主人打打招呼、談談自己心理話。

五、指導書寫漢字

1、擴詞訓練

2、寫字姿勢訓練

六、拓展練習

1、綜合訓練(完成課堂練習)

2、探究課後問題

3、發揮想象、畫一畫將來的松樹林、續編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導語: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瞭解課文

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 獲得啓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

釣魚放魚啓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瞭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 不捨 感激

(對獲得啓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四、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把魚放回湖裏時,得到啓示是。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指導與交流:

⑴ 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⑵ 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⑶ 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五、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

板書:

不容爭辯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

(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4、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七、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啓示 拋(出去) 劇烈 小心翼翼 操縱 跳躍 掙扎

沮喪 紐約 抉擇 曾經 實踐 獲得

(聽寫完後對照大屏幕,那幾個字寫錯了。一個字連詞寫2遍。)

2、學習“釣魚”部分的體會:

師: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裏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麼?

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時態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麼?

答題要點:

⑴ 要把釣到的魚放掉很難很難。

⑵ 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二、學習課文後半部分

1、默讀思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2、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

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

(“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4、“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麼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裏,是道德問題嗎?

(因爲把還沒到捕撈鱸魚時間,把釣到的鱸魚留着,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裏,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麼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很難,實踐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魚,放棄個人利益。)

5、“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麼?

指導:“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是什麼教育?(“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這句話是說,從小得到嚴格的道德教育,就會有勇氣和力量去實踐道德。)

6、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啓示是: 。

7、指導朗讀這段話。

8、課件顯示:

拓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

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

 四、課外拓展

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設計說明】

《釣魚的啓示》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選擇這篇課文教學,是爲了探索深文淺教的教學方法,即對蘊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以及如何優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確定淺教的教學目標:

⑴ 學段閱讀教學特點是確定如何淺教的主要依據:

第二學段,這時學生的朗讀能力已基本形成,語言發展也初步規範,內部言語的心理機制也開始成熟。因此,應將教學重點放到以默讀、感悟爲主要方式的語段訓練上,同時進行言語表達和語感訓練。其中,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用規範語言簡要概括資訊的表達能力,語感訓練則是透過對典型語例的精緻化教學,以課文的思想情感爲背景,感悟體驗不同言語表達形式的作用和差異。第二學段仍要加強朗讀教學,但與第一學段不同,主要是透過典型語句的朗讀比較,感悟句段內的語言組合規律,以發展良好的語感心理圖式。

⑵ 文字的重點與難點要根據淺教的原則確定:

文字解讀的重點和難點,不一定就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釣魚的啓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啓示”,而不是釣魚過程中的放魚。但根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把釣魚過程中“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作爲教學的重點,既要求感受體驗,也要求熟讀積累。“啓示”,只作爲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

⑶ 學生的真實起點:

學生的真實起點,一是指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學習內容的難度超越學生心理特徵,學生學起來必定是困難重重。二是指學生已經知道什麼。美國奧蘇伯爾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指出:“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爲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見,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非常重要。對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聯繫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才能化難爲易,學生纔有可能感悟像《釣魚的啓示》這類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2、優選組合淺教的教學方法:

⑴ 降低起點層層突破:(逐步提高)

剛開始唱歌時調子起高了,就難以唱下去。教學也是這樣,一開始,把起點定的很高,隨着教學難度的提升會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深奧的課文,起點定得低些,然後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還是“啓示”,起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啓示”,抓住“啓示”的語句學習,遵循的是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學習會感到困難重重。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啓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⑵ 以讀爲主、讀中體驗:

對深奧的課文,更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教學中讀的引導,有篩選主要資訊的默讀,如找出表現“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的語句,“我”得到啓示的語句等;有在體驗中的朗讀,如讀“我”的心理變化以及父親態度的語句等。

感悟體驗方法的引導力求符合文字特點。一是運用整體感受法。課文中父親和“我”的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初讀時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父親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體驗法。課文對“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角色着墨雖然不多,但對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三是想象體驗法。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麼說?四是移情體驗法。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年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

⑶ 引導思維,問題解決:

閱讀的本質是思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外問題解決。

如,《釣魚的啓示》以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裏,“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

