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6篇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生活中處處有工業

1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工業與我們生活的聯繫,生活中處處有工業,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業。要尊重從事工業勞動的人們,愛護工業設施,自覺抵制不文明的行爲。

[智育目標]: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爲。

[素質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爲。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由原來的農業社會轉變成了工業社會,工業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二)、新授:

1、說一說: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工業產品?

學生們自由發言(電燈,帽子冰箱空調)

2、出示幻燈片進行總結分類

教室裏--電扇、日光燈、課桌、凳子、門窗、班訓、垃圾桶等

學習用具--書包、課本、本子、筆、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

個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襪、紅領巾等

家裏用品--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沙發、電腦、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師導言: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東西都屬於工業產品,那你對"工業"有怎樣的認識?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工業;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在工廠生產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

4、教師:我們對工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可以把家裏的生活用品進行一下分類

(麪包-食品業 衣櫃——加工業 服裝——服裝業 冰箱——家電業)

生自由發言:電扇微波爐——家電業 牀椅子——加工業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家庭中處處都有工業產品,工業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三)、和我們緊密相連的工業產品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製造一個工業產品需要多少行業的人付出勞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最愛吃的冰激凌是怎樣生產的。

1、議一議:冰激凌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2、當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時,你知道有哪些行業的人付出了勞動?

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一個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對於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東西我們是不可以浪費的。

(四)、畫一畫:

選擇你喜愛的另一種工業食品,說一說這種食品的生產過程。

(五)、穿衣與工業:

教師圍繞服裝的歷史與發展、衣料的成分與生產過程、服裝的生產過程等內容組織學生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六)、吃飯與工業:

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圖中的各種食品需要什麼原料?

2、討論:食品與工業的關係。

(七)、住房與工業:

師:也許同學們會問,住房與工業有許多的關係嗎?其實住房所用的各種建築材料,都是工業產品。你能舉例說明嗎?

(八)、出行與工業:

1、師:現代化的交通讓我們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現代工業的發展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快捷。

2、試想,假如沒有工業,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3、觀察我們學校的各種設施,與工業有關係嗎?

4、電力工業的爲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什麼?

5、停電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便?

6、電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對待這些電力設施,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九)、總結全文:

透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工業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工業和我們的生活已經緊密聯繫再一起了。每一個工業產品是由無數行業的人們共同製造完成的。我們應該珍惜大家的勞動成果。

教後反思

透過瞭解、觀察學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環境,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工業化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與工業有着很多的聯繫,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工業,工業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而且隨着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在不斷髮生變化。透過瞭解一些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社會協作的必要性,並從體驗中體會到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三冊80頁例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瞭解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的乘法口訣,並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透過編制口訣,培養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5.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背6、7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搶答;並抽問算式的意思.(電腦演示)

3╳6 6╳5 7╳2 1╳7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今天我們要根據以前學習口訣的經驗.自己來學習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

1.準備題(學生製作卡片)

拿出8張卡片,在第一張上寫8,然後8個8個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數分別寫在一張卡片上,按順序擺好.(課件演示)

2.觀察、並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根據卡片的排列順序,你能編幾句口訣嗎?先想想,並把你編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然後在同桌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其餘學生進行較對) (電腦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課件出示:

提問:24是幾個8相加得來的?

五八四十是什麼意思?

56是由幾個8相加得來的?

4.揭題.齊讀口訣.點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8的乘法口訣.(板題)

三、觀察實踐,鞏固新知.

1.學生列式,主題圖.看第一組有幾個人,這是幾個8?怎樣列式?(學生回答)

並讓學生獨立列出2個8,3個88個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指算式,這組題有什麼特點?(被乘數都是8,乘數一道比一道多1,積一道比一道多8)

(課件)記住這個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這句口訣,誰知道可以怎麼辦?(想相鄰的口訣,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記口訣.看卡片口算,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課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訣,體會一下哪幾句最難背.自己重點記這幾句.

5.對口令.師生之間對,學生之間對.

6.填適當的數.(課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後一題鼓勵學生用想出多種答案)

7.數學遊戲:摘蘋果(課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們給果樹澆水、施肥,秋天蘋果獲得大豐收,哪個同學願意幫助摘蘋果。 (可以畫一棵蘋果樹,結滿了蘋果,蘋果上面寫得數,以8的乘法口訣得數爲主,也可以有前面學過的題。有6個筐,每個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沒有得數。每組派一個代表,摘一筐蘋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數去摘蘋果,貼在等號後面,本組同學可以幫助,看哪組摘得又對又快)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怎樣學到的,學得高興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13個生字,做到會認、讀熟,鼓勵學生看上下文隨文識字。

