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1

一、 地位與作用:

《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十一課,也就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教材體例的系統上來說,從第一冊的“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到第二冊的“篩選資訊”、“研究探討”、“分析評價”,是將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爲訓練要點,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適應新世紀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從這個方面上來說,《我與地壇》正處在這個訓練體系的較高層級上。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兩篇文章對“分析評價”這一訓練點進行了鋪墊,那麼在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層級,它所要求的綜合語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僅僅是一個訓練點這麼簡單。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獨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對生命的認識。

2、抓住文中的關鍵句,揣摩語言。

(設計依據:透過對本文的學習,不但要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要讓學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啓示。)

三、教學重點: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作爲殘疾人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與死”的思考。

(設計依據:課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義,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

五、文章特點與關鍵: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本篇課文超過7000字,是本學年度最長的一篇課文之一;教材同時將其確定爲“自讀”課文,在課時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長度構成了一對矛盾。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作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勞週期較短的現象;而課文說的是一個相對“沉重”甚至“沉悶”的話題。怎樣在45分鐘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字身上來,完成對7000字的文章的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六、教學方法:透過提問—啓發—討論—評價的步驟學習課文。

(設計依據:作爲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鑑於本篇課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義,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體會到,完成感情的自我昇華,很顯然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給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領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透過討論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七、教學方式:

(使用依據:本文是透過學生默讀、誦讀去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資訊。透過討論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節課中利用明膠片和投影儀將幾個需要討論的問題顯示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去思考。)

八、課時安排:1課時

九、指導學習:課前自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設計依據:根據本文篇幅較長的特點,課前預習,自學是必須的。自學指導的要求是透過作者直接的語言去理解文章。在課堂上,透過討論去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十、教學過程:

1、匯入課文

挫折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是必將經歷的。有些人面對命運中的挫折望而卻步,使成功從手中流逝;有些人卻能夠勇敢面對,昂首前行。這些人最終成爲生活的強者,爲人們所尊敬,例如:司馬遷、張海迪、貝多芬等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失去了雙腿。他歷經磨難,經過一番苦苦的掙扎最終成爲了一個著名的作家。

史鐵生有這樣一句話用來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到底他的這些文字是怎樣體現出他的靈魂,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內心,去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設計依據:透過作者自己對名字的解釋,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經歷下的特殊情感,使學生感受更爲真切。)

2、讀準下列字詞:

宿( )命 坍圮( )( ) 玉砌( )雕欄 亙( )古不變 撅( )

捋( ) 蟬蛻( ) 窸窸窣窣( )( ) 嘈( )雜 熨( )帖 猝( )然 倔強( )( ) 雋( )永 恪( )守 焦灼( )

(設計依據: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

3、思考問題: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幾小節是對地壇景物的描寫?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地壇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樣理解地壇的意圖?(用文中的話)

③比較3、5兩段的景物描寫,有無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有,這種變化意味着什麼?(請位同學朗讀課文第5節,其他同學思考)

④在地壇,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地壇又爲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幾小節是對母親的描寫?

②作者透過哪些場景去描寫自己的母親?反映了母親怎樣的心境?

③透過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的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討論)

4、重點研討,總結評價

①透過這堂課的分析理解,請同學們概括一下母親的做法給了作者一個怎樣的啓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設想”非常耐人尋味,可以說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設想”,作者是無法得到這樣的啓示的。就讓我們透過這個“設想”共同去體會“母親的偉大”。

③課文最後寫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從全文看,此處的“車轍”“腳印”是可以有象徵意義的。那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徵了什麼?

