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

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兒童認識國旗,國徽等,瞭解有關祖國的一些淺顯的知識。使兒童能樹立起愛祖國的思想。

2。本課是本冊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對小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啓蒙。因爲要引導二年級的小學生理解國旗,國徽的含義,體會其與祖國榮譽的關係非常的抽象,有一定的難度。

學情分析

1、小學生年紀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本課內容有的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

2、孩子們雖然是二年級的學生,但是現在由於資料的傳輸多渠道化,所以孩子們很小就可以看見國旗之類的。對國旗有一種很樸素的親切感。因此,本課只要爲孩子們親身活動創設一定的情景,提供一定的條件,要從淺顯的內容和方式入手由淺入深,孩子們就能收到尊敬國旗。國徽,熱愛祖國的教育。

3、引導二年級的小學生理解國旗,國徽的含義,體會其與祖國榮譽的關係非常的抽象,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國旗,國徽的認識,升國旗規範行爲,唱國歌的實踐,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爲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並養成升國旗,唱國歌時少隊員敬隊禮,肅立的行爲習慣。

2、透過對國旗、國徽的尋找,交流、彙報,以及升國旗,唱國歌的訓練,激發兒童積極參與活動。

3、透過學習,使兒童初步認識國旗,國徽,首都等,逐漸規範升國旗,唱國歌的行爲規範,培養愛國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主要是透過學習,引導學生認識國旗,國徽,規範升國旗時行爲習慣。

教學難點:對於二年級的兒童來說理解國旗,國徽和祖國榮譽這些內容比較抽象,教學有一定難度。

教學過程

活動一:猜謎引入,激發興趣i

雄雞一唱東方亮(打一幅圖的名稱)

學生會嘰嘰喳喳的猜……

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活動二:認識我們的祖國

展示國旗,國徽實物圖片及中國版圖,組織學生觀察,認識

1、學生會對自己啓蒙時就看到過的國旗,地圖等會非常感興趣,會積極地說自己的“見解”

2、小組互相交流

用實物引起學生的興趣,更直觀的認識

活動三:學兒歌,唱兒歌

教師領讀兒歌,播放歌曲教唱兒歌

1、學生學唱兒歌

2、四人小組唱

3、抽唱得好的小組上來唱

激發學生學習,認識國旗,國徽等的興趣。

活動四:找找國旗,國徽

引導學生說說在那裏見到過國旗與國徽

1、學生互相交流

2、學生積極地回答

鞏固學生對國旗,國徽的認識

活動五:唱國歌

簡單介紹國歌創作的背景,教唱國歌

1、跟老師學唱

2、會唱得同學可以當小老師,教同學們唱

3、小組比賽唱

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

活動六:升國旗演練

師生觀看天安門升國旗錄像,並指導學生演練升旗儀式時的動作要領(目視國旗、立正,敬禮)

1、學生說一說升國旗時的動作要領

2、學生先分組進行演練

3、學生集體演練

將唱國歌,升國旗這些活動更好的落實在行動上,能增強兒童的榮譽感,是升旗的正確規範行爲得到展現與提高

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主題寫簡明的演講稿,在寫的過程中瞭解演講稿的文體特點和寫演講稿的基本方法與規律。

2.培養圍繞主題選擇、處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組織寫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將蒐集到的材料,用比較合適自己的方式與同學交流分享,養成樂於、敢於、善於與人交流觀點的習慣。

4.在活動中感受中

華民族的偉大,進一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學習演講稿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1.朗誦時要注意情感充沛,表達出文章蘊含的情感;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學習演講稿的寫法。

3。如何培養學生把自己的觀點同具體材料有效的整合起來。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幾篇比較優秀的演講稿,印發給學生。

2.本單元學習開始就佈置綜合性學習任務:圍繞“愛祖國”這個主題,蒐集愛國詩篇(或散文)配樂朗誦,尋找愛國人士的足跡,瞭解身邊的愛國人物,閱讀和愛國有關的書籍。

五【習作要求】

請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運用搜集到的資料,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一主題,寫一篇演講稿。

寫演講稿,一般來說,先要根據聽講人的身份,寫上適當的稱呼;然後寫演講的主要內容,注意結合具體材料把要表達的觀點說清楚;最後可以用簡潔有力的話點明主題,或向聽衆發出號召。

六【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師:同學們,馬上要迎來我們偉大祖國的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寫作文體——演講稿,它的魅力很大,可以把我們對祖國想表達的熱情一併記錄當中,你們想學嗎?

生:想

師:好,現在就讓我們去感受演講稿的魅力吧!

朗讀片段,感受演講稿的魅力

1。演講稿匯入。教師將一段演講稿展示在屏幕上,聲情並茂地讀給學生聽,讓學生以比較直觀地感受演講的魅力。

有一位母親比母親更親,那便是──中國。可記得這一位“母親”?她飄散的長髮是千萬條悠悠貫穿的河川;她的背脊,雖老邁仍硬朗,是五嶽,是陰山,是祁連,是??那寬大而慈愛的臉膛,是青藏連接雲貴吧!她伸展的手臂從東北的穀倉,到長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無盡的沃

土,是她溫暖的雙手。啊!母親!您的胸膛隱藏着多少燦爛的血淚史。曾經,你驕傲過,自豪過;也曾經,你黯然傷神過,憤怒過。在宇宙無垠的歲月裏,您孕育了長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屬於您的孩子。

2.發現特點。師:同學們,聽了剛纔這段話,你有什麼感覺?

