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

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1

教科書分析:

1、課文講述了一個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後產生了三個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其愛爸爸、媽媽和哥哥的美好心願。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向爸爸、媽媽和哥哥詢問的口吻分別呈現這三個美好願望。

2、“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課標要求),同時一年級的課文是識字的文字,因此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精力,突出“識字與寫字”這個教學重點。

3、一年級下學期,會寫字的學習已經進入以寫合體字爲主的學習階段,記認字形,尤其是記認字形的細部,以及形近字的區別是保證掌握會寫字的關鍵,因此,一下在寫字指導環節,要設計關注關鍵筆畫和形近字區別的學習步驟,透過學生記字方法的運用,結合音形義,認記會寫的字。

4、教科書採用知識能力點和主題內容雙線索結構單元,因此,教學該課文要注意主題內容線索,樹立單元整體觀念,有利於學生對課文主題內容的感悟。

學情分析:

雖然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初步形成,但是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仍有必要在學習過程融入一定的激勵和趣味活動中,例如“獎勵大拇指”(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獎勵一個“大拇指”,課堂教學結束後統計並給予優勝者獎勵)“闖關”“登高峯”(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就闖過一關或登上一級,完成所有學習,就闖關成功或登上頂峯)“小組比賽”(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後,評出最佳小組)等活動,寓教於樂,以喚起注意,維持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讀好長句子及問句,注意停頓,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句子意思,瞭解課文內容,說說“我”圍繞彩虹產生哪三個美好的願望,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願。

3、認識偏旁衣字旁,能正確認讀“虹”等12個生字,讀記“彩虹”等10個詞語,歸類積累“×來×去”類詞語,嘗試說這樣的詞。

4、能正確讀寫“着”等7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以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書寫漢字。

教學重點:

1、能讀好長句,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虹”等12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着”等7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句子意思,瞭解課文內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願。

教學準備:

教師:“虹”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着”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虹”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匯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1、用讀問句的形式複習生字。

(1)導語:在學習新的課文之前,我們先來讀讀這幾個帶“?”的句子,句子中藍色的字和這一課中要求會認或者會寫的幾個字很像,紅色的字是我們已經會認讀的、這一課要求會寫的字。請自由朗讀這些句子。

PPT出示句子:我可以坐到你旁邊(biān)嗎?

你看到那邊的紅點了嗎?

你見過什麼橋呢?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重點:坐zuò)。齊讀。

(3)小結:這些藍色的字和我們今天要認或者要寫的幾個生字長得很像;這些紅色的字型的字,我們學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寫了;讀好問句對我們學習今天的新課文很有用哦!

2、複習激趣匯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1)導語:同學們,前幾天我們學習了《靜夜思》和《夜色》,你還記得這兩篇課文圍繞“家人”分別講了什麼事情呢?

(2)學生反饋:《靜夜思》講詩人李白看到明月思念故鄉和家人;《夜色》講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爸爸晚上帶“我”去散步,讓“我”從此不再怕黑夜,說明爸爸媽媽很愛“我”。

(3)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一篇有關“家人”的故事。老師適機板書題目:11彩虹。(“虹”注音)

(4)出示任務:自己藉助拼音讀準題目。

(5)反饋指導:指名拼讀“虹”後讀題目;正音後全班齊讀課題。

(6)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設問:讀了題目,你們知道課文透過什麼來講關於“家人”的故事的呢?(預設:彩虹)

過渡語:同學們,這篇課文透過彩虹講了一個什麼樣的關於“家人”的故事,表現了家人間的什麼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

①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努力將課文朗讀下來。

②讀完課文後,把課文中這一課需要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後藉助拼音讀準這些字寶寶。

(2)反饋指導:

①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

②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③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④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1—2個學生),再次相機指導。

2、朗讀課文,繼續學習會認讀字。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現在讓字寶寶重新回到課文,你能讀準這些字寶寶嗎?

(2)出示任務: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

(3)反饋指導: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提示其他學生集中注意認真聽,在同學讀錯的會認讀的字下面點上圓點。

②指名朗讀後,學生就讀錯的會認讀的字進行評議和糾正,小結後再次自由讀該自然段。

3、學習會認讀的字音難字,能讀準課文。

(1)導語:(小結讀準課文活動情況後)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能讀準課文了,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會認讀字的讀音,聽的同學要集中注意認真聽,在同桌讀錯了的會認讀字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後,幫助他糾正。

(2)出示任務: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在他讀完後幫助其糾正。

(3)反饋指導:

①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

②預設:後鼻韻母:興、鏡;平舌音:座、灑;翹舌音:照。

③正音後,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4)自由練習讀準課文,再指名朗讀,並反饋指導,重點指導認讀字的讀音。

4、認識偏旁衣字旁。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範圍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字。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個新的偏旁,請同學們在雙橫線中會認讀字裏找一找,我們要透過哪個字學習什麼新偏旁?它們分明表示什麼意思呢?

