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公開課《特殊的葬禮》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公開課《特殊的葬禮》教學設計

借鑑“精緻教育”的理念,力求體現“精緻語文”的課堂教學特徵,嘗試構建“精緻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精緻教育是指爲了學生又基於學生,透過教師對課程資源的精心開發和教育過程的精心設計,能夠不斷生成精彩教育細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思維品質和個性品質的教育。本課試圖圍繞課文教學主題,開發語文教學資源,補充相關閱讀材料,並與課文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一,重視在閱讀、體驗和感悟基礎上的師生間和生生間的合作與對話,創造充滿活力和智慧的語文課堂,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對重點詞語在理解和誦讀中逐步積累,並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中靈活運用。

(二)過程方法目標

3.從語言文字入手,透過朗讀、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三)態度情感目標

4.充分認識到大自然悲劇產生的原因和導致的後果,懂得避免悲劇發生所應採取的措施,並由此深刻認識到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係。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透過展開想象,比較塞特凱達斯瀑布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不同情形,體會到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係。聯繫課文內容,寫寫菲格雷特飽含深情,動人心絃的演說辭。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略)

2、教師準備(略)

(1)預習課文,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不懂的字詞透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準備課上提出或先與同學討論。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帶點的字查查字典

葬禮咆哮無奈滔滔不絕一瀉千里流連忘返不辭而別奄奄一息慕名而來

(3)透過電視新聞、報刊圖書或電腦網絡等途徑,尋找一些關於自然環境遭受人類破壞的資訊和圖片;另外再找一些關於描寫瀑布的詩句和詞語。

(4)對教師下發的課外閱讀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讀一讀。

2、教師準備

(1)本課的重點詞語寫在黑板上。

(2)做好多媒體課件。

(3)課外閱讀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提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瞭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解題匯入

1.教師板書“葬”,同時讓學生說說“葬”字的寫法,學生表達與教師書寫同步。然後請同學讀讀這個字,平舌音要讀準。

師:什麼叫“葬”?“葬”是會意字,從字形上就可以領會“葬”字的意思,誰來說一說?(“葬”指人死後蓋上草蓆埋在叢草中,從字形上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草的形狀,中間是個死字)

2.教師板書“禮”,問:那麼“葬禮”是什麼意思?(掩埋死者遺體的儀式)

3.教師板書“特殊的”,問:老師在葬禮前再加上“特殊的”,此時,你產生那些問題呢?(是爲誰舉行葬禮?哪些人蔘加葬禮?爲什麼稱特殊的葬禮?葬禮的經過是怎樣的……)(教師隨機在板書的課題下面打上幾個大小不一的問號,問號的大小根據問題是否重點決定)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意

1.帶着剛纔的問題認真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通順。碰到讀不通讀不好的地方自己回過去再讀讀,直到通順爲止。讀完後再靜靜的想一想,剛纔的問題是否都能夠解決了,該怎樣來回答。

2.組織學生交流,先請提問的同學來回答。教師隨機點評,並將黑板上的問號逐一擦去。

3.師:同學們透過剛纔的自讀,已經將剛纔提出的問題解決了不少。那麼,透過剛纔的認真朗讀,你從課文的文字當中有沒有發現新的問題或者有了那些新的認識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然後再交流一下你的收穫,看看誰會讀書。

4.組織學生交流,首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每個學生談自己想解決的問題,然後四人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做好點評。(引導用“因爲……所以……“來談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5.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後說說喜歡的原因。

6.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也說說喜歡的願意。

7.小結

再讀課題,說一說爲什麼這是一個特殊的葬禮?

8.交流課外收集的資料:

(1)描寫瀑布的詩句有哪些?

(2)描寫瀑布的詞語有哪些?

三、學習詞語

1.黑板出示詞語

特殊葬禮減少下旬重演

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不辭而別

毫無節制亂砍亂伐水土流失

慕名而來流連忘返飽含深情

拉丁美洲巴拉那河塞特凱達斯瀑布

菲格雷特生態學環境學專家教授

2.指導朗讀,對不懂的詞語提出來討論一下。

3.引導學生思考,對哪些詞語進行了歸類,說說理由。

4.再讀一讀這些詞語,對於一些成語,要讀出詞語的意思來,讀出語氣來。

5.指導寫字

滔:右下部首要寫得勻稱

慕:最後兩筆是水平兩點,不能寫成垂直兩點

四、課堂作業

抄寫詞語

五、課外作業

1.朗讀課文和課外補充材料

2.透過電視新聞、報刊圖書或電腦網絡等途徑,尋找一些自然環境遭受破壞的有關資訊和圖片,發表自己的見解,準備下節課交流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從語言文字入手,透過朗讀、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去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共同的家園——地球。在此基礎上,透過相關圖片的形象揭示和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深刻領會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確定情感基調

