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勾股定理》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範文

勾股定理是中學數學幾個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係,既是直角三角形性質的拓展,也是後續學習“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礎.它緊密聯繫了數學中兩個最基本的量——數與形,能夠把形的特徵(三角形中一個角是直角)轉化成數量關係(三邊之間滿足a2+b2=c2)堪稱數形結合的典範,在理論上佔有重要地位.

《勾股定理》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範文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分析與歸納能力,初步掌握了探索圖形性質的基本方法.但是學生對用割補方法和麪積計算證明幾何命題的意識和能力存在障礙,對於如何將圖形與數有機的結合起來還很陌生.

基於以上原因,本節課把學生的探索活動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對探究過程中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有一定的領悟和認識.從而教給學生探求知識的方法,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並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從數到形再由形到數的轉化過程,經歷探求三個正方形面積間的關係轉化爲三邊數量關係的過程。並從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發展將未知轉化爲已知,由特殊推測一般的合情推理能力。

2、讓學生經歷圖形分割實驗、計算面積的過程,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在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透過解決問題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透過老師的介紹,體會一種新的證明的方法——面積證法。並在老師的介紹中感受勾股定理的`豐富文化內涵,激發生的熱愛祖國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將邊不在格線上的圖形轉化爲邊在格線上的圖形,以便於計算圖形面積.

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採用“觀察--猜想--歸納--驗證--應用”的教學方法,這一流程體現了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觀察、猜想、歸納、驗證的思想和數形結合的思想.另外,我在探索的過程中補充了一個倒水實驗,(放片子)我個人覺得效果很好,它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了,不是所有三角形三邊都有a2+b2=c2的關係,只有直角三角形三邊才存在這種關係,並且實驗很具有直觀性,便於學生理解,而且是在學生的學習疲勞期出現,達到了再次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一舉多得。

除了探究出勾股定理的內容以外,本節課還適時地向學生展現勾股定理的歷史,特別是透過介紹我國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運用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創新的精神.練習反饋中既有勾股定理的基本應用,還有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成就感,又使學生深刻了解勾股定理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穫,從內容,到數學思想方法,到獲取知識的途徑等方面.給學生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多說.這樣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本節課歸納總結,感悟點滴,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素質,鍛鍊學生的綜合及表達能力.作業爲了達到提高鞏固的目的,期望學生能主動地探求對勾股定理更深入的認識、拓展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