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設計

篇一: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設計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級學生樂理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識譜能力和欣賞能力都較差,但他們的感受、探索、創新能力正逐步增強,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美。 【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歌曲和樂曲思想政治內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積極向上,音樂形象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優美、質樸,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與較大的吸引力。其體裁形式活潑多樣,格調清新高雅。它充分體現教科書對學生進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與人合作、處世的生活態度等方面的培養教育,有利於學生個性和諧健康的發展。 【教學目標】

⒈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學生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5)學習簡易的輪唱。

2、音樂知識

學習有關識譜知識。較難的音程、節奏,可透過教師範唱、學生模唱的方法來解決。

3、欣賞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傾聽或哼唱主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的記憶力。

透過學習歌曲、欣賞作品,使學生學會必學歌曲並能有感情的演唱。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並且做到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生全部掌握唱會必學歌曲,並有感情的演唱。學生能否提高欣賞水平?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搞好課堂紀律,在抓好特長生培養的同時保證好每個學生的音樂水平。 六、具體措施:

1、抓綱靠本,使學生進一步認清音樂過程,理解音樂概念。

2、分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不同目的去培養、提高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思路。

課時安排:

篇二:小學三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對今後學習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要鞏固學生上學期學習的知識,並做好本學期的學習,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於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於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係。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於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學會連音唱法,逐步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 2、運用非連音及斷音唱法時,聲音要有彈性。 3、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4、在韻母變換時,逐步做到聲音位置不變,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確。

5、二聲部發聲逐漸做到聲部和諧。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結合鍵盤認識音名從c1到c2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

習附點音符,知道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各種拍子的指揮圖式。學習頓音記號及其唱法。

2、視唱部分:視唱C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及五聲徽、商等調式音階。在教師幫助下視唱C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包含所學過的音程及節奏)。練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大小六度、純八度旋律音程的練習(不出現名稱)。劃拍視唱各拍子歌曲。

3、 練耳部分:練習聽記兩個音——四個音連續進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說出名稱)。練習聽記2——4小節的節奏。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或節拍。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小學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第一課《老師你好》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歌曲《老師你好》,感受歌曲表達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達的內容,並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並用輕鬆明亮的聲音、活潑輕鬆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進行歌表演,從中體會師生同樂的愉悅。 教材重點與難點:

學會《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並能選擇適合的節奏用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 光盤、鋼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1、聽《老師你好》的音樂進教室 2、聆聽歌曲回答問題

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歌曲裏讚美了誰? 學生回答。。。。。

師:對,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老師你好》(看書)讓我們再認真聽一遍,邊思考兩個問題:( 1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深情) ( 2 )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中速)

學生聽音樂並設計一些動作參與歌曲表現(邊欣賞,邊用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如拍手、跺腳、捻指,擺動身體等) 二、

祝福語獻給老師

師:《老師你好》這首歌曲描述了老師辛勤的勞動,讚美了老師無私的奉獻,此時此刻,你有知心的話要對老師說嗎?當教師節來臨的時候,你會爲老師獻上什麼祝福呢?(學生寫獻給老師的祝福話語,情 1 - 2 位同學上臺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然後同桌之間寫的祝福語交流朗讀)

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師:同學們獻給老師的祝福很精彩。這裏有一位同學也獻給老師一張精美的節日賀卡

欣賞《老師最理解我》

2、試一試爲歌曲伴奏

每一組可才用三角鐵、碰玲、響板、鈴鼓等樂器 討論爲樂曲伴奏

3、學唱歌曲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同學們一定想唱一唱,我們首先來熟悉歌詞

( 1 )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師生分角色領讀、齊讀

( 2 )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 3 )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 4 )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

第二課時

三、歌曲表現

1、引導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歌曲的情緒是:歡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2、加入打擊樂伴奏表現歌曲 四、嘗試填詞

師:我們能不能將剛纔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裏唱出來?這首歌分爲領唱部分和齊唱部分,你們認爲祝福語填寫到哪一部分比較合適?(齊唱部分) 師:有幾樂句?( 4 個樂句)

師:想一想你們選擇幾條祝福語填入?可以使用重複的手法。 以小組形式討論,然後唱一唱 學生互評,看那一組唱得最好 五、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既聆聽了歌曲《老師你好》,又學會了《老師最理解我》讓我們在教師節來臨時爲我們尊敬的老師獻上深深的.祝福吧!

篇三: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八個單元,教材對每一課,每一單元都儘可能地設定有意味的情境,這些內容都是有組織 的聯繫在一起的,每個單元的內容由感受與鑑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這幾部分組成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各異,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聽,唱,跳,畫,玩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學會創作。音樂表現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主要引導學生以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演唱時主要訓練學生演唱技能,採用恰當的呼吸方法,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演唱。感受與鑑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這一部分內容以音樂爲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爲主。音樂與相關文化是教學的關鍵,也是基礎部分。每節課的音樂知識是學生最難掌握的部分,以生動的音樂爲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讓學生透過實踐及各方面的興趣教學,來調動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音樂創造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器樂教學與唱歌.鑑賞.創造等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養學生的觀察 力.審美力.創作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透過歌曲的學唱和開展各種音樂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生

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

2.藉助音樂欣賞和唱歌教學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培養他們勇於實踐的能力,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並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音樂創編活動。

3.透過欣賞各種樂器演奏曲,讓學生認識不同樂器,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民歌和民樂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尊重藝術,理解多元化,使在音樂學習興趣.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do.Re.mi.sol.la。結合課本歌曲和聽辯單音。準確把握4/4.3/4兩種不同的拍號,唱準節奏時值。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2.能用正確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的歌曲技能來表現演唱歌曲。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淺顯的音樂創作常識和技能。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歌曲。

3.透過欣賞,瞭解旋律進行的方式在表現音樂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的作用,感受音樂打給人們不同的情緒,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結合《中國娃娃》.《最美麗》的欣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強民族自豪感。透過認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 的題材.體裁.風格等,瞭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4.學習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音樂,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水平。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繫,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瞭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繫。

三、過程.方法目標

1.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透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爲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爲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2.倡導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啓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3.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透過以音樂爲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教學設想

(一)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的事物,形成開放系統,這樣就能抗拒外界干擾,提高接受效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音樂教學的內驅力,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音樂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我要積極 的,創造性的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讓課堂教學變成激發學習興趣的催化劑,變成激活學生想象力的及時雨。

(二)在唱歌教學中,採用聽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完整的欣賞樂曲,

合理的安排範唱,首先根據歌曲的難易程度決定範唱的次數和時機,在一般情況下,第一次範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後,這時學生對歌曲有了初步的瞭解,教師有表情的爲學生進行範唱有助於學生 理解音樂,另外在處理歌曲時,教師也可以爲學生再範唱,用來幫助學生進一步受到啓發達到更好的學習歌曲的目的。

五、教學措施

根據教材特點及教學目標要求,本學期的音樂教學在借鑑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將有一些創新,主要集中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上,主要措施如下

1.經常向學生宣講音樂家的故事,培養學生熱愛中國音樂,珍惜幸福生活的精神。

2.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採衆家之長,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創造性的運用教案,提高課堂效率。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科學的安排教材內容。

六、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