(設計依據:按照

(五)作業:有人說寫作是“本於內心的鬱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堂課的作業就是以《地壇給我的啓示》爲題寫一篇類似讀後感的文章,不計長短,關鍵要發自於你們的內心。

板書設計:

附一:

我與地壇:絕望——思考——希望(怎樣活)

我、地壇、母親

我與母親:頹廢——理解——堅強

附二:

送“我”——理解——(行爲描寫)

憂“我”——堅忍——(心理描寫)

找“我”——焦急(關愛)——(側面描寫)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2

一、匯入

師:生命就像燦爛的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死亡則像黑夜,當黃昏落日的絢爛過後,層層黑幕必將會籠罩在我們身上。少年不會想到死,因爲他的生命還剛剛開始;青年不會想到死,因爲他初嘗人生的滋味;中年也很少想到死,因爲他總以爲自己還有夠長的日子。可是,二十來歲的史鐵生卻幾次想到死。爲什麼?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他的散文《我與地壇》(板書課題)

誰能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呢?(強調用課文中的語言)

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長到20歲上忽然截癱了”。

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師:這種不具普遍性的殘酷事件落到了史鐵生的頭上,使他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也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他“走”進了地壇。地壇,是他凝思的對象,是他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那麼史鐵生在地壇中都考慮了哪些問題呢?(用文中原話回答)

1、該不該去死

2、爲什麼出生

3、怎麼活

關於前兩個問題作者想明白沒有?誰能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一下。

作者最終感悟了生死,生,不可辯論,死,必然降臨。

過渡:作者對於生死的體悟和地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地壇是怎樣給作者以啓示的呢?下面我們共同品味文中的三處景物描寫。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三處景物描寫。

哪位同學能朗讀一下文中的第一處景物描寫?其他同學體會:作者是從什麼角度對地壇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地壇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從什麼角度?(從整體的角度來描寫地壇)

什麼感覺?地壇顯得很破舊

地壇昔日是什麼樣的呢?明確:曾一度輝煌

這一處從整體上寫地壇的荒蕪破舊有什麼作用嗎?

烘托了落魄者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

古園歷經四百多年的變化,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但是它丟掉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

剝蝕的是——浮誇的琉璃

淡褪的是——炫耀的硃紅

也就是說,地壇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虛榮與浮華,只是昔日的榮華和顯耀。

雖然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雖然現在已無人關注,但是園中的老柏樹卻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也就是說,地壇雖然荒蕪破舊,但卻仍然透露着——一種生命的活力。

這樣的地壇對於一個失魂落魄的人來說,會有一種怎樣的啓示呢?

(讓“我”覺得——萬物盛衰皆自然。)

(地壇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靈有一種強烈的震憾,他彷彿覺得地壇就是自己的影子,並以此爲起點,開始長久的思考自己的命運)

對於一個失魂落魄的人來講,最應該找尋回來的是什麼呢?

(是丟失了的、殘落了的靈魂,這也是一個人之所以爲人的最精粹的東西)

地壇以“剝落豪華見其真醇”的方式讓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哪位同學能讀一下文中的第二處景物描寫?其他同學注意:第一處是從整體的角度來描寫地壇的,這一處是從什麼角度來寫地壇的?都寫到了哪些景物?

(從細微處落筆,描寫了小昆蟲的動態和草木的生長)

師:作者筆下的蜂兒、螞蟻、瓢蟲甚至露珠它們都有着怎樣的共同點呢?(它們都是和我們一樣平等的生命。)

你認爲這段景物描寫中寫得最精彩是哪一句呢?精彩在哪兒呢?四個人一組討論一下!記住:無論你認爲哪一句寫得最精彩,都要說出自己理由,說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

生:在我眼裏,螞蟻搖頭晃腦,捋着鬍鬚,像個思考的老學者,而且似乎想了好久,終於想通了,想好了就馬上去做。

蜜蜂,比喻的修辭手法,雲和霧的構成是一樣的,但是雲給人一種飄忽感,而霧把人籠罩期間,感覺很穩,蜜蜂的穩和作者的煩燥不安恰好形成了對比。

生:蟬蛻這一句很深沉,蟬脫皮的時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完成了再生,得以飛翔,我想,這會對作者擺脫舊我走向新生有啓示。

瓢蟲,擬人的修辭手法,積蓄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飛向新的高度。

生:我想到的是,蟬蛻皮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但它把寂寞的空屋留下,意味着內在的新生命騰飛了。這像佛家的“涅槃”。

生:露珠,它在葉子上不斷的滾動、聚集,露珠越來越大,大到葉子不能承受時就掉下來了,這時又有陽光的照耀,真的是太美了。我覺得像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的積蓄自己的力量,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內展現自己的美。那我們人類更應該這樣。

師:我想問,露珠墜地的聲音很大嗎?爲什麼說是“轟然墜地”?

