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憶江南白居易課件

憶江南白居易課件

設計理念:

憶江南白居易課件

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這也是我執教這堂課的努力方向。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瞭解詞的知識,從“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指導學生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江南好”。然後,讓學生透過對作者在江南時的作爲以及之後回洛陽後的生活的簡單瞭解,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瞭解詞的結構、認識詞牌名《憶江南》。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4、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2、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導言: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請你用一兩個詞語或一首詩詞來描繪。

2.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用優美的語言來讚美她。在張志和的筆下,春天是那不須歸的斜風細雨:在韋莊的筆下,春天是那碧於天的春水;在韓愈的筆下,春天是那遙看近卻無的草色;在蘇軾的筆下,春天是那竹外的三兩枝桃花;在葉紹翁的筆下,春天是那一支出牆的紅杏;在大詩人白居易筆下的春天又是怎樣的呢?(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憶江南》)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麼區別?

3.你知道什麼是詞嗎?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爲曲所填的詞。由於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4.解題:“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聯繫,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

二、讀詞,探得風雅無窮意

(一)整體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第一遍,讀準字音,讀正確;第二遍,讀通順;第三遍,邊讀邊看註解,想想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

2、指讀,指正讀音。(注意“諳”字。)

3、齊讀。

4、詩人爲什麼憶江南呢?江南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呢?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二)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第一、憶江南之美景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指名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兩句有點特別。請大家好好讀,邊讀關注這兩點,第一,字數;第二,相對應的位置上的詞語。這樣字數相等,相應位置詞語對應的寫作方法,叫對偶,古詩詞中的對偶也叫對仗。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注意這兩句的節奏。

(2)師生對接,練讀對偶句,體會語言的節奏感。

(3)理解“勝”和“藍”的意思。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4)讀着讀着,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圍繞“日出、江花、紅、火、江水、綠”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

一輪紅日升起來了,陽光普照大地,岸邊、江面怎麼樣?(天空:朝霞滿天,紅彤彤的,像是着了火。)——你把天空的.顏色描繪得這樣美;還有誰也想來說說天空呢?真是太絢麗了。

此時,岸邊的江花又是怎樣的呢?花這麼多,這麼美,這麼豔麗,哪些詞可以用來描繪這樣的景象呢?(花團錦簇、百花盛開、繁花似錦、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奼紫嫣紅……)

同學們,這樣的場面就是紅勝火啊!出示圖片。看,這麼多的鮮花爭奇鬥豔,競相開放。這麼熱烈的場面,誰能用朗讀來表現呢?

此時,江面又是怎樣的呢?水又是怎麼樣的呢?綠得怎麼樣呢?

(5)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豔,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畫面啊!讀!

2、江南的這些風景詩人曾經是多麼熟悉啊!教學“風景舊曾諳”。

(1)哪個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2)理解“舊”的意思。簡單滲透背景。理解“風景舊曾諳”。

3、除了江花、江水,還有什麼風景詞人也是那樣的熟悉?課件顯示句式,引導學生用詩句在括號中填空。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白居易爲什麼不寫這些鶯啼、芳樹、紅杏,而寫江花、江水這極簡單的景物呢?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着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爲中心下筆,又透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裏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裏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長期生活在北方的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引導學生體會江花和春水互相映襯的美。男女生合作讀。

4、這許許多多的景物,用語言又怎能描述得盡?所有的讚歎都濃縮成簡單的三個字——江南好。師引讀全詞。

5、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從這個反問句中你還體會到了什麼?理解讀。

第二、憶江南之故人

1、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出示資料,創設情境。

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相當於杭州市長)三年已滿,要離開杭州了。他爲杭州人民留下了什麼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詩。

離開杭州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攜幼,提着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

白居易離開杭州之後,又擔任過蘇州刺史等職,晚年居於洛陽。公元834年,離開杭州已經整整10年了,在北國洛陽,白居易寫了一首寄往杭州的五言詩,說:“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又過去3年,公元838年,大詩人已經67歲了。他幾次動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難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託付於《憶江南》。

直到離開人世,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遊。

——節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2、詩人憶的還有江南的什麼?(板書:景人)

3、千言萬語道不盡詩人對江南人的留戀和懷念,只濃縮成最最樸素的三個字——江南好!(指名個性化誦讀)

4、一首《憶江南》,寥寥27個字,卻一唱三嘆,字字浸滿了詩人對江南景、人深深眷戀的情。讓我們走進詩人的內心深處,深情誦讀全詞。(配樂)

5、閉上眼睛,讓我們沉浸在這美好的回憶裏。(背誦)

第三、憶江南之往事

1、江南爲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但值得回憶的事情卻太多太多,我們剛纔學的只是《憶江南》其一,還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指讀。

3、從這兩首詞中你看出了詞人還憶江南的什麼?

4、何日又去月中尋桂?何日重到錢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賞吳娃優美的舞姿?——(引讀)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江南憶,其次憶吳宮——(生接讀)

5、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心繫江南(板書),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誦讀三首詞。(配樂誦讀)

三、結課,餘音繞樑育鄉情

(一)欣賞歌曲,拓展延情

1、詞有曲調,可以用來吟唱。想聽嗎?

2、播放《憶江南》曲子聽吟唱。

(二)詩意作業,創意分享(任選兩題)

1、圍繞“憶江南”這個主題查找資料,感受江南的萬千風情。

2、把《憶江南》改寫爲散文或現代詩。

3、仿寫《憶江南》,贊家鄉山水。

四.板書:

憶江南

好 景 憶

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

身在洛陽, 心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