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畫龍點睛》。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總是”、“不是……而是……”造句

3.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啓發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明白成語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完了《金蟬脫殼》這篇課文,知道課題“金蟬脫殼”就是一個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8成語故事

3、什麼樣的成語稱爲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也有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餘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但這些在成語中都佔絕對少數。)

二、初讀課文

1、佈置課內預習要求。

過渡: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三則成語故事了?請大家自己讀課文。

(1)輕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生字。

(2)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準備質疑。

2、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導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祿 壁 韻 唬

(2)指導詞語,注意正確書寫。

騰空 俸祿 自相矛盾 畫龍點睛

戳穿 牆壁 濫竽充數 張口結舌

4、質疑不理解的詞語,小組討論。

文中的哪些詞你不理解?讓學生透過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三、指導預習及寫字。

1、再讀課文,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

2、指導書寫習字冊。

四、作業設計

1、課堂作業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每則故事的意思。

板書設計

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清遊客們“惋惜-懷疑-驚歎不已”的態度變化過程,理解“點睛”的神奇,理解“畫龍點睛”的意思。

2.理解作者用遊客們在點睛前後的變化來表現張僧繇的畫技高超,能把遊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使故事更加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

1.能夠透過閱讀故事理解“畫龍點睛”的意思。

2.能夠把遊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初知把概括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把遊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

教學過程:

一、抓住特點,匯入新課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我們都不陌生,它出自於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成語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一般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畫龍點睛”的故事。

二、理清變化,引導交流

(一)請大家邊讀邊畫出點睛前後寫遊客們反應的句子。

(二)學生交流:

1.遊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惋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

(1)理解“惋惜”的意思。

(2)如果我是張僧繇,你會惋惜地說……

2.遊客不信,都以爲張僧繇在唬人。

(1)理解“唬人”,明確這是懷疑。

(2)你會懷疑地說……

3.遊客們驚歎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1)理解“無不、驚歎不已”。

(2)你會驚訝地說……

你會讚歎地說……

4.小結:遊客們從點睛前的惋惜、懷疑到點睛後的讚歎不已,說明“點睛”是非常關鍵的一筆。張僧繇給龍畫上眼睛,龍“騰空飛去”;如果說話的時候,用上關鍵的詞句,說的話就變得………?如果寫作文在關鍵處用上幾個點睛的詞或句子,習作就會變得……?所以我們知道,畫龍點睛的意思就是?

三、清晰思路,妙筆生花

現在,就讓我們同學拿起手中的筆,把遊客們面對張僧繇的畫作時的表現寫下倆,可以在提示語中加上表示動作、語氣、神態的詞語。

四、小結方法,明確意義

成語是中華民族經典文化中的一塊瑰寶,言簡意賅,表意豐富。如果我們再多讀一些成語故事,不僅會幫助我們理解成語的意思,而且能夠豐富我們的積累。如果你能學者今天把概括寫具體的方法,發揮想象,充實故事內容,相信會對我們同學大有裨益。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頭腦裏已經記了不少成語了,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聽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

(板書:6、成語故事三則)

誰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詞稱爲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大多由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這裏的“則”是什麼意思?(量詞,當“篇”講)

二、初讀指導

1、佈置課內預習。

過渡:課文中講了哪三則成語故事呢?請大家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字音、字形。

(3)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宇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4)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準備質疑。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

楚國、戳穿、演奏、腮幫、俸祿、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2)請你說說哪些字音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翹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濫”、“祿”是邊音;“竽”是第二聲,不能讀成第三聲。

(3)啓發學生質疑:文中的哪些詞你不理解?讓學生透過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誇口:說大話。

戳穿:刺穿。(用實物進行演示)

腮幫:腮。(讓學生指指自己的腮幫,再鼓鼓腮幫)

俸祿:封建時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5)說說這三則成語分別講了什麼故事。

三、指導書寫

“楚”上下結構,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書寫時注意左寬右窄。第一、四筆都是“橫折”,不是“橫折鉤”。

“濫”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奏”上下結構,下面是“”,最後一筆是“點”。

“俸”左窄右寬。右邊注意與“奏”進行比較。

“祿”左邊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寫成“水”。

四、佈置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抄寫生字詞語(習字冊)。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熟讀故事,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瞭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出處。

2.能熟練地複述故事。

3.能結合最後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並能在學習中正確地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成語的意思並正確地運用。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運用“胸有成竹”。

教學設計:

一、激情匯入

1.讓學生講成語故事。

小朋友,你們一定聽說過許多的成語故事,你能給同學們講一講嗎?

2.師小結並匯入。

小朋友們剛纔講的成語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師要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個新成語,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38頁。

二、初讀成語故事

1.學生自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章。

2.小組交流:

讀了這個故事,你收穫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你能不能在小組內將故事複述出來?

3.班上交流,並讓學生複述這個成語故事。

三、再讀成語故事,理解它的內涵

1.讓學生默讀成語故事,邊讀邊思考:

①文與可的筆下爲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②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句話來理解?

