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

由於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是孩子們第一接觸,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下面給大家分享《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數學思考:瞭解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3、問題解決: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4、情感態度: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的計算內容、不同的計算方法之間是有聯繫的。

教學準備:情境圖、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學流程:

一、複習鋪墊,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過許多加法知識,你能寫出兩個數相加的例子嗎?誰想先上來試一試?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意識的把式子分成三類,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麼計算的?並及時鼓勵。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

4+9=5+7=

3+7=8+4=

(2)整十數加整十數的;

40+30=50+20=

10+20=40+20=

(3)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

45+3=54+2=

15+4=26+3=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大家說得真好,爲了獎勵大家,今天,黃老師帶你們去一年一班開聯歡會的現場參觀,你們高興嗎?那咱們一起出發吧!

2.收集資訊,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5頁例2的情境圖。

(1)瞧!聯歡會就要開始了,班長和副班長爲參加聯歡會的同學準備了一些純淨水,他們班一共有36人,每人一瓶夠嗎?

(2)先讓學生根據觀察估計一下,夠不夠每人一瓶,再指出:要想知道每人一瓶夠不夠,我們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呢?進而明確要解決一共有多少瓶純淨水的問題。

(3)引導學生列出式子:24+9,讓學生觀察算式24+9和24+5的不同。

(4)揭示課題:24+9這樣式子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加法,板書課題。

3.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請同學們分小組用小棒代替礦泉水瓶擺一擺、想一想,看誰的動作最快!

(2)組織小組討論計算方法,把你的擺法在小組內說一說,選出能代表你這一組的計算方法。學生動手操作,爲理解算理提供感性經驗。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體現算法的多樣化。請小組的代表上臺介紹該組的計算方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如下:

第一種情況: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第二種情況: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1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第三種情況: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4)同學們,你們可真聰明,想了這麼多的好方法,使我們一眼就能看出是33根小棒。那誰能說一說我們到底怎樣計算24+9呢?請幾名學生講。注意突出“進位”。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5)你喜歡哪些方法?同桌交流一下。

接下來我們一起驗證“36人,每人一瓶夠不夠分”的問題。

“36人,每人一瓶夠分嗎?”(不夠!36人每人一瓶需要36瓶礦泉水,而我們只有33瓶,所以不夠分。)

同學們真了不起,透過自己擺小棒和小組討論就能學會新的知識,長大了肯定能成爲數學家!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的得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餘下的數。

5.完善板書

當個位上的數相加滿10時,需要向十位進1,這樣的加法叫進位加法,完善板書。(補充“進位”兩個字)

三、專項練習,內化方法

(一)專項練習,內化方法

1.教學“做一做”第1題

先圈一圈,再計算。

多媒體出示書上圖片

27+4=()36+8=()

先算()加()得()先算()加()得()

再算()加()得()再算()加()得()

學生圈後,追問圈畫的意思,使學生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和計算方法的理解更清晰、更有條理。。

2.課本65頁做一做。

(二)綜合應用,提升能力

1.練習十五第4題。多媒體出示圖片,先讓學生看圖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2.練習十五第5題。讓學一按上下兩題一組進行計算。引導學生髮現:上面一題材的計算正好與下面一題先算幾加幾完全相同。幫助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請你回憶一下,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它與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加法的區別是什麼?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的是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可以用湊整法,把兩位數湊成整數,也可以把兩位數分解先用一位數加一位數,再用和去加整十數。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

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

24+9=33(瓶)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74、75頁(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進位加口算方法的過程,理解進位加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和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感受探尋口算方法的策略,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以及口算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能積極思考、交流、傾聽,產生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談話匯入

小朋友,你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是嗎?誰來出一道這樣的口算題考考大家?板書:24+5是多少?你是怎麼算的.?

今天餘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比比誰學得最棒。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一)教學“24+6”

1、春天到了,我們小朋友都會去春遊,今天,也有三個小朋友去遊玩,看,他們在草地上數畫片呢!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資訊?

師:你能根據這些數學資訊,提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生:(1)小明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張?

(3)小亮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

師:解決第(1)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如何列式?(板書:9+6=)

師:第(2)(3)個問題如何列式?(板書:24+6=24+9=)

問:這些算式,哪些是我們學過的?(9+6=15(張))

24+6怎麼算?

自主學習要求:

(1)先自己思考,可以用小棒擺一擺。

(2)再和同桌說一說。

生先擺後交流,指名生邊擺邊介紹。

師:他先把幾根和幾根合在一起?這10根我們可以捆一捆,把它換成一捆小棒,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幾捆小棒?也就是幾根?(隨機板書)

3、如果我們沒有小棒,你知道計算的時候要先算幾加幾,再算幾加幾嗎?小組裏面說一說。

彙報。板書:4+6=10

20+10=30

(個答——互說——全班說——個答)

先算幾加幾,再算幾十加一十。

(二)教學“24+9”

大家真棒!那24+9怎麼算呢?

