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活動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感受進行曲的樂曲風格,並能雄壯有力演唱歌曲。

2.學習用斷頓的方法,用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中的意境。

3.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

活動準備

海軍的圖片、海軍帽子、音樂

活動過程

1.感受音樂

幼兒隨着“小海軍”音樂模仿海軍站士開炮艇、揮旗、開炮等動作感愛音樂。

2.學習歌詞

1.欣賞歌曲,感受哥曲雄壯有力情緒。

2.理解歌曲內容。

師:小海軍們在做什麼?

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嘗試用斷頓演唱方法和中強音量演唱。

(2)師:用什麼樣的聲音能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

(3)如果是白天,小海軍開着小炮艇時用怎樣的聲音唱?

(4)完整演唱歌曲。

4.歌表演

請幼兒跟着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表演。

活動延伸

提供打擊樂器,讓幼兒在區域中聽音樂嘗試打擊樂活動。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走、跑、跨、跳、鑽、爬等動作進行旅行,動作靈敏,有一定耐力。

2.在旅行活動中,能探索發現旅遊線路,有勇敢向前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

2.探索路線圖每組一張。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嘗試在旅遊過程中,運用多種動作進行,探索正確的行進路線。

2.教學難點: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後。

活動過程:

1.聽信號走。

——練習一路縱隊走,要求一個跟着一個,保持一定間距地走。

——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後。

2.探索旅行線路。

——請幼兒自由觀察場地上的遊戲材料,啓發幼兒可以怎麼玩。

——出示圖示,瞭解正確的旅遊線路。

——說說自己發現的旅遊路線。

——歸納旅遊路線:走過“獨木橋”一跨跳過“小河”一鑽過“山洞”一爬過“山坡”一穿過“樹林”一到達目的地。

——幼兒自由探索、練習,教師巡迴觀察與指導。

——幼兒講述探索的方法並示範。

——教師根據幼兒掌握動作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如:跨跳、側身爬等動作。

——幼兒再次分散練習,教師指導。遊戲:小小旅行家。

1.集體遊戲2—3次。

——鼓勵、表揚活動中不怕累、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幼兒。

2.放鬆活動。

——同伴間相互揉揉肩、捶捶膀子和後背。

反思:

隊列訓練的時候,我把重點放在了轉走上,向左轉走和向右轉走透過排頭能力強的幼兒帶領,整個隊伍看似還是比較協調的,方向的轉動,對於幼兒來說似乎難度不是很大了,我們是否應該在轉中強調動力腿和非動力腿的正確使用呢?或許可以試一試哦。

遊戲活動的時候,透過自由活動,發現幼兒對於體育器械的玩法還是蠻多的,特別是對於用繩子擺成的小河,有的幼兒是踩,有的幼兒是左右跳的,沒有看到一個幼兒是用跳的,透過老師介紹這是一條小河,孩子們纔想到使用跳,而對於小椅子,一上來孩子們就直接都爬上了椅子玩了,而且玩得非常開心,在爬梯子的時候,出現了相對而行的現在,這個問題的出現正好在講解圖譜上的引出了幼兒討論,從而使得他們對於箭頭的指示方向能更明確了。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嘗試創編不同的刷牙節奏和快樂的象聲詞。

3.愉快的進行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故事《不愛刷牙的小獅子》、音樂、牙刷

活動過程:

1.故事分享《不愛刷牙的小獅子》。

師:故事裏的小獅子開始爲什麼沒有人跟他玩?不刷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聽出間奏。

(2)聽教師唱歌,在第一段歌曲的間奏處做刷牙的動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間奏處,發出表示漱口和牙齒健康的快樂象聲詞。

(3)跟教師學唱歌曲,並在間奏處做刷牙動作以及漱口聲,快樂象聲詞。

3.創編刷牙節奏和象聲詞。

引導幼兒創編漱口的水聲,如“咕嚕咕嚕嚕”“咕嚕嚕嚕”等,創編表示快樂的象聲詞和節奏,如“嘩啦啦啦,嘻嘻嘻嘻”等。

使用幼兒創編的內容完整進行演唱。

4.幼兒分組進行演唱表演。

活動延伸

出示小獅子吃零食的場景,讓幼兒自己來說吃完東西應該怎樣做?怎樣保護牙齒?

