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父親的菜園教案課件

導語: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並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分享的父親的菜園教案課件,歡迎閱讀參考。

父親的菜園教案課件

父親的菜園教案課件

【設計理念】

本設計把着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按照“提出疑問—梳理問題—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想像父親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

3、有感情的讀文。知道要想獲取成功必須勇於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鬥的道理。

重點難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親情匯入,激發情趣

1. 同學們都見過菜地,院子裏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菜地,田裏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覺得在山坡種地會有問題嗎?(學生髮表看法)

2. 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爲家人開出了一塊菜園,但子女收穫的絕不僅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種人生精神。是什麼精神呢?

3. (板書課題: 父親的菜園)讀一讀,大膽推測一下,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到底誰的推測正確呢?讓我們快速讀課文。

[設計意圖]

用動情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十分親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測課題,設定懸念,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4. 出示提綱,指導自讀

(1)初步閱讀,讀通課文

①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②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並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想法。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

自學提綱中的方法提示,猶如沙漠中的路標,夜航中的羅盤,爲學生指明瞭思考的方向,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減輕了學生閱讀時的負擔。

二、提出疑問,梳理問題

1. 同桌之間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麼事。

2. 讀第一、二節。思考爲什麼要開墾新菜園?

3. 父親要開墾新菜園家人態度如何?用一個詞語來說明,父親的態度如何?也用一個詞語來說明。

4. 哪部分具體介紹了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他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學生默讀,在書本上批註)

5. 思考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圈畫批註,看你能找到幾條原因。(同桌或小組內交流。)

6. 全班討論,理清課文的思路。

①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爲菜園的基地。

②當暴雨沖走泥土後,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塊新菜園。

③爲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裏,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設計意圖]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此環節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抓住問題來閱讀思考和感悟,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資助學習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 指名讀課文。注意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詞,指導讀準確:嬰兒、疑惑、堅毅、平坡、邊緣、可怖、紅腫、榨乾、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 聯繫上下文,指導理解詞語。

堅毅:堅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區找一塊菜地是相當困難的,家人都覺得不可能,面對家人的疑惑,父親卻非常有信心有決心。

猙獰:面目兇惡的樣子。文中指父親剛開出的菜地,被暴雨沖走泥土,露出了無法種植的岩石。

氣餒:失掉勇氣和信心。

貧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裏不明白,不理解。

4. 討論感悟,指導理解句子。

①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爲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乾它,以後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

父親的對這片來之不易的土地不僅瞭解,而且熱愛,用“難爲”和“拼了命”,說出了這塊菜地的貧瘠與荒涼,所以父親纔不顧眼前利益,決定把這一季豌豆翻進土裏,育肥土地。

②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這塊菜地經過父親的精心伺候後,由原來的貧瘠變得土質肥沃,菜蔬茁壯,與周圍荒涼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這正是父親堅持不懈的成果。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和句子,便於從整體上把握理解課文,掃清了感悟體驗的障礙。

四、交流感悟,解決問題

1. 全班交流,體會人物精神

師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動的.語段,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a.第三自然段,透過“每天……就……直到……才”寫父親透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纔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

b.第五自然段,“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爲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靠自己的身體,在岩石之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c.第八自然段,育肥時父親的一段話,表明了父親對土地的瞭解和熱愛,目光長遠,不貪圖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從父親的身上得到了什麼?(如,執著的精神,堅忍不撥的毅力,不服輸的性格,勤勞,爲了理想竭盡全力地付出等)

3. 結合學生的句子談談哪些話語很感人?原因是什麼?注意抓住動詞。

4. 經過父親的努力結果如何?

5. 讀了課文你受到什麼教育?在同大自然搏鬥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這位普通的農民以同樣的精神在荒涼的山坡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6. 下面就請同學們任選一段你認爲最能體現父親這種精神的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並讀給大家聽。

7. 探究寫法;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這種精神的?(典型事例,具體描寫人物的言行)

8. 請你用自己的話誇誇這位父親。

(預設如:您的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土,沒有肥,您都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肯定會取得成功。您下定了決心就不辭勞苦地付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雖然平凡,卻有一種偉大的精神,才創造了荒涼中的奇蹟)

[設計意圖]

對現有的文字進行“活化”處理,能化靜爲動,引導學生討論,讓文字走進學生的生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感悟。挖掘文字中知識、言語、情感等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點,引導學生交流探究所悟,對現有的文字進行“活化”處理,使學生在喜聞樂見中學習課文的語言,體會人物精神。

