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一年級環境教學計劃範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環境教學計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環境教學計劃範文

一年級環境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爲綱要》,以此爲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爲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於學校,滲透於課堂,服務於社會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們將鞏固去年創建的成果,採取紮實的措施,在環境教育的實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點:滲透於課堂

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爲主的教育,環境教育應立足課堂,利用課內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恆地進行滲透。爲了提高幹部、教師關於環境科學知識和自身環境意識,我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環境科學知識和環保法規的學習、考覈,組織教學觀摩和教學研討活動,要求各教研組組織教師根據教材制定環境教育在各學科滲透的知識要點,使環境教育能有目標、有計劃、有內容、系統地全員參與,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開展起來。

例如,每學期安排環境保護素質教育專題講座,思品和社會課上透過國情、鄉情教育使學生了解國家的環境狀況;化學老師介紹硫、碳燃燒時對大氣的污染及產生的溫室效應對生態平衡造成的威脅,指出酸雨的嚴重程度等知識內容;語文組組織環保小論文評比、手抄報評比等。這樣,增強了環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實性,加深了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2、抓關鍵:寄寓於活動

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們將立足於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特別是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每年的紀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題,校團隊部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模擬場景、徵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學校還成立環保督查小分隊、義務植樹小分隊,樹木修剪小組等環保活動小組,並配備輔導教師,定期組織環保活動,參與校園綠化、美化、淨化勞動。利用學校的大掃除,對全校師生進行教育,以班級爲單位進行節約用紙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嘗試一些現場調查環境質量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自來水廠,實地考查水質污染狀況,查找原因,爲改善環境出謀劃策。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和教育部門參加各種環境宣傳活動。重視每年的植樹節、水日、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期間,組織學生散發環保資料、拾撿白色垃圾。

3、強薰陶:潛移默化於環境

過去的一年,我們一方面對已建成的綠化、盆景、雕塑,進行養護,一年四季綠意縈繞,花團錦簇。另一方面,我們捨得投入,加強了校園的文化環境的建設,製作了環保教育的標語。今年,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校園銘牌的作用,來教育學生愛護環境,做護綠的模範。“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環境教育中,我們的老師要注意以具體的行動來教育學生,以高尚的愛護環境的行爲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而營造一個保護環境的氛圍,如春風化雨,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

4、攻難點:結合於習慣

我們要把環境教育與對學生的行爲規範的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行爲規範提出明確的目標,特別是在校的行爲習慣愛護環境、衛生習慣等提出明確的要求,並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彎彎腰,撿起一個潔淨的校園”、“環保模擬法庭”等。在校園裏設定廢電池回收箱,要求學生不亂扔電池。學校學生會要加強對學生行爲習慣的檢查,做到每天小檢查、一週大檢查、一月一評比。從而使我們學校一年四季“綠”(草坪等)的常綠,“白”(牆壁)的常白,地面常潔,門窗常淨。

總之,我們要在上級教育、環保等部門的指導下,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把學校的環境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一年級環境教學計劃2

指導思想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激烈,對人的自身素質越來越高,爲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學好語文,數學,還要學好人、自然、社會知識。人、自然、社會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新開設的一門地方課程。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1)、一(2)兩個班,經過近幾天的觀察,發現他們的水平相差很大,從學生的整體水平來看,知識面較狹窄,課外知識儲備及少。而且又是一年級新生,有很多知識幾乎是空白,而且學生缺少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探究的能力,對於這類課程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求知慾強,有較強的探索科學,探索奧妙的精神,所以,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是比較強的,學習態度也比較認真,積極性較高,能夠很好的和教師進行合作學習。爲了儘量發揮每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儘量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有所特長,上課時想方設法給每個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適應現在的學生,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觀察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精神和學習。從而讓他們走出社會時學會一點用武的本領。

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其編排

本冊教材是依據浙江省教育廳新頒佈的《浙江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標準(通用部分)》編寫的,共有26課,主要涉及《浙江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標準(通用部分)》內容綱要中的主要內容有浙江沿革(浙江名人)、浙江環境(浙江氣候)、浙江經濟(浙江風景)、浙江文化(浙江工藝)、和諧浙江等五大主題內容。各個板塊的內容的安排如下:

浙江沿革:《我們做遊戲》、《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線》《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活動》、《過端午》、《牛郎織女的傳說》。

浙江環境:《怎樣洗手更乾淨》、《垃圾箱在哪裏》、《讓教室更整潔》、《管好我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車去杭州》;

浙江文化:《張樂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駱賓王》、《家鄉的古橋》;

浙江經濟:《我是浙江人》、《家鄉的古橋》;

浙江和諧:《認識新同學》、《我們一樣嗎》、《男孩和女孩》、《怎麼辦》、下課了》、《走路的安全》、《乘車去杭州》。

每課課文由課題、主體文和活動欄目“閱讀”“交流”“活動”組成,並配有相應的圖畫、照片等。全冊課文按照《課程標準》內容綱要各模組的排列順序編排。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有利於擺脫空洞說教模式的羈絆,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更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創造了兒童參與活動過程、思維過程的條件。同時,使教學過程在實際的層面上實施方法指導,滿足兒童的實際發展需求。

全冊教學目標

1、鼓勵一年級學生進行相互交往的活動,促進同學之間的熟悉和了解,樂意和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從中體會其友情和樂趣。讓每個學生髮現自己是個很聰明的人,培養髮現孩子們的自信心。逐步養成經常洗手、講究衛生的習慣。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身體需要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提醒學生注意喝水的衛生與安全。

2、初步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懂得垃圾應仍到垃圾箱內,初步瞭解垃圾與環境衛生有着密切的關係,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衛生習慣。

3、初步懂得空氣應該保持新鮮、不應受污染,逐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懂得在不同才,場合要注意說話聲音,學會輕聲說話,逐步養成文明的說話習慣。

5、嘗試解決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透過交流、討論,養成不說謊的習慣。

6、培養與同學合作的精神,以及練習身體的反映能力。平時能注意交通安全。

全冊教學重難點

本學期對學生進行細緻耐心地說服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覺得人自然社會在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爲了今後的學習生活,我們必須學好人自然社會。透過教學,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並初步學會正確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生活的初步能力,他們也努力使自己成爲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

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課本,弄清課本上的重難點。能透徹地瞭解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從縱向、橫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靈活、合理、科學地使用好每個板快,注重早滲透,不斷積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學習新課改。

3、教師認真備課,找準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認真研究每堂課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教學。

4、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能千篇一律。

5、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好培優輔差工作認真進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更新觀念。

7、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