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機械效率》這節課主要包括建立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概念及理解機械效率兩大方面的內容。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機械效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1

機械效率這節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比較頭疼的。首先學生對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不能理解,對公式的代入搭配也出現混淆。如果帶學生分析相關例題,還能接受。可一旦要學生自己做相關習題,就怎麼也弄不明白。爲什麼提重物的功是有用功,拉繩子的功就是總功呢?看着同學們疑惑的目光,老師也感到很吃力!

爲了突破這個難點,在一開始先借助在吃桃時我們吃的是外面的果肉,而桃核對我們來說是無用的,然後舉例:端着碗喝稀飯時對碗和對稀飯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的,哪部分是無用的。然後引出有用功、額外功、總功,並強調找有用功時一定要看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對我們有用的就是有用功,對我們沒有用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就是總功。這樣用生活中的例子,更貼進學生的實際,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學生就容易接受。

然後透過幾個實例比如用桶在井裏提水時有用功是哪一部分,當桶掉到水裏我們要把它撈上來時有用功又是哪一部分,兩次雖然都是提水和水桶,但是目的不同有用功部分也不一樣,幫助學生鞏固三個基本概念,學生理解的還不錯。

但是機械效率問題也是一個難點,透過做題發現很多同學把機械效率和功率混爲一談,在計算機械效率時,對於有用功和總功的計算應用太機械,不會靈活變通,還需要在遇到相應的題目時對這部分進行擴展。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節內容是第九章《機械與人》當中的第五節,教材在之前已經安排了有關於各種簡單機械和功的內容學習,《機械效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也可以說是對這些內容的綜合分析和實際應用,體現了物理知識最終要服務於生產和生活的理念。

(二)教材內容:

本節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2、機械效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3、探究“滑輪的`機械效率”實驗。

(三)學生分析:

從學生方面來看,由於機械效率概念涉及到“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等概念,而功的概念本身又比較抽象,因而要區分並理解這些概念,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要能輕鬆自如地解決有關機械效率的問題,關鍵是真正弄清有關概念,並能正確地加以區分,所以本教學設計以及實際教學中在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時間比較多。

二、教學過程:

(一)創建情景引入

本節課由教師演示實驗中直接用手拉和用動滑輪拉所做的功,引導學生分析計算兩次做功的不同,從而引出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

透過簡單的實驗,創建直觀的情境,讓學生從簡單內容入手,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

(二)自然連貫過度

本節課內容在每個知識點之間都能注意承上啓下,在學習了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後,自然的過度到對現實案例中的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分析,分析完後,有對三種搬砂方案中的額外功進行比較,對三種方案的優劣進行比較,自然的過渡到機械效率這個知識點.

在機械效率這個知識點上,按“定義→公式→例題→練習→現實中的機械效率分析”物理知識點學習的一般順序進行。再由”不同機械效率不同,那麼同種機械效率相同嗎?”馬上就進入了第二個主要知識點“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的學習。

這樣設計體現了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透過計算讓學生經歷了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獲得更深刻的感性認識,同時也突出了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

(三)有效突破難點

1、突破對三種功的理解,我安排了對幾種功進行分析的練習:

(1)討論: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如果桶掉到井裏,從井裏撈桶的時候,撈上的桶裏帶了一些水,這種情況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

透過討論,既讓學生鞏固了基本概念的掌握,又讓學生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基本問題上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引導學生討論運沙的例子,加深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概念的理解。

這樣進一步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突出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併爲後面的教學讓學生自然得出機械效率概念打下基礎。

2、對機械效率的突破

安排了例題和練習題熟悉和鞏固機械效率的公式和使用,同時狹義個知識點中安排了學生對三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也在一次熟練機械效率的計算。

這兩個題目不僅鞏固知識、強調本節課的重點之外,也爲後面的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鋪墊

3、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的因素的突破

這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實驗開始前透過設疑——猜想,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實驗過程以教師引導、學生爲學習主體的形式展開,讓學生經歷“提問—猜想—實驗—歸納—交流”的學習過程。

透過結合具體生活事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機械效率的意義和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又可從中學會分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四)精心設計作業

1、完成該同學三次搬砂的各種功的計算和機械效率的計算。

2、利用網絡瞭解和收集生產中的各種機械的效率,以及透過什麼途徑來提高機械效率?

第一題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題則強調知識的延伸。既有對新知識的鞏固,也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拓展認知領域。

三、課堂重構

(一)存在問題:

本接課安排的內容較多,可以考慮用兩個課時進行教學;本節課學生參與較積極,但學生的參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生自己餓參與和發揮不過,學習過程學生自己的探索較少。由於準備時間比較倉促教案中有出現一個地方漏字。

(二)課堂重構:

本節課,個知識點依然按照原來的方案進行教學,後半段,前可以考慮,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可以把全班分成三大組,進行測量三種滑輪組合的機械效率,再進行彙報交流,進行分析。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一定的做實驗的時間,又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探究,讓學生在探索學習,以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