附故事《不愛刷牙的小獅子》

小獅子不講衛生,不愛刷牙,他的嘴巴越來越臭。有一天,小獅子來找小熊玩,他剛開口說:“小熊,我···”話還沒說完呢,只聽小熊說了句:“什麼味兒!”接着,“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小兔,我們···” 小獅子看了小兔走過來,想和他一起玩。可他話還沒說完呢,小兔頭暈暈地說了包:“好臭!”接着,也“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小獅子呆呆地看着,不久,小象甩着鼻子走過來,小獅子張開嘴巴,對小象說:“小象,我們來玩···”“好難聞的氣味!啊···啊···啊嚏!”小象打了個大噴嚏,接着,也搖搖晃晃地倒在了地上。小獅子沒有找到一個朋友玩,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這時,他看到出遠門的爸爸回來了,小獅子張嘴巴,高興地喊:“爸爸!”爸爸突然把鼻子捂住,向後退。他對小獅子說:“天哪,你多久沒刷牙了?”小獅子撓撓脖子上的毛,不好意思地說:“好像···好像兩個星期···”爸爸急忙給小獅子找出牙刷和牙膏,讓他仔細刷牙。不一會兒,小獅子把牙齒刷乾淨了,他的嘴巴一點都不臭了。小獅子把今天的經歷說給爸爸聽。“寶貝,以後你一定要早晚按時刷牙,不然,嘴巴臭臭的,小夥伴都不愛和你玩啊!”爸爸對小獅子說。小獅子聽了點了點頭。從那以後,小獅子每天都按時刷牙,小夥伴們再也沒有被他薰到了!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4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的情感態和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探究興趣。

一天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幾個孩子聚在一起討論着什麼,我悄悄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正在將奶粉桶、薯片罐、積木等物品在地上滾來滾去並討論它們滾動的路線,感覺要舉行一場比賽,一爭高低的局面……孩子們的舉動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於是發動孩子共同收集材料,從孩子的身邊、孩子的生活中產生了本次活動——滾滾樂,旨在讓幼兒探索物體的滾動路線與形狀之間的關係。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創造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探究興趣。

2. 知道不同形狀的物體滾動路線是不同的。

3.能發現物體的滾動與路線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泡沫積木、銀鷺花生牛奶瓶、薯片罐、八寶粥筒、奶粉罐、紙杯、可樂杯、奶茶杯、皮球、海洋球、木棍。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過對物品滾動的相關經驗,瞭解可以滾動的物品的特徵(它的身上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

一、開始部分

出示操作材料,引出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玩一玩,滾一滾吧!? ?

二、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探索,尋找滾動,鞏固對可以滾動的物體特徵的瞭解

教師:孩子們,請拿好你們的東西找個位置坐下來,讓我來看看你們都找到了哪些會滾動的東西?

教師:想想看,爲什麼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幼兒回答)

小結:這些東西的樣子雖然不一樣,但是,他的身上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所以就會滾動,摸摸看,你手裏的東西哪兒是圓的?相互之間交換着摸摸,你摸摸我的,我摸摸你的.

(一)第二次探索,探索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係。

1.遊戲:滾進球門。

教師:那我們現在就用這些會滾動的東西來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滾進球門》,這個遊戲需要兩個人玩,誰來配合我?示範:兩個人面對面分別站在橫線上,一人做球門,另一個人把東西放在線上,瞄準球門,輕輕一推。小朋友在玩的時候注意觀察,看哪些東西不能滾進球門呢?哪些東西能滾進球門?他們滾動時走的路線一樣嗎?

2.幼兒兩兩結伴遊戲

3.集體交流分類。

(1)、集體交流分類:好了,孩子們,拿着你的滾動坐到圓點上,誰來說說哪些東西不能滾不進球門?(幼兒驗證)哪些東西能滾進球門?(幼兒驗證)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現在,請你們把不能滾進球門的東西放到老師的這邊,把能滾進球門的東西放到老師的這邊。

(2)、探索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係。

教師以驚奇的口氣提出疑問:“真奇怪?爲什麼這些紙杯、可樂杯、肯德基筒就滾不進球門呢?”(幼兒回答)

總結:紙杯、方便麪筒它們都是一頭大一頭小的,滾動時會轉圈,不能滾進球門,我來把它的形狀畫出來,(畫出一頭大一頭小),想想看,它們滾動時走的走的路線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請個孩子來把它滾動的路線畫下來——轉圈 。我們把一頭大圓一頭小圓,滾動時會轉一個圈的物體叫做“圓錐臺”。

“爲什麼保圓柱形積木、薯片罐容易滾進球門?”(幼兒回答)總結:因爲兩頭圓大小一樣,上下一樣粗,可以滾進球門,想想看,它們滾動時走的走的路線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請個孩子來把它滾動的路線畫下來——直線(直線) 我們把上下有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形,身體上下一樣粗像根柱子的物體叫做“圓柱”。

“爲什麼皮球容易滾進球門?”(幼兒回答)總結:因爲皮球它到處是圓的,能滾進球門,它除了可以直直的滾動,還可以向那些方向滾動?因爲它的身體到處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球體”。

(三).第三次探索:圓柱體和球體滾動時哪個更靈活?

