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5篇)

光陰如水,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5篇)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共兩個班,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豎笛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比較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問題比較大。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爲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冊教材共八課,包括18首欣賞曲,16首表演歌曲。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上的十六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重音記號、三八拍子、波音和上滑音。

3、認真完成課後的綜合訓練,透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

4、上好欣賞課,透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透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啓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爲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學任務:

1、學會課本上的20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弱起小節,速度記號,跨小節的切分音。

3、認真完成課後的綜合訓練,透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並逐漸學會辨別三和絃的和諧與否。

4、上好欣賞課、透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柴可夫斯基和黃自的生平事蹟。

三、學情分析:

1、四年級下出現了五首二聲部歌曲,唱二聲部歌曲比較困難,兩個聲部分別唱效果都不錯,而合在一起難協調統一,因此,要加強練習。

2、在我的創造方面和採集分享部分,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

3、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4、創作旋律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多鼓勵、多表揚、對學生的作品多看優點、少說缺點、更不要批評、先讓學生敢想敢寫,再講述一些創作方法和發展旋律的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課程標準,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不錯,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兩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緣故或其他緣故,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手挽手》、《跳起來》、《家鄉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憶》、《風景如畫》、《校園裏》、《理想》。其中歌曲有《拍手拍手》、《陽光牽着我的手》、《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楊柳青》、《大雁湖》、《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小溪流水響丁冬》、《茨黎花》、《校園多美好》、《冬夜靜悄悄》、《種太陽》、《小紙船的夢》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

欣賞有《祝你快樂》、《馬刀舞》、《新疆舞曲》、《小步舞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山》、《東方明珠》、《劃龍船》、《水上音樂》、《船歌》、《彼得和狼》、《森林的歌聲》、《蔭中鳥》、《運動員進行曲》、《打字機》、《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以審美爲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透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以各種音源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並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爲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措施:

1、從行爲習慣養成開始,養成他們良好的常規與音樂素養,如:透過聽音樂進教室,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與課堂組織紀律。

2、在唱歌時,鞏固呼吸不出聲、不聳肩,逐步做到音色統一,獲得自然而優美、明亮而圓潤的童聲。注意吸氣的方法,口形要正確,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發音,能按老師的手勢,整齊的歌唱。

3、在教學中,透過各種樂器讓學生了解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還要讓學生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和換氣記號。

4、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能力

5、多給學生一些視聽結合的機會,都給學生提問思考的時間,讓學。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4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的音樂教學內容包括唱歌、讀譜知識、欣賞、器樂、視唱、聽音等。教材選編注重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科學性和可行性。教材、體裁、形式、風格的多樣化,突出民族藝術音樂的地位。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A、唱歌教學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藝術性、啓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藝術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學習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自然圓潤地發聲,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視中聲區的發聲練習。

1、注意音高、節奏準確;輪唱、二部合唱要求聲音和諧、均衡。

2、保護兒童嗓音,防止喊唱和過度用嗓。

B、欣賞

1、培養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2、欣賞我國優秀的民歌、說唱、戲曲音樂唱段,初步接觸外國優秀音樂。

3、介紹人聲分類和聲樂演唱形式,常見樂器和器樂演奏形式,及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

4、介紹中外著名音樂家。

C、識譜、視唱、聽音

1、學習簡譜的識譜知識。

2、透過模唱、聽辨、視唱和節奏練習,培養聽辨簡單節奏、音樂短句和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並培養主音樂感、調式感。

三、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咬字、吐字清楚、保持正確的口形,能隨教師要求整齊地開始和結束。

2、認識課本中各種音樂記號,並能夠運用。

四、課時分配計劃

第一單元:3課時

第二單元:4課時

第三單元:4課時

第四單元:5課時

第五單元:2課時

第六單元:4課時

第七單元:3課時

第八單元:2課時

花城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5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四年級共有四個班,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素質各方面也不一樣,其中有的班級插入了少量的新生,新生和老生之間也存在差異,如,樂理知識和音樂欣賞方面。從開學初,我們要從開始就對學生進行知識系統的音樂學習,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能愛學、好學。由於學生的整體情況參差不齊,根據情況,教師要能制定合理的教學幾乎,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工作,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教學簡析:

本學期四年級的教學以演唱教學、樂理知識、器樂教學爲主。讓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型演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學會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在欣賞方面,要讓學生初步瞭解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在教材中,樂理知識也佔有重要部分,要讓學生能感受並認識到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以及強弱規律。學習連線、換氣、延長、反覆、頓音、力度、速度等常見記號,並對學生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的編寫練習。

四年級的學生在各個方面比起低年級的學生相對較好,但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一)、演唱部分

1、認識附點以及其唱法。

2、認識換氣符號,遇到換氣符號時能正確運用。

3、能夠運用感情來演唱歌曲。

(二)、欣賞部分

1、培養學生學習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感。

2、在音樂欣賞的同時,要給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能感受音樂作品中輕快、活潑等情感。

3、要讓學生學習欣賞不同風格,不同國家的音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瞭解不同的曲風。

(三)、器樂教學繼續學習豎笛演奏,並能學會演奏3~~4首樂曲。

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認真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備好每節課,爲上課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2、教師要注意在課堂的教學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形式,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教師在教好本門學科的同時,還要注重積極的和其他學科的溝通,教師要能積極的研究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配合,讓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活潑,從而更好的響應新課標的標準。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識譜知識的學習。

難點:透過適當的方式在快樂輕鬆的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僅可以避免學習理論的枯燥乏味性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真正學到知識。

教學進度:

第一課《手挽手》——4課時

第二課《跳起來》——4課時

第三課《家鄉美》——4課時

第四課《水上的歌》——4課時

第五課《童年的回憶》——4課時

第六課《風景如畫》——4課時

第七課《校園裏》——4課時

第八課《理想》——4課時

第九課《音樂宮》——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