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多變的陀螺》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多變的陀螺》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變的陀螺》教學反思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使他們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瞭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科學探究的方法,《多變的陀螺》這一大班科學活動,孩子們一直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中是因爲整個活動自然流暢,層次分明,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戰性,它激發了幼兒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孩子們一直表現出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主要是基於以下方面的組織和實施:

第一,透過“玩陀螺”激發幼兒內在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在實踐中,我改變傳統的“教”的模式,注重給幼兒提供大量的自主探究機會,使幼兒們學得更主動、更自由、更有活力。

第二,透過做陀螺,讓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思,做中親身感受科學,探索科學。幼兒對科學的理解是透過一系列活動能動實現的,然而,總會有一部分孩子的實驗以失敗告終。解其惑,展其趣,在幼兒碰到挫折時,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十分重要,教師若能關注孩子失敗的原因,引導幼兒勇敢地面對問題。比如:製作陀螺過程中找不準中心點,軸過長、過短,材料、製作過於簡單等等,在不斷的質疑中尋求癥結所在,並鼓勵幼兒積極與材料及同伴互動,在多重互動的過程中贏得成功和自信。在此環節中教師還應鼓勵幼兒表述操作結果,與同伴交流經驗,加深幼兒對科學的理解,使感性知識系統化,使學習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雖然,活動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幼兒教育很高,對陀螺也充滿了好奇,可以說基本達到了目標,但我還是有許多地方很值得反思。活動開始第一環節:玩陀螺,引出任務。陀螺太少,有些幼兒沒有動手玩到,沒有滿足幼兒玩的需求。應在這裏多讓幼兒玩一會兒,但是在課前我沒有考慮全面。

幼兒一起探討怎樣製作有趣的'紙陀螺,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1、用中心對稱的方法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並均勻塗色。

2、圓形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小木棍插入洞內,幼兒較快地完成了。孩子們在探索學習陀螺的製作方法時,這裏我讓幼兒操作完放了較長的時間,足夠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些幼兒剛開始還轉動的很快,一會兒轉不動了,我讓他們繼續尋找問題,有幼兒馬上回答出:老師木棒插入洞太鬆了。我馬上提供輔助材料雙面膠讓幼兒利用它粘貼在木棒上,結果大多數的幼兒沒有這樣做,而是把雙面膠粘貼在圓形紙片上,這樣陀螺還是沒有轉起來。我答案直接告訴了幼兒,沒有讓幼兒自己探索出來。

“活動中容許孩子不成功,但要給孩子改過的機會”,我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這一點做的並不好,以後要切記。幼兒的科學探究從現實世界中常見的物品或身邊發生的事情開始,教師應該運用既有趣又能引起幼兒科學思考的情景或方式切入主題,使幼兒關注身邊事物。同時,在活動中要不斷地支援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以保證幼兒探究幼兒明確方向、達到預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