(2)反饋指導:裙(“衣”“君”)衣字旁、表示一種服裝

(3)小結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說得也很好!“裙”字的“衣字旁”,以“衣字旁”取義的字,多與衣服、布匹有關,如“褲”“襯衫”。(一邊講解,一邊透過PPT演示。)

(4)PPT出示,並齊讀:“裙”字——“衣”,衣字旁

(5)小結:今天我們又交了以個偏旁新朋友:衣字邊。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範圍的意義,能幫我們牢記字寶寶,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

5、讀通順課文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纔我們讀準了會認讀字的讀音,學習了新的偏旁,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2)出示任務:在讀準音的基礎上,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後給會認讀字找朋友,用橫線標註出來。(提示:一般情況下連在一起讀的是它們的好朋友,有些字在課文中是單音節詞,不用硬給它們找朋友,可留待口頭組詞找朋友。)

(3)反饋指導:

①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連在一起讀的纔是好朋友”。

②PPT出示課文詞語:“彩虹”“一座”“提着”“澆花”“灑下來”“挑水”“高興”“拿着”“鏡子”“鞦韆”“花裙子”。(會認讀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虹、虹、虹,彩虹的虹”。)齊讀,自由讀。

(4)給“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口頭組詞(“照”在課文中爲單音節詞,透過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理解該單音節詞的詞義以及該字字義;“座”是量詞,透過說“一座()”,進一步理解意思,並運用。)

①(貼出會認讀字的字卡後)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②反饋指導: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爲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讓學生說說:“一座()”。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③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積累那麼多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透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

(5)學習讀通順課文。

①導語:透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瞭解了會認讀字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長句子的停頓,不要把會認讀的字寶寶的好朋友拆散了。

②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和長句子中間的停頓。

③反饋指導:

透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和問句的語氣: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走到橋上去,把水灑下來,不是我在下雨了嗎?

媽媽,如果我拿着你梳頭用的那面圓圓的鏡子,走到橋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個月亮嗎?

哥哥,如果我把你係在門前樹上的鞦韆拿去掛在彩虹上,我坐着鞦韆盪來盪去的時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雲飄來飄去了嗎?

④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5)總結:透過努力,我們能讀好長句子的`停頓,並能讀好問句的語氣,真不錯。

6、會認讀字的認字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並糾正。

(2)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三)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品讀語句,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學習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有哪三個和“彩虹”有關的願望。

1、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及心願。

(1)看圖說話。

①PPT示課文圖畫,出示任務:觀察課文的這兩幅圖畫,想一想,圖畫上的小女孩是課文中的誰?她分別在彩虹上幹什麼?

②反饋指導:預設:圖畫上的小女孩是“我”;第一幅圖“我”在彩虹上給田地裏的蔬菜澆水,第二幅圖“我”在彩虹上盪鞦韆。

(2)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

①出示任務1:朗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上序號;然後根據課文內容,在每一幅圖畫旁標上對應自然段的序號;你是怎麼知道的,在課文中用橫線劃出相關的句子。

②反饋指導:(採用彙報一幅,朗讀該句子、自然段的方法進行。)

PPT出示課文圖畫,指名同學朗讀與圖片相對應的自然段。師生共同評議。

預設:第一幅圖對應第2自然段,第二幅圖對應4自然段。

出示句子並正確朗讀:爸爸,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嗎?

哥哥,你係在門前樹上的鞦韆呢?如果我把它掛在彩虹橋上,坐着鞦韆盪來盪去,花裙子飄啊飄的,不就成了一朵彩雲嗎?

③反饋訂正後,出示任務2:你發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的內容沒有圖畫?在這個自然段前畫一個△,再讀一讀;然後想一想:如果讓你來給它們畫一幅畫,你會畫什麼呢?

④反饋指導:(採用彙報一幅,朗讀該自然段的方法進行。)

預設:第一自然段:在天空中畫一條彩虹;

第三自然段:畫“我”拿着鏡子坐在彩虹上給媽媽照鏡子梳頭。

⑤小結過渡:課文講了小女孩希望拿着水壺到彩虹上幫爸爸給田地澆水,希望拿着鏡子到彩虹上給媽媽照鏡子梳頭,希望穿着花裙在彩虹上盪鞦韆給哥哥看。

2、關注小女孩的美好願望,品讀語句,感悟主題。

導語:我們透過圖文結合,瞭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了小女孩想做的三件事情,那麼,你覺得這個小女孩希望家人怎麼樣?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

(1)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想一想,你覺得小女孩希望家人怎麼樣?你是從那些句子中知道的?用橫線畫出這些句子。

(2)反饋指導。

預設:

1、希望爸爸不再那麼辛苦。句子:你就不用挑水去澆田了,你高興嗎?

