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醜石的教學計劃

賈平凹《醜石》教學設計

醜石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理解句子含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把握文章內容和主題。

2、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線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現力的語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3、分析文章主題,激勵學生學習進取心,培養學生孜孜不倦的恆心,從而樹立崇高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教學設想

1、預習要求:學習查字典,掃清文字障礙,熟讀文章。查找有關賈平凹的資料,瞭解文章的寫作背景,閱讀賈平凹其餘短篇散文,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2、教法學法:探究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

三、教學重點:把握內容和主題;理清思路和線索;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首先,播放男高音歌唱家柳石明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優美的旋律會吸起學生極大的興趣。然後,師敘述道:美麗的石頭能唱一首美麗動聽的歌,然而,我們今天要學習賈平凹的一篇題目爲《醜石》的文章,看一看這世間萬物中一塊普通的、醜陋的石頭,又會向我們講述怎樣一個故事,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啓示呢?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二)感知題目

如果你沒有讀課文,假如讓你寫這篇文章,你會如何去寫?你會寫些什麼呢?這篇文章的主題又會是什麼呢?

(學生可以自由發言,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言之成理即可)

(三)賞析作品

(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可以聽錄音、可以是教師朗讀、可以是師生同讀)

(多媒體展示問題)

1、一塊普通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是如何的醜呢?有什麼用途呢?

2、醜石是在什麼情況下重新受人矚目和“仰望”,重獲燦爛的呢?

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學生聽讀完畢,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透過討論明確問題。)

A、那塊石頭完全醜到極點,無用到極處:伯父蓋房壘山牆,它極不規則,沒棱角兒,也沒平面兒;伯父壓鋪臺階,沒有看上它;石匠洗石磨,嫌它石質太細,也沒采用;曾合夥要搬走它,但力氣又不足。真是既醜,又沒用,還笨重,無用之極。

B、“終有一日,村子裏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在我家門前路過,突然發現了這塊醜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來它是“隕石”,是幾萬年前從天上落下的稀世珍品!“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

C、這篇散文用象徵手法和對比的修辭方法,透過對一塊醜石的藝術刻畫,表達了作者在歷經“四人幫”時期到改革初期後,積極推崇不以貌取人、以形識物的進步思想。本文采用象徵手法,表現了芸芸衆生像默默無聞的醜石一樣在寂寞生存中,甘於寂寞,不屈於誤解的生存狀態的偉大。

4、理解文句:

(1)天文學家說“它是以醜爲美的。”

(2)是的,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3)爲什麼“奶奶臉紅了,我也臉紅了”。

(四)探究活動

(多媒體展示)活動:如何判定世間萬物的美與醜?

(學生可能會說“情人眼裏出西施”)

的確不假。事實上,最醜陋或最美麗的東西在客觀上是不存在的,醜與美的東西只存在於人們的主觀意識裏。一個事物你之所以認爲它最醜陋或最美麗,是因爲它對你有很深的印記,而其他人則可能認爲它很平凡。所以最醜陋或最美麗的東西只是你個人的認識。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要在客觀世界裏尋找視覺上的美與醜了。

(五)拓展延伸

(多媒體展示)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麗的瞬間是永恆的,最美麗的畫面是難忘的,最美麗的風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卻最具意義(正如賈平凹老師筆下的醜石)。每個人都可以說是人世間的一塊“醜石”。請把握文章主旨,展開合理想像,請以“假如我是醜石,如何改變命運”爲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應該讓學生獨立發言,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每個人都想急切地改變自己的命運,獲得成功。然而急切間卻又忽略了等待,想徑直跨向目標而顯得浮燥不安,結果是欲速則不達。沮喪中又要再去等待,到來的或許是又一個失敗,接二連三地折騰,還沒有沉淪的,將會等到一個你期望的東西,只是時間遠近而已;在單調過程裏等待着,沒了激情,忘記還要接着努力、接着等待。我們不能忘記在寂寞中等待,在等待中塑造自我,在塑造自我中展現自己的才能,從而擁有成功。

(六)小結

以故事小結:(兩個漫步者的故事)

師:二十一世紀,面對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時代。特別是高科技、快資訊時代,甚至是被社會公認爲“鐵飯碗”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職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拋棄時代“累贅”或“後腿”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呢?