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麼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問題之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麼啓示?引導聯繫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啓示,並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透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啓示”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透過抓住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透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難點:1、聯繫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齊讀課題。

2、談話引入: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次美術課上,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那麼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老師又是怎樣對待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上節課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學習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剛纔的第一個問題: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用~~~~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讀。

2、集體討論交流:

(1)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指名說指導朗讀

(2)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再讀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我爲什麼會這麼畫呢?(引入學習第1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理解體會指導朗讀也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父親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三、學習第1318自然段。(明結果)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1318自然段:

(1)、讀:小組內用平時喜歡的方式讀。

(2)、議:老師怎麼做?怎麼說?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並談體會。

(3)、做:完成《作業本》第4題,小組內交流檢查。

(4)、說:每個小組派代表準備發言。

2、討論交流:

(1)老師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組織學習。

課件出示學生的變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導朗讀體會)

(2)老師還怎麼說?

課件出示句子: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啓發最大?爲什麼?

引導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間演示、看課件上楊桃圖片)

【3】說一說。(課件出示:當我們看見別人()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

指導朗讀再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四、總結提升。

1、看作者長大後的資料:(課件出示)

2、聽了這些,你又有什麼體會?

3、再讀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課件出示、齊讀)

4、總結提升:我們從畫楊桃中跳出來,今天所講的道理可用一個什麼詞來表示?(隨機板書:實事求是)

五、寫格言。

匯入:透過這堂課的討論交流,我們真是深有啓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裏最想說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爲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爲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板書:

23、畫楊桃

父親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課題假如(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鞏固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有適當的情感定位。

2、過程與方法:透過聆聽感受、自讀自悟、品讀深入等閱讀活動理解文字,並在句式練說、朗讀表演、仿寫創作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薰陶。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真情實感,顯示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

設計意圖

1、激發興趣:根據年齡特點,選擇巧妙的着眼點(神筆)激趣,帶動思維,激情入境,使學生產生共鳴。

2、培養語感: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科的個性,以學生的語言發展爲本,加強語言的理解、感悟和運用,透過誦讀、聯想、評價,感受深刻的文字內涵。

3、拓展文字:在深入研讀感悟文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和文字的特點,設計了適宜的句、段訓練,師生共同進出課文意境,在多元對話的過程中,有機整合與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與薰陶。

預設目標教學環節學生活動

一、複習匯入抓住“神筆”一詞,激活學生思維,引發濃厚興味。

1、揭題《假如》,說說你是怎麼理解“假如”這個詞語的?

2、師:課文中的作者想象自己如果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會幹什麼事。你覺得馬良的神筆是一枝怎樣的筆?

3、出示圖片與小詩:馬良愛心大,神筆手中拿,看誰要幫助,他就畫畫畫。

1、學生談理解。

2、學生暢談:這枝筆畫的畫能變成真的,幫助窮苦人的筆,懲治壞人的筆……

3、學生讀一讀。

二、感悟課文,朗讀積累創設一個師生思維直接交流的情境,將文字直觀地呈現課堂當中,讓一切來的那麼自然。並給予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的時間,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1、師:誰需要幫助,馬良就會用這枝神筆畫出他最需要的東西。那課文中誰需要幫助呢?

2、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體現小樹、小鳥和西西需要幫助的句子。

3、自讀自悟,各自準備班上彙報。:提示:當我讀到()的時候,我()。

4、集體感悟,指導詩中相應句子的朗讀。l感受小樹的困難。(1)、抓住“寒冷、縮着、嘆息”這些詞體會小樹的冷。(2)、談到“嘆息”時想象小樹當時會說些什麼?(3)、指導朗讀最後兩行詩句。

l感受鳥媽媽和小鳥的困難。(1)、抓住“苦苦、哭泣”體會小鳥的飢餓。(2)、學學哭泣的樣子,想象小鳥一邊小聲地哭,一邊還說着什麼?請演一演、說一說。(3)、抓住“遙遠”一詞體會。聯繫詩句“遙知不是雪”或“遙看瀑布掛前川”理解“遙”的意思。表揚學生能把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4)、朗讀最後三行詩,突出重點詞。

