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四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四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流暢、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

2、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運用形象化語言描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4、培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初步疏通字詞,較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藉助網絡和一切資料,瞭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況、瞭解濟南的基本情況。

3、準備朗讀錄音磁帶和幻燈。

第一課時

匯入

談到冬天,大家都會聯想到那凜冽的北風,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肅殺的氣象;說到冬天,大家又會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想起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總而言之,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國的濟南,由於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沒有一副嚴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親、笑容可掬。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溫馨,欣賞那秀氣的山,澄綠的水

朗讀感知

出示課題及教學目標

1、播放範讀錄音

要求:

1)聽準字音

2)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組朗讀課文

其餘小組學生冥想(儘可能多的根據朗讀再現畫面)。

3、討論,感知全文

1)濟南爲何“真是算個寶地”?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覺得濟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適”的?請講述理由。

4)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後參考:

1)濟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與北平的朔風、倫敦的重霧、熱帶的毒日相比較後,給人感受是:無風、響晴和溫晴,天氣暖和安適,三面環山,山是溫靜、雋秀的;水是綠色、澄澈的。

2)陽光朗照

溫靜

冬天的山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冬天的水

水藻的綠

清澄

3)暖和安適

a.濟南三面環山,

b.“放在小搖籃裏”

c.山是陽光朗照,薄雪覆蓋

d.水是不結冰的,清澈透明

e.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及心情說明濟南的“溫晴”

4)老舍極盡筆墨,傳神地繪山景、描水色,使得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白雪……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愛、讚美之情。

4、自由朗讀課文(或課文部分章節)

第二課時

研讀課文

古老的濟南,景色秀麗,素有“家家泉水,戶戶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老舍先生爲了把這些美好的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精心設計了景物構圖,透過形象的語言,層層展現了景物形象。

1、指名朗讀課文第3節——5節

思考:

這3小節中的景物各按什幺順序佈局構圖的?

2、朗讀下面的語句並比較它們有何不同?

A.

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乙:山坡上,小雪覆蓋不勻,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

B.

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C.

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了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參考:略

3、讀下面的語句,揣摩紅色字詞的妙處。

山坡上臥着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上,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參考:略

4、小結:我們繪景時,要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徵,運用合理的順序(角度),透過極富有表現力的動詞、修飾語、限制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來狀寫客觀之景(形似),另一方面要認真思考,對客觀之景要經過內心感受、揣摩,融入主觀的情感,使客觀的景具有形象美、意境美(神似)。(着重強調寫景時不能修辭、詞藻等簡單堆積)。

5、朗讀第3——5小節

6、從3——5節中找出你喜歡的語句並仿寫它。

7、小結仿寫的注意點:

a符合句式要求,

b運用相同修辭手法

c儘可能把原句中意境(情境)仿寫出來

8、片段練習:描寫夏(秋)一景,注意景物描寫的五個注意點。

比較閱讀

1)

比較《春》和《濟南的冬天》的異同

同:抓住特徵,安排較好的順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營造了意境,景情交融。

異:《春》還從多種角度來描寫,

另描寫的內容不同

2)

比較《濟南的冬天》與賈x凹的《冬景》異同

同:抓住冬天季節的特徵,營造了意境,都有萌育春天的描寫。

異:《濟南的冬天》多濟南山水的描繪,虛實結合。《冬影》多細節描寫,有人物對話,實景較多。

作業

1)

鑑賞自讀課文37課《雪》第5節,分析作者如何構圖和描寫冬景的。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總特點

溫暖安適

無風

北平朔風(寒)

響晴

倫敦重霧(暗)

溫晴

熱帶毒日(熱)

感受:

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

溫靜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水藻之綠

清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排等12個生字,認識等3個偏旁,會寫口等4個字。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匯入,初步感受

㈠ 匯入:我們祖國有着秀美的風光,北國的冰雪,高聳的白楊,南國的椰林,婀娜的楊柳。剛毅秀美,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一下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光。(課件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看,江南的風光多美啊,你都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一條河,河裏有小魚跳出了水面。天空中有兩隻燕子飛來了。河的兩邊還有很多的樹、禾苗、草地,都是綠色的。遠處還有幾幢房子,很漂亮

㈡ 師:江南的風光那麼美,樹木都是綠油油的,那裏的`人也很美。你們看,誰來了?(課件演示:小朋友撐着竹排慢慢過來。)他是怎樣來的呢?[

㈢ 板書:竹排

⒈解竹排的形狀與用途。

師:看圖說說竹排是怎樣的?它有什麼用處?

