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幼兒園音樂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音樂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理解、學習附點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聲表達升中班的情感,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透過談話,知道自己由小班升爲中班,有了更多的本領,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課件準備:《我們是中班小朋友》圖譜、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1、匯入:談話匯入

說說自己升到中班的心情,學到了那些新的本領。

2、播放歌曲音頻,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熟悉歌曲內容。

★幼兒欣賞歌曲。

★提問: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重複範唱,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

3、出示《我們是中班小朋友》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引導幼觀兒察圖譜的內容,進一步熟悉和理解歌詞的內容。

★播放歌曲伴奏,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4、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適時撤下圖譜,透過空指和參與式範唱,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

5、播放歌曲伴奏,幼兒齊唱。

★鼓勵幼兒邊唱邊用簡單的動作表演,大膽地表現歌曲的內容。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在熟悉旋律和歌詞的基礎上,嘗試根據自己會做的事情將後半段歌詞進行改編,如將“我們愛學習,我們有禮貌”改編爲“我們愛勞動,我們愛遊戲”等。

家園共育:請家長欣賞幼兒演唱,透過親子間互動,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2

設計意圖: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讓幼兒喜歡唱歌、願意唱歌,是每一位老師在歌唱活動中一直追求的目標,而遊戲是最受幼兒喜歡的學習方式,因此,我主要採用遊戲教學法滲透到本節歌唱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幼兒在開心愉快的氛圍中學唱歌曲。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夠基本掌握歌曲中的節奏與旋律。

3、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並願意大膽的演唱。

活動準備:圖譜、課件、音樂伴奏、小雪人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

1、一個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聲,不怕凍來不怕冷,只怕紅紅太陽升。(打一物)

謎底:雪人。

2、師:雪人一般出現在什麼季節呢?(冬天)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冬天的歌,名字叫《冬天的花》,聽一聽歌曲中唱到了冬天的什麼花?

二、學唱歌曲

1、幼兒帶着問題傾聽歌曲《冬天的花》。

2、引導幼兒說出歌詞中有什麼冬天的花?(梅花、冰花、雪花),並說出他們分別在哪裏?(梅花開在樹上、冰花貼在窗上、雪花天上落下)教師逐步出示相應的歌詞圖片,形成圖譜。

3、幼兒根據圖譜,和老師一起跟着伴奏試着唱一遍歌曲。

4、鼓勵幼兒自己跟着圖譜試着再唱一遍歌曲《冬天的花》。

5、圖譜捉迷藏,圖譜逐步退出。

(1)梅花藏起來了,讓幼兒試着演唱;

(2)冰花藏起來了,再讓幼兒試着演唱;

(3)雪花也藏起來了,鼓勵幼兒再次進行演唱。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加深和鞏固對歌曲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三、遊戲結束活動——擊鼓傳花

1、小雪人要和小朋友一起學唱《冬天的花》,一起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2、出示數字1-12,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有一張花(冬天開的花)的圖片。

3、遊戲規則:請一位小朋友帶着小雪人,當音樂響起,帶着小雪人的小朋友一邊唱歌一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唱完一句就把小雪人遞到下一位小朋友的手裏,以此類推,當音樂停止,小雪人在誰的手裏,誰就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看一看數字背後藏着的是什麼冬天開的花?

4、遊戲結束後,引導幼兒發現在雙數後面的花就是歌詞中的梅花、冰花和雪花,在單數後面的就是冬天裏開的其他的花。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冬天的花》,回家後和我們身邊的人一起分享這首歌,一起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吧!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3

[設計思想]

透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知道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有困難要找同伴幫忙,用音樂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活動目標]

1、能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情節,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2、能在遊戲中體會到同伴之間友好交往、友好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課件,小螞蟻頭飾若干,豆子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匯入語:老師和幼兒都戴上螞蟻頭飾,用遊戲的口吻說:“孩子們,今天的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2、一起做《健康歌》律動,訓練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

二、欣賞課件,感受歌曲,理解歌詞的內容。

欣賞《螞蟻搬豆》的課件,提問:

1、一隻螞蟻在哪裏看見一顆豆?

2、小螞蟻自己能搬動嗎?爲什麼?

3、它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4、最後螞蟻把豆搬回家了嗎?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播放課件,幼兒學習歌曲。

2、引導幼兒用好聽、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3、提問:爲什麼一隻螞蟻搬不動豆子呢?幫助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四、分角色進行情境表演。

1、教師與幼兒示範表演。

2、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隨音樂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

五、隨音樂放鬆結束。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時,做體育遊戲《螞蟻搬豆》,進一步體會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4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麼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範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裏說了些什麼呢?說的最多的是一句什麼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麼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範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着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覆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複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後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鉤、擊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