七、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進一步感悟文章主題。

2、完成設計作業

3、學生上網查詢賈平凹老師的有關資料。

八、板書設計

1、主題思想:

2、探究:如何判定世間萬物的美與醜?

3、拓展:假如我是醜石,我將……

九、作業創新設計:

(一)根據上下文,給下列詞語注音

1、鏨( ) 2、掮( ) 3、鑿( ) 4、隕( )

(二)第(6)段中“小心翼翼”表現了( )

A、先前不瞭解醜石的人們,現在改變了對它的偏見。

B、人們發現醜石並高度重視它的態度。

C、醜石不宜挪動,不同於一般的石頭。

D、人們像先祖那樣對醜石的嚮往、憧憬之情。

(三)第(5)段中“人都罵它是醜石, ”是因爲醜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35個字)

(四)對第(6)段中天文學家“眼光立即拉直了。他再沒有走去,就住了下來”語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明天文學家要再仔細、專心地研究一下這塊石頭。

B、表明天文學家發現這塊石頭時的驚喜。

C、表明天文學家以醜石爲美,對醜石的欣賞。

D、表明天文學家對這塊隕石躺在荒草中不被世俗所認可而感到悲哀。

(五)本文的線索同下列哪篇課文的線索有相似之處:( )

A、《挖薺菜》 B、《荔枝蜜》 C、《小橘燈》 D、《社戲》

(六)作者借醜石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甘於寂寞,不屈於誤解的生存狀態的偉大。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改實驗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託物言志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本單元四篇文章都是託物言志的文章,而《醜石》是託物言志散文中比較典型的文章,但本課除了託物言志的大背景外,還可以從借物喻人、借物寄意的角度來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從自身經驗和身邊來理解感悟本課文章。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並理解事物,再加以象徵手法的運用和學習,繼而爲後文學習象徵手法的引入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對於鑑賞理解散文的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引導學生懂得託物言志的方法與技巧,使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他們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現代託物言志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抓住所託之物和要言之志,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透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透過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感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和理解醜石的美醜表現,分析文章內容,瞭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理解文章重點語句的含義,感受並理解文章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醜石的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

偉大精神

四、重難點

重點:學習和理解醜石的美醜表現,領會文章的意蘊,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

難點:瞭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又將共同學習 一篇新課文《醜石》,第一時間仍是“自由質疑,合作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解答問題,鼓勵學生追問意識。

學生提問:

預計問題:

1、爲何要小心翼翼的

2、拉直了是什麼意思?寫出什麼?

3爲何臉紅?

4、醜石醜嗎?

等等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問題的解決形式:問題可當時解決,可隨課文分析幫學生逐步感知,部分問題可在課後解決。

教學內容

一、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1-2,3-5,6-7,8-14,)齊讀第15段,邊讀邊思考:

1、(1)醜石“醜”在何處?

(2)醜石又“美”在何處?

總結:

一)、 醜石之醜

1、醜在“外形”

2、醜在“無用”:

3、醜在“沒人愛”

——醜極

板書

形醜

無用

沒人愛

醜極

二)、醜石之“美”

A.珍貴稀少:

B.往日輝煌:

C.精神偉大:

——美極

板書

隕石

價值高

精神偉大

美極

本文講了醜石的“醜”與“美”,那這“醜”與“美”之間有周和內在聯繫呢?

