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一):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生動地講述了一隻小燕子,在媽媽的指引下,對冬瓜和茄子進行觀察。透過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的觀察,終於發現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細微的不同之處。課文以擬人的手法,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懂得,不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課文故事情節生動,語言親切、精煉,對低年級的學生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在開放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堂中,“主導者”應該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將課文的寓意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燕子媽媽笑了》一課中,“認真”的主題和“觀察”的互動,不但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針對這節課,我有如下反思

1、匯入部分,由歌曲《小燕子》匯入,學生一起唱一唱,演一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歌曲過長,及學生單調的表演動作,佔用了過多的時間。

2、指導朗讀,透過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悟讀。學生間合作探究,自讀自悟,加上教師適地點撥、指導,學生透過自身的能力,讀好小燕子的話,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已製作了頭飾,但因時間關係沒讓學生戴,若在時間調空上把握好一些讓學生戴着頭飾去朗讀,更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3、課前我已準備好了一個冬瓜和茄子,因時間關係,沒有留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在教學過程中,如有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不同,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後任務設計,讓學生再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旨在幫助學生開啟思維,使學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僅在表皮上有區別,在內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區別,也讓學生學會留心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二):

這堂課既不是公開課,也不是獻課,但是我準備得比較充分,很想把每一次隨堂課都當作公開課來準備。開課很簡潔,直接進入課題,大致過程如下:

1.範讀,講要求(聽準字音)

2.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

3.檢查預習(二次學習)的情況,抽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並組詞,對於較難的字要分析結構和識記方法

4.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5.出示較難詞語,認讀並有針對性的進行說話聯繫

6.檢查預習標自然段的情況,談話引入課文。這個環節很重要,特別是過渡語言的設計,比如說用“課文裏有兩種蔬菜,請你找一找”引入第一自然段,立即粘貼教具,引導學生說出它們分別是“躺在和掛在”等等。要注意,雖然是第一課時,但是不能僅僅侷限於把課文讀通,還要適當體會簡單的感情如小燕子每次觀察了回來以後都很開心的樣子。在分段學習課文時可以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三次對話的句子,最後在返回到課文中學習。

7.四人小組表演這個情景劇

8.齊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9.寫字

本堂課這幾個環節基本上還是能夠扣死,就是在啓發孩子情感朗讀時,功力還不夠,個段過渡性語句還有待斟酌。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三):

教材分析: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主要是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學生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的良好品質。課文的內容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還安排了關於識字,寫字,句式練習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一、可取之處

(一)以激發興趣爲先導。

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較好,課文朗讀也基本做到了聲情並茂,極富感染力。

1、課始我就用兩則謎語匯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徵。認識“燕”字也以順口溜幫助孩子們記憶:廿字頭,口字腰,北字兩邊做保鏢,四隻小燕在下瞧。

2、課中設定情境,把小動物作爲學生的好朋友、學習夥伴,一同參與,學生學習更具趣味性了。

3、同時,設定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檢查讀書情況,學生進入角色,讀起來有聲有色,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效果自然很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我自始至終將孩子們的興趣作爲他們學習的先決條件,從而使孩子在整堂課的學習中都“興趣盎然”。

(二)以指導朗讀爲重點。

朗讀是發展學生語文能力,培養孩子語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這節課我始終抓住朗讀不放,並以讀代講,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和蘊含其中的道理。

1、初讀課文時,學生透過一遍遍有目的的聽讀、練讀,基本做到人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致使學生的讀落到了實處。爲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2、師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激發孩子的表現欲,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環境中放聲朗讀。

3、學生間合作探究,自讀自悟,加上教師適時地點拔、指導,學生透過自身的努力,讀好了小燕子說的話,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師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讀,學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邊演邊讀,幾乎能揹着表演讀了,效果非常好!