集體讀課題,師: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請你說說這個葬禮特殊在什麼地方?(引導學生從舉行葬禮的對象特殊,主持葬禮的人特殊,參加葬禮的人特殊等方面來加以說明,教師自然匯入課題:所以說,這是一個——生:特殊的葬禮)

二、精讀“瀑布今昔對照”部分,究其原因,激發感情

1.品讀瀑布昔日的壯觀景象

(1)師: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現在讓我們隨着作者的語言描述,來感受一下塞特凱達斯瀑布昔日的景象。

①指名朗讀相關段落(第二自然斷)

幻燈出示重點句子和相關圖片:原來,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從懸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②看看左邊的圖,讀讀右邊的句子,說說浮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怎樣的瀑布?出示:這是一條的瀑布。(讀後交流並填空)

③師:結合圖片品味品味其中的詞語,你對哪個詞語感受最深,就具體談談你的感受。(學生談感受,教師引導深入品析)

“咆哮而下”,咆哮的本來意思指什麼?讀到這個詞,你彷彿聽到什麼樣的聲音?(這個詞寫出了瀑布聲音大,像發怒的野獸,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誰能讀好這個詞語。(如果朗讀不到位,教師評價:瀑布不在咆哮)

第二個詞是“滔滔不絕”,在這裏,“絕”指什麼(用完,沒有)?讀到“滔滔不絕”這個詞語,你眼前見到的是怎樣的景象?(寫出瀑布水量巨大,永遠也流不完)——誰能讀好這個詞(根據朗讀效果評價:水量不大、水量大一些、水量很大)

第三個詞是“一瀉千里”,這裏的“瀉”指什麼?讀到“一瀉千里”你眼前彷彿看到了一種怎樣的景象?(寫出瀑布流速很快,流得很遠。)你會自然想起古代哪位詩人寫的什麼詩句?——誰能讀好這個詞?(根據朗讀效果評價:流得不夠快、流得不夠遠、流得很快很遠。)

④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師:這一句話,只用了三個詞語,就寫出了塞特凱達斯瀑布“水聲之響、水量之大、水速之快、水流之遠”。現在我們將這三個詞語放到句子中,想象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將這句話讀好。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評價(氣勢不大、有點氣勢、氣勢很大、氣勢雄偉等,反覆多次)——教師範讀——學生評價——集體朗讀

(2)下面我們就透過錄像觀賞一下塞特凱達斯瀑布。

播放錄像片段(兩遍),在關鍵處定格——師:假如你是當時的遊客,你就站在大瀑布的面前,你會如何讚美瀑布?(學生髮言,教師隨機點評)

(隨機板書:雄偉壯觀)

2.品讀瀑布現在的可悲模樣

(1)師:雄偉壯觀的塞特凱達斯瀑布讓遊客留連忘返。但是,幾年過去了,許多慕名來而的遊客,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副情景呢?(教師出示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圖片,配上音樂,教師範讀。)

(2)師:同學們,幾年過去了,塞特凱達斯瀑布變成了這樣一副模樣,着實令人惋惜。如果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可以用“雄偉壯觀”來形容,那麼此時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呢?

出示:這是一條的瀑布。

(如果學生說出“逐漸枯竭”,教師引導:在你眼裏,逐漸枯竭的瀑布是怎樣的?如果學生說出“生命垂危”,教師引導:“生命垂危”本來是形容什麼的?你爲什麼用來形容瀑布呢?如果學生說出“奄奄一息”教師引導:奄奄一息本來是形容什麼的?你爲什麼用來形容瀑布呢?教師要開啟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語言。最後教師引導學生辨別,哪個詞是直接描寫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後兩個詞語是寫人的,是間接寫瀑布的。)

(板書:逐漸枯竭)

(3)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豐富語言。

師:同學們,賽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有咆哮轟鳴、震耳欲聾的水聲,現在有嗎?它曾經有滔滔不絕、奔騰不息的.河水,現在有嗎?它曾經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急流和氣勢,現在有嗎?它的周圍曾經有蔥蘢茂密的森林,現在有嗎?