引出託物言志。

二、理解重點詞句。

1、怎樣理解“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2、品讀第15段,找出醜石的偉大在文指什麼?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談談自己的看法。

板書:託物言志

三、小結:

託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爲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四、作業

方丈示例每人寫三組所託事物及所要寄託的志趣、意願或理想。

朗讀課文

思考問題

交流、研討

一)、 醜石之醜

1、醜在“外形”

黑黝黝地臥在那裏, 牛似的模樣

2、醜在“無用”:

壘山牆:苦於它不規則、沒棱角、沒平面

鏨開吧:懶得花大氣力,隨便掮一塊都比它強

壓鋪臺階:沒有看上

洗石磨: 石質太細

刻字雕花: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

浣紗捶布: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

3、醜在“沒人愛”

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在這裏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奶奶總是說:這塊醜石,多礙地面呦,多時把它搬走吧。

孩子討厭它,合夥要搬走它;咒罵它、嫌棄它、無可奈何。

孩子爬上去望月,摔下來磕破了膝蓋。

槐蔭沒有庇覆它,花兒不它身邊生長,荒草繁衍、鏽上綠苔、黑斑

二)、醜石之“美”

A.珍貴稀少:

是塊隕石….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

B.往日輝煌:

補過天,發過熱,閃過光,給人類以

光明嚮往、憧憬。

C.精神偉大:

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醜到極點便是美到極點。

(修改意見)

思考回答:

a.事物醜到極處,沒什麼可相比的,這便成了它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也是一種美。

b.這個哲學理念只適用於自然界、文學藝術領域,不能廣泛應用到生活領域。

齊讀課文:思考回答

——不屈於誤解,寂寞生存。

開放思維,

例:認同。理由

不認同。石頭本無任何思想,生於沼澤或是陳列於殿堂,其實皆與石頭無關,那時人爲的,附加意義與價值。

或許隱於民間纔是醜石的追求,不求名利,也未可知。

示例:

列舉事例:先易而後難

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蜜蜂——奉獻精神

螞蟻——團結就是力量

如“鬆、竹、梅”歲寒三友,常用於表示高潔的志向;

“泥土”常用於抒發謙遜的情懷;

“蠟燭”常用於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小草、白楊樹、雪、蜜蜂、橡皮等等

注意:所託事物與所寄託志趣、理想的關聯性。

課後記

板書設計

附:匯入材料

自學引導:

五 醜 石

一、本課的作者是: , 代作家,作品有《 》

《 》等;本文選自《 》。

二、誦讀課文後你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你有哪些疑問和感悟?分別記錄下來。

三、感知文章內容:

1、醜石之“醜”具體表現在哪些詞句上:

A外形:

B無用:

C沒人愛:

2、醜石之“美”具體表現在哪些詞句上:

A珍貴稀少:

B往日輝煌:

C偉大精神:

四、理解重點語句。

1、如何理解14段中“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2、品讀第15段,找出醜石的偉大在文指什麼?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談談自己的看法。

《醜石》教案及練習

醜石

主幹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鏨子( ) 掮石( ) 浣紗( ) 繁衍( ) 翹望( )

隕石( ) 憧憬( ) 庇護(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遺hàn___ léng___角 臺jiē___ 細nì___ 坑wā___ zhòu___罵

kē___破 diāo___刻

3.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⑴因爲河灘並不甚遠,隨便去掮一塊回來,哪一塊也比它的強。

掮:

⑵荒草便繁衍出來,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鏽上了綠苔、黑斑。

繁衍:

⑶就爬到其上,翹望天邊。

翹望:

4.文學常識填空。

《醜石》作者___,當代作家,作品有___、____《廢都》等。

5.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醜石偉大在什麼地方?

點擊思維

1.注意“翹”是多音字,此處應讀作什麼?“浣”不要讀成了“wán”,“庇”不要讀成“pì”。

2.注意“遺憾”不要誤寫爲“遺撼”,“雕刻”不要寫成了“碉刻”。

3.要結合詞語所在文中的具體語境推測揣摩,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繁衍”這裏指生長並逐漸增多。

4.賈平凹(1952~),陝西省丹鳳縣人,當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月跡》、《愛的蹤跡》、《心跡》等。

5.初步感知內容,從文章題目入手,整體把握文章所表現的主要內容。

名師導學

1.理清結構:

醜 石

外形 補過天

無實用價值 醜-———-———美 發過熱

礙地面 閃過光

偉大

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

2.語言特色:

