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青花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教師對自身具體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課堂教學,反饋資訊、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的重要過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青花瓷》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青花瓷》教學反思

《青花瓷》教學反思1

首先,激發孩子的興趣,促進孩子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開始,我用多媒體圖片講解的方式,讓孩子觀察瞭解青花瓷色彩及花紋的基本特徵。

其次,引導幼兒重點欣賞幾個富有特色的青花瓷瓶,發現青花瓷的花紋特點和裝飾特點。透過觀察比較,孩子們發現青花瓷瓶的花紋都是二方連續圖案,而且許多祥雲五福等吉祥圖案。瓶子的裝飾安裝飾部位的不同可分三個部位:裝飾青花瓷瓶一般都在瓶頸、瓶身和瓶底部位裝飾。

最後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我積極地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去挖掘、去發現孩子活動中的閃光點。延伸活動"找找生活中的青花瓷",我和孩子們一起在歡快的樂曲中欣賞了青花圖案被應用到生活中的各種物品,使活動達到了一個**。

可是活動中也存在不足之處:老師準備的範畫中有兩個青花瓷瓶的主題圖案沒有體現,而只體現了瓶頸和平底有規律的圖案,導致幼兒在思考中出現了矛盾。在準備活動材料時老師應該要站在幼兒不同層次的角度,這樣每次的活動才能是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提升。

我們這個學期的第二個主題活動就是圍繞"中國味"來開展,說到中國味,人們就會想起京劇、國畫、剪紙,當然還有青花瓷。衆所周知,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被譽爲是中國的"國瓷",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們瞭解、喜愛青花瓷呢?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大班這節美術活動《青花瓷》。

《青花瓷》教學反思2

人手一個大小一樣的盤子讓幼兒作畫,在活動中觀察到有些幼兒畫的很好,可是由於盆子太小無法得到更好的發揮,如果能在桌上放出大小不同的盤子,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大盤子和小盤子,這樣就能兼顧到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從幼兒的作品上來看,大多數幼兒將花紋設計成了一朵朵小花,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一點就是選擇欣賞的兩個盤子邊上的花紋都是花地形狀,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幼兒跟着畫花的原因。在最後部分展示幼兒作品的,我只是將作品放在一塊空地上,供幼兒欣賞。如果能事先準備好一個設計精美的展板,再將幼兒作品貼在展板上,進行點評與分享,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透過第一次試教的失敗,在失敗中找到問題的所在,並再次修改教案,在第二次教學活動中進行改進這樣一個過程,使我掌握了不少東西。以前一直以爲青花瓷與青花瓷盤沒有多大區別,所以在第一次試教中,我告訴幼兒這些盤子叫青花瓷,透過課後指導老師的點評,知道了原來青花瓷指的範圍很廣,有盤子,瓶子等。青花畫在盤子上就叫青花瓷盤。所以,我將在第二次活動改爲青花瓷盤。透過這次美術活動,讓我知道了美術課的重點在於讓幼兒大膽發揮想象,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教師的講解要簡潔明瞭,突出重點。美術課與其他的課一樣都要給幼兒創設一個美的意境,在這次活動中,我給幼兒創設的意境還不夠,語速稍急,在語言上沒能很好的讓幼兒感受到青花瓷盤美感覺,這是我在今後的執教中需注意的。雖然第二次活動的設計比第一次活動要好很多,但仍存在着一些問題需要自己在日後的執教過程中,推敲和改進。