2.掌握10個生字的音、形、義,能自主分析字形,並能在田字格內規範書寫。

3.熟讀課文,透過討論問題“爲什麼大家說馬莎長大了?”懂得長大的標誌不在外表“像”,而是要“懂事”——關心他人,承擔責任。

教具準備: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生齊背《我長大了一歲》。

教師:長大了一歲,多高興呀!有一個叫馬莎的小朋友也想快快長大。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馬莎長大了》(板題。齊讀。“莎”字註上拼音)“莎”是一個新的生字朋友。大家一起拼拼音節,認認字。

 二、識字,初讀課文:

1.自己試着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2.聽讀識字。

師:大家聽着錄音,用心記你不認識的生字的名字(放錄音)

你打敗了哪幾只“生字攔路虎”?請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將掃描的課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學生交流:我認識了第幾段第幾行的什麼字)

誰還有不認識的字?大膽找出來。(學生反饋不認識的字)哪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就由他來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教他,(課堂營造生生互動的氛圍。如果遇到未在生字表內的生字,如:卷、像、鞋等,教師可發問:你是怎麼知道它的名字的?如有學生提出是根據上下文猜出來的,可對這種方法表揚鼓勵)

3.出示詞語(課件顯示。從課文中將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摘出來,生字設定成紅色,帶拼音,兩個多音字“發”“覺”設定成藍色,如下:穿上 頭髮 有一次 掃地 乾淨 回家 倒水 懂事 但是 全家 覺得)

全班齊讀,遇到穿彩色衣服的生字,用心記一記(當學生讀到兩個多音字時,教師提醒一下,這兩個字另外的名字叫什麼。) (詞語接龍:男、女生輪流讀。)

4.出示13個生字(課件顯示。將每個生字放在一粒種子中,學生每讀對一個字,種子就破土而出,長成小芽芽。) 師:這幾個生字非常調皮,它們鑽到了小種子裏,小朋友讀對了,種子就會變成小芽芽。你覺得哪個生字最難記,就勇敢地站起來讀。(全班活動)

(遊戲:生字卡片開火車。)導語:小司機,快坐好,生字卡片開火車,嗚——(火車頭到哪一行,哪一行開火車讀。)

三、讀通課文,讀熟課文

1.誰想讀第一自然段?怎樣才能長大呢?馬莎想了好多辦法。咱們趕緊看看吧!(將第一幅圖板畫在黑板上)

2.圖文結合,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馬莎想了哪些方法?(學生交流圖意。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她穿上**的高跟鞋,又學姑姑的樣子,把頭髮捲成卷兒……”引導學生讀這句話,教師重點指導好“捲成卷兒”這個詞。) 看到這樣打扮的馬莎,大人們是怎麼說的?(指導朗讀時,考慮到學生不能模仿大人的語氣,因此教師有必要做一下示範並加上動作)。隨之請1~2名朗讀基礎較好的學生繼續範讀,然後再個別讀,全班讀。) (交流體會:咱班小朋友對馬莎說點什麼?在討論中使學生感悟,成長的關鍵不是外表“像”) 馬莎又去幹什麼了?(同時出示第二、三幅圖)

3.圖文結合,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交流圖意)誰能看圖說一說?(隨着學生交流的次序,引導學生自己小聲讀讀找出相應的段,然後組織彙報展示。將兩段活動分別打在投影儀上,根據學生讀書的次序,相機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指導學生讀好“就學着**的樣子把地掃乾淨了。”做到通順、不漏字、不添字。另外,還要指導朗讀**的話,教師可這樣引導:“哪個小朋友能像媽媽那樣,讀讀**的`話?”讀完後,請學生評一評,發揮以評促讀的作用。第四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學生容易加上“好像是”。在讀之前,教師提醒學生看準每個字去讀,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組織男女生比賽,徵求同學們的意見,女生或男生想讀誰說的話,就讀一讀。將**的話和爸爸的話,分別出示在屏幕上。引導學生注意:爸爸、媽媽誇小馬莎的話一樣嗎?哪兒不一樣?爲什麼他們說的話不一樣呢?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成長的關鍵是要懂事——關心他人,承擔責任。)

爸爸說馬莎長大了,大人們也是這麼想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4.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組織交流:爲什麼大家說馬莎長大了?

四、拓展活動:

馬莎以後自己會怎麼做?(採取多種形式可以說,可以演……)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12個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和主動識字的興趣。

2、藉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能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12個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和主動識字的興趣。

2、藉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指導朗讀理解課文1~2節。

4、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這幾天池塘裏的荷葉長得可好了,看,老師把它帶來了。

簡筆畫荷葉:

出示“荷葉”,正音。誰有辦法記住我們這位新朋友呢?

2、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

出示課件。

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說出“荷葉”)那誰能用自己的話誇誇荷葉呢?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

圓圓。

3、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14荷葉圓圓:

學生齊讀課題。

4、學習句子:

點擊課件,出示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5、指導朗讀:

能把你獨特的感受讀出來嗎?