《醜石》這篇文章文風質樸,語言平實,全然不帶雕琢的痕跡,帶有一種鄉村的自然風味,且文筆流暢,思路清晰,涵意深刻,給人一種關於人生態度的啓迪,確實是一篇可令人回味的散文。

3.把握重點:

課文內容綜述

當代作家賈平凹寫的散文《醜石》,先從正面——色彩、形狀、無用三方面極寫醜石之“醜”,接着又從側面——與漢白玉、大青石相比,荒草、綠苔、黑斑依附它繁衍滋生,連孩子們也討厭它等方面極寫醜石之“醜”。然而,有一天,一個天文學家突然發現了這塊石頭,原來是一塊“隕石”,“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發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嚮往、憧憬”。而更了不起的是“它落下來了,在污土裏,荒草裏,一躺就是幾百年了”。人們對此困惑不解,甚至還譏諷它、嫌棄它,只有天文學家才說它“以醜爲美”,說它“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這樣,便含蓄而發人深思地提出了應如何正確理解“醜”與“美”的問題,啓示人們,認識事物的醜、美,不能只看外部現象,而要看實質。推而論之,對人的認識何嘗不是如此呢?文章結尾處又極力讚美醜石的偉大——“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實質上是讚揚忍辱負重的民族精神。這又不禁使人聯想到一個真正的革命者的崇高的心靈美。固然“醜極就是美極”的觀點需要商榷,但是這篇文章的情趣、立意,顯然是高遠的。

4.攻克難點:

理解本文先抑後揚的寫法是學習難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到“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醜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裏,牛似的模樣,誰也不去理會它”,從文字中可以看也作者開始對醜石是懷着一種反感的情愫的,並沒有一點的喜歡之情。接着透過奶奶的口講出醜石在麥收時節礙地面,“多時把它搬走吧。”又講到“伯父家蓋房,想以它壘山牆,但苦於它極不規則,沒棱角兒,也沒平面兒……哪一塊也比它強”透過醜石形狀的描寫,更突出了醜石的醜和派不上用場。寫到這兒,作者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對醜石的'醜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和刻畫。醜石既不能爲磨,不能鑿下刻字雕花,也不能供來浣紗捶布,就連院邊的槐蔭也沒有庇覆它,花兒也不在它身邊生長。只在荒草叢生,慢慢地,就鏽上了綠苔、黑斑,不僅大人嫌棄它,就連小孩子們也討厭和咒罵它。這時,作者可以說是把醜石刻畫得淋漓盡致了。給人的印象就是醜石真是醜到極點了,而醜石唯一能給人稍以安慰的是它的上面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凹兒,在雨天盛滿水可讓雞兒在地上乾燥時喝飲。但“人都罵它是醜石,它真是醜到不能再醜的醜石了”,這一句,似乎已將醜石判了極刑,把它貶得體無完膚,毫無迴旋的餘地。但作者用了“終有一日”,筆峯突然一轉,似乎又爲醜石帶來了一絲起死回生的希望。果然,天文學家發現了醜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形象地說明了醜石可能具有某些可貴的潛在價值。最後,謎底揭曉,醜石真的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一塊從天上落下來已有二三百年曆史的隕石,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這真是大大出乎讀者的意料吧。天文學家指出隕石是以醜爲美的,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直到現在,大家可能才明白,原來作者的真實用意是在讚揚醜石的。讚揚它不迎合一般世俗的口味,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的這種精神。寫到這兒,不由得令我想起當今社會上與醜石相似的一類人,他們曾經身懷絕技,叱吒風雲,退隱後就默默地過着自己的日子,而絕不會爲錢、權等去卑躬屈膝地迎合世俗。

5.質詢疑點:

應該如何理解本文集中體現全文思想感情的語句?

