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吶喊》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吶喊》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吶喊》教學設計

《吶喊》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以及夾敘夾議的寫法。

2、瞭解魯迅寫作《吶喊》的緣由,學習魯迅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抓住作者介紹《吶喊》這條線索,理清脈胳。

2、難點:透過作者的歷程表現他的思想發展過程。

[教學時數]

課內自讀課文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預習思考題:

1、本文在敘述中述說了幾個時期的事,這些事與《吶喊》的寫作有什麼聯繫?

2、作者有沒有發議論?如果有,哪些是議論?

3、魯迅創作小說並結集命名爲《吶喊》的緣由是什麼?

詞語註釋:

困頓:⑴勞累得不能支援。⑵生計或境遇艱難窘迫。P148注⑥

奚落:用尖刻的話諷刺、嘲笑,使人難堪。P149注③

小康: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P148注⑤

隨喜:佛教用語,原意是隨着別人參拜佛殿或做善事,這裏是跟隨別人一起活動的意思。P150注②

久違:好久沒見。P150注③

不名一錢:沒有一文錢。名:佔有。P151注③

曲筆:這裏指不拘泥於事物真實情況的一種寫法。P154注③

憤懣:氣憤;抑鬱不平。

解題:

我們學過或將來要學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故鄉》、《一件小事》、《藥》、《社戲》、《阿Q正傳》、《狂人日記》、《祝福》,除《祝福》(收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吶喊》裏,《吶喊》一共收集魯迅小說14篇。《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另外,還有兩部小說集《彷徨》和《故事新編》。

寫作《吶喊》這一時期,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高峯,經歷了對中國長期深刻觀察和思考的魯迅,懷着強烈的反對舊文化、反對舊道德的激情,積極地投入了這一劃時代的偉大運動,創作了雜文、詩歌、小說等許多輝煌的新文學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話小說,"多取材於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們,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引自魯迅《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輝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藝術技巧,充分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並使作者贏得了不朽的世界聲譽。1922年12月3日,《吶喊》集結成書前,作者寫了這篇《自序》。它成爲人們瞭解和研究魯迅的最重要的資料之一。

本文是這部小說集的序言,魯迅在這篇序言中,透過回顧自己從19世紀末到五四時期的經歷、自己的思想發展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歷程,說明了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吶喊》的主題,也反映了作者的觀點。

在藝術上,《〈吶喊〉自序》別開生面,獨具一格,不同於一般書序的寫法。娓娓而談,侃侃有議,在夾敘夾議中述說了自己的經歷,表達了自己的社會觀點和文學觀點,成爲一篇傑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爲自己的著作所寫的序文。

課文簡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紀末到五四時期,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思想發展歷程。

第一層(1自然段)總括全文,點明創作《吶喊》的緣由。

《吶喊》的緣由是青年時代的許多"夢"。"夢"是理解全文的關鍵──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魯迅在青年時代對革命思想的追求,對社會前進道路的探求,對光明富強的中國的憧憬,而這些都像夢幻一樣未能實現。回首往事,固然可因未荒廢時光,內心無愧而"歡欣",卻也難免因無人理解而"寂寞"。但是,不管怎樣,那救國救民的願望在作者心中縈繞,那"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志使作者心潮難平。當反帝反封建的戰鬥號角吹響的時候,那長期埋藏在心底的理想和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就成爲投入新的戰鬥的動力,並凝結成爲革命的文藝作品,這就是《吶喊》的緣由。

第二層(2─10自然段)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遷,着重敘述棄醫從文的經過,具體說明"夢"的產生和破滅的過程。

應該根據地點的變換,來整理作者的生活經歷,從中看出他的思想發展過程。(選用典型事例)

1、紹興父親患病:反映作者飽嘗世態炎涼,痛恨黑暗的社會,埋下後來學醫的種子。(選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學:反映了作者學習西方科學,接受進化論啓蒙,促成他選擇學醫,以醫學治療國民身體疾病,促進維新的思想。(選用《全體新論》《化學衛生論》等課程)

3、仙台學醫:表現作者棄醫從文的思想轉變,認識到第一要著是要改變國民的精神,決心用文藝作武器喚起民衆。(突出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

