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邊塞詩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邊塞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邊塞詩教學設計

邊塞詩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2、積累邊塞詩的常見意象。

3、初步瞭解邊塞詩的常用表現手法。

過程與方法

1、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深的我國古代詩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

2、學習鑑賞詩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代文人的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2、積累邊塞詩的常見意象。

3、初步瞭解邊塞詩的常用表現手法。

三、教學難點

學習鑑賞詩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爲題材的詩。邊塞詩形成於漢魏六朝時代,興盛於唐代,代表詩人有王昌齡、高適、岑參等,他們被稱爲“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派。

(二)整體感知:

學生背誦邊塞詩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整體感知邊塞詩的意象。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際,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學生得出意象:塞外、衡陽、雁、角聲、長煙、落日、孤城、濁酒、燕然、羌管、霜、將軍、征夫

總結邊塞詩的主要意象:

空間意象:樓蘭、陰山、涼州、玉門關、天山、長城、瀚海、荒城、轅門等。

事物意象:樂器:羌笛、胡笳、琵琶、蘆管、號角、鼓。戰具:金鼓、旌旗、烽火、弓、戈、戰車。

景物:大漠、烽煙、黃沙、長雲、秋月、雪山、孤城、飛雁、鷹揚、箭飛、馬走。

人物意象:胡、羌、羯、夷、單于、戍卒、將軍、征夫(三)學生分析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表達的感情從“濁酒一杯家萬里”體現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從“燕然未勒歸無際”體現出作者深沉的憂國愛國的感情。教師總結邊塞詩特點——最能體現國運興衰

(四)教師找出典型的邊塞詩,學生分析情感,教師總結。

1。初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

2。盛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豪邁,勇敢,即使是艱苦戰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

3。中晚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雖然詩人也保持着昂揚向上的基調,但總有些悲壯,惋傷之情。)

4。宋代詩和表達的情感: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雖然洋溢着愛國的熱情,卻有了報國無門的憤懣,歸家無望的哀痛。與盛唐時相比多了一些淒厲,一些惆悵。)

教師總結表達的主要感情

1、抒寫將士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借孤寂艱苦悲壯的戰爭生活的描寫表現戍邊將土的壯志豪情。

2、表現思鄉思親的主題。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詩人借萬里之外的妻子對自己的思念,含蓄表達自己對妻子和家人的思念。

3、描寫戰爭場面的慘烈。

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透過描寫戰爭的慘烈,表達戰士想要報效國家的豪情。

4、描寫壯志難酬的感傷。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透過戍邊戰士到老守邊的事實,表現想要建功立業,卻壯志難酬的感傷。

總的來說是總的來說有建功立業的渴望,遍地生活的艱辛,戰爭場面的慘烈,將士的思鄉情緒,壯志難酬的感傷。

(五)總結常用手法

誇張用典比喻渲染、虛實結合等

(六)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然後回答問題(學生簡單組織答案)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際,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從軍行》和《漁家傲秋思》在所寫內容上有什麼共同點?

[2]兩首詩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3]兩首詩在思想風格上有何不同之處?

答:(1)都以戍邊爲題材,都表現邊塞生活的艱辛。

(2)相同點:都寫戍邊生活,但卻不從戰爭的角度寫。不同點:詩偏重寫邊塞生活環境的惡劣,如用“暗”“孤”“穿”等詞語;詞側重渲染戰士思歸的情緒,下片尤爲明顯。

(3)詩表現出勇於殺敵,不獲全勝不言歸的激越之情,風格豪壯;詞較多地表現了戰士們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儘快回家鄉的情緒,在風格上顯得悲壯。

(九)高考連結(重點講解)雨雪曲江總①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侍樑、陳、隋三朝。 ②榆溪:指邊塞。 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1)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麼意思?(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麼樣的情感?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的環境。“別路”的意思是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

(2)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瞭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十)作業

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徵人怨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爲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2)詩題爲“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1)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徵人的戍邊生活