⑴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這一句是文章的文眼。它既富於生活哲理,又包含着審美的獨特性,揭示了醜石的外在醜與內在美的矛盾統一性。

⑵我感到自己的可恥,也感到了醜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麼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着這一切?而我又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這是文章的中心句,它抒發了作者對醜石內在偉大精神的讚美。

主幹知識

1.zàn qián huàn yǎn qiáo yǔn chōng bì

2.憾 棱 膩 階 凹 咒 磕 雕

3.⑴掮:用肩扛。⑵繁衍:生長並逐漸增多。⑶翹望:擡起頭來望。

4.賈平凹《滿月兒》 《臘月、正月》

5.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

《醜石》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透過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作者的寄意,

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

能力目標:掌握閱讀三步法

思想目標:理解認識事物不可限於表面,而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道理。

重點

1、理解課文所揭示的道理

2、掌握閱讀三步法

難點

美與醜的辨證關係

教學方法

速讀、跳讀、精讀

課型

新授

教學過 程

課前訓練

朗誦組詩《秋天的詩》

一、匯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課堂小結

人們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或許都會有一時一地的感受,美好的事物常被作家所讚美,而賈平凹偏偏寫了一篇《醜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這篇文章。

1、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出生~,代表作有《滿月兒》《臘月·正月》《廢都》等。

2、速讀:每分鐘500字。

讀後簡要複述內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3、就學生複述中講到醜與美的內容,請同學們跳讀:

第13節爲什麼說醜石醜到極處,又怎麼說它美到極處呢?

由醜到美,人的態度有什麼變化呢?(板書)

4、精讀探究:

A學生朗讀13-15節,分析奶奶和我爲什麼臉紅了?誤解醜石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板書)

B有過醜石相似的經歷嗎?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就像一塊被人嫌棄的醜石?

C由醜石的命運,作者感悟到了醜石的偉大,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你感悟到了什麼?給散文換個結尾。

學生補寫結尾

交流結尾

以羅丹的名言作結

閱讀三步法

附補寫結尾:

“醜石”告訴我:

●我們在評價他人時,不要只看到外在的東西、表面的現象,而是應該深入下去,發覺其內在的美。

●有時我們不必太在意一時一地他人的誤解與譏諷,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生活哲理:大美不言,自在自爲。

●人們啊,爲什麼總是在沒有發現一件渺小的事物的偉大前,總是那麼的鄙視他,甚至厭惡他呢?可見認識美的路程有多麼漫長,又有多麼曲折?

●醜石的命運何嘗不是人的命運?一個真正有大智大才的人,也許僅僅由於外在的所謂醜便遭埋沒,遭排擠。伯樂何在?難道沒有伯樂發現,這個人便要永遠默默無聞嗎?悲哉!

●醜石啊,你的偉大就在於你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今天已不是昨天------

●人們啊,那些仍爲輝煌的過去津津樂道的人們,你該臉紅。

●醜石啊,曾經補過天的神石,你枉入紅塵若許年,雖遭人棄厭,卻依然心靜如水。人們啊,難道不該這樣嗎?

《醜石》說課稿

《醜石》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職高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第十課《醜石》,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

本單元課題是散文的鑑賞,教學要求是:加深學生對散文這一文學樣式的認識,使他們初步掌握閱讀、鑑賞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明白閱讀散文時要注意透過它的外在形式去探尋作者的內心感情和思想體驗。

本單元所選四篇課文分屬不同類型,有抒情性散文,有記敘性散文,有議論性散文。賈平凹的《醜石》屬託物寄意的抒情性散文,這類散文的着重點在於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領會文章的寓意。據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加深對散文這一文學樣式的認識,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能力目標

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閱讀、鑑賞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學習抑揚先抑的手法。

3.德育目標

領會文章的意蘊,獲得思想上的啓發,形成自己的見解。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體味文章意蘊。

2.難點:瞭解“託物寄意”散文的特點,學習“欲揚先抑”的手法。

四.說教法

1、 誦讀感悟

2、 提問引導

3、 討論分析

4、指導歸納

以上幾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首先透過匯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誦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課堂上“有話好說、有問題可探究、有看法要表達”。 (加點理論)

五.說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先提問孫悟空是怎麼出身的,基本上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它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然後隨便又點一下《紅樓夢》關於賈寶玉出身的傳說,據說他的的前世是女媧補天剩下來的一塊石頭。由這兩個問題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同時也拓展一下他們的知識面。