4、東京治文:表現作者善於解剖自己,克服知識分子單憑熱情,只信自己輕視民衆的思想,認識到救國救民的大業,需要團結很多的人。(選用《新生》雜誌流產一事)

在這一部分中,先寫父親患病一事,再寫上南京求學,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接受進化論思想的啓蒙,促成他抉擇學醫,並由此而形成了一個美好的"夢":平時治病救人,戰時從軍報國,一面又能促進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表現出他青年時代救國救民的熱情。仙台學醫只選了一個最集中、最強烈的鏡頭──一次時事畫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憶中再不能忘卻的一件事,正是這件事給了作者以強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對"國民性"弱點的認識,促使他棄醫從文──第一個"夢"破滅了,第二個"夢"產生了。

棄醫從文這一行動,標誌着魯迅思想發展的重大進步,說明他早期的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提高到更加自覺的階段,他已經把人民羣衆的覺悟與祖國的前途緊密地聯繫起來,而且決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羣衆覺悟的工作。按照魯迅當時的認識,認爲文藝對改變人們的精神狀態的作用最大,於是他開始提倡新文藝運動。然而,那時社會上像魯迅這樣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還是少數,在一般知識分子中,如魯迅那樣決心從事新文藝運動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圍的空氣是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熱烈的願望得不到人們積極的響應。但他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籌辦《新生》雜誌,雜誌的命名正表明魯迅催促"新的生命"的誕生的希望。結果,《新生》雜誌流產了,他的美好的"夢"又一次遭到破滅,使魯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並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經驗,促使他嚴格地解剖自己,認識到"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救國救民的大業,要團結很多人,決不是一個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知識分子單憑熱情的弱點。

作者爲什麼具體敘述他當時那種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爲他當時的心情,與後來《吶喊》的創作密切有關。後來《吶喊》所反映的許多重大問題:舊社會的積弊、國民性的弱點、辛亥革命的教訓等,幾乎都在這種"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進行了思考和探索。這是好"夢"破滅與勇猛戰鬥之間的過渡,是爆發前蓄積力量的沉默,正是《吶喊》創作的重要醞釀準備。着重記敘當時的心情,可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把握《吶喊》產生的過程。

第二課時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紹寫作《吶喊》的緣由、經過和爲革命而創作的文藝觀點、創作態度。

第一層(11─17自然段)創作小說的動機。

5、北京S會館抄古碑:環境描寫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敗以後寂寞、苦悶但不悲觀的心境,這是冷靜分析、深刻思索的時期。

6、北京朋友索稿:詳寫寓意深刻的關於"鐵屋子"的對話,生動反映了十月革命給魯迅以"新世紀的曙光",認識到喚起民衆,就能毀壞鐵屋子,從此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這就是五四時期魯迅的思想情況。

從以上魯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發展大致經過:敇抉擇學醫,敇治病救人;棄醫從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掛上陣,吶喊戰鬥四個階段,而貫穿於其中的,則是他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要實現救國救民的美"夢",喚醒沉睡的大衆,正是《吶喊》的由來。第二層(18─20自然段)說明創作《吶喊》的指導思想,對小說能成集的心情和小說集《吶喊》的命名。

創作是爲慰藉猛士而發出吶喊,當然須聽將令,這就是作者創作的指導思想。

先交代一下從寂寞到吶喊的變化,並非"不能已於言",就是說,年青時候經歷了提倡文藝運動的"夢",破滅以後,已處於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開始動筆,爲什麼"仍不免吶喊幾聲"?就因爲"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時候做過的"夢",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有前軀"。(不畏懼向前衝鋒)

"聽將令"魯迅在另一篇文章裏有解釋,是指"那時革命的前軀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願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聖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揮刀"。(《〈自選集〉自序》

"聽將令"反映到現實裏,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寫出了積極的因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吶喊》含義的兩個方面:

1、爲了驚醒精神麻木的人們,使他們起來抗爭,而發出的戰鬥的吶喊;

2、爲勇猛的革命前軀助威幫陣的呼喊。(出於魯迅的謙虛)

小結:

一、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

作者抓住《吶喊》緣由這條線索,敘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發展過程,這條線索即是:好夢──寂寞──吶喊(敘事線索)

