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彙編六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彙編六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新的學年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了我校七年級5、6、7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爲了更好的搞好生物教學工作,特制定了以下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資訊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透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透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爲46課時,每週2課時。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過完暑假長假迎來了新學期,爲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面向”和新課改理念爲指針,以唯物辯證法爲基本指導思想,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兼顧提高教學質量與減輕學生負擔,培養21世紀創新人才。

二、學情分析

同學們經過四年實驗教材的使用,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爲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爲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但隨着年級的提高,內容的加深,孩子們已呈現出了兩級分化的趨勢。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四個領域,六個單元。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

本單元是學生對整數有一定的認識、會計算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的主要內容有:自然數的認識,倍數與因數,2,5,3倍數的特徵,質數與合數,奇數與偶數。這些知識的學習是以後學習公倍數與公因數、約分、通分等知識的重要基礎。

2、第三單元“分數”。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學生一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對分數進行再認識,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公因數、約分、公倍數、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四則運算、運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3、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以及實際應用、分數的混合運算、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透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能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能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計算;能把分數化成有限小數,也能把有限小數化成分數;能結合實際情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一)”。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的認識及相應面積的計算。

2、第五單元“圖形的面積(二)”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及一些有趣的簡單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在第二單元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等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運用所學知識設計方案。在四年級時,教材安排了遊戲公平的活動,讓學生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運用分數來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的綜合應用內容將進一步整合“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三個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透過本冊教材的綜合應用活動,學生應樹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積累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應驗和策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繫,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主要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透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數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探索和構建自己的數學意義,讓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彼此的想法,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估算(測)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注重學生課堂傾聽能力和獨立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6、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提供可以促進不同學生共同進步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7、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學方法,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觀點,充分顯示了語文的特性,是一種文化的載體。爲更好完成好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文化素質,同時爲下學期的中考做準備,根據學校教研組和語文科組工作計劃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特制訂如下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4)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共有學生38人,男生30人,女生8人。開學初,學校對九年級進行了重新分班,相對而言,九(4)班是年級中基礎最差的一個班。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不端正。優生太少,普遍書寫差,作文水平低,朗讀及口頭表達能力不高。個別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有一定的基礎,上課願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不用心,對作業是抱着敷衍的態度。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均比較差。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上冊主要以文學作品(包括古代白話小說)和議論性文章爲主,仍以專題、文體爲內容安排,以單元形式進行閱讀教學,並另有文言文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在九年級,文學作品作爲單獨的內容形式出現,不再像以往那樣混雜在記敘文和說明文的文體之內,以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本冊教材分編有詩歌、小說、古代白話小說三個單元,詩歌單元以大自然的頌歌爲主題,小說單元以少年生活爲主題,古代白話小說單元主要以古典名著爲主。議論性文章作爲本冊教材的重點,編有兩個單元。一個是演講和書信單元,以思想風采爲主題,也兼顧議論的方法;一個是純粹的議論文單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議論文文體安排的單元。以求知爲主題,學習立論和駁論的特點和方法。文言文單元以史傳爲主題,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並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編有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歌。教材在選文、練習、活動等方面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人文性。這套教科書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爲線索.按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板塊組織單元。本冊教材在選文、練習等編排上,努力突出人文性。比如《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中對自由和平等的呼籲;《孤獨之旅》中對少年成長的關注;《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視;《陳涉世家》對暴政的反抗等等,都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

2.多樣性。由於讀者的成長環境、人生閱歷、文化修養的不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也就是讀者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因此,對文學作品理解的多樣性,是應該允許並予提倡的。教材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尊重學生多樣的閱讀趣味。在閱讀提示和練習的設計中,也儘可能地引導學生得出自己的認識,避免標準的統一的答案。如對《故鄉》主題的分析,對《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的評價,對《范進中舉》中范進的悲喜劇內在意義的認識等。多樣性也爲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中要予以重視。

3.探究性。進入初三階段,學生的心智得到一定的發展,思維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個性的形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入。所以,教材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逐漸增加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深度。無論是閱讀還是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透過語言表達等表層的東西,探究深層次的問題。如《敬業與樂業》中對“有業”“圓滿”等人生問題的思考;《智取生辰綱》中對敘述角度的研究;《詞五首》中“酒”在古代詩歌中的意義等。探究性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綜合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單方面地訓練某些語文技巧。