我認爲這是作者心靈中的聲音。像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並且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美。這種墜地的聲音在史鐵生聽來是有震撼性的!

草木生長能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而草木競相生長,充滿着生機、活力,作者本來長期的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這草木的競相生長又激起了他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

從這兩處景物描寫中,你能感覺到地壇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特點嗎?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荒蕪但並不衰敗

師:如果把這兩處景物描寫拍成兩幅畫面,一起放在你面前,你會覺得這兩幅畫有什麼不同呢?(提示:從作者描寫地壇的角度入手)

生:我覺得,第一處是地壇的全景,這兒則是一個特寫的昆蟲世界。

師:前面是四百年滄桑濃縮在一個畫面,這裏是生命的瞬間被一個個地放大在我們面前,把這兩幅畫放在一起,我們會感到一種對比,一種震撼,一邊是地老天荒,一邊是生命的剎那。地壇荒蕪並不衰敗,歷盡滄桑卻依然寧靜,地壇中的小昆蟲和草木雖然卑微,但卻都能自得其樂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動着,都在無言地訴說着生命的美麗。那麼人呢?遭遇挫折與不幸之後,究竟是選擇活着,還是選擇死去?

雖然不能一一的對應說螞蟻教會了作者什麼,蟬、蜜蜂教會了作者什麼,看了一下露珠他便如何如何,但幾年的觀察和思考,還是會影響作者,便於作者展開對於生命的思考的,他最終明白了——人可以殘廢,但不能頹廢。自己也應該像那些小昆蟲和一草一木那樣珍愛生命,爲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

對於生死的問題作者想明白了,但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怎麼活的問題,這個問題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情,所以十幾年裏他還是常常要到園子裏來,這十幾年中,他所看到的園子裏的景物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出聲的朗讀第三處景物描寫,看這一處都寫到了園子中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都有什麼特點呢?試着分別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

落日燦爛;雨燕高歌;冬雪留痕;古柏靜立;驟雨激香;秋葉安臥

提示:石門落日,容易傷感,史鐵生卻看到光輝燦爛,最爲落寞的時間,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蓋一切,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候,孩子們的腳印卻讓他產生了豐富的聯想;蒼老而孤獨的古柏樹,讓他看到了亙古不變的寧靜之美;暴雨驟臨園中他聞到了灼烈與清純;秋風忽至,似乎滿目淒涼,然而,他看到的落葉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都蘊含着一種生命的激情,一種生命的永恆。這些景物本身恰恰就是對生命的最好的解讀。

作者長時間的觀察這些景物,他會感悟到什麼呢?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怎麼樣去活?

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俗語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文中的景物描寫無疑是作者心緒的表達,那麼文中的景物描寫對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作用呢?

第一、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爲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於作者展開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就是對生命的最好的解讀。

總而言之,是地壇使史鐵生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壇給了史鐵生第二次生命,地壇成了史鐵生無言的母親。

四、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你認爲“我”與“地壇”的關係是怎樣的?

師:也就是說,“地壇”還是一般的人文景觀嗎?寫一句話,簡潔地表達你對文中“我”與“地壇”的關係的理解

生1:生命——地壇之魂

生2:地壇——作者精神的家園

生3:我與地壇——生命與宇宙的對話

生4:地壇——“我”人生的導師

如果把題目換成“地壇與我”,你認爲可不可以?爲什麼?

