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一

《反比例》一課是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教學內容,在教學《認識正比例》的基礎上的認識,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分爲如此四步:第一,先從複習正比例開始,複習成正比例的條件和特點,讓學生了解必須要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也隨着擴大,兩種量之間的比值一定。第二,透過反義詞,引入反比例。第三,透過三個情境,讓學生了解反比例的意義以及特點,A、分別是加法表中找和是12,乘法表中找積是12;B、路程一定,速度與時間的關係;C、果汁總量一定,分的杯數與每杯的果汁量的關係。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反比例的意義和成反比例的條件: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並且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是一定的。第四,在學生理解反比例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判斷給出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六年級上數學教學反思

上完以後,有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第一、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注意生活與實際的相結合,能透過生活中的四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反比例,讓學生容易上手,也容易去判斷。

第二、在引入反比例的時候,能引用語文知識中的“反義詞”的引導,讓過度自然,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第三、注意了首尾的'呼應,在學生掌握了反比例的特點之後,讓學生切實去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做到理論用於實際,然後再回顧課前所全的兩個表,和12的表和積12的表,讓學生去判斷這兩個表中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讓學生有一個首尾呼應的感覺,使課堂條理清晰,一氣呵成。

下面說說不足之處:

第一、在教學中,我覺得讓學生動手、思考的時間、環節還是不夠,沒有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師扶着走,感覺有點放不開。

第二、在提問的方面,兼顧了前面的學生,沒全面考慮後面的學生,讓人有一種顧此失彼的感覺,關注學生,應該關注全班,不能只顧前面的。

我有一點還值得反思的是:

在教學的設計上,條理已經很清晰,思路很明確,但感覺還是有點不夠活,如果讓學生自己來設計問題,讓學生互相提問題,編問題,讓學生自己來探索,自己去提問,自己去發現,我想,這樣的教學,纔是我所想要的教學效果,也纔是更深一個層次的教學,更專業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現在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上,再來一些變化,更加放手讓學生去做,我想效果一定會更好。

篇二

《反比例》是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反比例》第一課時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在認識了相關聯的量和正比例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要求緊密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設計系列情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相關聯的量,它們之間的關係有着共同之處。從而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透過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認識成反比例量以及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利用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利用反比例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透過教學,我有以下幾點的體會:

一、對教材內容安排的思考及處理

課前在教研時,主要對北師大版教材中第31頁的內容進行了研討,探討了教材呈現的目的和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該怎麼更好地處理。而我主要是這樣處理的:透過對兩個表格的觀察,引導學生髮現他們共同的特點:一個數隨另一個的變化而變化,並且是一個數增加,另一個減少。但兩個表格中兩個量的變化規律不同,表(1)是兩個加數的和變不變,表(2)是兩個因數的積不變。這樣學生在引入、學習、練習中不斷深入去讀懂這兩個表,充分利用教材,感覺到“反比例”的特點及意義的學習更水到渠成了。

二、構建探究式學習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課堂教學中,我最大限度地給了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在小組研究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一邊分析,一邊判斷,一邊對比,學生自己弄清了成反比例的兩種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初步認識了反比例的涵義,體驗了探索新知、發現規律的樂趣。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分析、比較、綜合、判斷、推理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着有待改進的地方,在教學中,我覺得讓學生動手、思考的時間、環節還是不夠,沒有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師扶着走,感覺有點放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