在逐漸枯竭的瀑布面前,過去的一切都看不見了也聽不見了,現在能夠看到的是細細的流水、是黑黑的懸崖,聽到的是流水低低的嘆息。這就是我們心中的逐漸枯竭的瀑布的模樣了。

(4)師: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來描寫這條逐漸枯竭的瀑布的?

幻燈出示: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後的消亡。

①指名朗讀——問:你朗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大家聽出來了嗎?(反覆多次,要抓住“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等關鍵詞評價,看看意思是否讀了出來)——集體朗讀。

②師:同學們,這句話中有一個詞是“無奈”,請問什麼叫無奈?(啓發:塞特凱達斯瀑布願意變成這副模樣嗎?但他有沒有辦法支配自己的命運?“無奈”的意思就是:不願意變成這樣,但沒有辦法,不得不變成了這樣。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爲什麼會變得這樣無奈呢?此時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向人們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上文的內容,替塞特凱達斯瀑布把心中的無奈說出來。)

③學生自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說——評價(反覆多次)

教師評價語: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對自己過去的眷戀,你是一條懷舊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人類給你造成的巨大傷害,你是一條理性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人類對自然的無情踐踏,你是一條憂傷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對人類的控訴,你是一條憤怒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人類的規勸和希望,你是一條關注人類命運的瀑布。

三、精讀“舉行葬禮”部分,試寫總統演說辭,揭示主題

教師過渡: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逐步枯竭,向世人敲響了警鐘,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但塞特凱達斯瀑布再也無法改變自己走向消亡的命運,他流盡了最後一滴水,就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流下的最後一滴絕望的眼淚,孤獨地離我們遠去。(出示人們舉行葬禮的幻燈片,配上悲哀的音樂)

1.師:1986年9月下旬,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爲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了葬禮。下面請一位同學讀讀課文最後一段,看看這位總統在葬禮上表達了哪些意思。

指名讀——指名說(兩層意思:一是對大瀑布的美好回憶;二是對人們的號召與動員)

2.師:在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包含深情,動人心絃。下面請你根據課文內容,試着寫一寫這段演說辭。因爲時間有限,只要簡要地寫上一段。課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可以引用,但要自己組織語句來寫,最好還要有自己獨到的語言文字。

教師出示格式: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爲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昔日的瀑布……可是,如今的瀑布……希望透過這樣的葬禮……

(教師事先下發草稿紙,半張按照格式以填空形式出現,半張可以不按照格式寫,只要寫出兩層意思就可以了。學生寫話,教師巡視並物色發言人,醞釀點評)

3.指名上臺演講,進入角色,教師點評。

4.師:(指着板書)同學們,雄偉壯觀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在短短几年中逐步枯竭,最終走向消亡,這真是大瀑布的悲劇。(板書:大瀑布的悲劇)

四、補充圖片資料,聯繫生活,拓展提升

1.其實,許多年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悲劇還在不斷地上演着,下面請看一組圖片(幻燈出示)

(1)出示“白色垃圾污染水源”圖片,問:這是什麼的悲劇(水源的悲劇)

(2)出示“水質污染魚兒遭殃”圖片,問:這是什麼的悲劇(魚兒的悲劇)

(3)出示“亂砍濫伐羣山荒蕪”圖片,師問:這是什麼的悲劇?(羣山的悲劇)

(4)出示“水土流失田地乾旱”圖片,問:這是什麼的悲劇(田地的悲劇)

(5)出示“一潭濁水維繫生命”圖片,問:這是什麼的悲劇(生命的悲劇,人類的悲劇)

2.師:同學們,《特殊的葬禮》這篇課文給我講述的是大瀑布的悲劇,但在我們的眼裏,這僅僅是大瀑布的悲劇嗎?(不是,這實質上是人類的悲劇)

板書:將“大瀑布”擦去,改成“人類”

3.師: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不僅替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說出了心中的無奈,還替菲格雷特總統進行了演說。假如再進一步聯繫我們的所見所聞和課前蒐集的資料,我相信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此時此刻,假如把我們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5.教師小節:同學們,大自然是慷慨無私的,它已經向人類恩賜了許多許多,但我們人類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必須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我們人類的悲劇不再重演。

板書:不再重演

五、課外作業

讀讀補充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看看趵突泉原來的喜是什麼?後來的憂是什麼?最後的喜又是什麼?看看它的喜憂是如何變遷的?看看我們如何使趵突泉曾經的悲劇不再重演了。

板書:特殊的葬禮

雄偉壯麗逐漸枯竭

(大瀑布的)悲劇

(人類的)(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