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校園綠色》教學反思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越來越受到了重視,這是新課改面對教育的要求。我們作爲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身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充分挖掘身邊資源爲教學工作服務。

《校園綠色》教學反思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校園裏綠樹成蔭,青青的草,紅紅的花,林間小道,鳥鳴蟲唱,到處勃發着盎然的生命力。在這樣的綠色自然中,爲學生親近大自然,學習大自然提供了的優質資源。古往今來,多少先賢所提倡的都是這種綠色教育。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如何學“詩”?孔子的答案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也就是在自然中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綠色環保教育是“生活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在教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的“人與自然”篇《走進綠色世界》之《校園綠化》一課時,我充分感受到了農村學校身邊課程資源的豐富。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學校的綠化情況,知道花草樹木的重要作用,懂得保護樹木、保護自然、愛護環境。這些課程目標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應該是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甚至可以說不用任何課程資源都能達到。但“灌輸式”的教學,學生所學的東西並不能內化成爲自己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課程目標等於沒有達到。我在處理時,就充分利用了校園綠色植物的資源。我帶着學生漫步於綠樹成蔭的校道,讓學生親臨植物園,感受鳥語花香的美景,然後說一說自己的心情如何。很多學生都能說出看到這滿眼綠色心情十分舒暢,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很開心,傾聽自然的聲音,淡忘了學習的壓力等等。學生自然也就體會到綠色能夠陶冶我們的性情,而且這一點是他們自己說出來的,他們的感觸會更爲深刻。

爲了能讓他們懂得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增加他們的植樹、愛樹、綠化校園、美化環境的意識,我就把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一處閒置的空地。當我把學生們帶到那裏時,我們發現到處是垃圾、建築廢料,黑土裸露,看不到絲毫綠色,邊上還有被人折斷、被車壓死的小樹。這時我適時發問:“同學們,此時此刻的你又何感想呢?”透過與美麗的校園環境一比較,學生很容易說出此時心中的感受,“太髒了!”“不難看了,嚴重影響東昇的形象!” “誰把環境破壞成這樣呀?那麼小的樹都死了!一點都不珍惜生命、一點都不愛護環境!”“多可憐的小樹呀!”……這時,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支起招來,“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環境。”“這麼大的一塊地一定要多種點樹。”“還要鋪上草坪。” “老師,我建議在這裏建一個小公園,鋪上鵝卵石小路!“還要擺幾張石凳、石桌。”……不必再說什麼大道理,學生們自然能夠有所收穫。這種收穫是他們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發現的,會更加容易被他們所理解和認同,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課程目標也就在這潛移默化中得到實現。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提出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透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學校與社會的聯繫,人與自然的聯繫,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可見綜合實踐課強調的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而很多教師都認爲這對課程資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覺得綜合實踐課不好上。然而當我們充分利用好身邊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注重學生在實踐學習活動中的感受與體驗,這樣,學生們會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他們會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讓我們用敏銳的眼睛去發現、充分運用身邊的課程資源,這樣老師會教得輕鬆,學生學得開心,我們的綜合實踐課也會更加精彩!

標籤:校園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