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彙編三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彙編三篇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前四冊教學的基礎上,依據《數學課程標準》關於第一學段內容標準的要求和這套教材的整體編寫規劃,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四個領域安排瞭如下內容:

1、數與代數

⑴10000以內數的認識、讀寫和大小的比較。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和不超過10000)的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⑵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除法的驗算。

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的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⑷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

⑸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看作“1”),兩個同分母分數以及分子都是1的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

⑹千克和克的認識,千克和克的互化。

⑺24時記時法的認識。

2、空間與圖形

⑴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⑵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⑶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的認識。

⑷由三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視圖。

3、統計與概率

⑴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⑵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⑶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4、實踐活動

⑴農村新貌:在提供的農村情境中提出並解決有關乘除計算的實際問題。

⑵稱一稱:使用合適的稱量工具稱出一些水果、蔬菜等物體的重量及體重。

⑶週末一天的安排:用24時記時法安排週末一天的活動,並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⑷周長是多少:圍繞周長問題進行製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⑸摸牌和下棋:在摸牌和下棋活動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⑴透過對教具的觀察、在計數器上撥珠,並聯系實際加深對千和千位的認識,初步認識一萬和萬位,認識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四位數的意義,掌握四位數的組成。掌握10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能用100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經歷探索比較10000以內的數大小方法的過程,會比較這些數的大小。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00),會口算幾千加幾百及相應的減法。

⑵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會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爲整十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能估算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經歷探索除法驗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乘法驗算除法,會驗算有餘數的除法。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會解決與此數量關係有關的實際問題。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先求總數或剩餘部分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⑶會口算兩位數的加減法(加法中和不超過100),會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不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會解決已知兩數間的倍數關係求兩數和或差的實際問題及其變式問題。

⑷經歷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會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不進位),會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是幾位數或幾千幾百。知道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會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⑸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只限於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分數。能結合觀察圖形比較兩個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以及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⑹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進行千克與克的簡單換算。

⑺瞭解24時記時法,會進行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時間的相互改寫,會進行事情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2、空間與圖形。

⑴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探索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名稱。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

⑵能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或根據觀察者的位置,確定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能看到不同個數的面,但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⑶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3、統計與概率。

⑴參與從袋裏摸球、往袋裏放鉛筆等實驗活動,經歷在這些實驗活動中收集整理數據並進行處理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會用簡單的條形圖(1個格表示1個單位)表達統計的結果。

⑵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差不多”等詞語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滲透情感、態度教育:

1、在教師的鼓勵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

3、透過閱讀教科書中“你知道嗎”欄目和有關書籍中提供的資料,透過電視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瞭解更多的數學知識,瞭解數學發展的歷史,初步瞭解數學在社會和自然科學中的廣泛應用,初步感受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初步接受辨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4、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數學過程和結果的`正確與錯誤之處,並作出認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先求總和或剩餘,在平均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3、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5、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圍繞周長問題進行製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6、按照預設的可能性設計簡單的活動。

五、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自覺性較高,讓老師很放心;一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覺性差,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績不理想;還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理解力差,導致成績很不理想。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2、充分利用電器,教具,學具,加強直觀性教學。

3、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4、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5、注意輔導差生,提拔優生,平時課上提問要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爲首要任務,爲後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6、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7、加強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8、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教學進度:

內容 課時

一、除法 9課時

二、認數 5課時

三、千克和克 4課時

四、加和減 7課時

五、24時記時法 3課時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七、乘法11課時

八、觀察物體 2課時

九、統計與概率 4課時

十、認識分數 3課時

十一、整理與複習 4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透過動手實驗、觀察分析、總結髮現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3.加深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理解數學學習的現實意義,增強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記住並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教學難點:自主發現並總結得到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這種關係。

教具準備:1個信封(每人一份):四根吸管,一份記錄表,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請看屏幕:這兩個人爲什麼不沿着路走,而要走草坪上穿過去呢?