透過對文章第一部分的學習,給了你哪些深刻的啓示呢?

(試着任選文中所寫到的一種景物,用即使------也-------這樣的句式表達你對生命的感悟)

即使是落日,也要把餘輝灑遍世間每個角落。

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們縱情高歌,也會演繹生命的豪情。

即使是落葉飄零,也要葉落歸根,化作春泥肥沃土。

誰能試着把剛纔幾位同學的句子連接在一起,組成一組排比句呢?

看來同學們都有了自己對生命的獨特的思考、獨特的體驗、獨特的感悟。

不錯,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綠整個春天;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陽的光輝;即使是曇花,也要讓生命在瞬間綻放燦爛;即使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熱劃破沉寂的夜空。這何嘗不是對生命最好的解讀呢?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3

教學設計理念

解讀《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節選)這篇散文第一部分寫地壇,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寫自己感受母愛後對生存有了更深層的領悟。這篇課文最突出的藝術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決定了這篇課文解讀的核心內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學習並借鑑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解讀學生: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到有關生命話題材的文章,如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現實生活中也瞭解一些像張海迪、海倫·凱特等勇敢挑戰生命的人物,所以對於史鐵生的人生經歷敘述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結合高中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開始進行深入思考這一現實,及其學生平時學習生活中的態度與表現,我想透過史鐵生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明白: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凝重悲壯的色彩,人,就應當在這冰冷而又燃燒着的有限世界中帶有傷痛地生活。痛苦,有時是證明我們活着的惟一方式。痛,並快樂地活着。……總之,給學生一點關於痛苦的哲學觀點,給他們自以爲痛苦的高中生活鋪墊一點理論基礎。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透過爲數衆多的散文學習,熟練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本身也不會構成學習的難度。而關鍵在於“景爲什麼能成爲情的依憑所在?”這個問題。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爲什麼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啓示這裏形成閱讀障礙,一方面是因爲地壇包蘊的歷史內涵與人文精神本身的豐富性;一方面是因爲學生的人生體驗與經歷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此造就了學習中的難點,教學過程要視情況給予一定的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透過課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與啓發。

教學課時與教學目標的設計

基於對教材與學生的分析,我安排了兩課時完成這篇自讀課文。並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說出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蘊的情感。

3、學習此文後,能產生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有親近關心母親的衝動。

教法與學法的設計:

教法:啓,拔,導

學法: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練筆強化。

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談一談我在第一課時的教學策略及實施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課時: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學設想:完成教學目標1、3。分四個環節展開。重點放在第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教學環節:導語引懸念,激發出興趣。學生在大目標的指引下展開與文字的第一次對話。(約11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教師導語:“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於是,退家靜思,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於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頗具哲學家氣質的作家。你們想知道他是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蛻變過程嗎?”(教師板書課題:我與地壇)(1分鐘)

[設計意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我設計導語時儘可能引起學生的閱讀文字的興趣。

2、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閱讀全文,並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約10分鐘)

第二個教學環節:在學生初步感知文字的基礎上,出示具體學習目標後,引導學生展開與文字的第二次對話。(約7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3、教師出示具體學習目標:(約1分鐘)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是什麼?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啓發是什麼?

4、學生第二次深入文字閱讀。(約6分鐘)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爲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字。

第三個教學環節:在學生深入理解探索文字的基礎上,展開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約20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4、逐一落實具體學習目標。

(1)落實具體目標1,並給定學習方法:找,讀、議。(約10分鐘)

教師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引導學生談一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與史鐵生有無相同之處?你對生命的理解是什麼?”