以"夢"的產生、破滅爲線索,這樣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體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二、夾敘夾議:

本文是按作者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敘述,所以以記敘爲主,但作爲序言,要說明小說創作的動機、意圖,自然離不開議論。本文議論主要有三種形式:

1、在敘事的關鍵地方作畫龍點睛的議論

寫父親的病,說"在敁侮蔑敋裏接了錢";寫上南京求學"彷彿是敁走異路,逃敁異地敋";學洋務是"將靈魂敁賣敋給洋鬼子"。這些敘事已透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而作者在記敘之中又特意在兩段敘事的聯結處,加入幾句承上啓下的議論:"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爲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真面目"寥寥數語,使敘述中所含意思更加顯豁。

2、記錄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感受的議論

它往往交織在敘事中,但由於它更多的是作者歷史上思想認識的結論,所以應該說主要是議論。如:記敘看時事畫片刺激後寫的一段話,把棄醫從文的原因和啓蒙主義文學觀揭示得很透闢,論述了醫治身體的病和醫治精神的病的關係。又如毀壞鐵屋子爭論後的一段話,更是鮮明的議論,結論是:希望是不能抹殺的。

3、總結性的議論

結尾處對《吶喊》和文學革命的關係論說。這段議論旗幟鮮明,闡述精闢,落在文章的結穴處,是全文敘事的理論歸結。議論的末句,又與文章第一句自然呼應。

三、比喻貼切,寓意深遠

關於鐵屋子的爭論:

鐵屋子:比喻黑暗濃重的舊社會,極深刻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示衆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們。

置身於毫無邊際的荒原:比喻叫喊於生人中卻毫無反響而感到狐獨。

聽將令:比喻適應新民主主義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纏住了靈魂。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吶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選取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以及夾敘夾議的寫法。

2、瞭解魯迅從事寫作的原因、目的和將他的小說集定名爲“吶喊”的緣由,學習魯迅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學設想:

在學生課外自讀,對課文內容熟悉的機車上,就重點、難點做指導、點撥。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聯繫舊課,匯入新課。

一起回憶進入中學後已讀過的魯迅小說《一件小事》《社戲》《孔乙己》《故鄉》等。指出它們都出自《吶喊》,它收集了魯迅1918-1922年間所寫的14篇小說。板書:“《吶喊》”,提問該詞的本意。明確它是“大聲喊叫助威”的意思。板書:“自序”,提問魯迅取書名爲吶喊的原因,匯入課文。明確我們讀完這篇魯迅自己寫的說明寫書目的和經過的自序,就可以知其用意何在了。

二、理清全文的敘事線索。

投影:

“好夢”(青年時代的三個夢)——“寂寞”(夢境破滅後的沉默)——“吶喊”(沉默後的爆發)

三、分析課文要點。

本文敘事線索清晰,劃分兩大部分的界限很分明。以“S會館”爲界一分爲二。下面我們看第一部分。

1、有重點地分析第一部分(1-10)節。回顧自己青年時代到“五四”前夕所走過的一段曲折的歷程,着重說明寫作《吶喊》的思想根源。

教師範讀第1節。讀後抓住詞語“夢”“歡欣”“寂寞”“而”“偏”等。着重講析第1節。指出其爲全文總綱,是理解這篇序言的關鍵。

板書:“夢”,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吶喊》的由來。(第1節)

粗筆勾勒第(2-6)節框架。

板:書:第一個“夢”,到南京去學洋務,尋求別樣的人們。(第2-3節)

第二個“夢”,到日本學醫,走科學救國的道路。(第4節)

第三個“夢”,棄醫從文,提倡文藝運動,改變國民精神。(第5-6節)