4.開放性。開放性的含義是溝通教材內外,課堂內外和學校內外,使教材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展,使學生豐富自己的學識、經驗,並對社會人生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本冊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比前四冊更加註重教材的開放性.尤其是在研討與練習中,幾乎每課後都有一定深度、廣度的擴展性題目。如《心聲》中對當前教育某些現象的觸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對學生思維的啓迪;《唐雎不辱使命》對人格與歷史的引申等。綜合性學習更是以某種活動,擴大學生學習的範圍和形式,讓學生開闊視野、加深思維、關注社會生活。如《笑着面對生活》《青春隨想》《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等,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讓他們在活動中豐富人生經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和觀念。

三、教學目標

(一)三維目標:側重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閱讀議論文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繼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語文的綜合素養。

1.知識與能力: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品味含蓄、精練、優美的詩歌語言。領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品味不同場合、不同背景下口語運用的技巧;掌握演講辭和書信的寫法。瞭解小說的體裁和特點,掌握閱讀分析小說的方法。學會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正確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係,掌握論述語言的特點。學習個性化語言,領會閱讀古代白話小說要領。積累文言詞語,培養文言語感。

2.過程與方法:透過欣賞詩歌,喚起學生的想象和情感。增強自主朗讀,學習在語境中掌握文章句義和方法。透過閱讀小說,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作品本身。激發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興趣,掌握閱讀議論文的方法,養成閱讀議論文的習慣。通人物言行、情節和環境分析,感受作者表現主題的社會意義。透過熟讀背誦課文,弄清基本含義,品味精彩文句。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詩歌的自然美景,體味詩情意,感悟人生真善美。感受人類精英活躍思維、豐富的情感和閃光的思想。在欣賞作品中,領略人生的啓示和藝術的享受。讓學生明白,只有具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能成爲有用人才,才能爲祖國貢獻力量。閱讀小說豐富人生的體驗,獲取審美的享受。要歷史地看問題,從傑出人物身上汲取精華,傳承美德,砥礪意志,自強不息。

四、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2.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突出啓發式和討論式,的學習方式。學生多讀多講,老師儘量少講精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3.閱讀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作文教學,加強指導,靈活批改,鼓勵學生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結合實際進行分層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作業的佈置和批改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利用課外做好扶優抓差,力爭整體提高。

6.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7.嘗試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鍊表達能力。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根據學校20xx年黨政工作要點的部署,在學院黨委、行政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相關檔案精神,以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爲抓手,採取多種措施,強化教學管理,建立健全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優化教學資源,搞好教學與教研工作,狠抓教風與學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工作水平。

一、 重點工作

(一) 啓動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迎評工作。制訂迎評方案,明確評估細則,成立評估機構,配齊工作人員,全校動員部署,完成自查自評,啓動專項整改。

(二)全力做好20xx年本科專業綜合評價工作。組織好11個本科專業的材料、數據填報工作,做好專業評價的協調、溝通,爭取好的專業排名。

(三)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認真組織好省級和國家級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和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下大力氣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

(四)開展教學成果培育工作。做好第十五次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的遴選和培育工作,對申報材料進行周密組織、精細打磨,力爭在省評中取得好的成績,並提前爲下一輪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申報作好準備。

(五)做好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培育申報工作。加強與省教育廳和教育部的溝通,提前針對性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如精品共享課、視頻公開課、規劃教材、卓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教改立項等項目的遴選、培育和申報工作。

(六)開展第二屆教學月活動。以第二屆教學名師、第三屆教學優秀獎評選和20xx—20xx學年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爲基礎,以示範展示、集體幫扶、建立末位淘汰機制、開展互聯網+教學能力培訓等爲手段,以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爲主題,開展第二屆教學月活動。

(七)進一步深化一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一是以落實學校辦學定位、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爲目標,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爲導向,深化專業和課程改革,加強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開辦20個聯合培養人才的特色辦學班。二是以學校章程爲依據,修訂20xx年人才培養方案。

(八)制訂《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教學質量工程實施意見(20xx—20xx)》。

(九)加強二級單位教學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在暑期教學工作研討班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學校《加強二級單位教學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二級單位教學管理崗位、職責、目標、考覈和待遇,提交學校研究。