指導個性化朗讀第一段,重點讀好“圓圓的,綠綠的”感受荷葉之美,荷葉之可愛。

二、動畫朗讀,整體感知

小朋友都很喜歡這些荷葉,有好多小動物也很喜歡荷葉呢!你想不想知道呢?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吧!看誰最先看懂,最先聽懂。

(課件出示課文動畫朗讀)

交流:

誰也很喜歡荷葉?

(板書:小動物貼圖)

三、自由讀課文

圈出生字,記一記。

四、自主識字

1、(屏幕出現全文)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幾個小朋友不僅把課文讀通順,就連躲藏在課文裏的12個生字娃娃都讀準了。

2、(課件出現12個生字)瞧!生字娃娃來了,跟他們打打招呼吧。趕快借助拼音,把它們讀一讀、認一認。

3、仔細看看,哪些字在你的生活中經常見到,對它比較熟悉?

小結:

只要在生活中主動地觀察,主動地發現,就能認識好多好多的字啊!

4、剩下的這些字,也許你不太熟悉,怎樣認識它們呢?來,動動腦筋,想想辦法,記住它們的模樣吧。自己試一試,怎樣記住這些生字,你有什麼好辦法?

5、小朋友們一定還有許多識字的好方法,來,咱們每個同學選擇自己記得最好的一個字在四人小組裏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6、相信大家已經記住了它們的樣子。來,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點擊課件去掉生字拼音。

(讀給同桌聽聽,互相考考,還有不會的生字,請同桌幫助幫助。)

7、來,咱們來做個遊戲──青蛙跳遠,看誰是跳遠能手。出示遊戲課件,請學生上點擊生字,並點擊響應的拼音,這樣青蛙就會跳到那張荷葉上,隨之變成生字。找對了,學生齊讀。

五、美讀第二節

1、自由讀第二節:

想想你讀了知道了什麼,能不能加上動作表演。

2、交流,結合:

⑴ 指名回答讀懂了什麼?

並指名朗讀,評價。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聽他讀,你聽到了什麼?

⑵ 你知道什麼是搖籃嗎?看課件。現在,讓我們也來做小水珠,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朋友,你現在變了,就是小水珠了,你躺在搖籃裏,心情高興嗎?爲什麼這樣高興?

試讀(高興)。

現在小水珠睜開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好多,說說看到了什麼呢?請你說一說。

⑶ (課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葉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這麼舒服的搖籃,讓我們和小水珠一塊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⑷ 表演讀。

六、指導寫字

1、讀生字:

是、朵、美

並組詞。

2、仔細觀察:

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3、老師範寫,學生練習。

4、展示臺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12個字,會寫“我、機、葉”三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課文中小動物喜歡荷葉的心情,再一次體會荷葉的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複習生字:

⑴ 齊讀生字。

⑵ 開火車讀。

⑶ 遊戲:

青蛙跳傘。

2、有感情朗讀第1、2兩節。

3、匯入:

池塘裏的荷葉真美啊,小水珠喜歡它,把它當作了搖籃。還有好多小動物也喜歡它呢,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它的小夥伴吧!

二、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播放動畫課件:

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

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自由說出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幾個小夥伴。

教師引導:

它們在這一池荷葉中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我們一起學習2~5自然段。

(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⑴ 自由讀3~5自然段:

看看你知道了什麼?

⑵ 學生讀後自由彙報知道的內容。

⑶ 再自由讀一讀:

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⑷ 學生充分質疑。

⑸ 4人小組合作學習:

討論解疑。

(教師參與討論)

⑹ 彙報交流:

教師適時利用課件的分段學習,輔助解疑, 課件出示圖片理解歌臺、停機坪。

⑺ 指導朗讀:

你最喜歡誰,選最喜歡的小動物讀一讀這一節,想想你讀懂了什麼,然後表演表演。

① 指名讀。

② 挑戰讀。

③ 想象讀,適時引導:

小蜻蜓在荷葉上休息夠了,又要起飛了,它要去幹什麼呢?

小魚捧起水花,在對我們說話呢?說了什麼呢?

④ 帶上頭飾表演讀,評議:

現在我們戴上頭飾就是了,讓我們也來做小青蛙、小魚、小蜻蜓,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朋友,你現在變了,就是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觀看美景;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快活地游來游去、你們心情高興嗎?爲什麼這樣高興?

試讀(高興)。

學生上臺表演讀。

三、拓展課文,實踐感知

1、還有好多的小動物也喜歡這美麗、可愛荷葉呢!瞧,它們倆會把荷葉當什麼?會怎麼說呢?

(課件出示小鳥和七星瓢蟲)

2、學生自由說。

3、小組討論:

還有哪些小夥伴會來,它們會對荷葉說什麼?

