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積累與運用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積累與運用的教學設計

1.瞭解句子中說話人在前、在中、在後時,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

2.瞭解疊詞在表達上的作用並學會運用。

3.能在交際場合中對大家關心或感興趣的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據書的封面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

5.運用已學方法自主閱讀短文。

教學準備

教師:疊詞卡片,詞語接龍所需的生字卡片,蒐集的新聞報道稿等。

教學設計

一、溫故知新

1.讀一讀、想一想。

⑴自由讀一讀這三句話,說說寫對話時要注意些什麼?

⑵小結。對話的三種形式,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後時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

2?再讀,體會表達效果。

透過反覆朗讀,體會不同的對話形式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3?運用。

(1)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運用恰當的對話形式,寫一兩句人物的對話。

(2)交流點評。

二、詞語拾趣

1.自由讀第一排範例,說說發現什麼。

2.同桌合作讀,完成後面的詞語接龍。

3.教師抽讀。

4.開火車接龍。

三、互動平臺

1.自由讀,說說自己從這幾段話中知道了什麼。

2.指名舉例說說什麼叫疊詞。

3.同桌比賽:看誰知道的疊詞多。

4.舉例體會疊詞的表達效果。

(1)生動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韻味。

(3)感覺親切。

5.試着運用疊詞說一兩句話。

四、自主閱讀園地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劉翔創造亞洲奇蹟》和《亞洲飛人——劉翔》。

2.用自己的讀書符號,留下你閱讀的痕跡,記下你閱讀中的感悟。

3.引導學生交流讀後感悟。

(1)說說這兩則新聞報道分別說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2)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傾向?

(3)說說你對新聞報道的認識。

五、口語交際:說出自己的見解

1.課中聯繫舊知,引出話題。

從本單元課文中,我們認識到:一場暴風雨,有的人認爲是一種毀滅,可拉法埃萊·費拉里斯卻認爲它帶來的是更加絢麗華美的景色;在多數人眼裏,絲瓜是再常見不過的了,可季羨林先生卻認爲它是那麼神奇,彷彿既有思想,又有行動;有人覺得蘭花要種在花盆裏,有人卻覺得還是長在空谷的幽蘭好;就連那小小的天窗,也會讓我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來。我們認識到: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看起來很平常的現象,很普通的事物,人們往往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你心中也一定有你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看法。想不想說出來,看看其他同學和你的想法有沒有不一樣?(板書課題)

2.進行了解。

3.交流了解情況。

(1)同學間互相說說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

(2)說說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交流可先在小組內進行,然後在全班組織開展。師指導學生就態度大方、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尤其是有獨特的'見解方面進行互提意見、互相評價。

六、習作百花園

1.聯繫課文,複習寫法。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狀物的方法?

(2)《天窗》一課中,你懂得了怎樣去展開想象?

2.指導觀察和想象。

(1)看看語文書封面上有些什麼?具體說說他們的樣子,色彩等。

(2)這些會讓你想到什麼?

3?構思習作。

你是怎麼說的,你就怎麼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口頭語言轉變爲書面語言。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以書面語的形式寫下來。

4自讀自改。

運用修改符號,自讀自改,知道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5.師生合作,當面評改,以點帶面。

老師重在指導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分小組,學生互評自改。

指導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學習別人的長處。同時在評別人的作文中自己學會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啓發。運用修改符號,反覆修改,養成良好作文習慣。

7.小組內互相賞讀。

8.面向全班賞讀,增加學生習作的信心和興趣,互相取長補短。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