(透過交流知道竹排是江南水鄉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可在此聯繫竹排的形狀來記排這個字。)

⒉師:在那麼美的風景裏,撐着小竹排,欣賞着兩岸秀麗的風光,真令人陶醉。讓我們也去感受一下吧!

二、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㈠初讀課文

師:書上又是怎樣來描寫江南美麗的景色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注意要讀準字、詞、句。

㈡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師:請小朋友看看上面的這些生字朋友,你都認識它們嗎?趕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㈢小組合作,認記生字。

師:現在請四人小組合作,你們想想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字,看哪組記得最多。

㈣ 遊戲:捉氣球。

(課件演示:每個氣球上標有生字,讀對了就用鼠標點擊生字,把氣球定住。)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㈠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㈡指名朗讀課文:誰願意來讀一讀這篇課文?

㈢小組合作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㈣小組交流彙報

㈤全班齊讀課文

四、書寫指導,掌握結構

㈠談話匯入:小朋友,我們已經會寫了好多字,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寫幾個新的字,你們有信心嗎?

㈡出示口,學生認讀並組詞

⒈仔細觀察,掌握結構

師:觀察口這個字,我們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怎樣寫纔好看?

⒉師範寫,生書空

⒊學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⒋展示學生作業,生評議

⒌繼續寫,爭取比前一個有進步

㈢同樣方法學寫其它的漢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㈠ 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認讀(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

㈡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疑質疑

㈠ 讀讀想想,鼓勵學生質疑。

⒈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一些什麼?

⒉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上做記號。

⒊四人小組交流問題,能在小組中解決的就直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待會全班交流。

(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密是什麼意思?②爲什麼說江南是魚米鄉?

③小竹排是在水裏遊的,書上爲什麼要說小小竹排畫中游?)

㈡ 小結:江南一帶河流很多,河裏有許多魚蝦。那裏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因此人們都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正因爲這裏很美,就像一幅山水畫,所以纔會說小小竹排畫中游。

㈢ 師補充課題,生齊讀課題小小竹排畫中游。

㈣ 朗讀指導。

⒈在這麼美的地方,撐着在竹排,看着兩岸優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麼樣?

⒉那你能用快樂的心情來讀一讀嗎?你自己來試着讀一讀。

⒊誰來試試看,把你高興的心情讀給大家聽?(

⒋拓展活動:評選金嗓子。(小組推薦人選,師生共同評比。)

⒌配樂朗讀課文: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美麗的風景,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激發想象,豐富情感

⒈悟江南:小朋友都去過江南的很多地方,你能把你在旅遊時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其他的小朋友聽嗎?

生交流介紹,師點評並指導說話。

⒉畫江南:在課本的江南插圖上填上美麗的一筆。

⒊誦江南:讓學生根據畫的內容改編課文。

⒋贊江南:小竹排順水游到了江南的其它風景名勝區,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讚美風景的話。

四、課外拓展,實踐活動

收集江南風景圖片在教室中展覽。

查找自己旅遊時拍攝的照片,下節課向同學介紹旅遊風景點的美麗風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

1、故事匯入:

有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聽過,奶奶小時候聽過,奶奶的奶奶小時候也聽過,你們想聽嗎?聽老師講故事(選擇《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說話訓練:

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麼?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想幹什麼?

3、板書課題:

有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着有一枝神筆,她把自己的願望寫成了一首詩,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讀詩歌

1、讀正確:

⑴ 認讀字詞:

縮嘆息遙遠尋食哭泣健康(課件輔助顯示音節)

⑵ 初讀課文:

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⑶ 抽讀正音。

2、讀流利:

⑴ 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⑵ 交流彙報。

⑶ 指導朗讀:

詩中有三個長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穀粒。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課件輔助出示斜槓指導句子中的停頓)

⑷ 找規律:

窗前的小樹紅紅的太陽樹上的小鳥好吃的穀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詞組有什麼特點?應該怎麼讀?