1、遊戲“趕小豬”。

這個遊戲需要兩個人玩,兩小朋友先站在起點線上,用小木棍分別來趕圓柱體小豬和球體小豬,然後走“s”形繞過小樹,在從兩邊回到這裏。比比看哪隻小豬最靈活。

(2).幼兒兩兩結伴遊戲

(3).集體交流。

師小結:從上到下一樣大的圓筒,我們把它往哪兒推,它就只能往一個方向直直地滾去,轉彎時不靈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滾動,很靈活。原來物體的滾動不僅與它們形狀有關係,而且滾動的路線也與形狀有關,也就是說不一樣的形狀它們滾動時走的路也就不一樣。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在我們的幼兒園裏、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滾動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看,還有那些東西可以滾動,他滾動路線是怎樣的?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中秋節習俗。

2、學習演唱歌曲《中秋節》。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中秋節》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中秋節吃月餅插圖,賞月插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根據答案展示對應圖片。

1、引導幼兒想一想。

——中秋節是在哪一天?中秋節,都有哪些活動?

2、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與大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活動。

小結: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的時候,在外的親人都會想回家和家人團聚,每家每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品嚐月餅,並一起賞月。

二、播放歌曲《中秋節》,組織幼兒學唱歌。

1、播放歌曲《中秋節》,引導幼兒欣賞。

——歌曲中,中秋節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誰來說一說?

2、請幼兒學唱歌曲。

三、播放伴奏,鼓勵幼兒表演。

1、引導幼兒思考。

——中秋節是一個團聚的節日。大家演唱歌曲的時候要用怎樣的心情?然後配合哪些動作?

2、鼓勵幼兒跟隨音樂自由表演。

3、播放歌曲伴奏,組織幼兒集體演唱歌曲《中秋節》。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身體的控制和平衡能力;

2、提高合作能力、具有團隊意識;

3、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平衡木四條,椅子四張,球、紙圈每人一份(用硬紙板做,大小適合幼兒)。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匯入

謎語:水裏遊,岸上走,瞧它演雜技,鼻子頂綵球、(海獅)

(2)師:海獅喜歡玩什麼雜技?(頂球)你們學學它的技藝。

2、海獅玩球。

(1)教師邊講解邊示範頂球方法。將紙圈放在頭上,再把球放入紙圈內,雙手張開,保持平衡。

(2)幼兒四散練習,教師重點指導頭部的平衡控制。

3、頂球比賽。

(1)佈置場地,如上圖。

(2)比賽方法①:幼兒分成四隊,聽指令依次從起點出發,走過曲線,繞過椅子原路返回,把球交給下一位幼兒,下一個接着走,先走完的隊獲勝。

(3)比賽方法②:幼兒分成四隊,聽指令依次從起點出發,走過平衡木,繞過椅子原路返回,把球交給下一位幼兒,下一個接着走,先走完的隊獲勝。

活動延伸

1、學習各種傳球的方法。

2、學習滾球與拋接球。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曆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曆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曆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瞭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裏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曆並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出示年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裏的紅色數字x是什麼意思?或者表示什麼?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後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並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裏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8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有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要來了,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倒數五個數,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迎接小松鼠的出現)

二、播放課件,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的上半部分,讓幼兒猜測講述。

師:瞧!它是誰呀?它手裏抱的是什麼?大家來猜一猜,小松鼠抱個梨會什麼呢?

2、出示第一幅圖的下半部分,讓幼兒邊看圖邊欣賞小松鼠用小提琴演奏的音樂。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點擊響音樂,音符隨音樂的節奏緩慢出現)音樂好聽嗎?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你想幹什麼?這美妙的音樂傳到森林裏,森林裏的小動物會怎麼樣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講述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的變化。師:瞧!狐狸在幹什麼?獅子在幹什麼?它們聽到音樂了嗎?美妙的音樂傳到了狐狸和獅子的耳朵裏,大家猜一猜,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會怎麼樣?

4、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音樂。都有誰被這美妙的.音樂迷住了呀?(點擊音樂中斷,梨籽從小提琴上掉下來)咦?什麼東西掉下來了?小動物們看到掉下來的梨籽會怎麼辦?

5、出示第四幅圖上半部分,讓幼兒觀察講述。師:瞧!它們拿梨籽做什麼了?

6、出示第四幅圖下半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師:他們看到梨樹上結了這麼多梨子,又會怎麼做呢?