2、希望媽媽變得更美。句子:我拿着圓圓的月亮照着你梳頭,你高興嗎?

3、希望哥哥高興。句子:你看見了,高興嗎?

找到一個句子就指導感情朗讀這個句子,以感情朗讀表示理解。

追問:從三個表達小女孩美好願望的句子中,你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預設:是一個愛家人的小女孩。)

感情朗讀這三個句子。

(3)小結:課文透過彩虹,講了一個小女孩的故事,透過她的三個美好的願望,讓我們看到一個深愛家人的小女孩。你能透過朗讀,把小女孩美好的心願、深愛家人的心讀出來嗎?

4、朗讀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指名感情朗讀,師生評議。

(3)全班齊讀課文。

(四)瞭解“×來×去”四字詞語的表達效果。

1、出示任務:再次朗讀第4自然段,找出“×來×去”這樣的四字詞語讀一讀,然後讀一讀課後的“讀一讀,說一說”?

2、反饋讀詞後出示任務:比較這兩組詞語,你覺得“盪來盪去”比“蕩”多了些什麼意思?“飄來飄去”呢?

蕩蕩來蕩去飄飄來來飄去

3、反饋指導:預設:“×來×去”有來來回回的意思。

4、你還能說說“×來×去”的詞語嗎?

預設:飛來飛去、跳來跳去、蹦來蹦去、走來走去??(板書)

透過朗讀積累“×來×去”詞語。

(五)會認讀字的認字再次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3、換個語境認字

(1)出示任務:生字寶寶跑到了另外的句子中,你還認識它們嗎?

PPT出示句子:

我看見一座美麗的彩虹橋。

爸爸挑水到菜園裏,給小苗澆水。

媽媽拿着鏡子照來照去。

我穿着花裙子盪鞦韆。

(2)反饋指導: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六)寫字指導。

1、字形教學。

①讀一讀含有會寫字的句子。

PPT出示:我拿着那把水壺到花園裏給花兒澆水。

我在花園裏盪鞦韆,高興極了。

我的花裙子成了一朵彩雲。

②出示要寫的生字,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後班級交流。

③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字分類。獨體字:千、成;上下結構:着、高、興;左右結構:到、那。

2、指導書寫。

(1)指導“到”“那”的書寫。

①觀察並說說“到”“那”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②範寫“到”“那”,提示:兩個字都要做到左寬右窄、左低右高;“到”的提左邊舒展,右邊退讓,“那”右耳旁的豎要寫成懸針豎。

③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書寫“着”“高”“興”。

①觀察並說說“着”“高”“興”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②範寫“着”“高”“興”,分別提示:“着”和“看”的區別,八字頭點低撇高,六個橫筆間隔要均勻,第三橫最長;“高”上窄下寬,點從豎中線起,所有橫筆間隔均勻;“興”橫筆舒展,上面的點、點、撇位置逐漸提高一點,最後一筆是點。

③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書寫“千”“成”。

①指名說說“成”的筆畫順序,訂正後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②觀察並說說“千”“成”各筆畫起止位置和田字格佔格。

③範寫“千”“成”,分別提示“千”第一筆是橫撇;“成”的橫折鉤要退讓,撇和斜勾要舒展。

④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

今天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不但認識了會認字,會書寫會寫字,而且讀好了課文,認識了一位善良可愛的女孩子。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

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2

教材分析: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寫了“我”看到雨停後天中美麗的彩虹,把它想象成座橋,然後思維一路發散,聯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的水壺澆水,拿着媽媽的圓鏡子爲媽媽照着月亮梳頭,甚至把哥哥的鞦韆系在彩虹上喜來蕩去。本文以對話的語氣,透過6個問句巧妙串聯,呈現了一個純真爛漫的想象世界,傳遞了兒童關愛家人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開頭就用一個巧妙的比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思考。隨後的3個自然段結構相似:都以親切的稱謂開始,爸爸、媽媽、哥哥,用反問句的方式呈現了3個奇妙的想法,每一個反問句之後緊接着又是一個問句加強語氣“你高興嗎?”這攝文字想象奇特,富有趣,是練習朗讀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1、認識“虹、座”等12個生字和衣字旁1個偏旁;會寫“着、到"等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讀好多個分個句組成的長句子,注意分句間的停頓,並能試着讀出問句的語氣。

3、感受純真的想象世界,體會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人,引出課文

1、有這樣一朵淘氣的雲,有時候它躺在藍天裏,一躺就躺一下午,有時候又跑去跟月亮玩捉迷藏,一玩就是一整夜,有時候它又跑去找雷公爺爺,哎呀這樣的雲可真夠淘氣的啊,想看看這朵淘氣的傢伙嗎?出示金子美鈴的《雲》。

