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校教學計劃爲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任務及目標

1、完成七年級下冊所學內容;

2、提高教學質量,期末測試綜合評價力爭進入全縣鄉鎮中學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考成績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多數學生對學習歷史不感興趣,沒有課外閱讀材料。

2、教材分析

第一個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教科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活動的設計,無不緊扣隋唐時期的“繁榮”與“開放”。“繁榮”與“開放”,是反映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的兩個側面,具有同一性。這一單元的8節正課,在人教版舊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對應的內容,也能在新課標中找到對應的知識點。只有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和第4課《科舉制的創立》略顯例外。新課標中,有關隋朝的內容比較少,只是在科舉制度和科學技術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學生明白唐朝爲何“繁榮”、如何“開放”,僅僅從唐朝歷史的角度去陳述,恐怕略顯蒼白。因此,教科書設定了《繁盛一時的隋朝》這一課。課文用“南北重歸統一”“大運河的開通”兩個子目,從政治、經濟兩個方面介紹了隋朝的發展情況,爲學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榮與開放打下了基礎。

關於科舉制的創立這一內容,原有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雖有涉及,但一般不會展開。鑑於新課標將科舉制作爲內容標準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科書特意安排了一整節課來講述科舉制的誕生、完善與影響。與以往的教學大綱不同,新課標此前沒有談到中國古代官制的內容。瞭解中國古代如何選官、如何任官,對學生學習其他知識很有幫助。例如,對本課內容的探討,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瞭解唐詩成就爲何輝煌,唐詩創作爲什麼能夠步入黃金時代。

爲了突出主題“繁榮與開放”,這一單元的課,對隋煬帝的x、隋末農民起義以及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包括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唐末農民戰爭等傳統教材經常寫到的內容,較少涉及。

第二個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實際涉及“民族關係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兩個主題。它們不像第一單元的“繁榮”與“開放”那樣,從字面到內容都具有同一性。這裏“民族關係的發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內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權並立與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影響。但要在有限的篇幅裏簡單明瞭地說明它們特別是後者與“經濟重心的南移”之間的關係,卻並非易事。因此,教科書調整了課標內容標準的順序,採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權並立時代的情況,後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列舉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然後再剖析宋代的社會風貌、介紹元朝大一統的出現及民族大融合的發展情況。如此安排,既增強了課文內容的邏輯性,又爲教學提供了方便。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教育宗旨,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愛崗敬業,以身作則,讓學生了解英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增強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合格的中學生,從而對社會有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教的七年級新生基礎很差。因爲他們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們基本上沒有接受過寫作技能的訓練,甚至連音標都沒有說過。甚至有一半的學生還沒有掌握26個字母的拼寫。經過上學期的不懈努力,我和學生們加強了基礎知識,提高了學習態度。有的學生有積極學習的動力,但整體惰性還是很強的。我想積極幫助他們重新樹立學習興趣。

此外,學生在學習策略上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很多學生不能清楚地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交流。一些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不願意與其他學生交流,不能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大多數學生不能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後複習。他們的學習是無計劃的,他們完全在老師的指揮棒下學習。他們沒有能力總結語言規律,鞏固和積累知識。這些都是我和我的學生們要長期奮鬥,努力解決的問題。我會給學生信心慢慢完成這些任務,着急是沒有用的。學生願意接受我的教學指導,找到自己的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教材分析:

這本書主要介紹日常生活的交際語言和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習俗。教材通俗易懂,旨在讓七年級學生能用英語簡單交流。本書由兩部分組成,即預備部分(3單元)和正式部分(9單元)。這本書除了提供語言材料外,還配有大量插圖和錄音帶。

四、教學目標:

透過努力,每個學生都能說英語,並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對話。儘量讓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英語保持興趣。能保持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並積極參與實踐,力求達到學校教學質量逐點逐區的要求。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2、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用良好的師生關係協調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

4、引導學生實現語言遷移,加強英語口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5、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索,共同提高。

6、加強聽力訓練。

方法:任務型教學:教師提出指令,學生規範操作。聽,讀,寫。綜合訓練,紮實雙基。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3

本學期將以學校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圍繞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爲中心,大力推進課程改革,深入貫徹語文新課標,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增強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對新教材的培訓、研究,尋求實施新課程的策略;深入課堂,適時反思和總結,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現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爲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版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仍舊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

本冊書中的六個單元依次安排瞭如下內容: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動物。

第一單元中選取了五篇與個人成長有關的文章。

第二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歌頌祖國、抒發愛國激情的文章。

第三單元中的五篇文章寫的是名人故事。

第四單元主要選編的是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章。

第五單元主要反映的是人類對自然界勇敢的挑戰。

第六單元也是以自然爲主題的單元,集中選取了狀寫動物的文章。

綜合性學習,第一、三、五單元是三次規模小、層次少的小活動,我們稱之爲“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第二、四、六單元爲三次規模比較大的綜合性活動,我們稱之爲“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三次小活動分別是:成長的煩惱、我也追“星”、漫話探險,它們都是結合該單元的主題設計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染的一種延伸。三次大活動分別是:黃河——母親河、戲曲大舞臺、馬的世界,它們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爲主要目的,在爲學生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又設計了若干層次的子課題,倡導學生髮揮自主精神,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自行探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訊的能力。

另外附有十首課外古詩詞和兩部名著導讀(高爾基的《童年》、法布爾的《昆蟲記》)。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結果,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既包括結果性目標,如瞭解、理解、應用,以及模仿、獨立操作、遷移等,還包括經歷、反應、領悟等體驗性目標。語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七年級1個班的語文,這個班共有學生24人,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能按時完成作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課堂活動情況:班中課堂活動非常積極的較少,大多學生處於被動心態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同時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也不穩定,這與當天當堂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知識的難易程度相關聯。