2.小組內交流自己學習的結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教。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①文與可的筆下爲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因爲文與可經常去觀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下的變化,總之,文與可對竹子非常熟悉。)

②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第三段話中,貓把那幅當成真的了,並把它抓着玩)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段話來理解?

(最後一段)

引導學生重點閱讀最後一段,並讓學生說說他們的理解。

引導學生說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畫畫時,胸中有現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處理事情心裏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運用。

1.過渡:剛纔同學們理解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運用它,下面我們就看看同學們是否真的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①師舉例:小明平常學習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認真地複習了,所以,在期末考試時,小明是胸有成竹。

②學生舉例,進一步體會”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業:

1.讓學生用這個成語說1—2句話。

2.課後將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積累本上。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5

一、匯入

1、成語接龍

2、過渡: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關於它的學問多着呢。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跟成語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跟成語有關的幾個故事。

二、瀏覽課文,一邊讀一邊在心中描畫出幾位主人公的形象。

指名說一說你在心中畫出了誰的形象?

小結:一邊讀一邊把你讀到的情形在腦中還原,這樣讀書會更有效。

過渡:現在首先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著名的南郭先生的身上,透過他的故事來了解濫竽充數的含義。

三、學習《濫竽充數》

1、課件播放朗讀動畫

2、怎麼學呢,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題目中每個字的意思。濫竽什麼意思?充數什麼意思?其實濫的是什麼?

3、師:好,查完字典瞭解字意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掌握故事的來龍去朧。

課件出示:小組學習,哪些地方表現了南郭先生的濫?從哪兒看出他在充數?他又是怎麼充數的?充數的結果如何?每個人跟其他小組成員表達你自己的看法,並且互相提出疑問或補充。

4、交流反饋:經過討論你們又有了新發現吧,來,說一說你們的看法。

課件出示閱讀練習: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A、圈出這段話中的動詞,演一演。

B、用一個成語概括畫線部分的內容。

C、想象南郭先生得到俸祿後的神態動作心情,寫一段話。

D、從“居然”一詞你讀出了什麼?

5、充數的結果如何呢?

逃走了——他願意走嗎?從哪兒知道?誰來讀一讀這句?讀出他當時無可奈何的心情。逃走之前他又會想些什麼?體會他的感受,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6、爲什麼充數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A、用“總是”造句。

B、用“不要……而要……”造句。

由此你想到了什麼?

怎樣才能杜絕濫竽充數這種現象呢?

7、師:好,在掌握了故事的來龍去朧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老師想問問大家,作者喜歡南郭先生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8、小結:在許多文章中,作者悄悄地把自己的愛憎或態度隱藏在字裏行間,我們只有反覆朗讀,細心揣摩才能體會。

9、能不能透過我們的朗讀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呢?試一試。

評價,你覺得他哪兒讀得好?你也讀讀?

你覺得他哪兒還需要改進的,也來讀讀看。

10、現在同學們結合這個故事說說濫竽充數的含義是什麼。

11、生活中有沒有濫竽充數的現象?說來聽聽。怎樣才能讓這種現象不存在呢?

12、學了這個故事,我們有什麼收穫?

四、總結學法。

師:剛纔我們共同學習了濫竽充數,回顧一下,我們是怎麼學的。

課件出示:瞭解成語意思。

讀課文,熟悉故事內容,理解課文重難點,在理解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成語的含義。

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見聞及感受。

過渡:我們下面就用這種方法學一學《自相矛盾》這個故事。

五、學習《自相矛盾》

1、生按第一項學習。查完字典彙報,師相機出示矛與盾的圖片,學生說說它們的特點與作用。

2、師: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難也是最關鍵的第二項。爲了幫大家學習,老師幫你們出了幾道題,(課件出示)大家可以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第二步學習。

A、矛戳盾有幾種結果?可是楚國人是怎麼說的?他爲什麼這麼說?這樣說的結果是什麼?

B、模仿他的語氣,加上動作,讀讀他的話。

C、如果你們就是在一旁圍觀的人,你們互相會怎麼議論?說一說,演一演。

D、最後還可以與小組成員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評一評誰演得最棒。

3、師檢查學習情況。

A、矛戳盾有幾種結果(相機出示關聯詞練習)

B、理解誇口的含義,明白他誇口的目的,讀出誇口的語氣。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成語含義。

5、齊讀《自相矛盾》。

6、師:生活中你碰到這樣自相矛盾的事情嗎?小組內交流一下,每個人都得說。

7、按組彙報。師:說說你們這一組交流了哪些事情。

8、拓展延伸:談了這麼多,你們有什麼收穫?如何才能避免自相矛盾呢?

A、自己:實事求是,說實話就不會自相矛盾。

B、識破別人:用事實檢驗。

六、小結兩個故事的共同點。

師;今天同學們共同努力學習了兩個成語故事,現在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是什麼?

(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七、小練筆

過渡:是啊,凡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不然就得像南郭先生那樣灰溜溜地逃走。

課件出示:小練筆:南郭先生逃走了,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會對他說些什麼?請以《南郭先生我想對你說》爲題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