7、出示第五幅圖,讓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師:都有誰在拉小提琴?森林裏的小動物都在拉小提琴,森林裏會怎麼樣?

三、完整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森林裏的小動物都有了一把梨子小提琴,你們想不想也得到一把梨子小提琴呀?今天誰能看着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老師也會送你一把梨子小提琴。

1、分組練習給同伴講故事。

2、每組請一個代表給大家講述。

3、請幼兒爲故事起名字,只要幼兒起的名字適合故事內容,就讓幼兒用自己起的故事名字來講。

4、請個別幼兒在小提琴音樂的伴奏下,完整講述故事內容,注意提醒幼兒先講出故事名字。

四、欣賞小提琴演奏,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着自制的梨子小提琴,跟隨音樂演奏。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內容,體驗和感受故事所表現的美好意境。

2、和幼兒一起欣賞用小提琴演奏的名曲,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自我評析:

在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我把評析與激勵兩種方式有機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在預想後果時的提問,對孩子思維起到了點撥的作用,點在了孩子思維的生長點上,讓每個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想象、“異想天開”。使活動生動、有效,孩子真正成爲了活動的主人。

出示圖片的過程中,我巧妙地利用課件的播放,把講述難度大的圖片分成兩部分出示,降低幼兒講述的難度,當所有圖片出示後,要求幼兒講述,我採用同伴互相講述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活動時間短,而要講述的人數多這一矛盾。幼兒在分組討論講述的時候,人人都可以開口講,參與討論,老師再進行巡迴指導,既可以照顧個別幼兒,又可以面向全體。並且教師透過獎勵方式激發幼兒講述的熱情。等到最後分組派代表講述的時候,代表的講述已經是全組幼兒智慧的綜合了。這樣做,每個幼兒都有講話的機會,可以培養幼兒相互間取長補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滿足各個層次幼兒的需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把圖片的內容講得很豐富,完整,能力弱的幼兒可以講得很簡短,只要表達清楚就行了,但不管怎樣,他們都得到了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9

教學對象:大班幼兒及家長

授課時長:10分鐘

一、教學內容

瞭解帶圓的物體會滾動,有角的物體不可以滾動。

二、教學目標

1、幼兒瞭解物體的形體,知道哪些物體可以滾動;

2、透過操作幼兒感受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徵。

3、激發幼兒樂於動手動腦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徵

難點:認識物體的形體,並可以流利地說出它的形體和特徵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講授法.操作練習法.引導發現法.總結歸納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啓發式教學

六、教學內容及過程

1、情景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體育場今天有一場滾動比賽,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參賽選手呢?(皮球、魔方、文具盒、報紙、八寶粥桶)

2、學習新知識:

(1)引導幼兒瞭解球體和圓柱體爲什麼會滾動?

(2)幼兒瞭解正方體、長方體、長方形爲什麼不可以滾動?

小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幼兒操作並作出判斷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物體,幼兒來動手試一試它可不可以滾動,可以滾動的打√,不可以滾動的打×。

(4)、歸納總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佈置作業:家中尋寶

我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家中可以滾動的物體。

透過此次微課設計活動,我感覺有些設計還是有創意的,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此活動比較好地方是透過情景的匯入,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的傾聽力比較專注,樂於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幼兒瞭解滾動物體的特徵,同時也鞏固了對形體的認識。但也有不足之處,在畫面和聲音的製作中,會有一點不同步,讓教學對象會有無聊的等待。

在日後的製作過程中應該不斷改進,做到做到畫面聲音一個步調,更能引起教學對象的興趣感和參與感。也要把畫面設計的更有動畫感,更加引起教學對象的學習興趣。多和同行去探討,提高自己的製作水平。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科學實驗,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2)感知四種紙張的不同特點,發現不同紙質的紙吸水性和滲透性的不同。

(3)初步感知了解紙的不同吸水特性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要發現不同紙質的吸水特性,並瞭解其作用。

活動難點:

透過科學實驗瞭解紙質特性和特殊作用。

活動準備

(1)衛生紙、宣紙、蠟光紙、錫紙各一張、四個摸箱。

(2)記錄表每組一張,記錄筆若干支。

(3)塑料大盒4個,滴管若干支,燒杯4個,水杯4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紙張手工作品。

分別出示衛生紙手工、宣紙畫、蠟光紙剪紙和錫紙手工作品,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好玩的小手工,看看它們是什麼?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小手工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嗎?