[設計意圖] 由於學生個人經歷與人生體驗不同,決定了各自對文字的解讀,對生命的理解也不會相同。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體驗,重在讓每一個學生有所領悟與體會。貫徹素質教育課堂要面向全體的要求。

(2)落實具體目標2,並給定學習方法:說,議。(約10分鐘)

教師設計了兩個小問題,啓發引導學生。其問題依次是:讀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你從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啓發是什麼?重點放在第二個問題,根據學生髮言情況,我適時補充三個素材引導學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個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個是“西西弗的神話”,第三個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透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情感薰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4

一、 情境匯入:解說(配《生命》主課件圖片)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爲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着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終於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在這古老而又充滿無限生機的古園裏,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棲的家園,聆聽心靈的聲音,感悟生命的真諦,完成了生命中最爲壯麗的一次突圍,而這次突圍的過程,竟長達十五年。1989年5月,《我與地壇》誕生了,字裏行間噴灑的全是作者15年來積聚在心中的幽思,這位作家就是現任北京作家協會的副主席史鐵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走進史鐵生,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相關的常識:地壇的簡介(課件)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主課件(框架圖)

過渡:作爲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線索才能領會形散下的神聚。史鐵生對生命的思考有着一個變化軌跡,請大家用文中的話表述一下。(篩選感情性語句) {失魂落魄、逃避、考慮死、不急於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們關注的焦點。史鐵生由一個失魂落魄的殘疾青年成長爲一個頗具哲學家氣質的作家,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文章雖長。但突顯的只有三個因素:我、地壇、母親。透視這三個因素是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爲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我們先來進行一次

仿真模擬,角色互換的採訪: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後那個頑強的生命。

採訪的基本要求:

1、分成兩組(東半球,西半球)採訪史鐵生。東半球同學爲史鐵生、西半球同學爲記者。

3、採訪時角色定位,仿真模擬,儘量從文中提取問題。用文中話作答。可適當加入個性化語言。交流時要聲音洪亮。準備一下。

附:採訪史鐵生:

1、 記者:您好,史鐵生,我曾經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合歡樹》《秋天的懷念》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現在您做爲一個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後一定有着艱辛的歷程。請問您在21歲失去雙腿後的感受是什麼?

2、 記者:據說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地壇。自從那以後,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您最初去地壇的動機是什麼?

3、 記者:看來,地壇對您吸引並非偶然,地壇給你帶來了哪些生命的啓示?

4、 記者:在地壇中您曾連續幾個小時思考關於生與死的問題,你想明白了嗎?

5、 記者:你用十五年時間思索生與死的問題,是不是太長了,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啊。(只有在滄桑的歲月中才能參透哀與樂;生與死。)

透過以上分析:能否爲一二節擬一個總標題。說明理由。

總結:三者之間的關係:地壇是我虛化的母親,母親是我心中永遠的地壇。她們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強的精神之源。

真情的流瀉,心靈的獨白,生命的徹悟,殘疾作家史鐵生用他的苦難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警惕,用他的諄諄告誡啓示我們要更好地生活。做爲一個健康成長的青年人,我們應如何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悟)透過《我與地壇》的學習,你一定會有很多感想?請大家談談

對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對生命的感悟已足夠,感謝《我與地壇》,感謝史鐵生。

詩朗誦:凡高散文:對生命的熱愛(視頻)(隨機)當我畫太陽時,我希望使人們感覺到它是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旋轉着,正在發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熱的浪。當我畫一塊麥田,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麥粒內部的原子正朝着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開而努力。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時,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裏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爲結出自己的果實而努力。

結束語:人有悲歡離全,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快樂和悲傷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風景。有句話說得好“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當然我們不必要刻意製造苦難,但當苦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面對,永不屈服。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三、透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啓示,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

教學難點: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

教學步驟:

一、設定情境,激情匯入(放映背景音樂)

導語: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主動去陝北農村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後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後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裏畫彩蛋。再後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擡爲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着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關鍵,整體把握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 還寫了母親。

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 三者聯繫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第一部分 我與地壇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麼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爲什麼“獨自”去?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寫出了作者那時的孤獨、頹廢憂鬱、痛苦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爲什麼“總是”到地壇去?(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到那裏去是爲了逃避,像個遇到傷害的鴕鳥一樣想把自己藏起來。

4、問:那麼地壇的有什麼特點讓作者如此眷戀?

