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土風舞四年級教學反思

《土風舞》是一首熱烈歡快的捷克民歌,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土風舞四年級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土風舞四年級教學反思

【教學理念】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用音樂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玩耍中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把音高、節奏、情感等基本要素透過各種形象生動的教學環節展現出來,創設生動的學習環境,學會在音樂中與同伴團結合作,完成可參與的音樂活動,創造協調的音響,演練優美的音樂。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啓發學生髮揮表現力、創造能力,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

【教材分析】

《土風舞》是一首熱烈歡快的捷克民歌,F大調2/4拍子。歌曲節奏規整、旋律流暢、音樂朗朗上口,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它由六個樂句組成,第一、二、三樂句是嚴格地向下模進;第四、六樂句是完全重複;第五樂句是歌曲的對比樂段。歌曲中使用“特啦……”這一很有特點的襯詞,把歡樂的情緒推向高潮。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聽辨並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節奏,用熱烈、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透過節奏練習、演唱、創編、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集體表演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能用熱烈、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歌曲中切分音節奏的聽辨與正確演唱。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鈴鼓、沙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律動激趣。

1、學生隨着《土風舞》音樂以律動的形式體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受作品的風格情緒,在律動中感受節奏型 ,爲歌曲《土風舞》的學習做鋪墊。】

2、師拍節奏,學生模仿練習。

教師用聲勢律動拍出切分節奏學生模仿。速度由慢到快,難度由易到難。

3、講解難點節奏ⅹⅹⅹ。

4、學生用“啦”模唱《土風舞》,感受節奏“ⅹⅹⅹ ︳ⅹⅹ ⅹo ︳”。

5、揭題:《土風舞》,簡介。

【設計意圖:節奏是音樂的最基本元素,透過引導學生進行節奏模仿,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型,並能聽辨出音樂中的切分音節奏。】

二、自主探究,學唱歌曲。

(一)找一找。

學生聽範唱找出節奏完全相同的樂句。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ⅹ ⅹo ︳

ⅹ〃ⅹ ︱ⅹⅹ ⅹo ︳

(二)讀一讀。

以接龍、齊讀的形式按節拍讀歌詞,突出切分節奏,感受歌詞表達的情緒。

【設計意圖:在找、玩、讀的活動中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和體驗,清楚歌曲的節奏、結構、旋律進行的特點,對歌曲更深層的瞭解。】

(三)唱一唱。

1、教師用電子琴教唱歌譜(放慢速度),發現學生的疑難問題。

2、以師生、生生、男女接龍的形式演唱歌詞。

(四)比一比

1、聆聽範唱,比較不同。

2、歌曲處理,加強歌曲演唱的表現力。

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從速度、力度、情緒等方面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在聆聽、模仿、比較、表現等各種方式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歌曲,並對歌曲進行處理,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三、創編表演,體驗情感。

1、欣賞視頻,找出土風舞的舞蹈動作特點。

2、創編活動:學生討論並實踐-----“快樂學習土風舞”。

思考:怎樣表現歌曲及舞蹈動作特點?

引導學生分組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分小組來展示土風舞的“轉圈”特點,創編出屬於學生自己的土風舞,分享學習的快樂。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視野,進行舞蹈創編、演唱歌曲、小組表演等活動,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啓迪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團結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創作中感受到愉悅。】

四、小結,暢談收穫。

以生評、師評等方式小結本課的收穫與感想。

【教學反思

《土風舞》是一首熱烈歡快的捷克民歌,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歌曲節奏規整、旋律流暢、音樂朗朗上口,歌曲中較有代表性的節奏是切分音節奏。如果把切分音掌握了,整首歌曲就很容易學會。因此,設計了切分音節奏的聽辨與正確演唱是本課教學難點。

首先,我在新授課環節中先解決這一難點,從拍節奏開始,先模仿老師拍節奏,讓學生輕鬆掌握切分音節奏的讀法並感受其強弱特點。這一環節學生表現的興趣濃厚。

在歌曲學唱過程中,先讓學生聆聽和模唱,感受歌曲中最突出的切分音節奏,再以接龍遊戲的方式進行按節奏讀歌詞,並讓學生找找歌曲中節奏完全相同的樂句,清楚歌曲的節奏、結構、旋律進行的特點,對歌曲有更深一層的瞭解。同時在聆聽、模仿、比較、表現等各種方式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歌曲,理解音的強弱、高低等音樂要素,並對歌曲進行處理。整個過程是在解決難點節奏後進行,因此,學生對歌曲掌握較快,學

的很輕鬆。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生主動性。

最後,爲歌曲做舞蹈創編表演是本課的高潮部分。透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土風舞的舞蹈動作特點,再由小組討論創編,爲我們今天所學唱的歌曲創編出屬於自己的土風舞動作。最後把學生分成三大表演組(唱歌、樂器、舞蹈)進行綜合表演,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教學活動是雙向的,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的同時也檢驗了老師的教學,以學生爲主體,在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穫學習的.快樂與成功也是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這節課上,我看到了學生很快樂,我也很快樂。

【課例點評】

《土風舞》這節課充分突出了以學生爲主體,從學生的感受、體驗、學習的規律出發設計各教學環節,循序漸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層次清晰,教學效果很好。其中有幾處亮點:1、律動設計與音樂貼切、巧妙。根據音樂中旋律的走向、重複、音的高低等特點編排的不同的位置的抖手、拍手等動作即簡單易學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中的呼應手法,以問答遊戲形式讓學生邊玩邊學,輕鬆掌握切分音節奏,達到解決本課難點的教學目的。老師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遊戲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在玩中獲得情感與成功的體驗。3、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給予了學生持續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這節課樸實、自然、簡單高效。

【設計思路】

本課以律動作爲切入點,師根據音樂的情緒及樂句模進和重複的特點精心設計編排律動,在簡單的律動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曲式、情緒等變化,引導學生整體感受作品,加深音樂的記憶,爲歌曲中的難點切分音節奏學習做鋪墊,同時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中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新課學習中設計了拍、找、畫、讀、唱、比、演等環節,用最簡單的方法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歌,唱好歌,再進行創編。整個設計循序漸進,旨在始終以學生爲主體,讓他們用聲音和肢體表現音樂,享受音樂,也讓音樂成爲他們合作交流的紐帶,在歌唱和舞蹈中盡情享受集體的溫暖、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