2、彩虹圖片

可是呀,這會兒,這朵雲又不想做雲了,它想做一道彩虹,來看看吧!出示彩虹圖片,引導學生用詞語、詞組或句子描述彩虹。比如“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麗的彩虹、這是一道美麗的彩虹”,板書,並識字“虹”爲什麼是蟲字旁?講述“虹”的字理,從蟲從工,用小故事幫助學生識記。

(“虹”總是出現在雨後,古人就認爲“虹”是一種能呼風喚雨的“大蟲”,在雨後下來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飲於河”的說法,意思是說:一條大蟲懸掛於天空,弓着身子,頭伸進黃河裏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時,用“蟲”作了偏旁。)

(設計意圖:以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虹”這個字爲什麼是“蟲”字旁,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文中的小姑娘“我”看到這座美麗的彩虹橋,小腦袋裏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請同學們先聽讀,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停頓,待會兒各自來讀讀。

1、聽讀、指名讀,評價、再次指名讀。

2、識記生字“座”,平舌音。詞語“一座房子”“一座山”,掌握“座”的量詞用法。

三、再讀課文,突破難點

(一)練長句,讀通讀懂

1、我們發現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特別長又難讀的句子,其實之前已經學過不少長句子。

(1)出示長句子,“糉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學生朗讀。

(2)出示“爸爸,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呢?”

①引讀短語:

“澆花用的水壺”

“那把澆花用的水壺”

“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

讓學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澆花用的水壺。

②小練習澆花用的水壺

()用的鉛筆

()用的()(設計意圖:長句子朗讀是本課的難點,應該建構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指導。本課教學作爲鞏固、提升,在這一課的讀好長句子的同時,應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

2、出示一個長句子,比較反問句與陳述句。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橋上去,把水灑下來,那不是我在下雨嗎?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嗎?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那就是我在下雨。

(1)你覺得是改過後的句子好還是原句好?爲什麼?

(2)“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壺嗎?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指導學生關注“如果”,表明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種假設,不是真的在做。

(3)讀出問句的語氣。如果……就……練習說話

(二)練長句,讀出想象,讀出感情

同學們,你們想想,“我”在彩虹上下雨,有沒有可能這雨會變色呢?你認爲可能會變成怎樣的顏色?

(1)幻燈片出示彩虹雨,生反覆讀,讀出想象。

(2)幻燈片出示,生反覆讀,讀出感情。

(3)出示“你就不用挑水去澆田了,你高興嗎?”

(4)情境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在評價中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體會“我”體貼懂事,關心家人。

(5)幻燈片出示整段,生反覆讀,讀出感情。

(6)引導學生關注“提、酒、挑、澆”幾個動詞很有特點:

①左右結構。

②都可以跟“水”組成詞語:提水、灑水、挑水、燒水。(設計意圖:用“小步子”的方法,先讀準生字和詞語,再讀通每一個部分,最後把個各部分連起來,長句也就不難了,同時又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爲後面創編兒童詩打下了基礎。)

那麼後來,“我”又有了怎樣的奇特想法呢?後面的部分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這節課就先學到這,我們再來看一下兩個生字。

四、觀察生字,書寫指導

(一)出示生字“到、那”,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1、指導學生先從三方面觀察“到”。

(1)觀察生字結構,偏旁在右邊,左寬右窄。

(2)關鍵筆畫標成紅色,教師示範書寫。指導學生關注“撇折在橫中線轉彎”“點朝着交叉點的方向”“提比橫長一點”“每堅靠近豎中線”“長豎比左邊部分高點”。

(3)觀察整個字是否在田字格的中間,寫得是否端正。

2、學生練習書寫,描紅一個,書寫一個。

3、反饋書寫,讓學生按照上述三力面進行評價。

4、再寫個,發現自己哪些地方有進步。

(二)觀察“那”

1、讓學生仔細觀察。從三方面說該如何書寫。

2、教師在評價中肯定學生的發現,示範書馬。

3、學生描紅一個,書寫一個。

4、同桌相互評價。

5、根據評價,自己再寫一個。

五、課堂小結

出示自己創編的《彩虹》,配抖音視頻。

彩虹李子木像一座橋,爲什麼總在雨中懸掛?

似一彎月,又爲什麼總在雨後綻放?

哦!

原來她要把美麗,

捧在每個人臉上,

兜進每個人心裏!

“我”是個很會想象小姑娘。“我”想,有一天可以提着爸爸澆花用的水壺,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不是在下雨了嗎?她的奇思妙想還有有很多,咱們下節課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