從這兒你能聯想到什麼圖形?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點擊)這兩條路和草坪上踏出的路真的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同時點擊出現三角形)這節課我們就來接着研究三角形。板書:三角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試拼三角形

要研究三角形,咱們就先來拼一個三角形吧,那需要什麼呢?有三條線段就一定能拼成三角形嗎?咱們來試一試?

選代表拼三角形

都是用三根線段,爲什麼有的能拼成三角形,有的卻拼不成呢?你覺着和什麼有關係?

那咱們就來驗證一下

2、驗證猜測

拿出一號信封,出示要求:

圍一圍,試一試

每次從信封中的四根吸管中選出3根圍三角形,一邊圍,一邊記錄,並思考:能否圍成三角形和什麼有關?

選擇的吸管長度

(單位:釐米)

最短兩根吸管之和與第三條線段大小比較

能否拼成三角形

3、指生彙報

得出結論:最短兩條線段之和大於第三線段,就能圍成三角形

4、觀察三角形:還有那兩組線段之和?

討論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條邊

小結:同學們的確很聰明,也很愛動腦筋,剛纔我們透過大膽的猜測,操作驗證,已經用我們的智慧得出了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這個結論。其實這是三角形的一個特徵: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今天我們透過自己的探索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你們真的了不起。現在我們就用探索到的知識來迎接一下挑戰吧!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下面的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是怎麼判斷的?

我把每一組的三條線段兩兩加起來與第三條線段比較之後得出來的。

很好,有沒有其他的做法的?

我認爲只要把兩條較短的加起來與較長的那條比較就可以了。

嗯!這個同學的發現太棒了。是啊,較短的兩條加起來都比另外一條大了,其它的也就不用比較了。我們就利用這名同學的發現,試一試,看看是不是更快呢?

非常好,我們又一次認識了三角形的這一特點。你能用它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嗎?

2、小明計劃給小狗建一個狗窩?(課件出示)

第三根木條可能是多少分米?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最有可能選擇那一隻種?

533553

爲什麼?

因爲房頂的兩邊一樣,美觀

3、出示:你能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來解釋一下這兩個人爲什麼選擇斜着穿過草坪了嗎?

儘管這樣可以少走路,你覺着他們這樣做對嗎?

是啊,小草也有生命,我們要愛護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總結: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用吸管探索出了三角形邊的關係,並且還能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於三角形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讓我們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吧。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 基本情況分析:

作爲三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能遵守紀律,學習習慣良好,也有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成績不夠理想,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耐心細緻地做好班級工作,使他們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二、 教學目標及要求:

知識與技能

1、 1000以內數的意義,認、讀、寫1000以內的數以及比較大小。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 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驗算。

3、 口算和估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加整百數以及相應的減法。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4、 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筆算和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

5、 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初步含義,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援下能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6、 千克與克的認識。在現實的生活情境裏感受並認識千克與克,透過動手實驗知道1千克=1000克,工作計劃《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7、 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概率

1、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2、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3、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統計與概率:

1、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2、 初步理解事件發生的 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然”、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 主要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習興趣,教給學習方法,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2、 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練習題型多樣,精練,備好課,上好課。

3、 加強對差生的輔導和轉化,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爭先意識。

4、 教學中盡力能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教師做到充分利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手,腦,眼的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識。

5、 切實做好七認真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6、 加強估算意識的培養。

7、 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8、 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反饋,認真批改作業,並做好記錄,做到心中有數,逐步提高,全面發展。

 四、 課時安排:

1、 除法 9課時 第1—2周

2、 認數 5課時 第3周

3、 千克和克 4課時 第4—5周

4、 加和減 7課時 第6周

5、 24時記時法 3課時 第7周

6、 長方形和正方形 5課時 第8周

7、 乘法 11課時 第9—11周

8、 觀察物體 2課時 第11周

9、統計與可能性 4課時 第11—12周

10、認識分數 3課時 第13周

11、整理與複習 4課時 第1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