《青花瓷》教學反思3

國民間的傳統的藝術,對學生審美藝術的培養是非常好,能夠激發對民族的認同與熱愛。我校學生家庭以普通職工家庭和商業者家庭爲主,大多數學生家庭不具備高文化素養和良好藝術薰陶的條件。在課前準備這塊,我不準備讓學生進行收集資料,以保持學生上課的新鮮感,在一個課時的學習之後,學生對青花瓷產生較爲濃厚的興趣,再讓學生透過各種渠道瞭解更加深入的知識學習。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設計這節課的思路。青花瓷是元代陶瓷藝術的代表,它素雅、端莊,自元代到宋元明清甚至今天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青睞。也許是出於自己對美術與文化熱衷,讓我有了上這節課的激情。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的,匯入部分以鬼谷下山這個故事做引領,引出《鬼谷子下山圖》瓷罐和課題;學習部分爲:簡介青花瓷知識;認識青花瓷藝術特色:淡雅、素淨;欣賞青花瓷,瞭解青花瓷的種類主要有:瓶、罐、盤、碗、杯等;瞭解青花瓷上的圖案分爲:動物、人物、風景、花卉;然後賞析教師範作;透過欣賞分析,掌握用繪畫與剪貼的方法與人合作製作一幅“青花瓷”美術作品;展示評價環節以學生自評與互評和教師總評爲主,最後的拓展部分透過讓學生欣賞一些以青花瓷特色而設計的服裝、手機、鋼筆、筆記本電腦等物品開闊學生的思路。

其次,來談一談自己上完這次課的幾點感受。第一,良好的課前組織是上好一節課的保證。同樣是一個課題,我五(1)、(4)班上完後效果是不一樣的,因爲五(1)班我是提前進班,開始組織紀律、讓學生坐好、準備上課用的學習用具,所以這個年級學生的聽講情緒良好,結束時學生的作品也出現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五(四)班因爲我當時有點事沒有提前進班,結果上課鈴響後學生才進班,學生情緒浮躁,加上學習用具沒帶或者沒準備好,一直到最後學生的作業效果都不如其它班。第二,貼切、讚美、真誠的評價語言,是學生情緒的推進劑。時常感到自己的教學評價語言很匱乏,以至於學生回答的很精彩,只會用掌聲、很好等方式給予鼓勵,但是上完這幾課以後,我似乎在評價用語方面醒悟了不少。我認爲評價要及時,要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的語言激勵,還要具有幽默感,讓學生在高興的同時內心有了鼓動,這樣學生會更加投入地聽講。第三,不管是教學設計的預設,還是課件的製作修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和“精、簡”則兩個原則而進行,大到一節課的整體設計,小到課堂上的語言和課件上的每一張圖片每一個字,都要做到這些。做到這些,我認爲即使一節課上不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最起碼也會上到有效課堂的效果。

以上是我上完這次《青花瓷》美術課之後的自我反思,還請各位看完之後能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青花瓷》教學反思4

細節描述:

細節一:教師出示青花瓷瓶,你們見過這種瓶子嗎?(見過)跟我們平時看得有什麼不一樣?(它只有白色和藍色的花)對呀,這種白底和藍色的花紋的瓶,我們叫他青花瓷瓶。那我們來看看,它上面的圖案有什麼特點?(它好像是一圈一圈的)那我們來這一圈一圈的圖案畫的是什麼呢?(好像是藍色的小花、還有動物呢)對了,觀察得非常地仔細,那我們再來看,這些花紋有沒有規律呢?(好像都是一樣的)對呀,青花瓷上的圖案是對稱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花紋。

細節二:今天我們也來畫一個青花瓷瓶,看唐老師也畫了一個,但是還沒有完成,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唐老師畫的是怎麼樣的?(很多的花紋組成的),那誰也想上來設計一下青花瓷的花紋。

評價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想說的慾望,這時需要老師給他們創造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讓幼兒在作畫之前知道自己要畫什麼,怎麼畫。使孩子說一說、動一動、畫一畫的過程中,開啟了孩子們的想象力,爲孩子們作畫做好了良好的鋪墊。

所思所悟: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氣氛一直非常的活躍,不管第一環節中讓幼兒說一說,還是第二環節中讓幼兒畫一畫,到第三環節讓幼兒作畫,孩子們都非常地高興。因爲整個活動中都讓幼兒有事可說,有事可做。特別是在第二環節中讓幼兒進行創想花紋,孩子孩子都爭着要上來畫一畫,因爲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在老師的畫上畫畫是非常棒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開啟了畫畫的思路,所以第三環節中孩子們的作畫也畫得非常地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