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2篇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2篇

《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1

《明朝的統治》是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中的第一課。本課主要講述了明朝的建立以及明朝初期統治者加強君權的措施及其影響。在本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感覺到有以下的可取之處:

1、本課能緊緊圍繞明朝君權的加強這一主題,透過設計主問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理清本課的線索,落實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明朝君權的加強》的內容重新整合,透過設計

①明朝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②本課共介紹了明朝的哪幾位皇帝?

③這幾位皇帝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自己的權力?

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地將全課知識串起來,這當中既有基礎性的問題,學生透過閱讀就能明確答案,又有需要合作探究來解決的問題,在問題的設計上是有梯度、有層次的。

2、充分利用了歷史課程的各種資源,包括圖片、文字介紹、視頻資料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事件。我們知道教材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但只靠教材教學卻有很大的`侷限性。因此我注重開發課外歷史課程資源,彌補教材的不足,拓展和活化教材內容,引發學生興趣,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本節課中,我選用的教學資源有人物圖片、文物圖片、視頻資料、文史資料等。比如,在上課之前,我透過PPT播放了天壇、天安門、明孝陵、明長陵、長城、故宮等圖文資料,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與明朝有關的一些名勝古蹟,爲新課的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過程中,選用了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人物圖片和文字介紹。在學習靖難之役這一章節時,透過播放一段視頻資料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了這個歷史事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充分發揮了多種歷史課程資源的優勢,使我們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有聲有色。

3、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學習的慾望,把課堂上話語權交給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關注學生概括能力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實踐,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並肯定自己。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力求體現備課思路,引導學生在輕鬆自然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上的主人。教學語言上,更加註重規範性,做到精、準、趣,避免口頭禪,讓學生能夠真正被語言所打動。在學習延伸這一環節上,採用了PK對抗的形式,這更能調動初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

當然,本課在三維目標的落實方面尚有欠缺。例如,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透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明朝君權的加強,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但同時它又是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就沒有能得到很好地體現。歷史教學中如何真正地將三維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如何落實好三維目標,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認真地思考,也期待各位同仁的真知灼見。

《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2

《明朝的統治》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還算比較完整,從匯入新課到突出明朝爲了加強中央集權所採取的措施再到練習都有涉及到,但是教學之後發現沒有得到原來設計的效果。

設計之初,原想模仿《老樑故事匯》《曉說》等節目,改造一下課堂,讓學生在故事中學會歷史,但是實際效果沒有達到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學習和電視節目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節目主要是娛樂講的比較細緻、故事性很強。而課堂教育時間有限,主要灌輸基本歷史事實,學生需要記憶做題,一味照抄節目不顧課堂實際效果教學效果效果不明顯。

2、個人準備不充分,本想上課顯得不落熟套,推陳出新,但實際課堂成了自己的一言堂,學生有參與但是互動丟了,自己對課堂的把握不足,如果再上這節課,還想用這個模式,自己會講了之後安排小組推選人當小老師再模仿平時上課講。

3、對白板操作需要改進,本來設計了教學目標和一些教學環節,由於白板的翻頁不流利,課堂漏洞百出,這些設計好的環節只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