2.朗讀,整體感知。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學生比較薄弱的一點,這篇文章的語言質樸無華,毫無誇飾,但很有表現力,應透過朗讀去好好體會;爲了取得更好的朗讀效果,在讀之前我先與學生共同疏通了課文中的生字詞,排除閱讀障礙,然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整篇文章。

3.重難點討論分析

誦讀一遍過後,學生們基本上對這篇文章形成了一個整體的感性認識;在次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以便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更深入地閱讀課文,把握文章線索及感情脈絡。

(1)、醜石之“醜”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描寫“醜石”之“醜”的相關語句,再引導學生自己歸納這些語句分別是從哪些角度出發去刻畫“醜石”之“醜”的;由此得出結論課文一開始是從兩個角度出發刻畫醜石之“醜”:

從外觀上直接描寫它的“醜”:它的顏色“黑黝黝的”,“牛似的模樣”;

從實用的角度間接寫它的“醜”:它“極不規則,沒棱角,也沒平面”,蓋房子、壘山牆,甚至鋪臺階都不行。而且它的質地,作磨嫌太細,刻字雕花嫌太粗,即使用來浣紗捶布也嫌它不夠光滑。

那麼醜石是否真的是一無是處呢?課文接着又講了兩點小用處,於是我又問學生——

(2)、課文所講的醜石有兩個用處是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寫?

前半問課文裏說得比較明確,學生應該能較快找到相關資訊:

一是石上有個坑凹,雨天盛水後,雞兒可以去喝飲;二是到了十五之夜,可以爬上去賞滿月。

後半問學生開始並不容易理解,經過一番引導後基本能達成這樣的認識,——再次間接描寫醜石之“醜”,兩點用處都是微不足道的,且第二點用處“爬上去賞月”,結果是摔下來磕破膝蓋。歸根結底,醜石確實無用。

到此課文來了一個小結,我讓學生到出那個小結句子——

“它真是醜得不能再醜的醜石了。”

以上幾個段落作者都是在竭力刻畫醜石之醜,其感情變化的軌跡是由“遺憾”至“討厭、咒罵、嫌棄”,步步下滑。作者這樣寫,是爲下文蓄勢,以更好地褒揚醜石的內在美。文章自此來了一個轉折——下面幾段是在敘述醜石的本來面目,也可以說是醜石之美。同樣,我設計了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發現相關資訊——

(3)、醜石之美又體現在哪裏?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①“是一塊隕石,從天上落下來已經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

②“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給了人們“光明、嚮往、憧憬”

③“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以上幾個問題的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透過思考問題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也培養了發現資訊的能力,學生基本上都明白了這篇文章前後部分有一個轉折,作者對醜石的感情也有一個大的變化,在這點認識上我又讓學生回答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寫法?——他們都知道這叫做“先抑後揚”。

(4)、探討“先抑後揚”的手法

作者本意是要讚揚“醜石”,但他並不急着讚揚,而是首先極寫醜石的“醜”,寫它無一用處,人們是如何的討厭它,然後筆鋒一轉,說它原是一塊非同凡響的隕石,進而盛讚它的美妙和偉大之處。那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提問了幾個學生的看法,經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強烈的效果。

分析了文章的思路與寫法特點後,最後我又讓學生思考並討論:

4.討論: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對你有什麼啓發?

①.觀點列舉: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內在美重於外在美

“不屈於誤解,寂寞地生存的偉大”

在被人誤解時應該怎麼調整好心態

看人不能光看表面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②.總結歸納:

這是一篇託物寄意、抒寫作者對生活哲理體驗的散文。作者透過對一塊“醜石”的描述,從人們對“醜石”認識的變化,生髮出許多感慨,並由此推想到社會上的此類現象,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認識事物不可限於表面,而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板書爲內容板書,也是這節課的重點;以課件的形式展示加深學生對本課時重點內容的理解。附板書:

標籤:教學計劃 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