l整合一、二兩節(1)、同學們,北風中的小樹,飢餓的小鳥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2)、文中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爲小樹畫了(),爲小鳥畫了()。(3)、指名讀讀填進去的短語,突出“紅紅的”與“許多”。(4)、小樹有了紅紅的太陽,小鳥有了許多好吃的穀粒,會多麼開心啊!請小朋友讀讀1、2兩節,試着讀出他們得到幫助後喜悅的心情。

l學習第三節(1)、同學們,還記得課文中哪一句話寫出西西需要幫助嗎?是不是這句?教師故意丟掉“只”字再讓學生讀。(2)、學生提出少了“只”字,討論少了“只”字要不要緊。(3)、此時西西最想要的是什麼?一雙好腿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平常,可是在西西眼裏卻是那麼珍貴。正當西西非常苦惱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腿終於能動起來了,他會怎樣?(體會由沉重到興奮的變化)你能讓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西西的這份欣喜嗎?朗讀全段。當你讀到什麼地方的時候最興奮,請你再讀讀。

5、朗讀全文,背誦全文。(1)、教師配樂範讀。(2)師:同學們,多麼感人的詩啊,請大家學着老師的樣,有感情地讀讀全文,有能力的還可以選幾節背一背。(3)鞏固全文。1、學生回顧課文,口答。2、學生劃出、並指名彙報體現他們需要幫助的句子。3、學生反覆讀讀這幾句話,圍繞提示在書上作簡單批註。4、學生根據提示中的句式暢談各自的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理解、整合課文內容,同時能有感情朗讀。指名說說。指名填空,練讀括號中的短語,突出這些事物的特點。透過師生評價,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兩節。。學生透過爭論,從“只”字中感悟西西的那份無奈。指名朗讀第三節,重點讀好最後兩行。5、(1)、靜靜地聽教師的範讀,用心去感受詩中內容。(2)、學生自由練讀全文,指名自由讀、背喜歡的段落。(3)、全班配樂朗讀。

三、仿寫創造。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朗讀這首詩,能讓學生產生共鳴,產生那麼多新的“假如”,學生在創作中表達出他們的嚮往和追求。給人類朋友、動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幫助的人畫什麼。

作業紙:1、學生仿寫。2、交流、彙報。3、教師小結。小朋友,真不錯!你們不僅詩寫得好,還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課後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寫的詩,貼到牆上,讓大家都來讀讀、背背。1、學生獨立完成或與同學合作完成。2、學生展示自己創作的成果,師生評價,特別優秀的讀讀、背背。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等把《后羿射日》這篇課文讀正確、流利。

2.瞭解後裔與怪禽猛獸等鬥爭的過程中的神勇無比。瞭解祖先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決心。

3.積累,背誦《後裔射日》

教學難點:

瞭解後裔的神勇無比,瞭解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決心。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積累課文。

教學過程:

1. 複習匯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淮南子》中的秦西巴縱麑,誰來背誦給大家聽。(指名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交流《淮南子》裏面不僅收集了許多帶有哲理性的小故事,而且還有許多的神話故事,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后羿射日》課件出示

2.學習新課:

(1)聽老師讀,你認真聽,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同時注意老師在哪個地方停頓。

(2)剛纔同學們都聽得很認真,老師發現這些字很難讀,老師把它拿出來,大家再讀一讀。(課件出示)

(3)生字讀熟了,相信你一定能把課文讀熟,自讀3遍,找同學起來讀。(指名讀)

(4)小組合作讀準字音。展示讀。

(5)課文讀熟練了,堯之時,發生了什麼事?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那你知道文中的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是什麼嗎?(交流)對,它們是一些危害人類的東西,來咱們一起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6)當這些怪禽猛獸危害百姓的生活時,堯是怎樣做的?誰來讀有關的句子。

(7)后羿爲人類做了那麼多,你想對他說什麼?(交流)

(8)這個故事發生在上古時期,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時候,那時候科技不發達,不能正確認識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便賦予他神話色彩!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了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的祖先是勤勞、勇敢和智慧!

(9)讓我們帶着讀祖先的崇敬之情再來讀一讀課文!

3、積累、背誦課文

分組比賽,看哪個小組最先能背誦。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