自主學習要求:

(1)先自己思考,填一填。

(2)再和同桌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個答——互說——全班說——個答)

(三)對比提升

比較前面學習的“24+5”與今天學習的“24+6”與“24+9”,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生先獨立思考,再同桌討論交流。

小結:

相同:都是先把個位數字相加,再用得數加上幾十;

不同:今天的學習的個位相加得數滿十,向十位進一了。

完善板書(“進位”)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說說打算怎樣填。學生獨立填寫。反饋學生作業、總結。

2、想想做做第二題

觀察比較每一組題裏的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結:兩位數加一位數,個位數加一位數,再用得到的結果加上十位數。

3、口算。

計時完成,指名說說2--3題的口算過程。

4、想想做做第四題

生讀題,說說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麼?生獨立列式解答。

師:爲什麼用加法?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4頁的例題和第75頁“想想做做”的1、2、3、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能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透過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思維,初步建立一定的數感。

(3)在探索和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進位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進行一次搶答比賽,考考你們前面的知識學得怎麼樣?

課件出示口算題:25+4 25+40

(要求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看來大家對前面學的知識掌握得真不錯!今天願意和老師一起迎接新的挑戰嗎?

二、創設情境

場景描述,提出問題:春天到了,到處花紅柳綠,景色怡人。小明、小亮和小紅到公園遊玩。休息時,他們打算欣賞各人所帶的畫片。瞧,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數學資訊?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依次呈現如下的算式:

9+6 24+6 24+9 9+24+6

提問: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經學過的,你能很快算出得數?哪些你覺得口算有些困難,需要想一想?

9+6是我們已經學過的算式,9+24+6涉及三個數相加,留待以後學習。今天,我們主要來研究24+6和24+9的口算方法。

三、探索新知

(1)獨立思考,動手操作(24+6)

a.24+6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們可以藉助小棒擺一擺。

操作提示:

①先想一想你準備怎樣擺?

②自己動手擺一擺。

③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擺的,怎樣算的?

b.交流24+6的算法,請同學上臺邊演示邊說。

師:哪位同學上來擺一擺,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投影儀)(教師準備好30幾根小棒)

……

說得真好!老師獎勵你一顆智慧星,繼續加油!

c.演示課件,探索算法(出示課件)

師:誰能結合擺小棒的過程,再來說說我們是怎麼算的?

(邊說邊演示課件)

因爲他先用4根小棒加6根小棒,所以老師把先算的圈起來。(邊說邊演示課件)

(相機問)師:誰能想一個好辦法,讓我們一眼看出這裏有10根小棒呢?

(捆成一捆)(教師課件出示)(請學生捆小棒)

這裏可以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相加滿十後,捆成一捆。也就是將10個一看做一個十。然後放到前面的2捆裏面。

師:現在我們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20+10=30)

追問:結果爲什麼多了一捆?(4根小棒和6根小棒相加滿了十,捆成了一捆。所以結果變成了3捆)

d.板書演示、抽象算理

師:如果不借助小棒,我們能看算式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演示。

師生共同小結:計算24+6時,一般先算4+6=10,再算20+10=30。

追問:24裏面只有2個十,爲什麼加了6以後,得數裏多了一個十?(因爲個位數4和6相加時,滿十要向十位進一,所以得數裏多了一個十。)

(2)深入探究,動手操作(24+9)

剛纔小朋友們學得這麼主動,認真,老師心裏很開心!你們還想繼續探究24+9的計算方法嗎?有沒有信心?

a估計24+9等於幾十多呢?誰能猜一猜等於多少呢?

b.24+9到底等於多少,是怎樣計算的呢?你會用圈一圈,算一算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測嗎?

發小棒圖,用筆圈一圈你想先算的部分。然後寫一寫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c.交流24+9的算法,請同學上臺邊演示邊說。

師:哪位同學上來演示一下,並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投影儀)

d.板書演示、抽象算理

師:如果不借助小棒,我們能看算式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演示。

師生共同小結:計算24+9時,一般先算4+9=13,再算20+13=33。

追問:得數爲什麼多了一個十?(鞏固什麼是進位加法)

e.探索其它算法,演示算理

還有誰有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樣擺的?

讓幾名學生上臺擺擺,說說他們各是怎樣計算24+9的。(教師板書其過程)

(3).新舊知識對比,抽象概括

師:今天我們學了兩道算式24+6和24+9,這兩道算式是幾位數加幾位數呢?(兩位數加一位數) 觀察24+6和24+9,跟我們以前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24+5有什麼不同?(進位)出示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四、鞏固練習

過聰明橋

小明他們欣賞完畫片,準備去植物園看看,可是卻被聰明橋擋住了去路,原來公園有規定,要完成橋上的題目才能過橋。你想和他們一起過聰明橋嗎?

算一算,比一比(完成在數學書上)

2、植物園給小樹苗看病

終於過了聰明橋,小明幾個來到植物園,發現有幾棵小樹苗生病了,心裏可着急了,怎麼辦呢?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吧!

真是些優秀的小醫生,我替小樹苗謝謝你們了!

3、數學宮有獎競猜活動

給小樹苗看好病,小明幾個心裏可開心了,從植物園出來,他們看到數學宮圍滿了人,那兒在幹什麼呢?去看看吧!原來數學宮裏在進行有獎競猜活動呢!

小亮轉到了小熊和小老鼠,他得了( )分。

小明得分最高,他最多得了(   )分.

小紅共得了32分,她可能轉中了什麼?

4、小亮他們參觀完數學宮又興致勃勃準備去智慧城堡玩,你想去嗎?

仿照24+9的樣子,你能在27+( )=3()的括號裏填另一個數字,並算出新算式的得數嗎?比比誰編出的算式又對又多!(學生完成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觀察一下,十位上的2爲什麼都變成了3呢?(因爲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了1,所以十位上的2變成了3。)

五、全課小結

今天小朋友學得開心嗎?你學會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