五、佈置作業

1. 積累語言: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2. 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讚美爸爸的話

父親的菜園教案課件

【設計理念】

《父親的菜園》用散文詩般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在荒涼的山坡上重開菜園所付出的艱辛。教學這一課,主要透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抓住課文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在合作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在激情朗讀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融語言文字訓練於課堂教學的始終,讓荒涼山坡上的一塊碧綠的翡翠永駐學生的心田。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嬰、毅、筐、怖、腫、憋、誘”這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品析重點詞句,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

4、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品析詞句,感受父親的菜園來之不易,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在失去菜園之後,又在荒涼的山坡上重開了一塊地,而他的子女從中收穫的不僅是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還收穫了更爲寶貴的東西,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立足文字,給學生設定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和探究文字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讀:同學們都想知道文中這位父親的子女還收穫了什麼更爲寶貴的東西,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體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難認難讀的詞句要多讀幾遍。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同桌交流讀書要求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彙報: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着問題初讀課文,使學生養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讀書習慣,以達到快速感知文字的目的,爲探究文字,走進文字做好鋪墊。)

三、指導自主探究

1、師啓發:課文主要寫父親在失去菜園之後又新開一塊菜地的過程,新開的菜園明明是我家的,可課題卻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呢?

2、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自主探究。多媒出示讀書方法: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體會。

(2)遇到不懂問題,可以提出疑問,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讀書體會,解決疑難。

(閱讀課文的教學重在讀書方法的引導。從課題入手,設定疑問,激發學生走進文字的慾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深入體會、提出疑問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對文字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引導點撥,體會情感。

1、師:課題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透過你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從文中找出答案嗎?

2、彙報讀書心得

學生可能從這幾個方面來彙報交流;

(1)新開的菜園是父親辛勤勞動的結果,它浸透着父親的勤勞,所以課題叫“父親的菜園”。

師:你是從哪裏讀出來的?

生: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擔柴草回家來。

師:你把這句話再讀一讀,看看哪些詞最能體現父親的勤勞。

生:(朗讀)天還沒亮,直到傍晚……

師:是啊,正因爲父親的勤勞,才使我家又重新擁有一塊菜地,這是——父親的菜園。(指導朗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2)父親在新開的菜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沒有氣餒,正因爲他那種堅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難,終於開出了一塊新的菜園。

師:父親在開闢菜園時遇到了什麼呢?他又是怎樣做的?

生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結合重點詞句體會父親的執著,才使我家能享受一年四季的翠綠,這塊菜園怎能不是——父親的菜園?

(3)父親不但開闢了菜園,而且懂得怎樣去呵護菜園,使它能更好地,長久地爲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

(引導學生讀第九自然段中父親所說的話,抓住“難爲,拼了命”等重點詞,理解父親不光顧眼前的遠見和對菜園的愛,這是名符其實的——父親的菜園)。

3、師:正是父親的勤勞,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父親在荒涼的山坡上開闢了這塊菜園,又在這塊貧瘠的黃土地裏收穫了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同學們,你能用一句話讚美一下父親的菜園嗎?

(1)出示課件圖片(荒涼的山坡上的一片翠綠的菜園)

(2)生:(彙報)多媒體出示:“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翠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3)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引導學生在看圖,朗讀的基礎上,透過對比,體會父親菜園的來之不易。

4、讓我們同作者一起來享受父親的菜園裏一年四季誘人的翠綠吧!(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析課文重點詞句,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中品悟語言的魅力,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既交流了讀書的體會,感悟了語言文字的美,又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五、再讀課文,感情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帶着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用你們有感情的聲音來讀一讀你感動的語句,好嗎?

生自由讀感受深的語句。

2、同學們,作者從父親的菜園裏收穫的僅僅是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嗎?他還收穫了什麼呢?

生:(彙報)……

3、學了課文,老師也有自己的收穫,你們想聽一聽嗎?

師配樂朗誦改編散文《父親的菜園》

4、聽了老師的朗誦,請你也來誇誇這位父親,並寫下來。

(1)學生練筆

(2)、課堂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在有感情朗誦課文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解決課前設定的疑難,進一步提升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對課文內容的提煉與拓展,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讓學生讀有所悟,以達到訓練語言、提高表達水平的目的。)

六、作業設計

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重在積累,豐富的語言積累是提高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