第7-10節主要寫作者夢後的寂寞及在寂寞中繼續探索、追求。對此點到即可。後面講寫作手法時可適當展開。

2、有重點地分析第二部分(第11-篇末)。記敘《吶喊》的誕生和有關問題,着重說明創作《吶喊》的直接目的。

對11節,講明S會館裏鈔古碑,讓生命“暗暗的消去”,反映了作者在“冰冷”的環境中求索,爲日後的吶喊作準備。景物描寫待講寫作方法時展開。

齊讀與金心異談話的段落。讀後指出老朋友金心異的來訪,關於打破鐵屋子的談話,是魯迅生活、思維的一個新的起點。

抓住“鐵屋子”、“熟睡的人們”、“大嚷”等詞語的比喻意義重點講析此部分內容。指出“鐵屋子”比喻黑暗頑固的舊中國、舊社會;“熟睡的人們”比喻當時“愚弱的國民”;“大嚷……”“受無可挽救的……”比喻宣傳的力量使一些較爲清醒的人提高覺悟,使他們認識到黑暗的濃重,處境的險惡,如果這樣做的話,無異於使他們身受的苦痛比許多“從昏睡入死滅”的愚弱者厲害得多。

上面的比喻,表明魯迅當時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我的確信”,是指着眼於眼前鐵屋子的“無窗戶而萬難破毀”而言。舊的統治勢力和觀念力量還很強大,而人民又正“熟睡”(愚昧落後)。這是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的體現,也是舊“好夢”破滅的教訓。對金心異所言“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子的希望”,魯迅是同意的。可見,魯迅當時對於推翻黑暗的統治勢力,既懷疑其可能,又存在着希望。“希望在於將來”。正因爲如此,他終於答應金替《新青年》寫稿,寫出了第一篇《狂人日記》,寫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吶喊》。

教師範讀“在我自己……”到篇末,重點講析:

《吶喊》的動機和目的:(1)喚醒鐵屋子裏熟睡的人們。

(2)“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吶喊》的方法和原則:(1)“聽將令”。

(2)“不主張消極”。

(3)不使青年“寂寞”。

四、課文總結

提問:1、魯迅的這篇《自序》主要敘述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明確:魯迅在這篇《自序》中敘述了他的生活經歷,思想變遷和文藝觀點

說明了他寫作的起因、目的和將小說集定名爲“吶喊”的來由。

2、這篇文章在寫作手法上有哪兩大兩大特點?

(1)、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附表如下)

時間 地點 生活經歷 思想發展

1898-1897 紹興 侍親疾 看透世態,想走異路

1898-1902 南京 求新知 選擇學醫,救民報國

1904-1906 仙台 攻醫學 領悟“要著”,棄醫從文

1907-1909 東京 搞文藝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1912-1917 北京 抄古碑 苦悶沉思,思索追尋

1918- 北京 應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吶喊

(2)採用夾敘夾議的寫法。

五、佈置作業:

閱讀《吶喊》中未讀過的篇目,寫一篇讀書筆記。

《吶喊》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瞭解魯迅的思想發展過程。

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命名爲“吶喊”的原因。

3.學會從關鍵的詞句入手分析解決問題。

二、學習過程:

1.匯入

前面我們學了汪曾祺先生寫作的《北京胡同》,大家還記得汪曾祺先生是爲何寫這篇文章的?爲攝影藝術節《衚衕之末》寫作的序。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學習的課文《〈吶喊〉自序》也是一篇序,與前面所學的文章不同的是本文是作者爲自己的小說集所的,屬於自序。

2.出示目標

學習本文,主要有三個目標。出示投影片。

3.學習過程

課前已經要求同學們預習課文了,大家說說看看,有沒有預習。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本文是爲自己的小說集《吶喊》寫的序,“吶喊”是什麼意思?大聲呼喊的意思。魯迅先生是要爲誰呼喊呢?課文中有沒有答案?請大家快速地找一找。

學生找出並讀。(投影幻燈片)

在我自己,本以爲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提問:由這句話可知,作者他是在給一些猛士吶喊助威。那麼,這些猛士又是什麼人呢?請同學們繼續思考一下。

提示:同學們初中階段曾經學過魯迅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是針對什麼而寫的,作者針對少數人的一些錯誤論調,提出了什麼樣的見解。

明確:(1)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

(2)(出示幻燈片)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爲大家所知道罷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所說的“猛士”是指哪一類人?明確:爲祖國獻身,爲未來奮鬥的人。

提問:魯迅先生又說,他的吶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們不憚於前驅”,爲什麼猛士“前驅”還會害怕?學生討論。

提示:他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前驅的?明確:寂寞裏。

提問:“寂寞”是什麼意思?明確:孤獨冷清。

提問:猛士們爲什麼會是“寂寞”的呢?