5、問:哪些地方體現了地壇這一景物特點的?

明確:第2、3、5自然段。

6、聽錄音朗誦。考慮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如何體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一特點的。?

同學找出寫“荒蕪”的句子。並簡要分析此處作者的語言。

剝蝕了浮誇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硃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牆 散落了玉砌雕欄

四周的老柏樹,到處的野草荒藤(幻燈片展示)

同學找出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老柏樹愈見蒼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幻燈片展示)

7、這些景物給了作者什麼啓示?

啓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即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8、這個啓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麼樣的變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麼可怕”。決定面對所遭遇的苦難打擊,不再逃避、頹廢和自傷,就是他“決定”活下來了。

9、聽這一段景物描寫的錄音,思考此段描寫對作者思考“怎樣活”的問題有何作用?

石門中的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

一羣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

蒼黑的古柏沒日沒夜地鎮靜地站在那兒

草木和泥土的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氣味

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滿園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燈片)

——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

這些環境的永恆特點給作者思考“怎樣活”提供了一種氛圍和啓示。所以說我與地壇的關係十分密切,她讓我在那裏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用課文的詞語來說是有一種“宿命”的“緣分”。甚至可以說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總是”要跑到地壇去。在我狂妄時,地壇在無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傷時,地壇在寬容地接納了我,並毫無怨言的讓我在那裏思考了15年。

(過渡)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誰? 我們的母親

第二部分 我與母親

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就有幾個問題要問同學們:

1、作者以前的行爲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麼“難題”?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

3、可見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4、這樣的母親,母親這種對待“難題”的方式又給了作者什麼樣的啓示?(劃出回答前三個問題的關鍵語句。)

答:(1)“難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兒子的行爲給母親出了一個什麼難以解決的矛盾?

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

(2)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母親這種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啓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是“怎樣活”的一把心靈鑰匙: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張揚地去愛自己的兒女,去愛這個世界。

5、問:作者知道這一點是在什麼時候?又是怎樣知道的? 他還有機會向母親回報嗎?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是透過“設想”而知道的。

沒有,“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其中蘊涵着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更有着對母親無盡的歉疚和抱憾終生的痛悔,,可見,這裏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啓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

6、清讀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僅僅是表現母親爲擔心我而找尋我走了很多路嗎?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親與地壇已合二爲一,融爲一體了。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盪滌着我的靈魂的,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地壇是曾經的母親,母親過世後融入地壇,母親是現在的地壇。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因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並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地壇在不動聲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我們的母親,不斷包容、理解、支援着作者。

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纔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

三、吸收遷移

1、閱讀《我與地壇》其他部分,體味作者語言風格,填空。

(1)要是以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 ( )

A 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

B 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

C 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2) 以心緒對應四季?( )

A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現 A的殘忍與渴望;

B 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

C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開啟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

D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不發出的信;

(3)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 )

A 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

B 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

(4)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 )

A是一首短歌或詩,

B 是一羣雕塑,

C 就是一幅畫,

D 是一部長篇小說。

2、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們深沉情感面對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幾成呢?(根據預習,自由發言,可配樂)

總結:讓我們正視生命的客觀存在,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愛我們的母親,珍愛我們的擁有,像地壇和母親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寬容廣博的胸襟,堅強堅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態。

四、鞏固探究

作業:

1、抄寫第三部分這段文字,並在以後的寫作中仿寫。

2、總結地壇與母親的異同,並從傳統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間聯繫的根源。

3、推薦閱讀史鐵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加深學生對母親的理解。

五、板書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6

[設計說明]

《我與地壇》第二節寫的是“母愛”這樣一個永久性的話題。這節文字,極盡筆墨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愛。通篇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全部是緣於失去母愛的一種悽苦和對母親的追思。