4、個別自由說。

5、你們要對荷葉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自由說)

6、學習樂園:

讓學生了解荷花,增長知識。

課件出示資料:

荷花。

四、指導寫字

小朋友剛纔欣賞了很美很美的圖片,讀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那麼,你們還能寫出很美很美的字嗎?

1、讀生字:

我、機、葉

(課件出示)

2、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我” 請你先說說筆順,齊書空。老師範寫 ,學生跟寫

3、“葉”和“機”,觀察結構,說說要寫好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什麼?

現在我們看看“葉”,怎樣擺纔好看?

範寫,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出示“機”,說說要寫好這個字,你要提醒大家哪一筆?

注意機與朵的區別。

範寫,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五、作業選單

任選一題:

1、畫畫寫寫:

荷葉是我的……

2、想想演演:

想想自己是個……,你想怎樣對荷葉說。

3、讀讀背背: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背。

【板書】

14 荷葉圓圓

小水珠 (圖) 搖籃 躺

小蜻蜓 (圖) 停機坪 停

小青蛙 (圖) 歌臺 蹲

小魚兒 (圖) 涼傘 遊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鋤禾》是北師大版小語教材的一首古詩。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詩人所見到的農民在烈日下鋤草鬆土,汗流滿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辛苦所得的道理。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每行詩的意思和全詩內容,懂得農民勞動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3.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內容。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並能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並正確背誦全詩。

3.理解詩中每個字的意思。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一)複習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把米粒寶寶送回家。

2、我們的火車一路上遇到了許多詞語寶寶,誰認識他們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

(二)匯入新課

1、 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課件點擊,出現一幅中午炎熱的情景,特寫一個火辣辣的太陽。) 看圖說話:圖上畫着誰?在哪裏?幹什麼?

2、唐朝詩人李紳看到這樣的情景後,忍不住作了一首詩,就是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的古詩——《鋤禾》

3、朗讀古詩,感受語言的優美。

學生齊讀古詩後,告訴學生在朗讀五言絕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個字後有稍長的停頓。接着教師示範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然後讓學生練習讀。

二、講授新課

(一)、理解題意,瞭解古詩結構。

首先解題,“鋤禾”,即給禾苗鋤草鬆土。

(二)、教給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第一行“鋤禾日當午,”

1、誰知道“鋤禾”的意思?

2、“日當午”是什麼意思?(中午太陽曬得最熱的時候)

3、教師講解:古人寫詩時,爲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往往把詞語的順序進行了位置的調換,在這一行裏,就應該把“鋤禾”和“日當午”

的順序還原,翻譯起來才通順。

4、指名學生翻譯,教師及時補充和表揚,注意要說出“誰”在“鋤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師講解:我們學習古詩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先理解詩句中每個詞(字)的意思,然後再把它們連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就是詩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學生說:“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學生翻譯這一行詩句。

4、兩句放在一起翻譯並朗誦

5.這兩句詩就寫出了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

第三四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學習方法同第二行,學生對整句話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麼意思? “皆”就是“都是”的意思爲止。

3、板書“皆”的意思,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這兩句詩就寫出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 讀整首詩的詩意。

三、聯繫生活實際,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在學生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後,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在家庭和學校用餐時,自己或別人有無浪費糧食的現象。如果有,在學了這首古詩後,你會如何去做?從而讓學生明白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道理。

四、讀讀作者寫的另一首詩,同樣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同情之心。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鋤禾》這首詩,明白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的道理,請同學們課後蒐集一些在生活中珍惜糧食的好方法在一起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鋤禾

當:正當

餐:飯

皆:都是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識記“直直落落、養尊處優”等12個詞語。

2、說出各個手指的優點和缺點;(重點)

3、理解課文透過手指給我們的啓示:在一個集體中,成員之間要“取長補短,團結一致。(難點)

教學準備:ppt課件、馬季相聲《五官爭功》片段、和手有關的其他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匯入:本單元課文給我們回答了一個問題:好學生是怎麼“煉”出來的。《學弈》告訴我們學習要專心致志,《兩小兒辯日》提示我們對生活中的現象要勤于思考,《匆匆》警示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桃花心木》教導我們要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心,從《頂碗少年》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堅持不懈不怕挫折的精神。相信《手指》一定能給我許多寶貴的思考。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交流字詞。

2、默讀課文,把握結構(總分總的結構)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重點部分閱讀

1、讀中間的幾個自然段,在文中畫出或在文中批註(自己概括)五根手指的優點和不足。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2、獨立填寫表格。(見幻燈片)

(四)、玩遊戲,說道理

遊戲設計: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後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拓展學習

1、試着找找文中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2、蒐集豐子愷的漫畫,和同學們交流。

3、挑戰自己,創作《五指爭功》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