幼兒欣賞觀察,自主回答。

小結:看來你們已經發現了這些作品是用紙製作的,並且能說出其中幾種紙的名稱,它們分別是衛生紙、宣紙、蠟光紙和錫紙。

二、多感官認識四種不同質地的紙張。

教師:接下來,我想請你們和這四種紙寶寶做遊戲,用你們的小鼻子聞一聞、小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撕一撕、畫一畫,說一說它們有哪些特徵?

每個幼兒分發四種不同的紙,請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在旁觀察指導。

指導重點:

(一)幼兒探索熟悉的衛生紙,看一看、模一摸、撕一撕,感受衛生紙表面柔軟的感覺,以及衛生紙易撕斷的特點。

(二)探索蠟光紙,請幼兒摸一模,倒一點兒水試一試,觀察和感受蠟光紙表面光滑的特點,並告訴幼兒蠟光紙的名稱。

(三)探索錫紙和宣紙,從硬度和透明度上進行對比,讓幼兒分別摸一摸、撕一撕、說一說。

(四)把四種紙張放在一起,請幼兒分辨、總結四種紙的不同特點。

小結:衛生紙摸起來非常柔軟,宣紙看上去很薄,摸起來也很軟;蠟光紙摸起來很光滑,看上去亮亮的;錫紙表面更亮,摸起來有一定硬度。

教師:現在老師要把這些紙寶寶藏起來,請你們摸一摸,說說你摸到的是什麼紙?

邀請部分幼兒上臺操作。

教師:看來,小朋友們都認識了這些紙寶寶,瞭解了四種紙的不同質地。

(五)請幼兒猜想:小朋友,假如把這些紙放進水裏會怎麼樣?假如把這四種紙同時放進水裏,誰吸水最快?(將幼兒的猜測記錄下來)

教師:小朋友,下面請你們猜一猜,如果老師把這些紙放進水裏,會怎麼樣?誰吸水最快?

幼兒自由猜想。

三、分組實驗驗證猜想結果。

(一)把幼兒分成四組,請幼兒自由選實驗方法進行實驗。

第一組實驗:誰最快喝完水。準備一個杯子裝少量水,將四種紙放進水中,觀察杯中水的變化,看看哪種紙吸水性最強,進行記錄。

第二組實驗:哪個紙船最先沉下去。分別把四種不同質地的紙折成紙船同時放進水盒中,引導幼兒觀察細微的變化,並進行記錄。

第三組實驗:紙杯浸水。分別將四種不同質地的紙折成“杯子”狀,並將“紙杯”懸空固定在燒杯的內壁上,同時向四個不同質地的紙杯內倒水,觀察其滲透的情況,並進行記錄。

第四組實驗:水滴快快跑。在四張不同質地的紙上同一位置畫上一個大小相同的圓,然後讓幼兒將滴管裏的水同時滴到四張紙的圓圈裏,引導的兒觀察哪種紙的“小水滴”最先跑出圓圈外,並進行記錄。

(二)請各組的兒講述實驗結果,交流分享四種不同質地的紙張的吸水性及透性的不同。

小結:四種紙中,衛生紙吸水最快,放到水裏一下就沉下去了,宣紙吸水第二快,放到水裏很快就沉下去,滴上水很快就散開;卡紙的吸水性和滲透性比宣紙差一些;蠟光紙更慢一些;錫紙沒有吸水性,滴上水水滴會跑掉。

四、簡單瞭解不同紙張在生活中的應用,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一)討論幾種紙張在生活中的用處。

教師:剛纔我們認識和了解了這四種不同的紙,那麼它們在生活中有什麼用?人們都用它們來做什麼呢?

幼兒自主回答。

教師展示ppt課件。

小結:衛生紙柔軟作用非常大,平時我們上廁所、擦汗、擦手都離不開它;宣紙吸水性特別好,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用它來畫畫、寫毛筆字;臘光紙又結實又光滑,小朋友可以用來折、剪紙;錫紙又結實又防水,比如我們烤制蛋撻的時候用錫紙將蛋撻包起來,可以避免食物燒焦保留美味。紙寶寶的作用還真大。

(二)出示紙杯、方便麪盒等用紙做的防水的物品,瞭解紙製品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教師:小朋友,除了我們認識的四種紙,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紙寶寶製作而成的物品嗎?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好,你們真是善於觀察的孩子,例如紙杯和方便麪盒,他們的作用也很大,不僅可以用來裝東西,還能夠防水。

(三)活動總結,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探究活動。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做的這幾個小實驗,讓我們知道紙質不同,吸水就有快有慢;不同的紙,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一樣。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紙試一試,看看還有哪種紙吸水比較快,哪種紙吸水比較慢。

活動延伸:

