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三年級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教學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及全冊目的要求:

江蘇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共包括了五個單元17課時的內容。科學的本質就是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特別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所關心的問題。科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努力去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他們親近科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科學,從而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本冊教材強調小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使學生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本冊教材引進了法國“做中學”的教學思想,體現了手腦結合的教學要求。本冊的教學目的要求是:

1、知識與技能:透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科學的概念,知道科學就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指導學生學會問“爲什麼”,並能分析問題的主次,選擇可以研究的問題,認真展開研究。

2、過程與方法:教會學生科學的探究過程,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透過觀察與測量、假設與蒐集證據、解釋與模型、設計與製作等環節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強調科學概念的結構化,把相關的科學概念重新組合在各相關主題之下,同時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的結合和科學的人文精神的滲透。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冊教材的使用對象爲小學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科學學科,對科學這門課程有很強的神祕感,認爲科學是很高不可攀的事情。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遇事總想問個爲什麼,要抓住這個有利條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透過科學課的學習,破除學生對於科學的畏懼感,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科學當中,當好小小科學家。

三、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這一冊是《科學》起始年級,從探究對象上看以認識事物的現象和變化的現象爲主,即以“是什麼”、“怎麼樣”爲主要話題;從探究水平上看,以引導性探究爲主,即教師以示範性、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學習探究,不可操之過急,要求過高;從過程與方法上看,以觀察與測量爲主,培養學生觀察與描述,學會使用測量工具採集數據。這是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礎。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科學課的教學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學中要滲透新時期課改的有關教育理念,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研究的能力、動手的能力,做到全面發展。

四、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教學進度表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2

爲了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特擬定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本學期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

二、教學目標:透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透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爲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四、教學進度:

時間

教學內容

九月份

第1-4課

十月份

第5-9課

十一月份

第10-13課

十二月份

第14-18課

一月份

期末複習及測試

納又古小學

張應祥20xx年9月

三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三年級上冊綜合教學計劃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綜合教學計劃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共8篇)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3

新學期開始了,新的挑戰也隨之到來了,面對新學年的教學,我深感肩上的任務之重。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五個單元主題,即:一、誇誇我自己 二、溫暖的家三、我愛我們學校 四、家鄉的山山水水五、有趣的家鄉風情。每個主題都不再 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區的一個個話題,透過這些話題,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使之加深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使知識意義化、價值化。

本冊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互動關係(如兒童自我、家庭、學校、家鄉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透過學習,使學生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體會父母對自己的疼愛;爲父母分憂學習人際關係,由自我走向人與人之間;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環境特點、物產資源以及家鄉的風情等。

二、教學總目標、教學重點:

1.以兒童的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家鄉生活爲基礎,讓學生透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自我、家庭、學校、家鄉的初步認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爲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 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 整個教育的質量。

三、各單元教學目標及教學措施

第一單元 誇誇我自己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悅納真實的自己,體驗愉悅。

2.引導學生多方位地欣賞自己,發揚優勢,建立自信。

3.透過畫自畫像,製作“明星卡”,培養動腦動手能力。

4. 引導學生大膽的表現自己,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尋找能發揚自己優勢、提高自我的生活角色。

重難點:

1、引導學生多方位地欣賞自己,發揚優勢,建立自信。

2.幫助學生正確面對他人的意見,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

教學措施: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透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掌握必備的知識,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第二單元 溫暖的家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增進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2.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爲家庭分憂。

3.使學生體驗“當家”的辛勞,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4.指導學生學會在與父母發生衝突時或在家人遇到困難時,主動找父母談心,並 付諸具體行動。

重難點:

1.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爲家庭分憂。

2.使學生體驗“當家”的辛勞,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學措施: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 度、情感、行爲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

第三單元 我愛我們學校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學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並能做簡單的介紹。

2.學生爲學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主人翁意識。

3.瞭解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

4.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圖列,能夠用簡單的平面圖形畫出學校的平面結構圖。

5. 認識學校各類工作人員爲自己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們。

重難點:

1.學生爲學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主人翁意識。

2.認識學校各類工作人員爲自己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們。

教學措施: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靈活選用教材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 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爲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第四單元 家鄉的.山山水水

教學目標:

1.學習看地圖的方法,能在地圖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 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簡單的圖例、方向。

2.知道家鄉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關愛大自然,萌發對家鄉的熱愛、建設家鄉 之情。

3.瞭解家鄉的過去,珍視家鄉的歷史,感受家鄉的變化發展,瞭解家鄉當前的基本情況,引導孩子們大膽想像家鄉明天的美景。

4.讓學生熟悉家鄉的物產,培養初步的動手設計、包裝、宣傳能力。

5.初步培養調查、觀察和收集、整理資料、判斷是非和道德分析能力,樹立正 確的價值觀養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重難點:1.瞭解家鄉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培養調查、觀察和收集、整理資料、判斷是非 和道德分析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家鄉物產的豐富,感受家鄉變化的巨大,透過自身的感受、探究和領悟,能激發學生的自豪敢,使之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進而萌發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措施 :拓展教學空間,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透過調查、觀察和收集、整理資料,養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第五單元 有趣的家鄉風情

教學目標:

1.瞭解家鄉的節日,理解家鄉節日的風俗習慣及風味小吃,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 愛之情。

2.引導學生認識家鄉的一些傳統節日,讓學生感悟家鄉的節日,節日文化的豐富多彩。引發學生對家鄉的民風民俗的繼續研究。

3.使學生在瞭解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地名文化的基礎上了解家鄉的風俗習慣。

4.透過動手做小吃,培養學生實踐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

5.繼承和發揚節日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教育學生自覺體制不良習俗和迷信活動。

重難點:

1.引導學生認識家鄉的一些傳統節日,讓學生感悟家鄉的節日,節日文化的豐富多彩。引發學生對家鄉的民風民俗的繼續研究。

2.透過動手做小吃,培養學生實踐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

3.繼承和發揚節日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教育學生自覺體制不良習俗和迷信活動。

教學措施: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 我的自畫像 第二週 別人眼中的我

第三週 心中有陽光 第四周 溫馨的港灣

第五週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第六週 爸爸媽媽的心,我能懂

第七週 說說我們的學校 第八週 校園裏的發現

第九周 給學校畫張“地圖” 第十週 在學校工作的人們

第十一週 我能爲學校做什麼 第十二週 看地圖找家鄉

第十三週 家鄉的山山水水 第十四周 我的家鄉變了樣

第十五週 家鄉明天更美好 第十六週 我喜歡過年

第十七週 家鄉的風味小吃 第十八週 小城故事

第十九周 一起採風去 第二十週 期評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根據不同類型課文的特點採用不用的教學方式

(一)一般課文的教學。

在教學中要我們考慮了以下幾方面:

1、繼續重視字的教學。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識字教學要體現漢字的特點,要讓學生動腦筋主動識字,用各種方法記憶字的音形義;在完成課本識字任務的同時,要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並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加強寫字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識字和寫字的聯繫外,還要靠經常不斷地練習提高寫字的技能。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詞句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進一步加強詞句訓練,更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中年級的詞句訓練從以下幾點進行:一是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避免以詞解詞,鼓勵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三是重視詞句的運用,加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繫。

3、課後問題的教學。對於一些思考題、討論題具有開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學的引導。力求做到理解內容和品詞品句、學習表達相結合,培養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加強朗讀、背誦,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課文讓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充分利用“課後練習”中的問題啓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

4、加強朗讀、默讀訓練。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多讀少講,把的時間用於朗讀使課上有琅琅的讀書聲,體現讀通、讀熟和讀出感情這樣的朗讀層次;指導朗讀,不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而後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默讀也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在獨立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

(二)詩歌的教學。

詩歌用優美、簡短的語言表現豐富的畫面,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透過詩歌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會從朗讀入手,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在教學中採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且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活動,儘可能做到讓學生背的樂,說得樂,寫得樂。

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才能爲上好課打下較好基礎。透過“讀——思——查”,反覆誦讀課文,認真思考與教材和教學有關的主要問題,然後適當地去查閱或參讀教學參考資料,做到多讀多思。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精心設計教學

首先教學設計樹立大單元教學意識,從單元整體出發,從宏觀上考慮好教學要求,安排好教學時間,分配好每篇課文所要完成的任務,然後從微觀上來精心設計每篇課文、每個課時的教學。其次教學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綜合——運用”的閱讀過程去設計教學。最後教學設計注意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交錯使用講、讀、議、練、問、答等多種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注重學生的學

在教學中把學生的學時刻掛在心上,考慮怎麼學,學得怎樣。抓好學生的預習,給預習的“硬任務”;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標讓學生明確,教材讓學生感知,過程讓學生參與,新知讓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提出,方法讓學生歸納,內容讓學生小結,效果讓學生評價;運用共同學習的原理,組織學生共同討論,相互啓發,儘量透過合作解決問題。加強學法指導,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堅持學教合一。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出路,課內外相結合

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光學習課本上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課本的文章無非是例子,讓學生根據此掌握學習方法,大量的實踐活動應靠課外去完成。

小學三年級的教學工作計劃2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鬥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奮鬥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資訊、組合資訊,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願望。

五、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採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六、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5課時)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課時)

1、口算除法3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9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統計(4課時)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左右

2、平均數2課時左右

(四)年、月、日(5課時)

製作年曆1課時

(五)兩位數乘兩位數(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4課時左右整理和複習1課時

(六)面積(7課時)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解決問題(4課時)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爲開篇,是因爲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爲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爲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爲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爲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三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透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透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

三年級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節選《論語》中的一些精典名句,讓學生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的做人、學習、言行等基本活動內容,感受博學好禮、因材施教、樂以忘憂。

本冊教材在編排上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 書中不僅有注音、註釋、譯文,還設有詩歌賞讀、日積月累、活動園地等。讓學生在“神奇漢字”中領會漢字的奧妙與神奇;在“詩歌賞讀”中,進入文學的百花園,品賞藝術的奇花異草;在“日積月累”中,透過講述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助你積累文化知識;並透過讀、想、說、寫的深切體驗,讓學生真正走進由國學經典構成的看似古老、實則鮮活的文化世界,感受傳統文化的厚重、溫潤與美好。

本冊教材有五單元,包括16課:

第一個單元是以“禮”“樂”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兩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禮”“樂”態度的典型篇章。這些篇章既涉及到了社會實踐的討論,也涵蓋了個人體會的表達。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感受《論語》中的禮樂文化,爲今後國學經典的深入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第二單元以“爲政”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五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將國家治理好,理想的爲政之道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三篇課文分別是《爲政以德》《爲政之法》《 聖人之治》。

第三單元以“爲學”爲主題來編排課文,三篇課文所選取的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如何學習,學習的態度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五篇課文分別是《論詩》《子以四教》《 學而不厭》《學而是習之》《有教無類》。

第四單元以“理想”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兩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將樹立理想,理想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兩篇課文分別是《立志》《侍坐》。

第五單元以“言行”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四篇課文反映孔子如何做人,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爲的典型篇章。四篇課文分別是《子之言》《子之行》《高山仰止》《用舍行藏》。

二、教學目標

1、激發喜愛誦讀的興趣。學習誦讀方法,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