⑸ 鞏固練習:

在全詩中繼續尋找( )的( )的詞組,讀一讀。

⑹ 積累詞語:

摘錄兩個自己喜歡的詞組。

3、讀出感情:

⑴ 範讀課文:

下面我們來練習讀全文,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讀的。

⑵ 學生評議:

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麼不足。

教師引導:

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裏的畫嗎?(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動畫)

⑷ 學生練讀。

⑸ 遊戲助興:

《挑戰自我》。

三、練說話

1、自由說話:

用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說話。

2、情景說話:

收聽幾個求助電話(無家可歸的老虎、餓癟了肚子的熊貓、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詩歌的語言說話。

3、朗讀範文: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着你的愛,帶着你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四、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佈置一個回家作業。

2、課外閱讀《不要問我爲什麼》。

【設計說明】

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語文教學以讀爲主,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漸漸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觸發情感,在讀中培養學力,提升思維。本設計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1、展示讀書過程:

學生接觸文字,總要經歷從不會讀到會讀,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先感知後理解、從默會到表達,讓學生把隱藏的認識過程顯現出來。

2、滲透讀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把視角中心轉到學生身上。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把讀書的方法滲透其中,創設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

3、明確讀書目標:

語文課堂上的讀書目的主要是學習語言。透過學習文中規範、精美、鮮活的語言,幫助學生構建新的語言範式,改造自己的口頭語言,促進消極的語言向積極的語言的轉變。

4、提高讀書質量:

最理想的讀書目標是超越文字、超越作者,對文字進行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字轉移到自己身上。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有創作新的假如的慾望,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並作爲學習的夥伴參與其中。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以詩歌的形式,描寫了兒童在田野間發現春天已經到來的種種景象,抒發了作者發現春天來了的喜悅之情,表達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會組詞。

2、學寫本課的8個生字,要求用鋼筆字寫的正確、工整。

3、有感情的朗讀兒歌,引導學生理解課題的含義。

4、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意識,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要求用鋼筆字寫的正確、工整。

2、有感情的朗讀兒歌,引導學生理解課題的含義。

3、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意識,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教學準備:錄音機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1、學習兒歌,理解課題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音樂談話,匯入新課

1、播放音樂,你聽出這是什麼歌了嗎?(生回答《春天在那裏》)

2、請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還知道春天在哪裏?(生自由回答)

3、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園、上學路上我們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讀

1、自由讀課文,找出易讀錯的字,仔細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兒歌。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字,組詞)

4、默讀課文,找一找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讀。在書上做出標記)

5、誰來說一說有疑問的地方,我們一起來解決?

(學生交流:詞語、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裏有什麼祕密引導學生說出嫩草吐綠,春天的腳步進了理解夢已經被染綠的含義)

6、你想像一下,田野裏還會藏着有關春天的什麼祕密?(學生根據經驗說一說,蛇冬眠結束了,樹發芽了)

7、小作者發現這些祕密時,心裏會怎樣想?(指名讀14節,讀出喜悅的感情)

8、他會以怎樣的心情把這個祕密告訴媽媽、老師呢?(指名讀5、6小節)

9、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優美的樂曲,請你伴着音樂,把這首兒歌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可以讀給同位、好朋友聽)

三、學寫生字

1、出示殘、融、囑、散,討論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學生說,老師用紅筆標註)

2、(學生組詞)

3、生書寫,教師巡視。

四、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資料,尋找描寫春天的詞語、詩歌、短文。

五、作業

1、背誦兒歌。

2、收集描寫春天的詞語、詩歌、短文.

六、板書設計:

夢已經被染綠

殘、融、囑、散

七、課後記: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1、檢查兒歌的背誦

2、交流收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兒歌

1、背誦兒歌(齊背、指名背)

2、小組內檢查生字(學生運用生字卡片讀字,組詞)

二、《春天的腳步》展示會

1、上節課佈置找資料,下面誰來說一說你都找了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學生說,老師板書,然後進行補充,完成語文天地4,對於容易理解的詞語,讓學生明白意思,並且試着說句話。)

2、除了描寫春天的詞語外,有很多古詩也描寫了春天的景色,比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誰還能背一些你知道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學生背,老師給予評價、鼓勵)

3、這些同學真了不起,積累了那麼多的詩句,真棒!書上爲大家推薦了一篇優美的文章,讓我們來聽一聽雨點在唱什麼歌?(生自由讀短文)

4、你都知道雨點在唱什麼歌?誰聽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麼?

5、多麼有趣的文章,寫出了生機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給大家讀一讀,好嗎?(學生介紹,老師評價)

三、課外延伸

同學們收集了這麼多的好詞、好句、好篇,收穫可真不少!回家後請你們把這些好詞、好句、好段摘抄下來,好嗎?

四、課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