在區域裏投放多種材質的紙張,請幼兒自由探索。

活動總結

這次活動,讓幼兒透過多種感官參與,在看看、摸摸、玩玩中體驗不同紙張的特性,並透過親身實驗感知紙張吸水性的不同。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孩子的思維也是嚴謹的,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遷移整合來進行的,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用嚴謹、準確、清晰的語言引導幼兒,給他們一個清晰明瞭的資訊。

總體感覺這次活動還是成功的,基本實現了預設的活動目標,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性。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1、靈活應對性還有待加強。2、設計循序性還可在思考。

在今後的科學活動中,對於孩子的問題要給與積極的迴應和解釋,讓幼兒的疑惑解決在當下。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鈕釦,並能進行多角度分類。

2.透過小組討論,表述鈕釦的各種縫製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1.提前做好鈕釦的收集工作,泡沫球,安全針,線,無紡布,剪刀,畫筆,針線包。

2.提前檢查鈕釦的數量,安全針的數量是否能夠滿足幼兒使用。

3.鈕釦圖片、“縫”的字卡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針對各種鈕釦進行多角度分類,初步掌握穿針引線的方法。

難點:學會在線尾打結,並能陳述打結的方法。

活動流程:

1.匯入活動:

講述《一顆神奇的鈕釦》故事

附故事:吃過午飯,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萊茉在校園裏四處溜達。“快看,那是什麼?”眼尖的小狐狸慕萊指羞不遠處灌木叢裏一個閃閃發亮的東西說。“我去撿!”小狼路路雖然眼神不如小狐狸茉茉,但動作卻更快,轉眼間就把那個東西撿了回來。原來是枚銀色的扣子,圓圓的大大的挺漂亮。就在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茉茉仔細端詳那枚釦子的功夫,一個小小的聲音忽然響起來:“小狼路路!你的嘴巴上有飯粒!”

小狼路路卻小狐狸茉茉都愣住了,竟然是那枚釦子在說話!小狼路路下意識地摸摸嘴角,那裏果然有粒小小的飯粒。大概是他剛剛吃完晚飯忘了擦嘴巴。“哇,我們撿到一粒魔法釦子”小狐狸茉茉興奮地大叫起來,可她的話音還沒落呢,釦子又說話了:“你們說的沒錯,我確實是一顆神奇的鈕釦,但是我迷路了,我找不到我的家了,你們能幫我找到我的家嗎?”。“你的家在哪兒呢?”小狐狸茉茉輕聲的問。“我的家在一塊無紡布做成的花朵上,我就是被縫在上面當做花蕊的,可漂亮啦,可是線頭鬆了我就掉下來了”。小釦子說着說着都要哭了。“小釦子你別哭,我們一定幫你找到你的家的”於是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茉茉幫小鈕釦找到了它的家。

2.集體活動:

(老師出示無紡布的花朵圖片,幫助幼兒自然找到鈕釦的家)

S:找到了,找到了(幼兒指着圖片)

T:原來神奇的鈕釦寶寶的家在這裏,小朋友怎麼把鈕釦送回家呢?

--引導幼兒討論鈕釦的粘貼方式,自然過渡到縫製的方法上。

T:今天老師要用縫製的方法,把鈕釦送回家,怎麼縫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每顆鈕釦寶寶都是一樣的嗎?--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多角度分類是一帶而過,耗時不要太長。

S:不一樣

T:哪裏不一樣?

S:有大有小、有紅有綠、有正方形的有圓形的、還有鈕釦的孔不一樣………………

T:小朋友發現了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請小朋友來幫鈕釦分類。--幼兒分類後,老師可以根據幼兒分類的方法進行標記總結。

(如:大小分類的可以♀,顏色可以用=,形狀可以用□,針孔可以就用文字“孔”標記)

T:小朋友們剛剛已經學會了鈕釦的多角度分類,老師已經準備好了很多用無紡布做成的小花朵,但是它們沒有花蕊,我們要把鈕釦送給它們做花蕊,那麼應該怎樣把鈕釦送回家呢?

S:可以粘上去,可以縫上去……

T:小朋友們想了很多辦法,非常善於動腦筋,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們學會用“縫”的方法送鈕釦回家。--出示“縫”的字卡

T:縫製要用到什麼樣的工具呢?