整節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基礎理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且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三)以教給方法爲目的。

“受人以漁”、“學以致用”當爲教學的根本目的。語文學習不僅要理解語言,還應學會觀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1、本課教學中,幫助小燕子總結收穫就是在幫助孩子們梳理一節課的收穫。

2、教給學生學習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請學生觀察尖椒、菜椒和蘋果、梨、苦瓜等,運用課文中的句式來表達,使其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去,從而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不足之處

這節課本來設計的以“讀”爲主,因讓孩子們充分地與文字對話。但在教學中,還是有些受“功利心”的影響,爲了給家長展示一個更爲完整的教學環節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讀。同時,孩子們展示的面也不夠大(沒能做到人人發言。)。

我想,任何時候的教學都應真正以學生爲本,踏踏實實教學,認認真真育人。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四):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講的是燕子媽媽讓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觀察茄子和東瓜的區別,小燕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每次觀察都有自己的新發現。這一課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性很強,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抓住課題匯入,向孩子們發問: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在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潛心地讀,投入感情地讀,有感悟地讀,帶着問題讀……多讀少講,以讀帶講,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自主學習。可是讀了許多遍,孩子們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小燕子去觀察了幾次茄子和東瓜的區別?爲什麼媽媽要讓它觀察那麼多次?開始孩子們認爲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纔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區別,並沒有說到“燕子媽媽爲什麼笑了”。

由於孩子已經把課文讀得很熟了,當“爲什麼媽媽要讓它觀察那麼多次?”這個題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很容易地讀懂了:從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考慮問題,可以看出燕子媽媽也是在鼓勵自己的孩子。因爲小燕子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媽媽笑了。課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學習小燕子,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纔會有新發現。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多讀是語文學習之本,感悟必須是建立在熟讀基礎上的展現。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經驗。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五):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育的特點是,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羅東學區支教老師展示課上,我選擇的《燕子媽媽笑了》一文,生動地講述了一隻小燕子,在媽媽的指引下,對冬瓜和茄子進行觀察。透過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的觀察,終於發現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細微的不同之處。課文以擬人的手法,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懂得,不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課文故事情節生動,語言親切、精煉,對低年級的學生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在開放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堂中,“主導者”應該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將課文的寓意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燕子媽媽笑了》一課中,“認真”的主題和“觀察”的互動,不但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本課教學屬第二課時,反思這堂課,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

1、匯入部分,由歌曲《小燕子》匯入,學生跟着唱一唱,演一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歌曲過長,及學生單調的表演動作,佔用了過多的時間。

2、初讀課文,讓學生透過一遍遍有目的的聽讀,練讀,能真正的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將語文課中學生的讀落到實處,爲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夯實了基礎。中間插入一個大豐收的小遊戲,既是爲了鞏固學生識字,又是爲了調節課堂氛圍,引起學生興趣,但這一遊戲卻同樣浪費了過多的時間,如果將這一遊戲放在第一課時,更妥些。

3、思維擴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扮演所喜歡的小動物,比較橙和香蕉的不同,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此環節,創意雖好,但同樣想得不夠周全,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爲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一份,以此可以讓學生透過自己看、摸、聞、嘗等方式,來比較兩類水果的不同之處。

4、指導朗讀,透過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悟讀。學生間合作探究,自讀自悟,加上教師適地點撥、指導,學生透過自身的能力,讀好小燕子的話,獲得成功的體驗。老師戴着燕子媽媽的頭飾,學生戴着小燕子的頭飾,很快師生之間融入角色之中,讀起來更能投入感情。

5、口語交際,延伸課文此處設計口語交際活動的環節,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6、課後任務設計,讓學生再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旨在幫助學生開啟思維,使學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僅在表皮上有區別,在內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區別,也讓學生學會留心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

課後,羅東學區的聽課老師們提出了許多誠懇的意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雖是堂展示課,老師們給予的讚揚多於建議,但確實讓我感受到學區之間的交流所具有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交流與改進,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經驗。