史鐵生的文字向來有一種穿透力。這種穿透力不同於用鏽蝕的刀子切割鮮嫩的豆腐,而是像用剛韌鋒銳的利器穿剔金剛石。穿剔的過程中,不見利器的耗損缺失,不見切面的參差不齊,不見聲響的喑啞啁哳,而是讓人體會到一種善始善終。於是,利器輕輕一揮,承受物中潛含的內核便展露無遺了。

本案設計正是要透過閱讀文章,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感悟文中所表現的偉大而又無私的母愛,並學習課文的獨特的敘述語言,提高敘事性作品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欣賞影音,創設情境。

課前印發滿文軍的歌曲《懂你》的歌詞,課堂上播放影音檔案,以創設學習課文的情境。

(歌詞)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訴你我其實多麼的愛你/花靜靜的綻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裏/多想告訴你,其實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蹟/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裏/花靜靜的綻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裏/多想靠近你/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裏/多想告訴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這首歌,唱出了對母親的深沉的愛,其內容和感情基調十分契合史鐵生的這篇文章。學生可以邊聽邊觀看畫面上的母親的形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細節部分,並與史鐵生這篇文章中的母親的形象作對比。

(欣賞之後,老師匯入)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讚頌母愛的作家不勝枚舉,作品也層出不窮,但都很難有史鐵生對母愛的感受那麼深沉獨特。這一節極盡筆墨寫了母親對“我”的愛。通篇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全部是緣於失去母愛的一種悽苦和對母親的追思。對於“活下去是爲了生存” 的“我”來說,失去母愛,就等於失去了全部的天空,因爲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就是“我”的全部。讀這部分文字,讓人感到有一種壓抑不住的傷感嫋嫋升起,瀰漫成盈目的瑩瑩淚光。

我們今天就來賞析史鐵生的這段抒寫母愛的文字。

二、誦讀課文,整體把握。

老師先讀文章的前兩段,奠定閱讀的感情基調,讓四位同學來讀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部分文字篇幅比較長,抒寫也是別具一格的,讀起來要求能夠把感情充分顯露出來。

朗讀文章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但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因爲只有透過閱讀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才能了理解史鐵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換位思考,體悟母愛。

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親過早去世後才理解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寫出了在兒子截癱以後母親的所作所爲和所思所想。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一起找出這些內容,用心去體會母親的心情,並和同學交流感受。每個小組都要形成一份學習報告,歸納小組最後的一致感受。

示例:

她知道我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裏結果會更糟,但她又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裏整天都想些什麼。

體會:

面對處於青春年華卻失去了雙腿的兒子,母親也真夠痛苦的了。可是,僅僅痛苦是無補於事的,還必須找出一種方式去讓兒子紓解痛苦,於是兒子搖着車子出去“走走”,母親沒有阻止,但又擔心兒子心裏想不開:這是一種多麼矛盾的心情啊!母親就這麼默默地承受着種種矛盾心情的折磨。

四、精緻品讀,揣摩細節。

文中共有三個情節,或直接或間接地寫母親對“我”的關愛,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來,體會母親對“我”的愛,並和同學交流感受,形成思想的碰撞。

1、 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2、 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中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擡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3、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五、探究學習

史鐵生抒寫母愛的方式。這是本文的學習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學生必須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在此基礎上來研究抒寫方式。

提示:

史鐵生對母愛的感受是深沉、獨特的,抒寫也是別具一格的。他的文字就像是經冬的小溪,雖水面冰封,但在冰層下面,卻涌動着冒着溫熱的水氣的溪水,這多像他們的母子感情啊!他的敘寫是十分成功的。

“我”只是以一個曾經被疾病折磨得幾近瘋狂的兒子的身分追思母愛,想念那些讓“我”感到徹心徹肺地疼痛的點點滴滴。這時候,不需要什麼故作高明的手法,避開矯揉造作,毋庸故弄玄虛,壓制流動的筆觸,冰封縱恣的情意。“我”所能做的就是記下這麼多的點點滴滴,否則,只能是對母愛的褻瀆。

