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爲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

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東海漁歌》、《我們的田野》、《民族的節日》、《山鄉牧童》、《故鄉的橋》、《音樂中的故事》、《民族的舞步》、《八音盒》。其中歌曲有《趕海小姑娘》、《小螺號》、《我們的田野》、《田野在召喚》、《快樂的潑水節》、《那達慕之歌》、《牧童》、《在阿維翁大橋上》、《老鼠和大象》、《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鈴兒響叮噹》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爲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透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爲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透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啓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爲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學任務:

1、學會課本上的20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弱起小節,速度記號,跨小節的切分音。

3、認真完成課後的綜合訓練,透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並逐漸學會辨別三和絃的和諧與否。

4、上好欣賞課、透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柴可夫斯基和黃自的生平事蹟,

三、學情分析:

1、四年級下出現了五首二聲部歌曲,唱二聲部歌曲比較困難,兩個聲部分別唱效果都不錯,而合在一起難協調統一,因此,要加強練習。

2、在我的創造方面和採集分享部分,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

3、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4、創作旋律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多鼓勵、多表揚、對學生的作品多看優點、少說缺點、更不要批評、先讓學生敢想敢寫,再講述一些創作方法和發展旋律的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課程標準,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爲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等。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義。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1、2、3、班學生,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透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鑑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透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透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透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爲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透過以音樂爲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提高音樂鑑賞能力。

2、認識瞭解京劇的歷史發展以及相關劇目和優秀演員。

3、能夠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劇”中規定的情景。

難點:

1、演唱二聲部合唱時,聲部準確,聲音和諧。

2、感受童聲合唱的聲音效果。

3、透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創編“音樂劇”中不同場景中的對話、表演,根據劇情設計服裝、道具、佈景、化妝等。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六、教學進度:(略)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4

一、教材分析

課程教材研究所、音樂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精神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科書》,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xx年初審透過,從20xx年秋季起,在全國部分課程改革實驗區試用。

四年級的音樂教學內容包括唱歌、讀譜知識、欣賞、器樂、視唱、聽音等。教材選編注重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科學性和可行性。教材、體裁、形式、風格的多樣化,突出民族藝術音樂的地位。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A、唱歌教學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藝術性、啓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藝術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學習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自然圓潤地發聲,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視中聲區的發聲練習。

1、注意音高、節奏準確;輪唱、二部合唱要求聲音和諧、均衡。

2、保護兒童嗓音,防止喊唱和過度用嗓。

B、欣賞

1、培養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2、欣賞我國優秀的民歌、說唱、戲曲音樂唱段,初步接觸外國優秀音樂。

3、介紹人聲分類和聲樂演唱形式,常見樂器和器樂演奏形式,及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

4、介紹中外著名音樂家。

C、識譜、視唱、聽音

1、學習簡譜的識譜知識。

2、透過模唱、聽辨、視唱和節奏練習,培養聽辨簡單節奏、音樂短句和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並培養主音樂感、調式感。

三、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咬字、吐字清楚、保持正確的口形,能隨教師要求整齊地開始和結束。

2、認識課本中各種音樂記號,並能夠運用。

四、課時分配計劃

第一單元:3課時

第二單元:4課時

第三單元:4課時

第四單元:5課時

第五單元:2課時

第六單元: 4課時

第七單元: 3課時

第八單元 :2課時

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5

音樂教育是小學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它能夠陶冶學生情操、讓健康、優美、活潑和具有現代生活氣息去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熱愛生活的感情。透過音樂教育,使學生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高尚、什麼是低級等。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步樹立^共I********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和培養學生參加音樂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操、啓迪智慧、和合作意識樂觀向上的生活意識。

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唱歌、唱遊、欣賞、器樂、識譜、等。

2、唱歌:

(1)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3、唱遊:

(1)根據每課時的要求讓學生結合歌曲適當的做些律動遊戲、音樂表演、歌舞表演、卡片傳遞、集體舞等。不斷地培養學生韻律感、節奏感、和從小養成團結友愛的集體生活習慣。

(2)提高音樂素質教學,在動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各種音樂要素,

如;音的長短,音的高低、音的強弱、音色、節奏、節拍、速度等的感知能力和對音樂語言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淺顯的音樂知識和初步的音樂表現技能。

(3)採取課堂學唱歌曲,編排歌表演、音樂遊戲,結合讀譜知識的

學習安排相關的唱遊活動,反覆訓練,反覆感受,這樣有利於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欣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重視學習我國的民間音樂。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2)瞭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樂器和演奏形式及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法,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5、器樂:

(1)根據一些歌曲,利用打擊樂器進入課堂教學。並注意引導,傳授演奏姿勢與方法。每學期要求學生積累兩首短樂曲。

(2)注意同唱歌、欣賞、識譜有機結合。

(3)培養學生初步的齊奏、合奏、獨奏和伴奏能力。

5、識譜:

(1)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並認識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並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編寫、練習聽音記譜等。

二、課程安排

<一>《國歌》 3課時

<二>《迎紅軍》 3課時

<三>《山谷》 3課時

<四>《多快樂》 3課時

<五>《我們的田野》 3課時

<六>《盪鞦韆》 3課時

<七>《摘草莓》 3課時

<八>《美麗的朝霞》 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