2、學生作業情況:由於學生基礎不一,因而學生表現出作業速度與質量有差別,整體女生優於男生,粗心的學生較多,作業整潔度不太好,語文寫作缺乏新意。

3、主動學習狀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足,預習課文需老師反覆叮囑,主動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課堂自主學習效率不是很高,個別消極的同學對課堂分組活動和全班集體交流有影響。

4、早讀與自習狀況:由於本地小學階段大多沒有早讀課,所以上學期開始早讀情況相當不好,學生沒有大聲讀書習慣,經過一學期的輔導,這方面明顯好轉。自習課學生還是習慣處理書面作業,對於討論與語文活動還是不能有序有效進行,需進一步指導。

三、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本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七年級(下)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

(3)瞭解表達方式、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

(4)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

(5)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6)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7)讀文言文課文,瞭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

(8)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9)瞭解文章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能按要求寫作文

四、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本冊語文教學應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素養。引發興趣、關注語文(大語文)、養成習慣、鞏固提高,是本期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其中寫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體教學的難點。

五、努力方向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年級(下)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具體措施

1、培養學生朗誦的能力,主要從語氣、語調、語速、停頓、輕重音等方面訓練,可透過朗讀競賽或古詩文背誦競賽激發學生朗誦的興趣,並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2、實行分層次教學,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講解。如對於基礎好的同學可以設定一些有難度的題,培養他們思維能力;對於基礎不紮實的同學,可以訓練他們的基本技能,使知識牢固。

3、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嚴格遵守上級減負工作要求,堅持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認真及時地批改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4、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充分照顧到後進生,課堂上多鼓勵他們,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對於厭學的同學,應首先做好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其次要激發學習興趣,可以透過綜合活動課使其發揮自己的特長,得到同學和教師的讚賞,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還可以課下輔導他們的基礎知識,讓他們從一點一滴做起。

5、提高寫作水平,在日常的課文學習中要滲透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透過學習寫作技巧要及時練筆,教師及時批改反饋,普遍寫得不好時,要進行二次作文,經過長期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會逐步提高。

6、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主題教育活動,如繼續深入開展“書香伴我成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七、自我提高方面

1、業務方面: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定期聽師傅的課和相關學科教師的課以學習好的經驗。在本學期將繼續做到認真聽課、評課,並在本學期上一節彙報課,及時參加聽評課。本學期並打算每個星期設計一個美觀合理的板書;每週寫一頁認真工整的小字;每月寫一篇富有真情實感的下水文。

2、讀書方面:利用課餘時間自我充電,更新教學觀念,樹立課堂效率意識,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每天確保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讀書時間。每週寫一篇讀書筆記;每月研讀一本教育刊物;本學期研讀一本教育名著;本學期撰寫一篇有價值的讀書心得體會或論文;保證讀書的效果,並學以致用。

3、其它:充實成長博客、上網查閱資料等。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4

(一)學生情況及學情分析

作爲一名教師,理應在在教育行業中一如既往地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作爲音樂課的責任就是讓校園歌曲、愛國歌曲、革命歌曲進入校園,唱響校園。

初中生思想已經比較成熟,對音樂的理解已經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本學期對學生的音樂教學重在音樂欣賞、分析,音樂內容理解。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爲歌曲演唱部分要求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樂理方面的音樂內容;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期聽1-2首.

(三)教學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同時促進學生品德素質、智能素質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幫助有音樂愛好的學生形成音樂某一方面的特長。

(四)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五)教學措施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2、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只的有機聯繫。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因地制宜實施《標準》。

(六)評價工作安排

音樂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貫徹《標準》的基本理念。着眼於評價的教育、激活與改善的功能。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2、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3、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總體水平查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三、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1、目標統一,準確,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爲依。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二、使學生主動叄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透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習參與歷史小製作,透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蹟、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透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第四、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五、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後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

新教材初一歷史第一冊總共有22課,其中新課講授佔二十二個課時,單元複習佔四個課時,期中複習佔兩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四個課時。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教育教學爲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爲目標,突出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爲主,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爲: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每個班級人數在45人左右,各個班級在班風、學風上存在着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着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於學習態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願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爲,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爲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

本教學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目標,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課文個性鮮明、異彩紛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輕視學法的弊病。注意了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統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髮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後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曆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7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爲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爲四有新人,並使其成爲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啓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爲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七年級教師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及學情分析

今年適逢國慶XX週年大慶,是個舉國歡騰的年華,因此我們作爲教師也當在教育行業裏一如既往地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作爲音樂課的責任就是讓校園歌曲愛國歌曲革命歌曲進入校園,唱響校園。

初中學生經過小學的音樂教學,思想已經比較成熟,對音樂的理解已經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本學期對學生的音樂教學重在音樂欣賞、分析,音樂內容理解。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爲歌曲演唱部分要求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樂理方面的音樂內容;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期聽1-2首.

(三)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同時促進學生品德素質、智能素質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幫助有音樂愛好的學生形成音樂某一方面的特長。

(四)本學期教學的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3課時

第二單元3課時

第三單元3課時

第四單元3課時

第五單元3課時

第六單元3課時

(六)教學措施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2、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只的有機聯繫。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因地制宜實施《標準》。

(七)評價工作安排

音樂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貫徹《標準》的基本理念。着眼於評價的教育、激活與改善的功能。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2、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3、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