提問:“寂寞”這個詞在文中出現好多次,請同學們將課文中有關作者寂寞的文字一一找出來。

學生找出並依次投影。

(1)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

(2)這是怎樣的悲哀啊,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

(3)這寂寞又一天一天長大的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爲這與我太痛苦。

(5)後來也親歷或旁觀過幾樣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爲我所不願追懷。

(6)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提問:好,我們剛纔找出了文中有關作者寂寞的句子,接下來,請同學們再從課文中找一找,作者他爲何感也到寂寞?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啊,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

由此可見,作者的寂寞正是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毫無反應的悲哀。繼續提問:那麼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提示:因爲他自己曾經叫喊過,可最終怎樣呢?明確:最終失敗了。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作者爲之吶喊的、最後又遭失敗的是什麼事?

明確:創辦《新生》雜誌

提問:創辦《新生》的目的是什麼?在原文中找出根據。(第5小節:所以我們的第一……)

明確:改變國民的精神。

提問:當時國民的精神是怎樣的?

明確:愚昧落後麻木。

提問:作者是如何產生這一想法的?

明確:在仙台學醫時看到幻燈片:一大羣圍觀日本人殺自己的同胞。

提問:我們再繼續思考一下,魯迅先生又是爲何去學醫的呢?從文中找出。

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助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國人對維新的信仰。

總結:應該說,魯迅先生當初選擇學醫,還是後來的治文學、辦《新生》,他都爲了實現自己的強國救民的理想。可這理想最終還是沒能實現,在作者看來,不能實現的原因是什麼呢?

討論明確:除了自己主觀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國民的精神麻木,羣衆不覺悟,對於吶喊既不贊同也不反對。所以在他看來,國民已經沒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前文,猛士們爲何會寂寞?因爲他們的奮鬥也正如我那時一樣,有熱情而國民沒有反應。請同學看課文第18小節:

我懂得他們的意思了,他們正辦《新青年》,然而那時彷彿不特有人來贊成,並且也沒有人來反對,我想,他們也許是感到寂寞了。

既然前驅的猛士是奔馳在寂寞裏的。因此他們需要有人吶喊助威。

提問: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時一樣,不會有什麼結果,他爲什麼還要吶喊呢?

討論明確:作者在金心異(錢玄同)的引導之下,思想發生了變化。金心異是怎樣說服引導作者的?請同學們看課文19-21小節,大家一起朗讀一下。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灰,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嗎?”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爲希望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他之所謂可有,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

這樣看來,作者再次從事文學創作,完全是因爲金心異的鼓勵了,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

提示:作者是否真的認爲國民全無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救民報國的思想了。進一步提示學生閱讀課文21、22、10三個小節。出示幻燈片。

(1)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爲希望在於將來。

(2)在我自己,本以爲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

(3)但我的麻醉法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

[教師總結:從這此詞語可以看出,作者重新開始治文學,並非完全因爲金心異的請求,更多的倒是在圓他的年輕時的救民報國的夢想。這正迴應了他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年輕時候做過許多夢,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由來。

最後,我們再思考幾個問題:作者年輕時做過哪些夢?

學生討論明確:出示幻燈片。

學洋務改變命運

攻醫學救國救已

治文藝改變精神

教師總結:這三個夢反應了作者的不斷追求,但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爲了同一個目的,喚醒國民,改變祖國的命運,現在終於透過這個小說集來完成了。所以,作者寫這些小說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礎的。那麼一起來總結一下,作者把小說集命名爲“吶喊”的原因是什麼?學生討論明確:出示幻燈片。

(1)是爲慰藉戰友,使之不憚於前驅的吶喊助陣

(2)是爲了喚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們起來抗爭,而發出戰鬥的呼喊。

下面,我們再來概括一下作者思想發展的歷程:從課文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經歷了哪幾個過程?從年輕時的一個一個的好夢到夢破以後悲哀的寂寞,到最後的奮起吶喊。

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小說集命名爲“吶喊”的原因和作者寫作這些小說的緣由,在分析中我們又清楚地看到了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歷程。這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學着從關鍵的詞句入手來分析解決問題,這纔是最重要的。

標籤:吶喊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