生: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很感人、很親切、很有感染力等

師:剛纔大家談得很好,這的確是一篇讓人熱血沸騰的文章,讀着它,我們心潮澎湃,一股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從我們的心頭升騰而起。接下來,老師將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發給大家,讀了之後,請說說,這篇文章和以前我們讀到的文

章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一樣的地方?

(下發完整的演講稿供學生閱讀)愛我中華情於玉光親愛的同學們:

注:(一二兩段見上文)這一羣“母親”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人。他們也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崇尚自由,愛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禮儀。他們含蓄而誠懇,勤儉而樂天,在他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絢麗的色彩──金黃、翠綠、硃紅、靛藍。他們嚮往自然,愛戀自然,對於萬物有着濃濃的情誼。李白躺在牀上,看見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鄉,“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將個人的感情與自然融合爲一,凝結成一種瀟灑而美麗的詩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相愛,原來是一種平凡的男女愛戀,但是經過香山先生巧妙的構思,精緻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於色彩的傳奇故事,“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多麼令人肝腸寸斷的詩句!道盡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維獨居空山幽谷,卻不覺孤寂,渾然有萬物皆我友朋的情懷,“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藝術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嗎?南國情柔,北國情壯,萬里長空下,一片碧綠的草原,風吹草浪,幾隻巨鷹旋空而鳴,“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其實,月兒本無情,羣山之所以予人嫺靜,草原之所以予人壯麗之感,都是因爲多情的人賦予它們生命,使它們鮮活,使它們富麗。“母親”的孩子啊!可憶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陽樓,青海的淒寒,

西湖的柔美,長江的浩浩,黃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親”每一個孩子的熱血、熱淚、熱情,讓正義之血噴涌吧!讓自由之淚灑落吧!讓真理之情堅定吧!

3.學生讀完後談談和其他文章不同之處:

預設:

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沒有一個確定的人

物;沒有故事情節;也不寫景色;以表達情感爲主;就好象和我們在談話??

和其他文章相同的:有題目;分段寫;有重點;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感情??

4.提出學習任務:師:演講可以分爲有準備的演講和即興演講。有準備的演講一般需要預先寫演講稿,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寫演講稿。(板書:學寫演講稿)

祖國在我心中的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以祖國中我心中爲題,滲透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圍繞本課主題,

透過對升旗儀式場景的創作表現,既使學生得到繪畫訓練,又對學生進行

了一次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圍繞繪畫或黑板報的主題認真地構思設計,並用學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題,完成活動任務。

2,能從某個角度對主題進行表現。

3,學習整體設計,瞭解均衡,變化的審美原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重點與難點

1、嘗試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動態的'畫法。

2、學習整體設計的方法,瞭解均衡、變化的審美原理。

四、教學準備

課件、示範用繪畫工具、學生自帶色彩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1、課件引入

透過多媒體播放學校的升旗儀式和奧運會升起五星紅旗的情景,將學生引入一個充滿神聖感、自豪感的氛圍中,播放《國歌》。

2、瞭解常識

和學生一起交流課收集的關於國旗、國微、國歌的知識,讓學生更深一層地瞭解五星紅旗的寓意、來歷,和作爲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具有的常識。

3、師生討論

一起欣賞課件上的攝影作品、範畫,瞭解每一幅圖畫所傳達的心情。接下來談談自己的創作設想,儘量要求構思與衆不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構思後,學生應着重考慮畫中的情景、國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動作以及相關的環境的位置分配。

4、繪畫指導表現

a,學生談記憶畫創作設想,有與衆不同的構思。

b,注意人物的各種動態表現。

c,注意人物的各種神態表現。

d,選擇應用色調烘托氣氛,要以暖色調來豐富色彩烘托嚴肅,熱烈的氣氛。

e,考慮畫中的情景,國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動作及環境的分配。

f,介紹繪畫的注意事項。

5、學生繪畫表現,教師巡迴解決學生繪畫中存在的問題。

6、欣賞評價

繪畫作業完成後,進行師生共同評。

六、教師小結

七、課後拓展

收集祖國在我心中的有關資料

教學反思

《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美術教學中要“以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六年級美術《祖國在我心中》以祖國在我心中爲題,滲透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在上課前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改變了以往的教學程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這節課上,我打破了以往的常規,先讓學生聽賞一遍《國歌》,然後提出相關的問題:“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可以聽到國歌?”“升國旗的時候”。透過對國旗、國徽、國歌的認識,將學生引入一個充滿神聖感、自豪感的氛圍中。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讓學生透過回憶升國旗的場景,充分認識人物的動態變化,完美的表現出升旗儀式的畫面。透過探討認識構圖的方法表現出完美的升旗畫面。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透過學生的繪畫使學生認識了創作畫的表現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和繪畫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