作者寫母親,用了冷處理的筆法,只是很平靜地敘述母親的艱難處境,對母親的心理活動做一些猜測,娓娓述說母親找我的情景。平靜的敘述下面,母愛的博大深切慢慢地凸現出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傷痛狂熱的,他偏偏用了剋制的筆調,敘寫了一次次緬懷母親的場景。沒有情感的撲面巨浪,這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情感的火山,雖不噴勃而出,也正在於它的內斂,才叫讀者經久不息地體驗着情感的波濤。

六、閱讀拓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命運可能不像史鐵生那樣殘酷,但是我們的母親也透過種種方式來關愛子女。我們可以想一想母親關愛自己的細節。請兩三位學生口述。

七、模仿寫作

透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基本上對“母愛”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對史鐵生的寫作風格也有了基本瞭解。課後,請每位同學模仿史鐵生的文章,以“母愛”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八、結束課堂

再一次欣賞滿文軍的歌曲《懂你》,在這首歌曲的旋律中結束這堂課。

[課後補充閱讀]

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篩選資訊,理解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的內容

2、學習本文表達思想內容的方法。

3、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課前聽音樂。說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學生回答,《命運》貝多芬

簡介貝多芬:

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上已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也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

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初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

三、閱讀品析第一部分

“這古園彷彿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總問:作者認爲自己和地壇之間有“緣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壇之間的關係?

1、我是在什麼情況下來到古園的?

明確: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地時候。

2、“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麼時候?爲什麼說這時候纔是我該來的時候?

明確:“這時候”指“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太陽——”地壇“剝蝕——淡褪——坍圮——老柏樹——野草荒藤——”的時候,也就是說地壇以已褪去昔日的榮華顯耀,略顯滄桑,但這種滄桑恰恰是某種生命力的顯示,“老柏樹、野草荒藤”正是暗示這種生命力的具體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這時來到地壇必然會得到某種慰藉。這正是作者“看到時間、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運的起點。如果不是一個“沉靜的”而是一個“炫耀、浮誇”的地壇在等待作者,那對於處在“最狂妄年齡”的作者意味着什麼?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荒蕪並不衰敗。“蜂兒、蟬蛻、螞蟻、瓢蟲、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課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則生存着,這顯然也給了作者以啓示,爲了逃避來到這園子的作者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動的。

5、課文中象這樣蘊涵着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什麼地方?如何理解?

明確:六個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變

身體殘疾精神不變

6、在園子中有了這麼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終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園中思考了哪些問題,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1、爲什麼生;2、怎樣活。地壇幫他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則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寫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母親。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請同學概括

7、如何理解地壇和作者之間的關係?

明確:

三、閱讀品析第二部分

1、分組概括母親的形象

明確:2、3、8段。善解人意、疼愛、理解、體諒、寬容、痛苦、擔憂、驚恐、默默承受、堅忍、——

2、文章是如何來寫母親的形象的?爲什麼這樣寫?文中幾次出現“現在我纔想到”、“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之類的話,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並不是直接表現,而是透過自己心靈的對話,自問自思從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展開。反覆寫表明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徹心肺的悔恨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文章更加動人。也更自然。

3、作者與作家朋友談到學寫作的最初動機時,認爲朋友的想法過於簡單天真了,聯繫作者發表第一篇小說後的想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明確:透過對比突出母愛的偉大,突出了母親苦難的命運,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

4、誦讀第五段。這些蒼涼的文字來自心靈深處,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是寫不出這樣凝重蒼涼的文字的,也永遠感受不到在那蒼茫的底色下汩汩滾動的熱流。

5、作者讀懂了母愛,理解了母親的痛苦,也理解了母親的命運,體會到了強烈的愛與痛交織的情感,母親的命運給了作者什麼啓發?

明確: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6、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在最後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請集體朗讀。

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五、結束

標籤:地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