S:用針和線

(老師出示針和線,介紹針線包,演示穿針引線的方法,提示注意事項)

安全注意事項:1.針尖處向下,可以用手握住。2.針尖任何時候都要注意不要戳到別人;3.穿針引線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將針線戳到泡沫球上,注意下次再用。

每根線都有兩個線頭,我們選好一個線頭,另一個線頭就變成了線尾,將線頭對好針孔,將線頭從針孔中間穿過,然後將線頭和線尾併到一起,然後打結。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嘗試各種方法在線尾打結。

幼兒進行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並拍照。

2.透過小組討論,表述鈕釦的各種縫製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分兩小組進行討論鈕釦花的縫製方法和注意事項,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安全注意事項。

T:小朋友們說的縫製方法都很好,但是注意事項沒有說的很清楚。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老師把注意事項編成了兒歌的形式,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兒歌:小小針線包,家家離不了。縫製物品前,線頭結打牢。

一針接一針,節奏把握好。拿針要小心,不可戳到手。

教師帶領幼兒讀完兒歌以後,再次強調在縫製鈕釦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戳到手指頭和傷到別人。

3.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幼兒嘗試穿針引線和打線頭。

4.總結活動:

今天的課我們認識了各種鈕釦,進行了多角度分類,並且進行了穿針引線,有些小朋友甚至還學會了線尾打結。下次我們再一起來探索應該怎樣縫製一顆漂亮的鈕釦花吧。

5.延伸活動:

請寶貝們回家後邀請爸爸媽媽帶着你們一起進行穿針引線,練習一下線尾打結,怎麼樣才能打出漂亮的結,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 鞏固對半圓形和梯形的認識。

2. 複習20以內的計數與單雙數。

3. 能合作設計規則,自主遊戲。

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出帶數字的各種圖形,將小貓,小兔,公園畫在圖形的兩側。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遊戲圖。

教師:1.圖上有誰?它們要去幹什麼?

2.圖上有哪些圖形?圖形上面有些什麼?

(二)交代遊戲玩法。

教師:小兔和小貓要去公園,小兔喜歡走單數的梯形,小貓喜歡走雙數的帶弧形的圖形,而且要按從少到多的順序走到公園,看誰能找出它們的行走路線,很快畫出來。

(三)幼兒尋找行走路線。

(四)請部分幼兒畫出遊戲路線,其他幼兒進行驗證。

(五)改編遊戲,自主活動。

1. 教師:你喜歡這個遊戲嗎?你覺得什麼地方可以改一改?

2. 幼兒兩兩結伴設計數字遊戲,然後一起玩一玩。

3. 幼兒分組講解自己設計的遊戲,師生討論的數學內容與玩法,提出改進意見

4. 幼兒改進遊戲玩法與規則,繼續分組遊戲。

5. 全班選出最受歡迎的數學遊戲,一起玩一玩。

課後反思:本活動把圖形與計數,單雙數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幼兒按單雙數的多少順序進行排序,從而找到行走的路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規則,自主遊戲。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3

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複製的方法,並學習用各種複製的手段去嘗試複製。

(2)透過活動,使幼兒對複製物品產生濃厚的興趣。

準備:

(1)幾組不同的材料:拓模複製(泥油及模具),印藍紙複製(印藍紙及白紙),印章複製(印章及白紙),透明紙複製(透明紙及圖書)

(2)電腦.打印機.複印機;錄像片:餅乾的製作過程。

過程:

(1)引起幼兒對複製的興趣。 教師:這裏有一幅漂亮的圖畫,想發給每人一張,可是一幅幅地畫實在太慢了,請小朋友幫助想一個辦法,能很快地得到許多一樣的畫。

(2)幼兒操作各種材料,探索嘗試各種複製的方法。 A.介紹各種材料。(每組一種複製形式) B.幼兒初步嘗試複製,教師應積極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C.建議: 幼兒換一種方式再次實踐,嘗試複製的多種方法。

(3)拓展幼兒有關複製的經驗。

討論:

還有什麼是複製的東西?錄像:餅乾的製作過程。 先運用電腦.打印機.複印機複製出許多小圖案,然後發給小朋友。(如五角星.小花.小動物等圖案)。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5-6歲的孩子他們在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時會說明理由。於是,就想利用這堂音樂課,培養孩子們與人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識別並跟着穩定的節拍或節奏做動作。

2、幼兒描述自己的動作是如何與音樂特徵聯繫起來的。

3、幼兒與兩個或更多幼兒合作,他們會貢獻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納入正在玩的遊戲中。

重點難點

幼兒與兩個或更多幼兒合作,他們會貢獻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納入正在玩的遊戲中。

活動準備

CD、積木、打棒、圓舞板

活動過程

1、節奏問好

師:小朋友,下午好。

幼:肖老師,下午好。

2、森林裏要舉辦音樂會啦,這一次的音樂會邀請了許多的小動物來參加。蝴蝶來了,蜜蜂來了,小蜻蜓、小螞蟻也來了。而我們的小螞蟻主動承擔了搭建舞臺的任務。你們看,小螞蟻是你幫我,我幫你,大家愉快地合作,一塊一塊的木材運到了搭舞臺的地方。那小螞蟻是怎樣來運木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理解音樂

聽第一遍音樂,老師跟着節奏拍腿。

問:(1)你聽到了哪些都動作?