(十)認真做好20xx年江西省非美術和設計類藝術專業考試的組織工作。

二、常規工作:

(一)做好教務管理系統升級工作。加強對系統升級的前期調研、科學概算、立項、招投標等,使學校的學籍管理、教務管理與考試管理等工作上一個新水平,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

(二)完善教學工作管理體系,推進管理制度建設

以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標準爲要求,紮實有效地推進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編印20xx版《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教學管理檔案彙編》。

(三)繼續推進專業、課程、系及教研室建設,促進學校教學工作快速發展

一是深化課程建設。把課程建設納入到二級學院工作考覈評價系統,加強課程建設的檢查與督導。把教學計劃中的每一門課程都落實到具體教師,以立項的形式,逐步把本科課程建設成優秀課程或精品課程。二是加強雙語課程建設。雙語課程的開設是教學工作水平一項重要指標。我們要加強雙語教學的規劃和管理,進一步推動了我校雙語教學的推廣和提高。三是建立與完善學院系、教研室的建設。以專業建設爲方向,建立學院的系、教研室教學管理基層結構,明確責、權、利,調動系、教研室主任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討系、教研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發揮系、教研室在專業建設、教學、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強幾個重點教學環節的監控管理。一是進一步強化教學紀律,堅持開展每學期的教學秩序檢查。二是進一步完善考試改革試點工作、考試紀律及監考紀律。三是加強對實驗、實訓教學的檢查與指導。四是加強對畢業生見習、實習工作的檢查與指導。

(五)積極探索教學評價的有效模式,提升本科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使之更加有利於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建立、完善教務處網頁、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工作網頁、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網頁的建設。

(七)加強學校網絡教務管理系統中師生留言板的管理、意見研究與反饋,及時解決師生反映的意見和建議。

(八)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江西省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八校聯盟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強化賽前培訓,力爭取得好成績。

(九)爲了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頂崗實踐工作達到預期目標,透過建立相關制度與機制,對教師頂崗實踐工作進行一次專項檢查。

(十)大力推動資訊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加強課程建設與資源共享。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建設,逐步提高學校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資訊化水平。制訂實施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管理相關制度,組織教師參加網絡培訓,引進先進的網絡平臺,加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力度,加快以精品資源共享課爲主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力爭建設培育一批優質開放共享課程,並向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衝擊。

(十一)推動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改善教學條件。

一是組織好文科樓羣的課桌椅、多媒體設備等裝配工作,切實改善教學條件。二是配合做好文科綜合實驗中心擴建和部分理工科實驗室建設工作,努力改善教學條件。三是以資訊化建設爲重點,加強多媒體、語音室等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完善。

(十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貫徹落實“兩個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二是加強作風建設,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廉潔從政,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三是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幹部的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正處於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慾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爲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爲迫切的需要。同時,這個時期的少年的發展也極其複雜、充滿矛盾。儘管這樣,他們身上也出現了不少具有積極意義的質的變化,這個年齡的少年在個性方面出現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成人感”的發展。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但他們缺少社會經歷。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逐步確立自己的學習、生活目標,並據此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發展他們的自主性、獨立性,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2、引導學生以現實中的經驗話題,逐步向少年們開啟成人生活的大門,讓他們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

3、引導學生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讓學生了解世界的多樣性,將世界存在的原本道理逐步融會於兒童的心靈之中。

4、引導學生在思想和行爲上逐步向成人靠攏,指導他們辨別正確的成熟的行爲,不盲目地模仿。

5、引領學生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家園。

三、教學措施

1、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相互聯繫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2.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3. 進上步加強本課程開放式教學方式的課題研究,透過藝術、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景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透過書面、口頭調查的方式,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5、爲了使學生真正體味本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就力求儘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四、課時安排

一週二課,其間也可安排一些勞動,踏青、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關於教學計劃的說明:

本學期繼續使用人教社版《物理》第一冊,共三章,分別爲第五章《曲線運動》、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和第七章《機械能》,每週3.5課時。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爲例,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2.方法目標: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現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從能量的觀點和守恆的觀點來處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曲線運動》可分爲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單元第二節、第三節,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並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三單元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第七節,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象.

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章可分爲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單元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三單元第四節至第六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七章《機械能》可分爲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和第二節,講述功和功率。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三單元第六、七節,講述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第四單元第八節,講述伯努利方程,爲選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