。(2)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2、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涼州詞(其一)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①,應馱白練帶安西。

【注】 ①磧(q):沙漠。②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2)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案:(1)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駝鈴丁當清脆入耳。

(2)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後兩句以虛爲主,虛中有實。

邊塞詩教學設計2

教師寄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練就一點讀的功夫,終生受益無窮。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誦讀這四首詩,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2.過程與方法:結合四首詩的創作背景,瞭解詩的大體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品味欣賞詩中佳句,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豐富情感積累。

學習重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欣賞詩中的佳句。

學習方法誦讀法,自主研讀探究法,小組誦讀討論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流程:

一、課前熱身

1.邊塞詩歌知多少?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爲題材的詩。一般認爲,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朝開始興盛,唐朝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涌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

唐朝邊塞詩繁榮的原因

一方面在於強大的邊防和高度自信的時代風貌;另一方面在於建功立業的壯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筆從戎,赴邊求功。正如楊炯詩句“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詩句“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城。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岑參詩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盛唐邊塞詩的特點

(1)題材廣闊:一方面包括: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另一方面包括: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爲主要題材。

(2)意象宏闊:大處落筆,寫奇情壯景。

(3)基調昂揚:氣勢流暢,富有崇高感。

(4)體裁兼善:歌行、律絕皆有佳作。

2. 認識作者,寫出作者的相關資訊。

(1)《涼州詞》的作者是 ________ ,_________ 朝詩人。

(2)《從軍行》的作者王昌齡,_______朝詩人。擅長五言古詩和絕句,尤其“七絕”成就最高,人稱_____________ 。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維,字________,詩人,畫家。____ 朝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爲“詩佛”。因之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 __________ 。蘇軾稱讚他的作品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確抓住了王維詩作的藝術特色。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作者岑參,_________朝邊塞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詩作多表現軍旅生活及奇麗風光,格調高昂,想象豐富,頗具奇情壯彩。因其曾任嘉州刺史,故稱__________。

二、自主學習

1.小組內朗讀四首詩,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節奏和停頓。

(2)學生試讀,要求注意“仞,羌,侯騎,燕然,掣,裘,衾”等字的正確讀音。

2.自由讀,感悟,概括詩歌內容。

三、合作探究

1.精讀: 品味欣賞詩中佳句;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什麼意思,僅僅指實際的自然現象嗎?

(2)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比喻好在哪裏?

2.品讀:指出下列詩句中使用的修辭方法。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2)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4)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

(5)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

3. 小組品讀:討論歸納詩歌主旨

四、課堂檢測

1.根據下列提示默寫。

(1)《涼州詞 》中描寫涼州一帶蒼茫遼闊的荒涼景象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

(2)《從軍行(其四) 》中歌頌將士身經百戰,金甲磨穿,但壯志絲毫不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描寫塞外奇特壯麗風光,被王國維贊爲“千古壯觀”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中從側面反映天氣異常寒冷,戰爭非常殘酷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

(1)一個“大”字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個 ___ 字,寫出沙漠中景物的單調,因爲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_______。

(3)一個 ___字,寫出烽煙升騰的荒漠中所顯示的勁拔堅毅之美。

(4)一個“長”字,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個“圓”字,既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寫出了詩人觀賞落日感覺到的親切溫暖和蒼茫。

3. 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回答問題。

(1)解釋詞語。

鐵衣: 錦衾: 瀚海: 掣:

(2)這首詩前十句重在詠雪,後八句則主要是寫 _______________。

(3)由詠雪到送別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是 ________。

(5)以春景喻冬景,“妙手回春“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詩中表現依依不捨之情,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

(8)古詩中有不少詠雪的名句,請再寫出兩句來._________________。

五、誦讀,積累。

六、總結,反思,本節課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所得,所感。

七、板書設計:

試讀 自由讀熟讀 研讀 品讀 誦讀

邊塞詩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2、積累邊塞詩的常見意象。

3、初步瞭解邊塞詩的常用表現手法。

過程與方法

1、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深的我國古代詩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

2、學習鑑賞詩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古代文人的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2、積累邊塞詩的常見意象。

3、初步瞭解邊塞詩的常用表現手法。

三、教學難點

1、學習鑑賞詩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爲題材的詩。邊塞詩形成於漢魏六朝時代,興盛於唐代,代表詩人有王昌齡、高適、岑參等,他們被稱爲“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派。

(二)整體感知:

學生背誦邊塞詩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整體感知邊塞詩的意象。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際,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學生得出意象:塞外、衡陽、雁、角聲、長煙、落日、孤城、濁酒、燕然、羌管、霜、將軍、征夫

教師總結

邊塞詩的主要意象:

空間意象:樓蘭、陰山、涼州、玉門關、天山、長城、瀚海、荒城、轅門等。

事物意象:樂器:羌笛、胡笳、琵琶、蘆管、號角、鼓。

戰具:金鼓、旌旗、烽火、弓、戈、戰車。

景物:大漠、烽煙、黃沙、長雲、秋月、雪山、孤城、飛雁、鷹揚、箭飛、馬走。

人物意象:胡、羌、羯、夷、單于、戍卒、將軍、征夫

(三)學生分析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表達的`感情從“濁酒一杯家萬里”體現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從“燕然未勒歸無際”體現出作者深沉的憂國愛國的感情。

教師總結邊塞詩特點——最能體現國運興衰

(四)教師找出典型的邊塞詩,學生分析情感,教師總結。

1、初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

(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

2、盛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

(豪邁,勇敢,即使是艱苦戰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

3、中晚唐詩和表達的情感: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

(雖然詩人也保持着昂揚向上的基調,但總有些悲壯,惋傷之情。)

4、宋代詩和表達的情感: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

(雖然洋溢着愛國的熱情,卻有了報國無門的憤懣,歸家無望的哀痛。與盛唐時相比多了一些淒厲,一些惆悵。)

教師總結表達的主要感情

1、抒寫將士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借孤寂艱苦悲壯的戰爭生活的描寫表現戍邊將土的壯志豪情。

2、表現思鄉思親的主題。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詩人借萬里之外的妻子對自己的思念,含蓄表達自己對妻子和家人的思念。

3、描寫戰爭場面的慘烈。

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透過描寫戰爭的慘烈,表達戰士想要報效國家的豪情。

4、描寫壯志難酬的感傷。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透過戍邊戰士到老守邊的事實,表現想要建功立業,卻壯志難酬的感傷。

總的來說是總的來說有建功立業的渴望,遍地生活的艱辛,戰爭場面的慘烈,將士的思鄉情緒,壯志難酬的感傷。

(五)總結常用手法

誇張用典比喻渲染、虛實結合等

(六)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然後回答問題(學生簡單組織答案)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際,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從軍行》和《漁家傲秋思》在所寫內容上有什麼共同點?

[2]兩首詩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3]兩首詩在思想風格上有何不同之處?

答:(1)都以戍邊爲題材,都表現邊塞生活的艱辛。

(2)相同點:都寫戍邊生活,但卻不從戰爭的角度寫。不同點:詩偏重寫邊塞生活環境的惡劣,如用“暗”“孤”“穿”等詞語;詞側重渲染戰士思歸的情緒,下片尤爲明顯。

(3)詩表現出勇於殺敵,不獲全勝不言歸的激越之情,風格豪壯;詞較多地表現了戰士們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儘快回家鄉的情緒,在風格上顯得悲壯。

(九)高考連結(重點講解)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侍樑、陳、隋三朝。

②榆溪:指邊塞。

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1)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麼意思?

(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麼樣的情感?

答案:

(1)這首詩描寫了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的環境。“別路”的意思是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

(2)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瞭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

標籤:邊塞詩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