(2)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怎麼搬(推、拉、堆)呢?

幼兒回答,並做出相應的動作(搬、推、拉、堆),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邊做邊念語詞,結束前老師問木材堆完成什麼?一下搭成一個大舞臺。

現在你們就是小螞蟻,我們一起來運木材吧!

(播放第二遍音樂,全體幼兒跟着一起做。)

4、合作

出示圖片,問:“小螞蟻是一個人在搬東西嗎?對啦,小螞蟻是一起合作完成的,它們很團結,分工也很明確,很快就把舞臺搭建好了。”

“那邊木材廠有很多的木材需要運到這邊來搭建舞臺,現在你們就是小螞蟻,你們可以幾個人一起合作,把我們的木材運到這邊來。接下來有幾分鐘的時間,你們自己去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商量你們如何分工,怎麼來運木材。商量好後請先到老師這裏坐下來,聽一聽大家的計劃的是什麼?別人是怎麼分工的。”

(幾分鐘後)

“我們一起去木材廠吧!現在我是你們的啦啦隊,跟着音樂一點一點地把木材運送過去。小螞蟻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每組搬完後,小朋友們自己搭建舞臺,搭好後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播放第三遍音樂)

5、合奏

“現在我們的舞臺搭好了,我們的音樂會要開始了,你們準備好表演了嗎?”

出示樂器,分別介紹樂器用法。待會兒請小朋友自由選擇想要的樂器,拿到後坐到相應的位置,想好後就來排隊吧~(播放《小松鼠進行曲》)

請小朋友坐在位置上,我們先來預演一次吧!

(播放第四遍音樂)

好的,現在請大家交換樂器,我們要到舞臺上去表演啦!

(播放第五遍音樂)

6、我們的小螞蟻真棒,一起合作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現在我們的區域裏有很多的材料,包括角色扮演、搭舞臺的木材等,小朋友在區域遊戲的時候可以繼續玩搭建舞臺的遊戲哦~

活動反思

本節課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特別是學小螞蟻動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被激發了,每個孩子都積極主動的參與着,在邊唱邊做中,感受了本歌曲的語詞節奏,也感受到歌曲的歡快、活潑。而且在搭建舞臺時也是幼兒一起合作完成,在選擇樂器時更是讓幼兒自主選擇想要的樂器。

但活動中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很多幼兒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運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不一定要跟着別人做。在聽第一次音樂時,還有些孩子沒聽清楚,應該幫助強調關鍵詞,或老師加重語詞。還可以讓幼兒自己創編語詞,用孩子自己的想法來表達。

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活動,需要我不斷地摸索、嘗試、探索、反思、改進。希望下次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彌補以上的不足,會有驚喜的發現,會有更多的收穫。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透過多種方式來表現樂曲節奏(如肢體動作);

2、按照節奏進行整齊的打節拍,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欣賞音樂、發現美感知樂曲;

3、樂於參與遊戲,正確對待網絡遊戲帶來的利與弊。

重點:按節拍正確、整齊擊打樂器

難點:不同節奏變換式的演奏。

活動準備:音樂《98k》、鈴鼓、手搖鈴、蛙鳴筒、沙錘、A4紙

一、活動開始

1.師幼問好、幼兒就坐;

2.師播放音樂《小了白了兔》,讓幼一起唱並做動作,最後讓幼兒說說在哪學到、聽到此歌曲(抖音)。

3.播放第二首打槍的聲音,引導幼兒說出在(吃雞)遊戲聽過這首歌,師正確引導幼兒生活中比吃雞、抖音有更好的玩的遊戲,匯入本節活動——《98k》

二、活動過程

1.播放一段音樂,讓幼兒感知樂曲。

2.再次播放音樂讓幼兒跟着樂曲自由拍打節奏,請節奏感強的幼兒分享,大家一起邊熟悉節奏邊用肢體演奏。

3.發樂器並介紹名稱、用途。

4.讓幼兒試着跟隨音樂節拍演奏。

5.師幼一起跟着拍子演奏。

6.按照樂器將幼兒分組演奏、合奏表演,師按節拍引導幼兒分組打擊樂器。

三、活動延伸:

1.讓幼兒畫一把自己喜歡的槍

教學反思:本節活動幼兒參與性高、節奏感很強,能按照節拍正確的演奏。教師需進一步注意細節,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用更多不同的演奏

標籤:大班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